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㈡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 • • • • • 1、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2、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 3、大宗的转口贸易 4、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 5、季节性产品贸易 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此外, 此外,商品统计分类的特点也可能形成这种产 业内贸易的现象。 业内贸易的现象。
二、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㈠ 相关概念
产品同质性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 产品同质性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 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 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 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 偏好完全相同。 偏好完全相同。 产品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存在一 产品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指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定的差异, 定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 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 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产品,在生产 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 案例中,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 促进了两国汽车行业内贸易的发展。加拿大不再生产 所有型号的汽车,只生产少数几种型号的汽车,然后 从美国进口自己没有生产的型号的汽车,出口自己生 产的型号的汽车。由于减少了自产汽车的型号,加拿 大的厂商可以集中精力生产单一型号的汽车,由于规 模经济其成本降低,效率迅速提高。几年之后,加拿 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达到了美国的水平。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在1964年 同意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附有一些限制条件)。这一举 措使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这些厂商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 削减其产品种类。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没改变。 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另一方面 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生产的型号。在自由贸易前的l962年,加 拿大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然而却进口了5.19亿美 元的汽车产品,但是到1968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成为24亿美 元和29亿美元。换而言之,加拿大的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度增长。 贸易所得是惊人的。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 产效率已可与美国的同行相媲美。
主要结论
• 在现实贸易中,只要同时存在对于高质量 和低质量商品的需求,产业内贸易就有可 能发生。 • 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质量相对高的产 品,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质量相对 低的产品,贸易的方向是清楚的。
一个特例
• 手工制作 • 如:工艺品、景泰蓝 工艺品、
四、需求偏好相似论(水平差异) 需求偏好相似论(水平差异)
(二)基本内容
C
(a ) =
W + aR
C '( a ) = W ' + a R ' C ( a 1 ) = C '( a 1 ) 即 : C ( a 1 ) − C '( a 1 ) = 0 W + a 1 R = W '+ a 1 R ' 或 : a 1 = − ( W − W ') / ( R − R ') C ( a ) − C '( a ) = (W − W ' ) / a 1 ( a 1 − a )
• 3、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将其分析为国 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 规模收益 际贸易发生后的重要利益来源之一。 际贸易发生后的重要利益来源之一。 • 4、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 即与其它理论相比, 况,即与其它理论相比,产业内贸易理论 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 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 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
㈠ 需求偏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1、国际贸易可以看成是一国国内贸易跨越国界 、 的延伸。 的延伸。 2、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 、 国家的需求结构。 国家的需求结构。 3、对于不同禀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H-O模型 、对于不同禀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 模型 可以解释, 可以解释,但禀赋类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则需 要用新的理论,更多的从需求的角度进行说明。 要用新的理论,更多的从需求的角度进行说明。
㈡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图形说明
(产品加工深度 产品加工深度) 产品加工深度
Y b a P
A
B
X(人均收入水平)
评价
• 1)运用需求偏好相似进行解释具有一定的 说服力; 说服力; • 2)从趋同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收入趋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 ),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 (收入趋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 • 3)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如欧洲汽车消费。 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欧洲汽车消费。
• 问:有何启示?
案例评析
•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厂商只生产一种 产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从其他国家进口该类 产品的其他款式。 •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一 国通过从事产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 的同时却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种类。由于 自产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 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消费者也 可从更广泛的选择中获利。
• 规模经济——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 规模经济——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 —— • 规模不经济——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规模不经济——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 • 规模经济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线 规模经济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线 ——
(二)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
• 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 的可选择性 • 假设前提:A、B两国具有完全相同的生产可能性 假设前提: 曲线、 曲线、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以及完全一样的生 产点与消费点 • 解释:贸易的产生来自于两国具有规模经济,从 解释:贸易的产生来自于两国具有规模经济, 而形成两国进行分工的利益基础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 与当代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 二、政策贸易理论 • 三、贸易扭曲理论
案例: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 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 1964
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汽 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少得可怜。加拿大的 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这些厂商发现, 在加拿大大量建立分散的生产体系比支付关税要划算。因此, 加拿大的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的缩版,大约为其规模 的1/10。 但是,这些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也发现小规模带来 的种种不利。一部分原因是在加拿大的分厂比其在美国的分厂 要小;但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国的工厂更加‘专一”——集中 精力生产单一型号的汽车或配件。而加拿大的工厂则不得不生 产各种各样不同的产品,以至于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实现从 一个产品项目向另一个的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 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等等。这样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劳动 生产率比美国的要低大约30%。
• 存在现象: 存在现象:
• 一国的某种产业既出口又进口该产业的产 品。(根源于贸易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商品生产的区域特点,在不完全竞争市场 以及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提出与假设前提
㈠ 理论的提出
人们从已有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事实出发, 人们从已有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事实出发, 发现当 代禀赋相似国家间双向国际贸易似乎并没有引发大 规模的国内、国际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 规模的国内、国际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 由于新的产业内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 由于新的产业内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使得不同的 贸易参与国得自贸易的利益, 贸易参与国得自贸易的利益,比得自其它方面的利 益要小些。 益要小些。
技术差异
• 概念: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概念: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 举例: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 举例:家用电器、电子产品、 药品 • 原因: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同类产品 原因: 在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生产, 在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生产,彼此间进行 进出口贸易。 进出口贸易。
垂直差异
• 概念: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 概念: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 • 举例:汽车、计算机、乐器 举例:汽车、计算机、 • 原因:供给者和需求者 原因:
三、新H-O模型
• 目的: 目的: • 通过分析产品所具有的特点与投入生产的 要素之间的关系, 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原因和其他方面的情况(针对垂直差异)。 原因和其他方面的情况(针对垂直差异)。 • 主要代表: 主要代表: • 法尔维
模型及说明
Y A国X产品进口 国 产品进口
A
A国Y产品出口 国 产品出口 Ⅱ B国X产品出口 国 产品出口 Ⅰ
㈡ 理论的假设前提
• 1、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简化的 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 从静态出发 模型分析只侧重于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模型分析只侧重于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和结果而不强调过程 而不强调过程。 和结果而不强调过程。 • 2、分析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 分析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 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 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更接近现代世界 经济的现实。 经济的现实。
(一)假设条件:
两种投入要素中,一种可以自由流动, ⑴ 两种投入要素中,一种可以自由流动,另一种却 不可以。 不可以。 两种产品中,一种可以是同质产品, ⑵ 两种产品中,一种可以是同质产品,但现实经济 中至少有一个厂商生产差异产品(垂直差异)。 中至少有一个厂商生产差异产品(垂直差异)。 ⑶ 对于质量不同的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价格和购 买者的收入。 买者的收入。 由于收入约束,消费者在初期选择低质产品, ⑷ 由于收入约束,消费者在初期选择低质产品,随 收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发生变化, 收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发生变化,高质量产品 的消费数量有所增加,而低质产品的消费则下降。 的消费数量有所增加,而低质产品的消费则下降。
㈢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 水平差异 • 技术差异 • 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
• 概念:商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 概念: 差异性。 差异性。 • 举例:烟草、香水、化妆品、服装等 举例:烟草、香水、化妆品、服装等 • 产生原因: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消费者 产生原因: 偏好的差异有关。 偏好的差异有关。
五、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
(一)规模收益
• 定义:描述的是产出增加的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加 定义: 幅度的现象,它是各国厂商所普遍追求的利益。 幅度的现象,它是各国厂商所普遍追求的利益。 • 产生于:固定资本的分摊以及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 产生于: 专业化分工的细致化
规模经济可能出现的情况: 规模经济可能出现的情况:
现实
(intraindustry trade )
• 自20世纪 年代以来,约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世界 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纪 年代以来, 贸易是发生在技术、 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比较相似的发达国 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 所占的比重则不足三分之一。 所占的比重则不足三分之一。 • 20世纪 年代末,以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克鲁 世纪70年代末 以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 世纪 年代末, 格曼( 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 )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 ), 出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 出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 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 来源。 来源。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问题引入
• 产业间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 ) 产业间贸易(
• 国家之间交换不同的产品,用要素禀赋的 国家之间交换不同的产品, 差异或比较优势来解释发生的原因。 差异或比较优势来解释发生的原因。 • 国家间技术、资源及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在 国家间技术、资源及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在 技术 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以相对价格差为 斯密,李嘉图, 基础 (斯密,李嘉图,H-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