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中国首届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发展史
世博会上的IBM塔
福特汽车展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
1970年,日本大阪首次举行了世界 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 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 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入场者多达6241万多人,得益于这 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 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吉祥物:吉尔
各大型馆场
通过展出,在鼓励人民继续探索海洋的秘 密、开发和利用海洋造福人类的同时,要 保护海洋资源。
葡萄牙馆
乌托邦馆
三星馆
1999年中国昆明举办了世界 博览会
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69个国家和26个国际组织参加本届世园会。
吉祥物是一只拟人化的滇金丝猴,取名 “灵灵”。喻指集天下万物之灵气,人杰 地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表达 了云南人民好客的风情。
这次世博会被誉为“过去同类世博 会中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参与 国100多个,参观者2千多万人。
1986年世博会主题会标由 三个圆环与一条对角线构 成。三个环分表代表着土 地、空气与水份,一条对 角线代表着人类为实现社 会进步而做出的努力。从 整体上来看符合“86”的字 样。
整体构造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意,充分映射了人类通 过努力,开拓进取,推动世界发展的历程,这其中交 通与运输事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此会标深刻的 哲理意向因为本届世博会“交通与运输”的主题而有 了跟具体的意义指向
举行1855年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 祝自滑铁卢战役以来欧洲大陆享 受的40年和平。
巴黎世博会耗资500多万美元, 约有2.1万件展品参展,展现了 当时工业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巴 黎世博会展出现了混凝土、钢制 品、铝制品和橡胶等。
关于世博会的知识
关于世博会的知识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共同举办的一种大型综合性展览会,旨在展示各个国家在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世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1年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但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以“世博会”的形式举办。
目前,世博会每5年举办一次,有时候会调整间隔时间。
世博会的举办地点和主题每次都不同,世博会的主题通常涉及到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
例如,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世博会主题是“食品为我们的星球创造能量”,强调食品和农业对于世界的重要性。
而在中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强调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世博会对于举办国家来说,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国际交流机会,同时也是一次全民动员、创新和建设的机会。
在世博会的历史中,有不少有着重大历史事件背景的世博会。
例如,1962年举办的西雅图世博会是当时美苏间科技和军事竞赛的舞台之一。
2005年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博会是震后重建的重要契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通过一次盛大的国际展览向全世界展示其现代化和高科技水平的机会。
世博会通常会持续半年到六个月,期间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其数目可能高达数千万。
在展馆内,可以看到各种由不同国家或企业展示的科技产品、文化遗产和日常生活用品。
同时,世博会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科技讲座等活动,吸引着更多的人流。
但同时,世博会的盈亏往往难以评估,尤其是对于那些承办国家来说,承办世博会的成本很高,有时很难盈利。
总体来看,世博会对于全球各国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科技交流平台。
世博会的主题涵盖了现代化、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每次世博会都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能够促进国际交流、加强文化交流、推进社会进步。
历届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回眸
起, 层叠出挑, 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高 6 米 ,总建筑面积 12 5 平方 3 594
米。 建筑师以“ 红色经典’ 菇觏东方哲学 , 以传统 斗拱造型诠释现代风貌 , 体现“ 天人合一 , 天地交 泰” 的哲学理念。 建筑造型从色彩到构架都凝聚了 中国元素 , 也象征着中国的时代精神 , 成为城市中 的建筑雕塑。 除建筑形式新颖外 , 中国馆的设计与建造中 还大量融人现代科技手段 , 在环保新型材料、 绿色 节能环境、 智能化管理、 多功能后续利用等方面都 力求缜密, 哪怕在外墙色彩设计、 照明设计、 景观 绿化这样的单项细节上 ,也不遗余力地汇聚了全 国的专业设 计力量,采纳多方面的集体智慧加以 完善。 中国馆以“ 城市发展 中的中华智慧” 为主题 铺开展示设计。展示内容随‘ ‘ 斗冠形” 建筑空间, 分 上中下三层展开, 分别为《 东方足迹》 《 、 智慧之旅》 和《 绽放 的城市》 三个主题展区, 观众可 以自上而 下 地参 观游览 。 总体来说, 中国馆“ 东方之冠” 具有建筑结构 合理 、 建筑功能完善、 交通组织便捷、 景观设计典 雅 、中国元素丰富和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等六大主 要将 最, 是历年来中国参加世博会中最优秀的中 国馆建 筑 。 综上 , 新中国自 1 8 年参加世博会以来 , 92 中
2o 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 O0 中国馆 占地 3 0 平方米 , 两座功能相异的矩形建筑组成 , 60 由 建 筑面积为 17 平方米 , 85 主体建筑是—个几 何立方 体 , 由 u形的展览 区和辅助设施 围绕 , 三边 一座 建筑的外立面是布满墙面的万里长城四季变换喷 绘图像 , 另一座建筑的外立面则装饰有红色的竖 条柱和成片排列的京剧脸谱, 口 人 前空地设置了 青铜器造型的雕塑。 相比予以往的中国馆建筑 , 这 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的、 展示 了全新的中国形象。 20 年 日 o5 本爱知世界博览会, 中国馆设计主 题为 :自然、 “ 城市、 和谐——生活的艺术” 。中国馆 的展示面积 2 o 平方米 , 30 主展馆由生命之树主造 型、 华夏文明之旅大型多媒体浮雕墙 、 紫檀斋、 水 晶影视厅、 中国礼品售卖厅五个部分组成。 建筑正 从传统到 面上部是大红色的 1 生 肖 2 剪纸图案, 下部是泛出 国国家馆的建筑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 青铜色的九龙壁浮雕, 侧面设计为浮雕的百家姓 现代, 从模仿到创新的成长经历, 从中可以看见中 汉字造型。 室内展示设计引入了仿生设计理念 , 在 国建筑艺术对传统的继承和对现代成果的融合 , 生命力 。 从这些优秀的中国 生杌盎然的绿色环境中,围绕 7 株顶天立地以中 以 自身蓬勃旺盛的 及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 , 中国一鼓作气参加了从 国传统宣纸、 结合现代影像技术合成的 “ 生命之 馆建筑中,可以看见中华智慧的丰厚底蕴和深刻 意象造型为中心, 模拟了 自然界水珠溅起的姿 内 , 涵 是世界了解中国的 绝佳平台和窗口。 18 94年新奥尔良到 19 98年里斯本期间的十余 树” 次世博会。在这些主题世博会上,通过不断地学 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的形态,以艺术化的手法表现
渊源与价值
后来,也由于在伦敦世博会上有中国展品的参展,希生就被邀请参加了首届伦敦世博会的盛大开幕仪式。1851年5月22日的《匹茨菲尔德太阳报》对油画所勾勒的场景之外的一个情节进行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它说:希生与其他的外国使节站在一起。当唱诗班唱起亨德尔的《弥塞亚》哈利路亚合唱曲时,希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走出外交使节的人群,来到女王面前非常优雅地向女王行了礼。希生到底是什么身份?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根据著名古代服饰专家高春明先生的分析,从画中希生的着装来看,极有可能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中国绅士。
解放以后我们首次参加的一届世博会,是1982年的诺克斯威尔世博会。尽管我们参展的一些艺术类的展品跟当届世博会主题“能源”不怎么协调,但毕竟还是让世人看到了正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的新气象,意义非凡。
2002年12月3日,我国成功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要知道,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早在其代表作《盛世危言》当中,就提出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他如此写道,“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而我们的老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在提到由上海申办世博会时做了这样的比喻:广交会是战术性的,管一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现在想来,这话说得多么精辟、深刻。
于是,可能有人会问,以前人们需要到世博会上来亲身体验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但现在传播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任何新的技术和理念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在全球得到传播。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来世博会呢?这就是我要讲的世博会的第三个价值观———交流。
百年前的“中国首届世博会”
大 。 中周 风 气 虽 渐 开 通 , 艺 程 度 尚浅 , 工
自宜仿 照 日本 办法 , 专就 国内物品 罗 先 列 比赛。 他还表示 “ ” 事关 富强本计 , 自应 由官实力提倡” 通过“ , 官商合 力维持 , 共
图 公 益 ” 确 实 , 办 全 国 规 模 的博 览 。 举 会 , 果 得 不 到 朝 廷 的 支 持 和 官 方 的 相 如
中 国五 千 年 未有 之 盛 举 ” 。
各 国无不 以赛会促 其实业 发达 , 中国急 需仿行西法 开设赛 会。端方奏请举办南
洋 劝 业 会 的 主 要 目的 , 向 西 方 各 国 和 是
日本 学 习 , 劝 业 奖 竞 争 中 进 一 步 发 展 在
中 国 的 民 族 工 商 业 。 10 年 , 方 又 给 99 端
助, 单靠商家 的力量必然会勉为其难。 不久, 陈琪 向端方递交 了《 园办事 公
处 会 详 稿 》 全 面 阐述 了 博 览 会 方 案 , , 提 出 了筹 办 博 览 会 的 五 大 原 则 : 旨宜纯 、 宗
范围宜小 、 制宜崇 、 体 褒奖宜优 、 筹备宜 速 。端方 对陈琪 提 出的方案颇 为赞赏 , 作出批示 : 所称 最要关 键五端 , “ 深得 赛 会纲领 , 应准定名为南洋第一次劝业会 ,
所 接 受 。南 洋劝 业 会 的倡 议 由来 已久 。
5 大 臣 前 往 欧 美 及 日本 考 察 政 治 。端 位
进 步” 即发展 工商业 。其最终 目标 , , 则
是 为 了使 贫 弱 的 中 同臻 于 富强 。
方在 访期 间 , 除了考 察各国政治外 , 还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
当时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个有智、有勇、有谋、有骨气的中国人,但淹没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
李圭写了一本书叫《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虽然他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览会。
◆新中国参加过的历届世博会从1982年起到现在,受中国政府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累计9次组织中国馆参加了世界博览会。
即: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能源”世博会;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水源”世博会;1985年日本筑波“科技”世博会;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交通运输”世博会;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业余生活”世博会;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船与海洋”世博会;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世博会;1993年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世博会;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世博会。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维利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上,中国馆二次被评为“五星级展馆”,一次被评为“最佳外国馆”。
2010中国馆大事记2009年6月23日中国馆正式通电2009年5月中国馆亮起“中国红”2008年1月30日展示设计方案答疑会2007年4月25日项目建筑方案公开征集2007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2010年2月8日正式竣工2010年5月2日开馆。
历届世博会中国馆(1851-1939)
历届世博会中国馆(1851-1939)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今天,这个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参与世博会,中国人一直是一个忠实的践行者。
从一个半世纪前的伦敦世博会,到解放前的旧金山世博会,几乎每届主要的世博会上都能发现中国的身影。
不论是早期的商贾巨孹自发参与,还是后来外国人把持的海关奉命召集,以及大清政府的官方派员、民国政府的热情组团等等,都使中国和世博会历史渊源绵延不绝。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伦敦开幕之际,正值闭关锁国的大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敲开沉睡多年的大门之时,可以说,早期参与世博会的中国人正是懵懂中的清醒者,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把工业革命后的西方文明带进了当时即将没落的帝国。
进入二十世纪,中华民国成立,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开始意识到世博会的作用,富国强国的梦想开始萌芽,中国人越来越主动地融入到世博会大家庭当中,直至后来被战争风雨和政治斗争阻断。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今天,了解这段隐没的历史,了解一届届世博会上中国的身影,我们有理由感佩先辈们的眼光、勇气和努力,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需要进一步走向世界,这不再是梦想,这是我们的必须。
1:1851年伦敦世博会中国馆17x10厘米,木刻版画,手工上色,裱在亚麻布上。
根据理查德·贝尔德(1802--1885)拍摄的银版照片,由《伦敦图画新闻》于1852年制作。
2:1862年伦敦世博会中国馆17X8.5厘米,立体照片,蛋白纸基,伦敦立体摄影公司制作,1862年。
3:1867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17.2X8.5厘米,立体照片,蛋白纸基,法国M. Leon & J. Levy印制,1867年。
4: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中国馆25X17厘米,凹版印制,刊载于当年的《伦敦图画新闻》。
5: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长18厘米,宽11厘米,立体照片,蛋白纸基,美国百年摄影公司印制,1876年。
6: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长16.5厘米,宽11厘米。
一百年前中国举办的一次世博盛典
物产会, 其余各省及各商埠分别成立 出品
协 会。“ 奉 直 鲁 豫 秦 蜀 滇粤 湘 鄂 闽浙 等 如 省 有一 省 设 一 会 者 , 有一 省 而 设 之 四 亦
结果。 本意在于振兴实业 的南洋劝业会, 展品却多是奇珍异宝 , 刺绣 古玩 , 实用之 物寥寥无几, 机械产品更是远不可与外国 相提并论, 完全变成 了一次 “ 赛珍会” 壮 。 丽恢 弘的场馆 , 形形色色的展品, 熙攘 熙 攘 的观会人群 , 热闹的盛会背后, 展示的 其实是一个王朝的没落, 是中国民族产业
派人赴江西、 湖等地购运米石 , 芜 以防人 多 粮 缺 ; 场 外 设 有 马 车 公 司 , 场 内设 会 会
以公估之收 ’ 另外, 。 会场地基除了变卖
之 外, 留下一部分作为公园游憩之地 , 还 这些也可换成公园股票 , 每股5 , 元 此后所
征 收 的 公 园门票 及 地 租 等 , 为股 息分 给 作 各持股人。
竣赛品齐集 。经过多 方考察 ,赛会会场
选 定 在 南 京 北 极 阁 以 北 ,紫 竹 林 以南 , 占地 7 0 。场 内设 施 齐 全 ,分 别 建有 教 0亩 育 馆 、 工 艺 馆 、 农 业 馆 、美 术 馆 、卫 生 馆 、武 备 馆 、器 械 馆 、通 运 馆 、 京 畿 馆
集 和运 输 。 有 展 品 , 后 在 审 查 总长 主 所 最 持 下, 其 性 质 , 别 被 授 予 “ 奖、 等 按 分 奏 超
文 凭 、 等文 凭 、 牌 、 牌 、 牌 ” 褒 优 功 金 银 的
馆 3 所 ;其 余 劝工 场 、公 议 所 、纪 念 2
塔 、事 务 所 、审 查 室 、 堆 栈 等 建 筑 共计
备工作 开始 加 速 进 行。
1910年南京承办中国第一届“世博会”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业会计
页码: 63-6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中国历史 “世博会” 南京 南洋劝业会 宣统二年 内忧外患 博览会 清政府
摘要:1910年初夏,南京的市民们在热气腾腾的大街小巷奔走相告:南洋劝业会在丁家桥那儿正式开馆了,赶紧去看看吧。
何谓南洋劝业会?“那是清政府斥巨资在南京举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堪称世界级的博览会。
”对南洋劝业会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研究的作家苏克勤解释说。
这一年,是清王朝宣统二年,正处于国家飘摇、内忧外患之中,那它为何还要耗巨资举办这次博览会?地点为何在南京而不在京城或附近?苏克勤告诉记者。
这还得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说起。
第一届世博会简介
第一届世博会简介地点:英国伦敦会期:1851年5月1日——1851年10月11日名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
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世博知识集萃世博会的概念和起源———世博会的全称是世界博览会,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与一般的展览会相比,世博会举办规格高、持续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
世博会历史悠久,它的诞生比奥运会还要早45年。
1851年的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是第一届世博会。
世博会的雏形是什么———世博会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市。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博览会
第一节中国与世界博览会一、中国与世博会溯源1、中国参展世博会第一人1851年,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宣布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当时的英国政府对这届世博会很是重视,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的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
这一消息远涉重洋,传到了隔洋相望的中国。
徐瑞珩,名德琼,号荣村,广东香山人。
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商人之一。
他在英商“宝顺洋行”(DENT COMPANY)担任习办,以“货则上品,售之则上价”为经商之道,在沪经营丝绸,茶叶,蜚声商界。
世博会的举办,使这个广东商人身份倍增,闻名遐迩,并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徐荣村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立即意识到了世博会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他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紧急托运到英国。
由于“荣记湖丝”的包装粗陋,在世博会开始并未得到重视。
然而这批选送的湖丝乃丝中精品,幸而世博会举办时间又长达半年之久,“荣记湖丝”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最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在《北岭徐氏宗谱》中,宗谱作者徐润无不钦羡地记录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第一届世博会的盛况:“英国开百年大会于其伦敦之京城,百国咸集。
锦绮珠玉,如山如海;奇技淫巧之物,为人耳目所未经者,不可以数计。
”论及获奖状况时,徐润充满自豪地写道:“而君独寄七里湖丝十二包,往陈于会。
既而较论久之,竟推君丝为会中第一,中外人无异词。
”他还花了些笔墨记载了如下的状况:“英国主亲临观之,喜甚。
奖君金银牌各一,手谕画幅一帧。
”至此,徐氏家族借助世博会谱写了它在商业界的成功传奇。
2、第一次参展世博会的展品中国参加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的史料较为少见,伦敦威廉〃克罗兄弟出版社1852年出版的《万国工业博览会1851年,评委会关于30类展品的评审报告》中有不少记载。
此书为主办方所编,于伦敦世博会的次年出版,是一部记载1851年世博会的重要文献。
下面是一些摘抄评论。
(1)丝绸:在中国展区,上海荣记的丝绸样品充分显示了来自桑蚕原产国的丝绸的优异品质,因此评委会授予其奖章。
《走进世博会》_初中初一作文500字
《走进世博会》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2002年12月3日。
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
为期两天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论坛”在上海召开,这是国际展览局首次与举办城市在世博会的筹备过程中合作举办研讨活动。
目的在于通过举办讨论,吸收全球的智慧,为办好世博会出谋划策,同时向世界展示上海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的信心和决心。
当我们走进世博会场时,我们应该做到美化环境,让其他国家知道,中国是不可欺侮的,走进世博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
而且拌以异彩纷呈的表演,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我们能为世博会做贡献,只有美化环境,我们还要多植树造林,为了我们的国家请全国人配合一下,只有美化环境搞好,才能抵抗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伤害,俗话说的好,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能为国家做贡献,那就是一种荣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发明一些能抵挡,洪水,能防震的房子,保护好地球。
世博会场址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中心,愿世博会举办成功,中国!你是世界的骄傲。
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
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
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中国至今已参加了12次世博会。
2010年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它所包含的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
?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获得成功,上海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先,上海可以加快很多进程,加快市政建设;其二,上海会吸引很多的旅游者;第三,很多在上海的企业也会加入申办工作的运作之中,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
世博会还能使上海的知名度提升,并且通过同世界的更多接触,能使上海人民的精神面貌、素质得到提高。
上海正在进行世博会场址规划的深化和调整,世博园区面积从原来的240公顷增加到310公顷,加上60公顷的停车场和30公顷的世博村,总面积达400公顷。
原计划中的椭圆形运河及植物走廊得到保留,河岸以东新增一主要入口。
将鼓励并帮助参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馆,在世博会结束后作为各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科技的展示馆。
中国馆将被改建成世博会博物馆。
这里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中心,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关于倡导低碳生活主题班会的开场白: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倡导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百年世博会上的中国留痕
百年世博会上的中国留痕洮河人收藏中国官方在世博会的首张照片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合影。
这是副都督黄开甲(前排右三)会见世博会官员的照片,也是中国在世博会上官方正式亮相的首张照片。
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馆门票1904年,清政府接受邀请首次正式参加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
这是当时世博会中国馆的参观门票。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立体照片照片中的中国馆进门牌楼上有“大清国”三个大字,里面展示着各种从中国运来的奇珍异品,馆内以精心的布置和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
1904年中华圣母像桌屏这个桌屏高21厘米,宽12厘米,杉木制作,背面有:“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中国村”英文字样。
中华圣母像着中国当时皇太后慈禧的服装,但是是圣母玛利亚的面貌,鼻子隆起,眼睑低垂,头蒙白纱,戴着镶满宝石的皇冠。
圣母下垂的左手抬起来抱着耶稣,耶稣足着中国高底云鞋,端立于圣母衣襟上,紫袍腰扎皮带,披红斗篷。
宝座后面的屏风上绘有篆体的寿字,屏风两旁以山、树木、房屋、塔作为远景。
典型的中西合璧之作。
1851年伦敦世博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人瓷盖英国彩色装饰瓷盖,直径13厘米,重210克。
英国生产。
瓷盖装饰框:外直径16.3厘米,非洲红胡桃木。
首届世博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人希生老爷纪念章第一届世博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人“希生老爷”纪念章正面。
纪念章直径45毫米,重30克,白合金。
1848年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制,雕刻师为造币厂的韩礼徳(Halliday)。
1851年伦敦世博会广东希生老爷版画和明信片1851年伦敦世博会全景画图片说明:《1851年伦敦世博会全景画》局部——中国馆,木刻版画,手工上色。
初一作文:走近世博会
初一作文:走近世博会走近世博会世博会的脚步已经临近,马上上海就会召开世博会。
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体现了中国国力的强盛;而如果要体现中国的富强,更需要举办出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世博会。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我并不能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却可以尽一份力。
而前提条件,是要走近世博会……世博会对中国来说,并不全是带来好处。
1904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带去了瓷器、丝绸、茶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可是这个关注,给中国带来了却是灾难。
记得当时一位参观者说过:“瞧,这就是那群东亚病夫的产品,不过以后可以把我们的孩子派到那里去,弄些好东西回来。
”本来就在外忧内患中风雨飘摇的中国,引来了更多贪婪的恶狼。
所以世博会,也曾经给中国间接带来了灾难。
不过,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世博会的贡献。
世博会展出了全世界的先进技术,对中国来说,不仅起到了推进发展的作用,在中国发展起来,变得强盛之后,世博会也成了中国展示实力的一个途径。
世博会上展品的变化,不断标志着中国的强大。
总之,世博会对中国来说可谓影响重大。
历届的世博会,都会被所有国家争着举办。
因为得到世博会举办权,就意味着全世界的目光都会集中在这里。
不仅可以带来一些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展厅、展馆等展示自己国家的国力。
就像第一届世博会英国的水晶宫一样。
而中国可以争取到世博会的主办权,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而我,走近的世博会之后,我可以做出很多很多。
虽然不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依然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
例如做一名志愿者,制作宣传世博知识的海报,劝告大家注意保护环境……我可以做的虽然很微小,但却很重要。
走近世博,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知识,走近世博,可以让我们知道许多许多……。
一百年前中国举办的一次世博盛典
一百年前中国举办的一次世博盛典
刘杜英
【期刊名称】《中国档案》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伴随着对这一盛典的万众期盼,人们对于世博会历史以及世博会与中国渊源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大量有关世博会的资料被公之于众,包括油画、照片、奖章、证书、门票、参赛物品以及清人笔记等.其中,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版的<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更是为中国与世博会牵手百年提供了言之凿凿的证据.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刘杜英
【作者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中国》百年前预言上海世博会——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2.一百年前的一次群体性事件
3.让未来同唱这首歌——从世博会主题歌《致世博》看中国盛典歌乐的国际化走向
4.一百年前的九月十七日,发生第一次飞机失事至死事件
5.92年前,中国人也曾举办过世博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前的“中国首届世博会”作者:何立波来源:《检察风云》2010年第04期1910年6月,美国文摘类杂志《美国评论之评论》以“中国的首届世博会”为题,介绍了在中国举办的一次博览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里所说的“中国的首届世博会”,就是距今整整一个世纪的“南洋劝业会”。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商品博览会,也是中国首次由政府举办的大型博览会,时人称“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
两江总督端方是主要发起人鸦片战争后,外国人为推销商品、开拓市场而举办的博览会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
南洋劝业会的倡议由来已久。
清末,许多出使欧美的大臣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和进步,深为国家的落后而扼腕长叹。
与此相应,效仿西方施行商品竞赛,决心实业救国的呼声日渐高涨。
江浙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南洋劝业会的举行提供了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其提议由来已久,但最早由南洋华侨首倡。
1904年,南洋华侨张振勋回国来到北京,捐银20万两。
慈禧太后召见了张振勋,听取他细述南洋工商业如何发达。
张振勋建议清政府开办一次大规模的博览会,以开阔国人视野,繁荣经济。
慈禧太后听后深表赞许,立即下令着手筹办。
但是由于清廷官员守旧等种种原因,筹办工作进展缓慢。
后来促成南洋劝业会举办的,是掌握行政资源的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
端方在晚清政坛上占有重要位置,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他懂经济,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高级官员,1898年被光绪委以农工商总局督理的重任。
1904年,端方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伊始,就将不相统属、分歧复杂的支应局、筹防局、筹款局合并起来,组成江南财政总局,采用了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国内之先河。
1905年底,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位大臣前往欧美、日本考察政治。
端方在出访期间,除了考察各国政治外,还注意留心各国的博览会。
在归国途中,端方和他的助手、南洋新兵督练陈琪在出国考察期间,先后参观了美国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比利时黎业斯博览会、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等,对博览会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建议在江宁举办博览会的首倡者,为时任江宁公园办事处主事的道员陈琪。
1908年3月,端方指示江宁公园办事处筹办一个植物赛会院,研究植物和农学,装点“新政”门面。
时任江宁公园办事处主事的道员陈琪趁机联合另一名道员严其章给端方上文,认为如果仅展示植物花卉,于国计民生并无大益,不如就江宁公园地界,举办一次国内博览会,“合农工商品蔚成巨观”,“求农工商业之勃兴”。
端方阅后立即表示赞同,批曰:“赛会一事,于工艺影响最大。
中国风气虽渐开通,工艺程度尚浅,自宜仿照日本办法,先专就国内物品罗列比赛。
”他还表示:“事关富强本计,自应由官实力提倡”,通过“官商合力维持,共图公益”。
确实,举办全国规模的博览会,如果得不到朝廷支持和官方的相助,单靠商家的力量必然会勉为其难。
不久,陈琪向端方递交了《公园办事处会详稿》,全面阐述了博览会方案,提出了筹办博览会的五大原则:宗旨宜纯、范围宜小、体制宜崇、褒奖宜优、筹备宜速。
端方对陈琪提出的方案颇为赞赏,作出批示:“所称最要关键五端,深得赛会纲领,应准定名为南洋第一次劝业会,按期筹备开办。
”端方以陈琪《公园办事处会详稿》为基础,拟定了创办南洋劝业会的奏折,正式发起了南洋劝业会。
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博览会,还需要得到朝廷的批准。
1908年12月7日,端方会同江苏巡抚陈启泰,联合奏请朝廷于江宁举办第一次南洋劝业会。
“奏为江宁省城拟设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官商合资试办,以开风气而劝农工”,“拟定名为南洋第一次劝业会,暂避博览会之名,俾免竭蹶之虑”,“惟此次赛会本旨系专以振兴实业,开通民智为主意”。
端方在奏文中,说明西方各国无不以赛会促其实业发达,中国急需仿行西法开设赛会。
端方奏请举办南洋劝业会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各国和日本学习,在劝业奖竞争中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民族工商业。
1909年,端方又给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进一步阐明举办劝业会的目的——“正赖鼓舞全国实业之进步”,即发展工商业。
其最终目标,则是为了使贫弱的中国臻于富强。
在他看来,“富强之策,必以实业发达为要图”。
因此,端方极力赞成和促成南洋劝业会的召开,希望通过此次盛会,实现国家富强。
集南洋侨商之力,劝百业进步为谋南洋劝业会的筹办机构为劝业会事务所,陈琪任坐办,设有文牍科、会计科、陈列科、庶务科、评议科等职能办事机构,办事机构共40余人。
端方又在上海成立了董事会,具体负责筹款、征集各省赛品等业务。
董事会所选董事13人,如江浙商界巨头张謇、虞洽卿等人,大多为江浙工商界的头面人物,具体负责筹款及征集各省农工商界赛品等事务。
端方决定劝业会为官商合办,即政府与民营企业界共同举办。
1909年3月6日,端方又促请各省督抚筹设各省出品协会,赞助南洋劝业会盛举。
在劝业会章程上,商人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照顾:采用股份制,官商各半,避免了官府以股份占多数欺压控制商人资本的可能。
清政府对参赛的商人给予经济上的特殊照顾,免除参赛产品的厘税。
在是否免除参赛产品的厘税问题上,曾有过一段争论。
但在端方的努力下,清政府专门颁布了《税务处颁发赛品沿途免征及场内分别征免办法章程》,以鼓励更多商人参加南洋劝业会。
1909年5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的职务由两广总督张人骏接替。
1909年8月28日,清政府正式批准举办南洋劝业会,任命张人骏为劝业会会长,专任筹备该会一切进行事宜。
在清廷督促下,各省也相继成立了出品协会、协赞会、物产会,负责收集各省之参展物品。
1910年2月13日,南洋劝业会会场竣工。
至于会名冠以“南洋”之名,皆因端方和张人骏均兼任南洋大臣,加上在会场内专设暨南馆,陈列南洋侨商产品,并派员赴南洋“招集商股”,广邀南洋华侨与会。
而“劝业”两字,则出之于光绪年间洋务派和维新人士之口。
“劝工”、“劝商”、“劝业”成为改革和维新的举措之一,在当时是振兴国家的一种进步思潮。
“劝业”有提倡和奖励实业之意。
端方认为,当时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初次举办,应“暂避博览之名”,“劝业”则有“劝百业之进步”之意,“南洋劝业会”就此得名。
为争取华侨回国参赛,劝业会事务所采取了谨慎而周密的宣传和鼓动措施。
侨胞心系祖国,深悉劝业会与祖国实业休戚相关,因此南洋侨商对劝业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劝业会原准备筹集经费50万元,后经考察,决定追加20万元,由官商各认35万元。
商股主要由沪宁商人和南洋华侨认购,侨商负担会股7万多元,使劝业会经费问题得到解决。
劝业会开幕时,有外国人预备以6000元买第一号入场券,最终由侨商梁祖禄出银1万元承买下来。
华侨实业家、南洋巨商张振勋担任广东出品协会总理,办理广东出品事宜。
在海内外华人的支持下,1910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开幕式在江宁会场的议事厅举行,有5000多人参加了典礼。
开幕式首先由劝业会审查长、农工商部侍郎杨士琦宣述圣旨,接着是劝业会会长张人骏致开幕词,随后是劝业会董事长严子钧报告劝业会经费及工程概况,劝业会坐办陈琪报告本会筹备执行情况。
接着,农工商部特派员、陆军部海军部代表、地方长官代表、侨商代表江苏咨议局议长、宁属各学派代表先后致词祝贺。
可以说,各界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由此可见清政府对南洋劝业会的重视程度。
南洋劝业会正式开幕之前,端方已调任直隶总督。
1909年农历九月末,清廷在东陵为病逝的慈禧太后举行了“奉安大典”。
然而采访这次活动的摄影师及相关人员遭到了清政府毫不留情的拘捕。
事发后不久,端方被革职查办。
但南洋劝业会能得以举行并由此产生令人瞩目的社会影响,却是与端方的努力分不开的。
劝业会规模号称五千年所未有南洋劝业会主会场设在江宁公园内,在今三牌楼、丁家桥一带,场内建筑气势恢宏,风格各异。
会场中心是一座四方形三层塔式楼房,占地700余亩,为劝业会议事大厅,四周分布着几十座不同类型的展馆。
场内建筑设计除中式外,还仿建英、法、德、意、荷兰等各式房屋40余座。
劝业会大门处搭有牌楼、喷水池、纪念塔,能观看会场全景和江宁全城。
南洋劝业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号称五千年所未有。
共设34个馆,展馆横向按省区设置有:云贵馆、四川馆、山东馆、直隶馆、浙江馆、福建馆、江西馆、安徽馆、广东馆、湖南馆、湖北馆、东三省馆,山(西)陕(西)馆、河南馆、京徽馆和暨南馆,后者陈列爪哇、三宝珑、新加坡、泅水(今印尼苏腊巴亚)和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等地南洋侨商概况及其产品,并放映南洋实影画片。
纵向按物(行)业设置有:农业馆、武备馆、教育馆、美术馆、卫生馆、机械通运馆、工艺馆、第一参考馆、第二参考馆等。
其中第一参考馆陈列德国、美国产品;第二参考馆陈列英国、日本产品。
取名参考,以表观摩借鉴之意。
另有几个地方和行业相结合的专馆,如金陵缎业馆、景德镇瓷业馆、博山瓷业馆、广东教育馆和兰铸馆(后改称第二武备馆,专事陈列上海江南制造局所产枪炮等武器)等。
所有展品分24类,囊括了教育艺术、农林渔猎、工业交通、科学卫生、海陆武备等方方面面。
劝业会各展馆在布局、结构上也各具特色。
有的以园林取胜,有的以宫殿称雄,有的精小玲珑,有的外形壮观,有的金碧辉煌,有的雅淡素净,有中式也有西式,可谓争奇斗艳,竞相媲美。
场内外广设商店,金石古玩书画、陶瓷玻璃器皿、中西药、化妆品、工艺品、漆器、绸缎布匹及成衣、南北货、各地土产乃至理发照相一应俱全。
会场外围还铺设轻便的小铁路,花十枚铜元就可坐上火车环游会场一周。
会场内有马车、人推车,可随时雇用漫游。
会场西北特地修筑一条平坦宽阔的马路,直通场内,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被命名为“劝业路”。
此外,还办了《劝业日报》和“劝业银行”。
“劝业”成为当时一个时髦词汇。
为了扩大这次展览会的影响,清政府还特地在南京玄武门附近举行了一次全国运动会,当时称之为“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运动会。
展会筹办期间,为扩大影响,南洋劝业会事务所曾通过南洋大臣向邮传部呈请发行纪念邮票。
南洋劝业会最终虽因“未足称国家大典”而未获准发行纪念邮票,但其使用纪念邮戳、印制纪念明信片之事,在集邮风气未开的清末,均为首创之举,为我国早期邮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由于当时中国重工业尚不发达,展品多为琳琅满目的轻工、农副、工艺、美术等产品,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工商业及市场经济的新兴和发展。
有文献载:“浙江馆以陈列丝织品为主,也展出绍兴老酒(获展会银牌奖)、金华火腿、杭州剪刀、天竺筷及锡器、雨伞、纸扇、铜器、锡箔、竹制用具等。
湖北馆除其特产外,还有一座仿制的‘黄冈竹楼’。
广东馆的许多玻璃制品,引人瞩目。
当时,玻璃器皿非常罕见,人们视其珍宝而围观欣赏。
广东馆还展出一张海外引进的玻璃桌,晶亮溜滑,惹人喜爱。
虽劝业会规定不能抚摸展品,但一些学生不仅看了又看,还摸了又摸,久久不肯离去。
此外,福建的漆器、江西的瓷器……均琳琅满目,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