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利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利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
课题名称:利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
申报级别:省级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信息技术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现教育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我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近10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和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我校的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化建设的地方特色初步形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班级的平均水平,安排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难以考虑到个体的需求,结果尖子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学生却吃不了,教学难以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

互联网的建立,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成为可能。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

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统筹规划、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分散、标准建设不完善、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不高、保障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成效以及教育的均衡
发展。

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使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借助粉笔和黑板,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这种单一的教学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

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也采用了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策略。

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从市域范围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比较欠缺。

在国外,由于国情差异和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同,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也并没有得到深入地研究。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成为可能。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把学校学习与网上学习结合起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在互联网中进行二次学习。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能方便地调出丰富的信息,选取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会的可略去不学,不会的可找来学,反复学,直到学会为止。

不会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提问,求得网络教师的解答。

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变原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不受区域、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无论是闭塞的农村,还是偏远的边疆,只要有信息技术的地方,学习者在任何时间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网络获取学习信息。

信息化的发展,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努力使学生在新颖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上,充满兴趣,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培养教师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实现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
合,让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

2.探索教学运用信息化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作用,构建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3.利用信息化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得到提高,运用能力得到增强。

4.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围绕研究目标,开展以下内容研究:
1.开展适合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组织教师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创设出适合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尝试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2.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对参与本项目研究的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分别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技术人员搜集教育教学素材,利用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科教师具有自己能够制作简单课件的能力。

3.对信息化资源对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4.对信息技术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及避免措施论证研究。

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课题重点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应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信息技术资源在语文、数学、
英语、科学、品德等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成立课题组。

确定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2.前期调研。

开展问卷调查、课堂调研、查阅文献、专家指导等活动,并对初期研究方案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

3.组织培训。

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参与式培训,熟悉交互式白板的操作使用。

4.开展研究。

对信息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策略进行研究并开展与此相关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

如:优秀教学设计、论文、案例评比;信息化资源使用优质课竞赛等。

5.资料汇总。

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研究论文、教学光盘、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成果。

6.结题总结。

对三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的信息化资源在其他学科中应用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

2.行动研究法: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的优势,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拟定具体计划、行动(实施行动)、评价总
结,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讲授法:聘请专家、联片学校在该领域的资深教师对参研教师进行通识培训,介绍关于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以改变教师的观念,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4.问卷与调查法:了解教师在使用信息化资源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重点了解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需求情况以及教师对信息化资源的了解、认识与使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5.经验总结法: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总结信息化资源与教材整合的有效策略。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半(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目标、内容、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2.确定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3.组织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在教师中大力宣传,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阶段
(1)对本校教师应用信息化资源的现状进行问卷与调查分析,收
集前期资料,进一步完善开题报告。

(2)利用义教均衡资源,对我校教师进行信息化资源应用培训、网络环境教学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

(3)对信息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目标、方法、途径等进行研究,构建学科教学与信息化资源整合应用的策略体系。

(4)探索课题研究的操作模式,实施课题研究,完成阶段检测,总结阶段成果。

(5)开展“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讨、课堂教学展示大赛及经验交流活动。

(6)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研究论文、教学光盘、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成果。

(7)完成阶段成果汇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制定推广应用方案。

(8)做好本阶段总结工作。

(9)对研究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归纳、总结。

在初步结论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结题阶段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进行论文汇编、资料汇编,运用信息资源教学课例汇编等。

2.总结研究成果,形成我校信息化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应用特色,做好结题评估验收准备工作。

六、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盎然。

2.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增强了科研意识。

3.通过组织信息化资源应用培训,建立信息化资源培训机制,并且形成培训制度。

5.通过开展“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讨、课堂教学展示大赛及经验交流活动建立信息化资源库。

6.撰写研究报告,在中心学校推广研究成果。

课题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组具有较好科研基础。

课题组成员中包括高级教师3人,临沂市骨干教师1人,临沂市教学能手3人,市教学新秀2人。

其中张富荣老师为学校教导处主任,多年来一直分管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所主持的省级课题已经结题,发表了多篇关于课堂有效性的论文,指导青年教师在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得多个一、二等奖。

李勇为学校信息中心主任,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近二十年,其他老师撰写的课堂教学论文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发表,课题组大部分成员所教专业均为学校课改试点专业。

(2)我校软硬件设施完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网络教室,56个班级和16个专用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个拥有10万册电子图书
的学生电子阅览室。

此外,智能网络办公系统和部分学科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开通以及其它配套设施,能够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网络信息中心实现了千兆核心交换,实现了机房到办公楼、教学楼百兆的以太网架构,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机房、实验室,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硬件保障。

这将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支撑。

(3)多年来学校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有数个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数字化校园,一直是学校在现代信息化教育中努力的方向,于去年被评为临沂市数字化校园。

目前,我校已经拥有一套大型的办公教学软件系统,一套教学资源系统。

网络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广大师生对校园网已具有一定认识和较高的热情,这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4)学校领导一直重视教研科研活动,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更加看重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热诚鼓励广大教师在这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在政策、人员、资金、场地等方面积极协调和配合,这更加增强了我们完成本课题的信心。

预期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