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诗词中的人生禅宗三境界[权威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诗词中的人生禅宗三境界
摘要: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许多多包涵人生哲理的优美华章,在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唐代王维的《鹿柴》、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就深涵了人生至高的禅宗三境界,细细品之,余味无穷。

关键词:禅宗境界人生哲理
人生无常,人生如戏,有喜有悲;人生如梦,有真有幻;人生如棋,有输有赢;人生如水,有清有浊;人生如茶,有浓有淡;人生如花,有开有榭;人生如天气,有风有雨……在纷繁复杂的漫漫人生道路上,有几人能体悟到其中的真谛呢?在美仑美奂的中国古典诗歌中,就蕴涵着丰富精美的人生禅宗哲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一境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此二境界;“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此三境界。

三境界的诗句分别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唐代王维的《鹿柴》、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此精辟地道出了人生从觉而未悟,弃世绝俗到悟而未透,返虚入明,最后到达通透圆融,已臻化境的禅宗境界,此乃人生禅宗三境界。

一、觉而未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诗人柳宗元政治失意,被放逐永州(今湖南零陵),借歌咏隐居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抒发失意苦闷的好诗。

全篇诗歌寥寥二十字寄托着诗人孤寂、幽远的心境,也寄托着中唐那一代人的心境、意绪,整幅画面,动静结合、物我两忘、充满禅味。

诗歌首二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静寂无声的雪把一切都简化了,不见鸿爪,不见人际,天地间一层不染,万籁无声,只有清静和寂寥,陪伴着一条小船上的渔翁,在漫天宁静,一江白雪中垂钓。

诗歌后二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极写天地的广大寥廓,为了凸现主要描写对象――小船上的渔翁,这很像电影的“大全景”,景别越大,中心人物越小,却越突出、越抽象,自然成为视觉或心理的一个点。

诗人正是以这种“全景式”的点,以这种“简化”,凸现了垂钓者的峭洁清远、宁静淡泊。

在这寒冷寂静的环境里,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清傲,这被幻化了的渔翁,实际正是诗人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此乃人生禅宗的第一境界――觉而未悟、弃世绝俗。

其中的哲理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永贞革新案”后,诗人一去潇湘十年,又去南桂数载,多少豪情壮志,多少睿智精思都付与有了青山绿水,此时的诗人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只得创造出一个如《桃花源记》里一样虚无缥缈的幻想境界。

正所谓“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1]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处事的一种高级原则,面对无道的政治统治,知识分子只能通过归隐来求得内心的暂时宁静,来求得内心的“超然物外”。

第二,这一归隐的过程,正说明诗人已经觉悟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可以解除内心的不快和郁闷,将内心的不悦寄托在寂静的青山绿水当中,然后通过渔翁这个中介来具体表达。

第三,烘托出了宽阔的禅境:广大与具像对应;寂静与动态相协;心与物;有与无;瞬间的恬淡与永恒的妙悟……一切都是无痕的的,却又是有痕的;一切都是永驻的,却又是瞬间的;一切都是静止的,却又是流动的。

一个人的内心无声、无色、无欲,自然也就无所求了。

第四,诗人无论风吹雨打,却“独钓寒江雪”,体现出的在逆境中的倔强的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孤傲狷介的个性,几乎成为了古代文
人追求的精神家园。

诗人虽然已经体悟到人生中的禅理,但还未大彻大悟,达通大境。

二、悟而未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明代诗人李梦阳曰“王维诗高者似禅”[2],这首正是诗人王维后期,通过山水描写,从而悟出一种云开雾散,光明洞彻的禅宗境界的好诗。

诗作描绘了鹿柴(辋川地名)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首句“空山不见人”,写空山的寂寥静谧,“空”在佛教教义中乃虚幻不实,空寂明静之意。

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然而又未必真空,次句的“但闻人语响”,境界顿出,万籁俱寂,却并非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声、瑟瑟风响、潺潺水鸣,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非常丰富,然而“但闻”二字将这一切声响统统排除,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似乎打破了寂静,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过后,空山却复归万籁俱寂的境界,空寂更加突出。

三、四两句,由上联的“声”而入下联的“色”。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反衬出深林的幽深清静。

按理,描写幽暗的境界应该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写“返景入深林”,乍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深更加突出。

一抹余辉转瞬逝去,接踵而来的便是更加悠长的幽暗和沉寂。

自然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姹紫嫣红、热烈光明是一种美;秋水寒山,寂静幽暗,又何尝不是一种美,这种美正好表达了人生禅宗的第二境界――悟而未透,返虚入明。

这种境界亦包含了多重禅理。

第一,王维则认为人与天的结构相同,自然界使人们享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对自然的回
归,也就意味着对人生自由的回归,对本真的回归,亦老子所谓的“复归于无物”[3]的境界。

第二,晚年的王维常常在山林溪鹤之中,凝神关注着大自然中万物的动、静、生、息,沉潜到自然的幽深之处,感悟着某种不可言喻的内在生命的存在,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幽静之极,又生趣盎然,一切都是动的,一切都是永恒的宁静,色即是空,动就是静,实也是虚,虚虚实实皆为人生……第三,诗人将沉着的内心与空寂的深林合为一体,空山之中即包含人对自然的体悟;人语之中,即反衬自然的和谐;深林青苔之中即说透内心的幽静,在瞬刻的直觉中获得永恒……第四,诗人在静观自然中获得了内心的沉寂,这种沉寂是一种经历了人生大悲大痛、起起落落后的沉寂,是一种较“独钓寒江雪”更为平静,更为深挚的沉寂。

诗人虽然能将虚幻空静的禅宗之理,通过实实在在的自然景物来巧妙表达,但从诗歌本身和现实生活两方面来看,诗人好似悟道而透理,未达至大彻大悟之大道。

三、亦臻化境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这首是诗人苏轼因出仕与弟弟苏辙分别后,和弟弟苏辙送给自己《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而作的好诗(此处节用前四句)。

诗歌开篇用平实的语言发表议论,突兀而起,对于漂泊人生发出提问,起笔超拔,有高屋建瓴之势,顿时紧扣读者心弦。

就一个人而言,或为功名;或为利禄;或为谋生;或为读书,东奔西走,随处漂泊,这象什么呢?诗人用了一个新颖的比喻作答,表达对了对人生征途的深沉思考和理念的升华,犹如飞鸿驻足雪泥印下指爪之痕,此等比喻可谓神奇浪漫,诗心慧灵。

那为什么漂泊的人生似“飞鸿踏雪泥”呢?颔联就进一步描写和阐释,飞鸿来来去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指爪痕迹,转眼就奋翅高飞了,渺然不知去向,至于留下的痕迹,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飞鸿无暇顾及
这往日的旧迹,不复记虑前程的迢遥。

此后,“雪泥鸿爪”流行成语。

短短二十余字,道出了人生禅宗的最高境界。

第一,人生犹如飞鸿行止,东奔西走,飘忽不定,为了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短暂而难以预测,既然如此,对待成败、得失又何必太过斤斤计较呢?第二,飞鸿驻足雪泥,留下指爪,但旋即泯灭,然而飞鸿不复计较这些,依然奋起高飞,搏击长空,志在千里。

这告知我们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只要如飞鸿一般,曾经留下足印,曾经奋斗过,曾经拼搏过,有过精彩的人生经历,至于结果,已经不太重要了。

第三,诗歌中还包含了诗人超脱通达的精神,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打击,哪怕风吹雨打;哪怕电闪雷鸣,无论是宠还是辱,诗人始终乐观,始终自信,始终超然,始终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万事万物,这是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4]的超高禅宗境界。

如果说柳宗元的《江雪》是将人间的痛苦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表达出一种孤界,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精神;而王维的《鹿柴》是将人世的品味与永恒美丽的自然同一,表达出返朴归真,追求内心的幽静与禅宗空境的精神;那么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则是以虚无飘渺的“雪泥鸿爪”比喻人生,表达出一种内心本自无欲无求,随缘自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5]的通透圆融,已臻化境的最高禅宗境界。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这些自称为空前先进的现代人,整日面对太多的诱惑和压力,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感情的纠缠让人殚心竭虑,让人倍感疲惫。

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人们好似泥沼深陷,无法自拔。

在此时,也许我们应该透过有些遥远地时空,去触摸久违了的中国古代诗歌中带有禅宗意境的华美篇章,去寻觅灵魂的避风港。

柳宗元
的《江雪》、王维的《鹿柴》、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正好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苦、失意、分离时,拥有或不愿随波逐流,孤芳自赏,宁静超脱的品格;或“复归于朴”,寄情于山水,获得内心幽静的品性;或“无论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乐观超然的品界,三重境界,妙悟人生,细细品味,荡涤心灵,启迪灵魂。

注释:
[1]引自《论语・微子》篇。

[2]引自《空同子》。

[3]引自《老子》第十四章。

[4]引自苏轼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引自明代陈眉公的《幽窗小记》。

[5]引自《老子》第二十八章。

参考文献:
[1]程千帆等撰,《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931――933页;
[2]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361――364页;
[3]周啸天著,《诗词精品鉴赏》[M],成都,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543――544页;
[4]周振甫等撰,《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313――314页。

作者简介:董小伟,博士,讲师,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成员、世界汉语协会成员、教育部《语言文字报》高级教研员、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委员,四川省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诗词学、中国历史学、教育管理等。

文档资料:简析诗词中的人生禅宗三境界完整下载完整阅读全文下载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探析英语定语从句的汉语翻译品读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美国梦《中国好声音》“好”在哪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对文学本质的消解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城南旧事》的另一种解读灵与肉的洗礼―读张者《桃李》对于“黄牛”一词的追溯和思考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试论高职礼仪课程中的礼仪意识养成《易经·蒙卦》卦辞对地理教学的启示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方法法语谚语力的心理机制浅谈畅销小说改编剧《我的经济适用男》近年来新流行的日语外来词汇对汉语的影响从「どうも」和「どうぞ」透视日本人的语言观由《将仲子》看《郑风》爱情诗“献给埃米莉的玫瑰”之读者反应批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

我将尽快删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