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章 (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1.2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思想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实现方法是在发送端给被传输的
信息附上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 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在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校 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发生错误, 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关系就受到破坏,从而使接收端 可以发现错误,进而纠正错误。因此,各种编码和译码方 法是差错控制编码所要研究的问题。 5.1.3 差错控制方式
距应满足
dmin≥t+e+1 (e>t)
(5-3)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图 5-2 纠错码纠错能力图示一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图 5-3 纠错码纠错能力图示二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2.3 奇偶监督码 奇偶监督码(又称为奇偶校验码)是一种最简单的检错
码,它的基本思想是在n-1位信息码元后面附加一位监督 码元,构成(n,n-1)的分组码,监督码元的作用是使码长 为n的码组中“1” 的个数保持为奇数或偶数。码组中“1” 的个数保持为奇数的编码称为奇数监督码,保持为偶数的 编码称为偶数监督码。
的一种改进形式,它不仅对每一行进行奇偶校验,同时对每 一列也进行奇偶校验。如表5-2所示的例子采用的是偶校验。
发送时,该码是按11001100、00100111、00011110、 11000000、01111011、00100111、01101001的顺序发送,而 在接收端将所接收的信号以列的形式排列,可得表5-2所示 的阵列。
(5-5)
奇偶监督码最小码距为2,无论是奇校验还是偶校验,
都只能检测出单个或奇数个错误,而不能检测出偶数个错
误,因此检错能力低,但编码效率随着n的增加而提高。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2.4 水平奇偶监督码 水平奇偶监督码是奇偶监督码的一种改进形式,该编
码方式是将信息按奇(偶)监督规则进行编码,然后将信息 以每个码组一行排成一个阵列,在发送端按列的顺序发送, 在接收端也以列的顺序排成方阵,然后进行奇(偶)校验, 所以称之为水平奇偶校验。如表5-1所示的例子采用的是偶 校验。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2.2 纠/检错能力与最小码距的关系 在编码的码组集合中,任何两个可用码组之间距离的
最小值称为最小码距dmin。dmin越大,说明两个码字之间的 差别越大,检错和纠错能力也就越强。最小码距是信道编 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与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相关。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一般情况下,对于分组码有以下结论。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一般情况下,奇偶监督码的编码规则是首先将要发送
的二进制信息分组,然后对所有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进行
模2加,选择正确的监督码元,以保证模2加的结果为0(偶
校验)或1(奇校验)。假设要传送的信息码元为n-1位,即
an-1,an-2,…,a2,a1。在偶数监督码中,就是要使码组 中“1”的数目为偶数,即满足下式: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1.4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很多,通常按以下方式对其进行 分类。
(1) 按照差错控制编码功能的不同,可将差错控制编码 分为检错码、纠错码和纠删码。检错码仅能检测误码;纠 错码仅可纠正误码;纠删码则兼有纠错和检错能力,当发 现不可纠正的错误时,可以发出错误信息指示或者简单地 删除出现的、不可纠正的错误信息段落。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发送时,该码以列的形式,即1100110、0010011、 0001111、1100000、0111101、0010011、0110100的形式 发送,而在接收端将所接收的信号以列的形式排列,可得 表5-1所示的阵列。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2.5 水平垂直奇偶监督码 水平垂直奇偶监督码是在水平奇偶监督码的基础上提出
且函数f1,f2,…,fn都是线性函数,则由此所编出的码为线 性分组码,否则为非线性码。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符号(n,k)来表示线性分组码,其
中,n表示编码后码组的总长度,k表示该线性分组码的信息
码元的个数,监督码元个数为n-k个,所以线性分组码的编
码效率为
k
n
(5-7)
编码效率或编码速率也简称为码率,它表明了信道利用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检错重发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 只需要少量的冗余码, 就可以得到极低的输出误码率; (2) 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检错重发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需要反向信道,故不能用于单向传输系统,并且实 现重发控制比较复杂; (2) 通信效率低,不适合严格的实时传输系统。 目前,这种方法在实际通信中应用最为普遍。定比码是 指每个码字中均含有相同数目的“1”(码字长一定,“1”的 数目一定后,所含“0”的数目也就必然相同),它是一种检 错码。国际无线电通信中采用的是7中取3定比码,码字长为 7位,规定总有3个“1”。在计算机通信网中也常采用ARQ技
群计数码的检错能力很强,除了“1”变“0”和“0”变 “1”的错误成对出现之外,能检测出所有形式的错误。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3 线 性 分 组 码
5.3.1 线性分组码的定义与性质 前面介绍的奇偶监督码,其编码原理利用了代数关系式。
这种建立在代数基础上的编码称为代数码。线性分组码是最 常见的代数码,这种码每组码元共有n位,包括k个信息码元 和r=n-k个监督码元,其中,(n-k)个监督码元是由信息码元 的线性运算产生的。就是说,通过预定的线性运算将长为k位 的信息码组变换成n(n>k)重的码字,这样形成的码为分组码。 如直接将(n-k)位附加码元附加在信息位后面所构成的分组码 称为系统分组码,简称系统码。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如图5-1所示。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图 5-1 3种差错控制方式比较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1. 前向纠错(FEC) 前向纠错即自动纠错,发送端发送能纠正错误的编码, 在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码和编码规则,能自动纠正传输中 的错误。前向纠错方式不需要反馈通道,特别适合只能提 供单向信道的场合,特点是时延小,实时性好,但传输效 率低,译码设备复杂。 2. 检错重发(ARQ) 检错重发又称为自动反馈重发(Automatic Repeat reQequest)。发送端采用某种能够检查出错误的码,在接收 端根据编码规律校验有无错码,如果发生了错误,则要求 发送端重发。发送端根据接收端的要求,将包含错误的部 分信号重发,从而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如重发后仍有错 码,则再次重发,直至检不出错码为止。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1.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为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一般需要在载波调制之
前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也称为差错控制 编码或纠错编码,指用编码和译码的方法去控制数字通信系 统的信息比特差错概率的大小,以便达到设计指标。它是提 高数字信息传输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1) 要检测e个错码,最小距离应满足
dmin≥e+1
(5-1)
由图5-2可知,若c1中发生了e个错误变为 c1 , 则 d(c1, c1 )=e, 设e=d-1,则d( c1 ,c2)=1, 故 c1 ≠c2,因此译码器不会错判为c2,检测到e=d-1个错误。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2) 为纠正t个错误,最小距离应满足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3. 混合纠错(HEC) 混合纠错就是前向纠错和检错重发技术的结合,发送 端发送纠错码,在接收端经校验,如果错码较少且在纠错 能力之内,则译码器自动纠错。如果错码较多,已超过纠 错能力,此时自动发出信号,通过反向信道控制发送端重 发。混合纠错具有前向纠错和自动反馈重发的特点,需要 反向信道和复杂的设备,但它能更好地发挥检错和纠错能 力,在较差的信道中也能获得较低的误码率。
效率,所以也叫做传信率。η是衡量码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水平垂直奇偶监督码不仅能检测每一行以及每一列的奇 数个错误,还能发现长度不大于行数或列数的突发错误。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2.6 群计数码 群计数码是将信息码元分组之后,计算出每个信息码
组中“1”的数目,然后将这个数目用二进制表示,并作为 监督码元附加在信息码元后面一起传输。例如: 01100100共 有3个“1”,用二进制011表示十进制的3,故传输码组变为 01100100 011。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设待传信息位数为k,即M=(m1,m2,…,mk),编码后 的码字C=(c1,c2,…,cn),n>k。如果这种变换所依据的规 则为下列一组函数关系式:
c1 f1(m1, m2 , mk )
c2 f2 (m1, m2 ,
mk
)
(5-6)
cn fn (m1, m2 , mk )
5.2 几种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这些码编码简单, 易于实现,检错能力又较强,在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 我们首先来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5.2.1 码长、码重与码距
(1) 码长: 码字中码元的数目。 (2) 码重: 码字中非0数字的数目,一般用W表示。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4) 按照信息码元在编码后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可将 差错控制编码分为系统码和非系统码。
(5) 按照纠正错误类型的不同,可将差错控制编码分为 纠正随机错误码和纠正突发错误码。
随着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可以将信道编码器和调制 器统一起来综合设计,这就是所谓的网格编码调制。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an-1 ⊕ an-2 ⊕ … ⊕ a0=0
(5-4)
式中,⊕表示模2加,a0为监督位,其它为信息位。这种码
能够检测奇数个错码。在接收端将码组中各码元模2加,
若结果为“1”,就说明存在错码,若为“0”,就认为无错。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奇数监督码与其相似,只不过其码组中“1”的数目为
奇数,即满足
an-1⊕an-2 ⊕ … ⊕ a0=1
(3) 码距: 两个等长码字之间对应位不同的数目,有时也 称为这两个码字的汉明(Hamming)距离,简称码距,用d表示。 例如: 码字10010101和码字10111101,其码距为d=2。
(4) 最小码距: 在码字集合中全体码字之间距离的最小数 值。纠错码的抗干扰能力完全取决于许用码字之间的距离, 码的最小距离越大,说明码字间的最小差别越大,抗干扰能 力就越强。
(2) 按照信息码元与附加的监督码元之间的检验关系, 可将差错控制编码分为线性码与非线性码。若监督码元与 信息码元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即满足一组线性方程式, 则称为线性码;否则,称为非线性码。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3) 按照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约束方式的不同,可 将差错控制编码分为分组码与卷积码两类。在分组码中,编 码后的码元序列每n位分为一组,其中包括k个信息码元和r个 附加的监督码元,即n=k+r。每组的监督码元仅与本组的信 息码元有关,而与其它码组的信息码元无关。卷积码则不同, 虽然编码后也划分为码组,但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组信息码元 有关,而且还和其它码组的信息码元有关。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1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5.2 几种简单的差错控制编 码 5.3 线性分组码 5.4 循环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信道编码技术
5.1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在实际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 想及加性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收到的数字信号不可避免地会 发生错误。为了在已知信噪比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比特误码 率指标,首先应该合理设计基带信号,选择调制解调方式, 采用时域、频域均衡,使比特误码率尽可能降低。但实际上, 许多通信系统中的比特误码率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此时则 必须采用信道编码,才能将比特误码率进一步降低,以满足 系统指标要求。
dmin≥2t+1
(Hale Waihona Puke -2)由图5-3可知,若c1与c2是(n,k)码中任两个码字距离的最小
者,且为2t+1,则发生t
c1
离d(c1 c1 )=t,但d( c1 ,c2)=t+1。d( c1 ,c2)>d(c1 c1 ),
所以译码器可根据它们之间距离的大小来正确译码,从而能
纠正t (3) 为纠正t个错误,同时又能够检测e个错误,最小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