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沪教版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沪教版本七上地理学习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docx
沪教版本七上地理学习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docxWORD格式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知识点复习(沪教版)一、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1)我国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49 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南部小部分陆地位于热带。
2)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东临太平洋。
3)我国四大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其中渤海是我国内海,纬度最低的是南海。
4)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的台湾岛。
除此之外还有云南,广西,广东省。
5)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当乌苏里江上洒满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仍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跨经度大7)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寒暑适中,适宜农业生产,为多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省级行政区1)10 个人口大省中,被人口地理界线穿过的是四川省,其余均位于人口地理界限的东部。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其中人口密度约为766.7 人/ 平方千米。
人口大省为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河北,湖南,安徽,湖北等。
※: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面积2)参照书P9 页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表格3)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5)黄河入海口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山东省,其行政中心是济南。
注入渤海。
16006)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人口数量万,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7)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北起黑龙江省的黑河,南至云南省的腾冲。
这条线的东南半壁是我国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黑----- 腾冲,又称“胡焕庸线”。
河8)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望,海南省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农作物一年三熟。
9)1997.7.1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理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组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使其拥有地磁场,这对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有重要作用。
1.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四季交替。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度、速度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具有重要影响。
1.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利用空间数据进行地理研究的新兴学科。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和环境变化。
第二章:地球与人类生活2.1 人类居住与生活人类的居住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些地区因气候恶劣、资源匮乏等原因,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一些地区则因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成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地方。
2.2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水资源污染等。
这些影响不仅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很大的危害。
2.3 地球村与全球化地球村是指由于交通和通讯发达,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地球村”的现象。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地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联系不断加深。
第三章:地球自然环境的保护3.1 自然环境的价值及保护意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价值,包括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保护自然环境需要从根本上培养人们的保护意识。
3.2 自然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倡导低碳生活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3.3 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地球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也是有限的。
为了合理利用地球资源,需要进行资源评估、开发规划和节约利用等工作。
第四章:气候与气候区划4.1 气候与气象要素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
气候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
4.2 气候区划的依据和原则气候区划是根据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气候区。
最新沪教版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
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版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在我们的学习中,地理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上海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本地的地理知识,更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七年级的地理知识点上海版。
1. 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是中国的一座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经度121°29′- 122°05′、纬度30°40′-31°53′之间,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与浙江、江苏两省接壤。
2. 上海的地形地貌上海所处的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大部分是江河平原,地势低平。
上海的海拔高度平均仅为4米左右,因此非常容易发生淹涝等自然灾害。
3. 上海的气候特点上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天炎热潮湿,冬天寒冷干燥,中秋期间的台风天气也时常会影响上海的天气情况。
4. 上海的人文地理上海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被誉为“东方之珠”。
在上海,可以欣赏到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如豫园、城隍庙等。
还可以到不同特色的博物馆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
5. 上海的交通上海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
无论是地铁、公交、自驾、还是出租车,都非常方便快捷。
同时,上海的交通条件也越来越先进,例如上海的磁浮列车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的代表之一。
6. 上海的产业特点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多元化,有着很强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业发展。
尤其是在高科技、金融领域上,已经成为国际上的重要城市。
7. 上海的生态环境上海是一座绿色城市,目前拥有众多公园、广场。
如静安公园、世纪公园、龙华绿地等。
同时,上海还注重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总的来说,学习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学习本地地理知识更是与我们的生活也更加贴近。
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学习中深入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地理文化和各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沪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疆域与行政区划》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疆域与行政区划》知
识点总结
1.中国的位置:
(1)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deg;,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3.领土四至点:
N: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主线(约53deg;N)
S: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约4deg;N)
E: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
135deg;N多)
W:新疆帕米尔高原(约73deg;N)
4.疆界和邻国
(1)陆界和邻国: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5.领海: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6.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7.岛屿: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是三大岛。
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
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为大家提供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知识点总结,大家仔细品味了么,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大洲和大洋》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地理笔记汇总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P2(2)月食(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4)地球卫星照片(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关系相互平行相交于极点5.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划分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范围0°—180°0°—90°表达方式W或E N或S半球划分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绕转中心地轴太阳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产生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和自转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一定夹角2.公转地理意义(北半球):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期 3.21 6.229.2312.22直射位置0°(赤道)23.5°N0°(赤道)23.5°S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3.五带的划分:温度带范围气候特点地理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间终年炎热太阳直射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四季分明无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四季分明无北寒带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极昼极夜南寒带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极昼极夜4.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三、地图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4)应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范围内容大小详细小大简略3.图例和注记世界自然地理一、世界海陆分布1.海陆分布概况:(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陆地概况:(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2)岛屿:面积小于澳大利亚(格陵兰岛)(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岛)(4)大洲:大陆与它周围岛屿的总称(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5)大洲的分界: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③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④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⑤欧—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⑥南美南极分界线:德雷克海峡⑦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3.海洋情况:(1)海:海洋的边缘部分(2)洋:海洋的中心部分(3)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大洋:①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②大西洋:形状如同“S”③印度洋:④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5)相对位置: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二、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1)成因: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2)实例:①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②台湾海底的森林和古河道遗迹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④地中海的面积缩小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3.板块构造学说:(1)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1)张裂运动:地表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2)挤压运动:地表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世界的地形四、世界的气候1.天气与气候:(1)天气: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2)气候: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2.气温与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①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测量②温度计放置离地面1.5米处③日平均气温一般取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2)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3)气温分布规律: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③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4)等温线:①定义: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②特点:(I)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II)等温线呈封闭形状(5)等温线判断:①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③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④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⑤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⑥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出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出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出版上海是中国最具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外游客旅游探访的热门地区之一。
本文将带领大家了解七年级地理学习中与上海相关的知识点,以便了解这座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发展历程。
一、地理位于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临太平洋,面积6340.5平方千米。
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南部,与浙江、江苏两省接壤,是长江口主航道起点,长江下游最后一个一类航道港口。
二、人口分布上海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目前的总人口已超过2400万。
而由于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常住人口较1982年增长了近四倍。
不过由于上海市区的拥挤度较高,根据城市规划,上海已经对市区居住人口规模进行了限制,将重点转移至市郊周边地区。
三、气候条件上海气候温和多雨,整体气候以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受到北極氣旋和南漢高氣壓影響,春、夏季时水气集中,成为上海降水活跃的主要时段。
四、交通运输上海的交通运输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领先之一的城市,具有完善的地铁和公交系统,以及高效的机场和火车站。
2019年12月,上海洋山深水港已成为现今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使上海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和交通枢纽之一。
五、地质灾害上海地质环境的特殊性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的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地下水位的下降等。
2013年,上海市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将之归纳为国土空间规划中专章进行了规定,能够有效的保护上海的土地资源。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城市之一。
通过了解上海的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这座城市,也可以探索出上海的特色文化,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城市的发展和生活。
沪教版初中地理复习全书
沪教版初中地理复习全书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的认识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2.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
重点内容- 地球的形状:球体-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自转周期为一天,公转周期为一年。
复习建议1. 利用模型或图片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通过实例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
第二节:地图的阅读与绘制学习目标1.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坐标系、图例和注记。
2. 学会阅读地图和绘制简单的地图。
重点内容-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
- 坐标系:经纬度和平面直角坐标系。
- 图例: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复习建议1. 练习识别和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
2.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阅读地图和绘制简单的地图。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学习目标1. 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重点内容- 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与北美洲相邻。
- 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
- 地理特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多样,河流众多,资源丰富。
复习建议1. 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 列表总结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特征。
第二节:欧洲学习目标1. 了解欧洲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欧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重点内容- 位置:欧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与非洲相邻。
- 主要国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等。
- 地理特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温和,河流众多,资源丰富。
复习建议1. 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欧洲的位置和范围。
2. 列表总结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特征。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地理概况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上海初中地理笔记汇总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P2(2)月食(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4)地球卫星照片(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经度和纬度: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7. 判断半球位置:(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二、地球的运动3.五带的划分:4.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三、地图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图例和注记世界自然地理一、世界海陆分布1.海陆分布概况:(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陆地概况:(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2)岛屿:面积小于澳大利亚(格陵兰岛)(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岛)(4)大洲:大陆与它周围岛屿的总称(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5)大洲的分界: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③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④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⑤欧—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⑥南美南极分界线:德雷克海峡⑦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3.海洋情况:(1)海:海洋的边缘部分(2)洋:海洋的中心部分(3)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大洋:①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②大西洋:形状如同“S”③印度洋:④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5)相对位置: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二、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1)成因: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2)实例:①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②台湾海底的森林和古河道遗迹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④地中海的面积缩小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3.板块构造学说:(1)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1)张裂运动:地表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2)挤压运动:地表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世界的地形四、世界的气候1.天气与气候:(1)天气: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2)气候: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2.气温与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①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测量②温度计放置离地面1.5米处③日平均气温一般取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2)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3)气温分布规律: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③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4)等温线:①定义: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②特点:(I)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II)等温线呈封闭形状(5)等温线判断:①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③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④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⑤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⑥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沪教版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沪教版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我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农民发展替代产来,减少抗洪压力;⑦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第6课黄河一、我国第二长河识记P45图2.201、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几字型,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2、上中下游分界点:上游(源头至河口):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电;并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中游(河口至旧孟津):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流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的河流下游(旧孟津至入海口):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3、干流流经主要地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5、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在初春时节,形成凌汛。
二、世界含沙量的河流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流经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黄土质地疏松,易被侵蚀;加上人为滥垦乱伐,破坏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三、治理与开发1、治理上中游: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植树造林)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2、开发水能:龙羊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灌溉:河西走廊成塞上江南生活生产用水:引黄济青、引黄济津第三单元自然资源第1课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2、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
比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②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在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
比如:矿产资源等,对此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自然资源的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少。
②空间分布不均衡。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4、对策: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上海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是一个研究地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
在中学阶段,地理课程是一个必修科目。
在七年级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下面是上海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然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球的外形:地球近似于一个橙子,南北两极略压扁,赤道周长为40076公里。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千米,面积约为510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地球是自转和公转的。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旋转。
4、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分为地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个层次。
其中,地核和外核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地幔和地壳主要由硅和氧构成。
二、地球的气候和气象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象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部分。
1、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现象统计表现,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气候系统等因素影响。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空大气的运动,主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温带和极地气旋等。
3、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各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等。
三、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水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资源之一,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1、水资源:水资源是指人类利用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水资源,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等。
2、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分在地球上各种状态下的转化和流动,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蓄水等。
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地理学习需要了解这些影响。
1、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经济活动,它对土地、气候、水资源等产生影响。
2、工业产业: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比农业更大,主要包括能源消耗、污染和垃圾等。
3、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对土地、水资源、气候和环境等有很大的影响。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沪教版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沪教版【导语】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沪教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第1课地势地势特点一、地势特点:地势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1、我国西部地势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在各类地势中山地所占比重,约33%,平原面积仅占12%。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曲折的高原。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倒塌、滑坡、泥石流二、地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散布。
1、三级阶梯界限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限: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限: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势: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A、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动,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B、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C、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庞大障碍。
D、水电: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者丰富的水能。
第2课地势散布1、我国的主要山脉: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势的“骨架”。
A、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
B、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C、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等。
D、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沪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沪教版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空间、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七年
级第二学期地理沪教版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球和地球上的气候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有自己的形状和特征。
地球的形状
是近似于一个椭球,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各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地球上的气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内不同季节平均的气温、降雨量、湿度等气象因素的组合。
二、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地下水、江河湖泊和海洋等。
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有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两种,我们需要充分
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如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
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球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资源、植
被和动物等,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非常大,如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和旅游等都会对环境带
来影响,应该通过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
四、地球上的区域和国家
地球上的区域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
利亚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同时,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我们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
的文化和习俗。
总之,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沪教版知识点是我们了解地球和地
球上的一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牢牢掌握,成为
对自然和生活充满热爱的人。
初中阶段地理科目沪教版全复习
初中阶段地理科目沪教版全复习一、地理科目概述地理科目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
通过研究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方式,培养地理观念和地理素养。
二、地理科目的教材选择在初中阶段的地理研究中,我们选择沪教版地理教材作为主要教材,因为沪教版地理教材内容丰富、系统全面,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适合学生的研究需求。
三、地理科目的全复策略为了进行地理科目的全复,我们应该采取简洁明了的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全复策略建议:1. 制定复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复计划,将地理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安排每天的复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坚持按计划进行复,确保每个模块都得到充分的复和理解。
2. 阅读教材和笔记仔细阅读沪教版地理教材,并结合课堂笔记进行复。
重点关注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概念和原理,确保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 做题和解析通过做地理相关的题和模拟试卷,加强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掌握解题技巧。
4. 多媒体资源利用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地理教学视频、地图和图片等,辅助复。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增加对地理知识的直观理解和印象。
5. 互动交流研究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地理问题,共同研究和解决困惑。
通过互动交流,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全复策略,我们可以系统地复初中阶段的地理科目。
在复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的帮助。
同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简单的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的初中地理科目复有所帮助!。
上海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上海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描述和解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地理特征、人类在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介绍上海地理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知识点。
1. 上海的位置和区域概况上海是中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位于长江口北岸,处于中国的东部地理中心地带。
上海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是唯一没有县级行政区的省辖市和直辖市,下辖16个区。
2. 小城市和大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都是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主要区别在于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大城市往往有更多的人口、工业和商业,以及更发达的交通系统。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数千万的人口和繁荣的经济活动。
3. 上海的天气和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潮湿炎热,冬季湿冷,春秋温和多雨。
天气变化比较快,气候温和,适宜居住和旅游。
4. 中国地图与方向上海是中国的东部城市,根据中国地图的方位,向东是朝鲜半岛、日本、太平洋,南方是东海和南海,西方是中部地区,北方是燕山山脉和辽宁、内蒙古等省份。
5. 上海经济和文化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国际公司,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
上海还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有许多历史名胜古迹和博物馆。
6. 上海交通和旅游上海交通发达,有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和轮渡等多种交通方式。
上海旅游资源丰富,有外滩、城隍庙、静安寺等历史古迹,也有科技馆、野生动物园等现代化景点。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位置和区域概况、城市规模和发展、天气气候、中国地图和方位、经济和文化、交通和旅游等方面的知识点,加深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上海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上海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很多有趣、有用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世界、认识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上海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吧。
一、地球与地理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地球是一颗受太阳引力作用的行星,地球的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四季更替、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地理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
二、中国的地理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面积、丰富资源、多民族共居的神秘国度。
中国地理上东西横跨五个时区,南北纵贯三千多公里。
中国的地貌以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为主,自然风景优美,有黄山、长江三峡、天池等著名景点。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不衰。
三、地球的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地球上的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淡水占比只有2.5%。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它不仅维持着生态平衡,也为人类带来生产、生活上的便利。
水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合理利用。
四、能源与环境能源是人类发展、生产的基础,也是现代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们所了解的能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等。
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应该积极探索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保护地球环境。
五、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重要方面。
人口数量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粮食、荒漠化、城市化等。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人口分布、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
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地震、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的知识,提高抗灾能力,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
七、人与地球的关系人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种之一,但人类的活动也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上海地理七年级知识点归纳
上海地理七年级知识点归纳上海地理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在七年级的时候,学生们需要学习基础的地理概念以及上海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上海地理七年级必备的一些知识点。
一、地理概念地球: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是一个自转和公转的天体。
其直径大约为1.28万千米,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经纬度: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地理坐标系,它由经线和纬线两个坐标轴构成。
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为经度。
而纬线是指连接东西两极的线,又称为纬度。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类型。
例如,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等都是不同的地貌类型。
二、上海市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邻渤海湾,南临杭州湾,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最大港口城市。
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湿润。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地形地貌:上海地势低平,海拔高度不超过10米。
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主要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
三、上海市的人文地理人口:上海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较大。
截至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00万人左右。
经济: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上海,金融、商业、交通、旅游等产业都十分发达。
文化:上海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上海还是中国时尚、文化艺术、电影制作等方面的重要中心。
四、小结上海地理七年级需要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涉及地球、经纬度、地形地貌、气候、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于日后了解和发展上海的社会经济都有很大的帮助。
地理知识点初中上海版高一
地理知识点初中上海版高一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球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上海版地理课程中,高一学生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最大的直径为赤道,最小的直径为两极。
初中时期,我们学习到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而尺度则是指地图和真实地球之间的比例关系。
地球是一个多变的动态系统,在地理学上,我们使用不同的尺度来观察和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
二、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用来划定地球上地理位置的坐标系统。
经度指的是地球表面东西方向的线,以格林尼治天文台为起点,分为东经和西经。
纬度指的是地球表面南北方向的线,以赤道为基准,分为北纬和南纬。
通过经纬度,我们可以精确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
三、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三种运动方式:自转、公转和岁差。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一天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一年365天。
岁差则是地球轨道上的一个周期性变化,导致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四、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气体薄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一些微量气体组成。
大气层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的一层,大气现象如云、雨、风等都发生在这里。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大气稳定,飞机通常在这个高度飞行。
臭氧层则是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辐射的重要层次。
最外层的电离层则是电离气体的存在区域。
五、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陆地和水域资源的分布、气候条件的差异、地形地势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人类的居住、农业、工业和交通发展等方面。
人类需要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居住地、发展经济和利用资源。
六、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地理知识也涉及到自然灾害的研究与预防。
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B 点的经纬度:10°W ,10°N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
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洋变迁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自的变化之中。
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第三章世界的人口第一节、世界人口的增长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的东部等。
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问题:⑴、大气污染,环境恶化;⑵、水资源污染,淡水等缺;⑶、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⑷、建筑用地过大,导致耕地减少等。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等。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黄种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
第三节、世界语言和宗教1、语言: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⑵、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宗教:⑴、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
《圣经》为经典);伊斯兰教(《古兰经》为经典);佛教。
⑵、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世界的聚落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
城市规模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的活动;乡村居民居住地较分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 —66.5°N(有四季变化);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
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终年高温少雨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终年寒冷,降水少。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比较亚洲和欧洲:2、需要识记的一些内容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⑺、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咸水湖);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第二节、非洲1、地理位置: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⑵、海陆位置:东临海洋,面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2、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
二战前,只有三个国家独立: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非洲地形:⑴、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⑵、势东南高,西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