三国演义谋士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英文摘要 (3)
前言 (4)
一、“士”,“士族”与“士” (5)
(一)历史上的“士”与“族” (5)
(二)三国时期的谋士 (6)
(三)《三国演义》中的谋士 (6)
二、谋士身上的“士族”印记 (8)
(一)杨德祖与郭奉孝的境遇差异 (8)
(二)荀文若与贾文和的局 (9)
(三)“卧龙”“凤雏”的比较 (11)
(四)司马仲达的一生沉浮 (12)
结语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 (17)
后记 (18)
摘要
谋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人阶层,自来佳话不少,谋士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羽扇轻摇,成就一番功业,博得个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让世人羡慕不已。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通俗化的历史小说,对自汉末到晋初近百年的历史作了形象化的展示。

书中所载谋士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巧舌如簧,纵横捭阖,为这一段历史生色不少。

而谋士们的命运也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

近年来对于谋士们的行为的分析的论述已经有了许多。

但纵观目前已经掌握的研究成果中,并没有一篇文章是从谋士的政治出身这一角度分析的。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中谋士们的政治出身的差异来解读谋士们行为、境遇与结局不同之间的原因。

关键词:三国演义谋士士族政治出身
ABSTRACT
Advisers,In Chinese history, as the last special literary class,。

Tap a much-told story many, advisers" map out a strategy, winning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Lupin rocked, the achievements of a work, may have a niche in history, history, let the world envy.
<Three Kingdoms>takes a popularization the historical novel,To near hundred year histories has made the visualized demonstration from the Chinese end to the Jin.In the book carries the advisers to turn the hand for the cloud, the turning over the palm is the rain, has a glib tongue, maneuvers among groups, many for this phase of historical adding color. But advisers' destiny also has many are worth place of the inquisition. And, when Chinese Wei advisers' destiny has the typical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in the Chinese history's vicissitude.
Key words :Three Kingdoms ; advisers ; Gentry Political ; background
前言
东汉末年,主荒政谬,阉寺擅政,终于激起了黄巾大起义,以致“朝野崩离,纲纪文章荡然”,汉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于是,许多具有一定势力的军政长官与地方豪强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随着势力膨胀,又生非份之心,颇似回复战国争霸之局面。

这时的知识分子为了各自的身家性命,理想抱负,不得不奔走于各路豪杰之间,一时“竞进之徒遂不绝于路”。

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这种历史现象作了形象化的展示。

三国时期的谋士们处在一个门第制度通向顶峰的时代:那时世家豪门对于朝政的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与唯才是举的政略需要,曾试图大大削弱门第的影响力,不以人才的出身决定其职务;但曹操之子曹丕继位后,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议,反而大大加强了士族对于官职的垄断。

而东吴之所以能够与曹魏长期抗衡,亦与获得江东地区的世族的合作有关。

相反蜀汉政权由于长期得不到巴蜀地区士族的支持,后期出现人才匮乏,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

这种门第出身对于知识份子的影响直到“科举制”出现之后才有所衰弱。

由此看见门阀世家对三国时前的“士”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谋士们的的行为也因为这种影响展现除了种种不同的风采。

一、“士”,“士族”与“谋士”
(一)历史上的“士”、“士族”与“谋士”
《说文解字》说:“士,事也,教始如一,终于十,从十一,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

”段玉裁注曰:“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

”[1]近代学者普遍认为“士”最初是指武士,经历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激烈社会变动然后转化为文士。

《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在春秋战国时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局面下,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基本保障的“士”不得不凭借这他们的知识技能,靠口舌来谋生,他们游走于各国王侯之门,上者猎取卿相,下者亦可获得衣食。

当然,也有贫穷到“无以为衣食”的地步。

两汉后,“士”已成为独立的阶层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士族”。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士族的的出现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化”所谓“士族化”是指原有的强宗大姓使子弟读书,因为转变成为“士族”,另一方面是“士”在政治上得势后,在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士族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内涵,缺乏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士族。

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古时的谋士,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

在春秋战国时谋士这么个职业很是兴旺, 秦汉三国之时,谋士地位依然. 汉唐时期谋士这个职业就开始有了细分,从政的称之为丞相、宰相; 从军的就称
(二)三国时期的谋士
谋士作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他们在于统治者相依存中求得生存,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在谋士身上体现的是政治伦理的选择和功利选择的结合,择主而事和为主尽忠的结合。

三国时期的上层社会结构是这样的:皇帝(或国王、公、侯)——贵族(门阀与名士)。

而社会活力最为充足的就是门阀与名士,正是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维持着三国,也正是他们之间的力量转化最后使三国归于司马氏。

门第出身,尊卑贵贱,是构成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维护封建统治的不成文的精神支柱。

袁绍凭什么当盟主?不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罢了。

至魏晋,门阀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中国在传统的文化中非常注重姓名,一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并且非常注重个人行为对家族的影响。

追溯渊源,这要追溯到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赐姓封王,进而推行宗法制度。

周分封天下,诸侯国并起,最终天子式微,朝政废弛,进而天下大乱,门阀政治愈演愈烈。

至秦汉四百多年天下一统,门阀与名士仿佛偃旗息鼓,但是东汉末年,董卓乱京,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此,门阀势力才再次崛起,风流名士也如雨后春笋。

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出现了一些世家大族,他们累世公卿,专攻一经,门生、故吏遍天下,在察举、征辟中得到优先,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位的阶层。

士族的势力在曹操掌权时一度受到抑制,到了魏和西晋重新兴起。

魏文帝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因为中正官把持在士族手中而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世家大族蹑居高位,把持政权,垄断国家机器,但他们由此而滋长的骄奢、“清高”和不理政务实事的风气,却给了寒门士人在政治上发展的契机。

无论的凭借军功担任军师将帅,执掌了兵权,成为封建国家倚为“御侮戡乱”的柱石,还是“充掌中央机要”,逐渐成为皇帝倚重的心腹重臣。

(三)《三国演义》中的谋士
《三国演义》中谋士不仅多,而且奇,奇才云集,异能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真可谓“才谋个别,境界独殊,以迥异于千古。

”[2]《演义》反映了从中平元年(一八四年)的黄巾起义到太康元年(二八零年)吴主降晋这长达九十多年的历史。

其中谋士始终贯串始终。

从数量上看,全书主要人物二百多人,谋士约一百多,占总数的一半;从篇幅上看,
全书一百二十回,从第二回出现的何进主簿陈琳,到一百二十回孙休左典军万彧,每回均有谋士穿插其间。

毛宗刚曾在《读三国志法》里指出:遍观三国之前后,“问有运筹帷幄如徐庶庞统者?问有行军用兵如周瑜、陆逊司马懿者乎?问有料人聊事如郭嘉、程昱、荀彧、贾诩、步骘、虞翻、顾雍、张昭者平?……应对则秦宓、张松,舌辩则李恢、阚泽,不辱君命则赵咨、邓艾,飞书驰檄则陈琳、阮璠,治烦理剧则蒋琬、董允……”这就已经对《演义》中的谋士做了简要的分类。

二、谋士身上的“士族”印记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作为这个时代的谋士,也表现出不同于一般时代的特点。

那时,皇权旁落,群雄并起,各自割据一方。

大量的谋士应运而生。

谋士们有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各显神通,在政治军事外交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谋士们的种种应对谋划,又能集中体现出这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因为其智力水平与受教育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政治出身。

《三国演义》中谋士的出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身门阀望族,名门之后,身世显赫,颇有才学,一种是出身寒门(庶族),其家中殷实,学识出众,所以想一试身手,建功立业,也不乏振兴家族的想法。

而正是由于出身上的差异导致谋士们在各个政治集团中的地位不同,更对其抱负及计略谋划产生巨大的影响。

下面本文将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谋士加以分析。

(一)杨德祖与郭奉孝的境遇差异
出身名门的谋士有一位杨修作为代表:“单眉细眼,貌白神清”,“博学能言,智识过人”“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3],一副十足的名士派头。

狂士祢衡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是对他极大的抬举。

刘璋谋士张松诘问他:“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佐天子,乃区区作相府门一下吏乎?”杨修回答说:“某虽居下寮,丞相委以军政钱之重。

早晚多蒙丞相教诲,极有升发,故就此职耳。

”显然,这是连他自己也未必相信的自宽自解之词。

从小说的描写来看,杨修在曹操帐下得不到足够的重用是确切无疑的,这当然可以有种种理解:或许是曹操手下人才太多,杨修锥处囊中,一时不能脱颖而出;或许是曹操忌惮他显赫的家世而不敢抉擢用;或许是杨修恃才傲物,放旷任诞之性不为曹操所赏识。

“早晚多蒙丞相教诲”,怎的就不知曹操为人?看来“小觑天下之士”尚可,倘小觑了那个自谓智谋过人的曹丞相,可就大大的不妙。

可叹杨修,偏要在曹操面前卖弄小聪明,终招忌恨,更可叹其不智到介入帝王家事,硬要在曹丕、曹植争世子之位时插上一脚,替曹植出谋划策,东奔西走,惹得曹操大怒,而生杀修之心。

终于借惑乱军心之罪,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成为地道的权门倾轧的牺牲品。

与之相比的是出身寒门的郭嘉:郭嘉,字奉孝。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这是三国志里的评价。

的确,郭嘉思维敏锐,见地超人。

特别是对当时局势及人物动机分析相当准确。

他视江东猛虎孙策为“一人之敌”,孙策果然死于刺客之手,判断之准简直有如
神助;袁绍死后,二袁兄弟还有一定实力,郭嘉建议: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以及刘表对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等事实都证实了郭嘉的先见之明。

在平定河北后,劝曹操轻兵径袭,彻底消灭了当时割据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

不幸的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郭嘉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自郭嘉二十七岁归顺曹操,跟随曹操十一年,曹操有托付后事之意,郭嘉的作用及其影响力,较之其他人都要重要,无怪乎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采取的是“唯才是举”的任人原则,对于人才非常看重。

他对贤士良将总的执行的是一条“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的“将心比心”的原则,而为什么对于郭嘉和杨修的态度却有着如此巨大的不同呢?从曹操的出身不能看出原因: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对于新兴而起的豪门世家有着十分的猜忌与忌惮,所以看待世家子弟总有着成见,加之杨修本人的种种性格缺陷才导致了杨修的被杀。

(二)荀文若与贾文和的结局
荀彧、荀攸是最早投奔曹操的谋士。

荀彧“旧事袁绍,今弃绍投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为行军司马。

”此后纳为心腹,言听计从。

于是荀彧荐程昱,程昱荐郭嘉,郭嘉荐刘晔,刘晔荐满宠、吕虔,满、吕又荐毛玠,一时曹操文事大备,名动海内,荀彧所荐之功不可没。

后又谏曹操迎帝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

破吕布、败袁术,灭袁绍,谋划甚多。

应该说,曹操能扫除群雄,一统北方,荀彧是出了大力的。

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臣子的结局却是被逼饮药自尽。

贾诩初仕董卓,董卓灭亡后,依附李傕,后依附张绣,屡献妙计,后劝说张绣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之后再战官渡,平马超以及立嗣的问题上多有建议,为曹操所器重。

曹丕即位后,贾诩升任太尉,数年后病逝。

同样是为曹操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谋士,为何会出现如此天差地别的待遇呢?
在第六十一回中,荀彧的死被归结为忤逆曹操,然而深究其被后原因,却是反映了以曹操为代表的新兴阶级与门阀世家构成的旧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早在曹操杀清河崔氏时,这种矛盾就十分的突出。

荀彧反驳曹操“受魏王加九锡”的理由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其言中的意思有两点:1我跟随这么你多年“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敌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4]都是为汉而不是为曹。

2曹操你不配。

从话中可以看出,荀彧完全是站在维护汉室的立场上说的,荀彧出身世家,接受的是汉室正统的影响。

为了大义可以辅佐你曹操,但当其所作所为与个人理念出现冲突时,从小接受的士族教育要求荀彧站出来反对。

而“君子爱人以德,不亦如此”更像是世家子弟对宦官世家出身的曹阿瞒的讽刺,是以招来“不禄食盒”。

反观贾诩则是完全的为家人“谋”。

无论是前期为家人安危而不停“跳槽”,还是后期的明哲保身,都是在优先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的前提下为其主公出谋划策。

贾诩字文和,却行乱武之事。

为保全自己劝说李傕,郭汜袭击长安(第九回),最终葬送了大汉江山。

而最能表现其“谋”的却是贾诩与曹操的两次对话:
1第六十八回: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乃问贾诩曰:“孤欲力后嗣,当立谁?”贾诩不答,操问其故。

诩曰:“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

”操曰:“何所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2第七十八回:操梦三马同槽而食,问贾诩曰:“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

今腾已死,左宵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诩曰:“禄马吉兆也。

禄马归于曹,主上何必疑乎?”
第六十八回对话集中体现了贾诩作为臣子的高明策略。

古时对于立嗣一直是臣子的敏感问题,怎么处理是关系到前程性命的重要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难题,贾诩不仅没有过于深入其中(否则参考杨修),而且还帮到了他未来的主公(事实上贾诩该算是曹丕竞选团的重要成员)。

第七十八回的对话则体现出贾诩自保,“识人”的一面。

“三马同槽”可以看做是一个政治寓言,作为一位对人心、政治形势有着惊人洞察力的人,难道看不出这个“马”是指“司马”?不难看出贾诩如此说只能是在分析过曹魏的内部形式之后,为求自保而装糊涂。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5]
荀彧与贾诩的结局不同,探究之下可以发现是其政治理想的差别造成的。

贾诩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倾向,保全家人性命,存活于乱世就是其主要理想了。

而荀彧则不同,他的门阀出身决定其明确的政治理想:保证家族利益。

而当其家族利益与其服务对象出现分歧时,为了理想可以不惜一切。

(三)“卧龙”“凤雏”的比较
“水镜先生”司马徽有云:“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而诸葛亮与庞统俩人的境遇却是天差地别: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号谋士,自与刘备茅庐相结合后便有火烧博望,赤壁鏖兵,西定巴蜀,南平蛮夷,北伐曹魏之壮举,直至病逝五丈原,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中国谋士的楷模。

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裴松之也在《三国志》注中痛惜其未能“游步中华,聘其龙光。

”其在世时为蜀汉丞相,大权在握,刘备去世后更是第一号实权人物。

而庞统呢?奔走于三方势力之中,只有曹操非常重视“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对答之间,深自敬服,殷勤相待”。

而庞统却是去使得“连环计”。

鲁肃荐庞统于孙权,但孙权一见其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

又见庞统看轻周瑜“心中愈不乐”。

“公且退。

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

”就像打发叫化子一般,庞统惟有长叹一声而出。

刘备呢,“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犯了和孙权同样的毛病。

“足下远来不易”,纯是客套之语。

而“荆楚稍定,苦无闲职。

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

如后有缺,却当重用。

”不也像打发叫化子吗? 幸亏庞士非百里之才,又有鲁肃、孔明的荐书,方不致被埋没。

庞统最精彩的一段生涯是其任为蜀汉副军师之后到落凤坡一段。

无论是“庞士元议取巴蜀”还是随刘备入川,其间都可看出其作为谋士的不俗才能,配的上“伏龙凤雏”的评价。

然而看其对待主公的态度,却能知道一些其他的东西:
第六十回: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

当者刘备的面这样说,刘备浑不觉言外之意,是刘备真的愚呢?还是装糊涂呢?
第六十二回:玄德酒酣,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

刘备的仁义是其招揽才士,取得人心的重要法宝,他到底是真仁还是假仁,这对于已经成为其下属的庞统来说,并不重要。

当面揭穿别人的面具是很讨人厌的行为,更何况此人还能决定他的生死呢?
无法处理好与主公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人际关系,不能不说是庞统的软肋。

当诸葛亮被请出山,名震天下的时候,庞统只是一介山野村夫,如果没有“水镜先生”的评语,没有一位名士的叔叔做老师,在联想到庞统初到东吴时轻视周瑜,这样一个喜欢冲撞他人,自以为“天下无双”的谋士,有人会喜欢他么?“身死落凤坡”死在战场之上也是其良好
结局了,如果继续活下去,安知是否会得罪他人引来杀身之祸。

诸葛亮的智谋无论是初出茅庐时火烧博望坡,还是赤壁之战,又或是平定南蛮,都是极精彩的谋略,而其与刘备的君臣相宜更是传为一代佳话。

这里面不仅是因为诸葛亮的才华和刘备的信任,还因为诸葛亮有为人臣子的自觉。

当诸葛亮感其诚意,出山为刘备军师之时,便对刘备有了个清楚了解,所以对于刘备“不合时宜”甚至是错误的决定都只是尽力辅佐,完成主公的心愿,这一点上与庞统有着很大的差别。

而这种差别不是仅仅由于其性格决定的,有着更深远的原因:
第三十五回:“庞德公乃庞统和人?”“叔侄也。

庞德公字山民,庞统字士元,一日,吾师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

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


第三十七回:庶曰:“此人乃琅邪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

其父名珪,字君贡,为泰山郡丞,早卒。

亮早从其叔玄。

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


诸葛亮跟随其叔来往襄阳,其兄诸葛瑾留守故乡老宅,后来避祸江东。

而他的弟弟却在曹操手下任职。

诸葛家这一代分别投到了不同的势力,是不得已而为之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呢?这无从知晓,但可以看到的是:诸葛亮是名门之后,其家道已然中落,但家族遗留下来的君臣礼教却没有消失。

诸葛亮尽心辅佐刘备,甚至规劝其兄诸葛瑾共仕一主,就是其家族留在他身上的重要烙印。

庞统的叔叔庞德公是当时的“名士”。

汉末的名士可是大有来头:由于士族阶层在汉末的权利斗争中输给了以宫廷宦官为首的政治集团,士族阶层便联合豪门世家,形成一股可以左右朝政的政治势力,而名士便是这股政治势力的“喉舌”。

这些名士们拥有着超然的地位。

如清河崔氏,后来的南北朝,一些出身寒微的帝王都要求亲于山东崔氏,就是冲着所谓的“贵族血统”去的。

而身为“名士”的侄子,自然也多多少少具有一些贵族习性,于是就有了庞统高不成低不就的行为,还造就了他口无遮拦的性格。

(四)司马仲达的一生沉浮
司马懿是曹魏集团后期的一位重要谋士,是继曹操之后魏国唯一能与诸葛亮抗衡的人。

《三国演义》紧紧扣住它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的性格特征加以精心的塑造。

从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升沉起落到最终独揽大权,足见此人的雄才大略。

曹操曾两次召司马懿,他都以病推却,最后在无法躲避杀神之后的情况下才出场。

开始他的作用不大,但也
出过一些计谋。

他飞黄腾达、大建功业的黄金时代是在曹丕、曹睿时期。

曹丕对司马懿非常信任,自己带兵伐吴时,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守许昌,凡国政大事皆呼懿决断,二曹睿对司马懿“素怀疑忌”。

他中马谡离间计将司马懿削职归乡,他再度出山时,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力挽狂澜,与诸葛亮巧妙周旋,保住曹氏政权。

曹芳即位后,曹爽专权,司马懿装病装聋,麻痹曹爽,暗中谋划。

之后看准时机,完成一次干净利落的宫廷政变,充分显示了司马懿高明的斗争艺术。

司马懿能“受遗二主,佐命三朝”[6]而游刃有余,不被主所害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证明其才干超群,智谋非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交锋的重要一战要数“空城计”。

诸葛亮首次北伐受挫,安排各路人马退回汉中,正待自己抽身之际,不料,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在城外几十里处,诸葛亮急中生智,兵行险招,玩了一手“空城计”,把司马懿吓跑了。

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连现在人也明白,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绝不会愚蠢和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所以近来有学者认为: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司马懿深深明白“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当时魏国任用他的原因就在于诸葛亮北伐而魏国朝中除自己外无人可敌,诸葛亮就是自己得到任用保住官位的钥匙和命脉。

如果诸葛亮一死,他的用处也告终止,而朝廷中很多官宦都敌视自己,自己也还没有建立起朝中势力,必然会重新被贬官居闲,壮志难成了。

所以虽然看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但是司马懿也不会立即杀死自己的“保官稻草”的。

[7]
从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为官开始就受到曹操的猜忌,“以其有狼顾之像”[8]。

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9],曹操知其“有雄豪志”[10]。

曹操并不是一位以貌取人的君主,所谓“狼顾”之像不外是因为司马家为官宦世家而曹操对其的忌讳而已罢了。

就因为主公对于“自己”的猜忌才使得司马懿在曹操在世时只能小心谨慎的处事。

另一方面司马懿在明哲保身的同时又是一位一生终于魏氏的忠臣。

在诛杀曹爽之后,曹魏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氏的手中,这时的司马懿完全可以取代曹芳二称为帝王。

不仅如此而且不受相位,“固辞九锡”。

临终前更言:“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

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

慎之!慎之!”
司马懿到底是忠实奸历史争论历来不少,这里是以政治出身的角度分析,司马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