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调查报告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调查报告8篇
中职学生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还有某些特点,例如:职业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职业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学生绝大多数尚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上、身体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完成学业后面临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所有的这些特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没有普通高中学生们的升学压力,但他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面临着社会的挑战与考验。
特殊的学习、特定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会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矛盾,给职教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
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调查方法
1、问卷法。
2、访谈法。
三、调查时间
20××年3月7日至20××年5月12日,共计67天。
四、调查地点
阳信县职业中专。
五、调查对象
对阳信县职业中专的全体学生(190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问卷800份(问卷附后)。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心态:
1、既有升学的愿望,又有升学、求职两落空的担心。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始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取考生以来,许多一度对高考失去信心的学生,又萌生出升学的念头。
有40%的学生选择职业中专的目的希望继续升学,但又担心自己成绩差考不上大学;少数学生自信经过本人努力升学有望,却又顾虑家穷无力负担日后的读书费用;一部分学生同时还担心因准备升学而失去较好的求职机会,因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57.6%的学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毕业后找工作信心不足,认为自身素质差,社会轻视职业学校毕业生,难以战胜他人的竞争。
毕业班的学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负担尤其严重,他们希望社会和学校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老师多进行求职指导,以便出校门后尽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奋精神。
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努力工作,在某一行业出类拔萃,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虽然他们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机会,但同样渴望成才,期望将来能够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然而他们却怕吃苦,怕困难,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52%的学生对未来工作要求过高,如环境舒适、报酬高、自在等,有点不切实际;有部分学生甚至存在非现实的奢望和幻想,梦想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便可“住洋楼、坐名车”。
3、自我意识充分发展与社会适应性差相矛盾。
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能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渴望早日独立,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建设,然而,面对着即将进入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世界,他们却常觉茫然和无所适从,独立处理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比较低。
有一部分学生为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安;许多学生渴望异性的友情,却又不知道如何沟通和交流,女生尤甚。
正如某位女同学所说:“我最怕离别和适应新环境,每想到要离开好友和同学,走到另一个新地方,我就忧伤烦闷。
”他们渴望老师家长多传授一些为人处世的知识和技巧,教会他们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帮助他们适应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建立挑战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4、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与学生本人实际水平有差距,从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扰。
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竞争失败而进入职校就读的。
由于原有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差,在职业学校学习中,他们面对专业化的理论和技能更觉有心无力、困难重重,从而感到前途渺茫。
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进入职业学校读书有自卑感,有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
而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嘲讽轻视更是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加重了自卑感。
此外,也有些学生自言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纯属屈从于家长意见,读书索然无味,厌学甚至常常逃学。
所有的职业学校学生均呼吁老师多些爱心,家长多一点跟自己的沟通和交流。
5、思想活跃,但明辨是非能力较差。
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压力小,课程也较轻松,课外活动时间相对普通高中生宽俗,自由活动的空间相对较宽阔,故而接收的社会信息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获得的知识更加纷繁复杂,思想更加活跃,但由于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对社会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致优劣兼收,容易受到错误观念思潮的影响,甚至思想混乱,导致行为出轨。
例如,在艺术品位上,60%的职业学校学生倾向于欣赏港台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爱看港台言情小说,男生则沉迷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
11%的职业学校学生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
七、思考与对策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现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议有关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谆谆善诱,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1、爱字当头,鼓励为主,激发学生自信自强的心态。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
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被自卑困扰,就会逐步丧失自信心和进取心,而动摇成才信念,阻碍其人生奋斗;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学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从而悲观失望,甚至走上逃学、弃学、绝望轻生之路。
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满怀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轻易挖苦、讽刺和批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之不足,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同时,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承认差别,分层次、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挥特长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为的,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和克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力量,自强不息。
另一方面,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在学习中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侧重专业的技术性和使用性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发展学科才能。
2、强化竞争意识,开展就业指导。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充满竞争。
职业学校学生要在社会中站住脚,就必须学会在竞争中生存。
学校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要强化他们的竞争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勇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同时,教会学生竞争的方法,学会战胜他人,学会排除竞争中的困难,敢于承担竞争的压力,树立敢为天下先、勇夺桂冠的决心,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竞争心理基础。
具体可在班级工作中,组织一些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劳动竞
赛、球类竞赛、棋类竞赛或模拟市场竞争等对学生进行训练。
此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求职指导。
学校和教师要热情主动地做好学生的参谋,寻找和提供多种职业信息,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支持和便利。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意愿和职业能力倾向,扬长避短,有目的地择业,特别是多传授一些求职技巧方面的知识。
例如,进入工作单位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警惕上当受骗;学习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实习时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荐艺术等等,使学生形成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3、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防微杜渐。
由于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较差,近年来职校学生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教师、家长及社会应随时注意他们的行为变化,及时防微杜渐,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建立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护网络。
首先,学校要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德育活动和法制教育落到实处,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网络,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客观地对待子女的学习和思想问题,联手形成育人合力,减少学生违纪违法的诱因,做到防患于未然。
还有,学校要密切联手街道、派出所、公检法、共青团、教育等社会部门,积极创设社会全方位的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问、出门有人管、人人齐关心的一条龙教育防范网络。
4、重视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普通中学生更为频繁,人际关系不和谐,易受挫、焦虑、自卑、环境适应性不良、攻击性行为、青春期性意识的困惑等表现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和妨碍其学业和生活,要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职业学校应科学地组织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与得“心病”
的学生磋商,交换意见,以提高其现有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烦恼。
要教会他们有关的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中职学生调查报告2
近年来,我市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争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高。
目前,汉中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1余人,全市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约为1:4,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计毕业3340人,就业3265人,就业率达98%。
一、就业总体情况:
(一)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毕业学生数3340人,就业学生数3265人,就业率98%;直接就业人数1772人,直接就业率54%;对口就业学生数2807人,对口就业率为86%。
在就业学生中,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学生人数为132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40%;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149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44%。
(二)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3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7%;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182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567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7.4%。
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04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468人,占就业学生数的45%。
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3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21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7%;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21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8%。
(三)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划分的19个专业类别标准,我市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业:
医药卫生类:毕业生数709人,就业人数709人,对口就业人数638人,对口就业率90%
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708人,就业人数677人,对口就业人数530人,对口就业率78%;
交通运输类:毕业生数528人,就业人数515人,对口就业人数478人,对口就业率92%;
加工制造类:毕业生数598人,就业人数581人,对口就业人数529人,对口就业率91%;
教育类:毕业生数420人,就业人数420人,对口就业人数374人,对口就业率89%;
从专业分类看,对口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交通运输类,对口就业率高达92%;其次是加工制造类,对口就业率为91%;信息技术类对口就业率最低。
从毕业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信息技术类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毕业生数最少的是文化艺术类专业。
从就业学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文化艺术类专业。
二、就业质量基本情况
1、签订就业合同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学生中,有1620人签订1—3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91%;有557人签订1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31%;有461人签订1-2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26%;有602人签订3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34%。
签订3年及以内期限就业合同的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2、毕业生就业起薪情况
就业学生中28人起薪1001—1500元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1.5%;有176人起薪介于1501元和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0%;有256人起薪介于元和3000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4%;有1312人起薪高于3000元,占直接就业学生74%。
数据表明,起薪高于3000元以上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3、毕业生享有劳动保险情况
,直接就业学生中享有三险的人数为19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11%;享有五险的人数为161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9%;享有三险一金的人数为182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10%;享有五险一金的人数为107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60%。
数据表明,享有五险的学生占比最多。
三、毕业生获得资格证书情况
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928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53.6%。
四、就业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就业学生3265人的调查了解,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为1788人,占调查人数的54.8%,无法评估1461人,不满意为27人。
五、存在的主要就业问题
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不够稳定等方面,具体列举如下:
1、专业对口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从实际情况看,届毕业生中,信息技术类和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基本不对口,即使对口,在工资待遇及福利方面也较为低下,有的也只是临时工。
2、本地就业学生工资待遇低,只有极少数学生迫于家庭或其他原因选择本地就业。
大多数学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我市所选择的企业一般集中在长三角一带)就业。
3、工作稳定性较差。
一些就业学生尚未满试用期就换了单位,很大一部分就业学生在初次就业企业工作时间不足一年,有的就业学生甚至一年内换了几个就业单位,频繁跳槽。
很多毕业生做的工作与农民工做的工作并无二异,技术含量低,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
六、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来自社会环境、政策措施、学校培养和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因素。
1、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目前社会上鄙视职业教育、重视高学历文凭、轻视技术劳动的现象仍比较严重。
企业普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之中职学生就业年龄相对较小,吃苦耐劳精神差,导致学生就业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学校在培养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欠缺指导。
学生毕业了不知道自己该干啥,把挣钱多少做为谋求职业的唯一标准。
学校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学校的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学校教育教学中技能教育质量不高。
为了给每个学生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作为班主任、职业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职业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活动,稳定其就业的选择。
另一方面学生适应能力培养不足。
学生刚刚离校,大多思想都比较单纯,对如何应对复杂、突变的事物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加之学生知识面窄、技能不过硬、心理承受能力差、竞争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全新的工作、生活,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及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生存适应的能力教育有所不足。
3、家庭或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自身看不起职业教育或所从事的技术工作。
选择职校本为无奈之举,中职学生入学时对专业和职业并不会有较多的考虑,他们的专业有许多是由老师或家长代为包办的,造成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也不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
以至于即使在职业班学习了,学生自身也没有强烈地意识要学好一技之长,反而相当挑剔,怕苦怕累,实践环节中不愿主动去动手操作学习。
中职学生调查报告3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深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矿山机械、煤化工、玻纤等支柱产业集群和造纸、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机械加工、机电技术、化工技术等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我市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工业企业用工难,高层次“技工荒”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建设,着力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校企对接,实现校企双赢,从而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自以来,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0多万人,全市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随着农村培训学校和职业培训的发展,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近1万名,近5万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转移到城市就业。
从数量上来看,我市职业学校向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有效的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难、技工荒”问题,但另一方面,高素质强技能的毕业生却少之又少,部分岗位工种面临供不应求、企业互相挖角的问题,有不少工种甚至是无工可招。
在职业学校毕业生方面,与高就业率相对应的是低质量就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收入都不能满足
家长和学生的要求。
为此我们就以上问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调研工作。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
统计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75%;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1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占学生数的5%。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不足5%;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40%;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55%。
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70%;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303%。
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85%;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15%。
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也达到95%以上。
中职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2386.1元,月收入在元以内的占30%,月薪在至3000元的毕业生约60%。
毕业生就业对口就业率不高,不到30%。
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目前均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中职毕业生对首次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就业稳定性不高。
二、近几年中职教育的积极变化
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8月6日我国政府给予中职院校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三年制的补两年;从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
我市市自起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
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努力转变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第三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
三是中职生自身的素质高,在就业方面,中专生有优势,动手能力强,工作要求不高,扎实肯干。
“双证书”制度使得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
再加上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
四是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大,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新阶段,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
五是家长观念更加务实,一些学生选择中职是抱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读中职学一技之长做有基础的实用型人才。
三、中职生就业意向心理分析
就业是每个人认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有的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他们倔强、孤僻的性格和为人处事能力的欠缺。
对就业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就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难。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目前的中职生对就业是怎样看的呢?
1、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的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的单位。
2、多数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强化专业技能,逐渐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已感到知识,学历等方面的不足,并有继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