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园林: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
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美: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
间的风景美。

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
的功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一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
行进中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和园的排云殿
●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观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集中,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
点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素,如山坡。

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
●调和: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
●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

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
●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中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

给人平静,舒
适感觉(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
●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
●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
泛应用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
●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

包括:自然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
●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
空间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主配手法:就是要突出主景。

具体手法有:主景升高、轴线和风景视线、动势法、面向朝阳
●主景升高: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构图更加明确)主景升高对周围景物起
控制作用,不受任何风景的干扰,还可以造成仰视风景,形成特殊的感染力
●动势: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物往往具有动势,区域一个焦点
(具有向心性),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点上
●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

●园冶(ye):“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
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

●直接借景:利用有资借取的景物,将其巧妙地组织于画面中,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景深清晰,视线
开展,扩大空间感受。

●间接借景:借助平静的水面、镜面的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

●抑扬手法:即是解决景的藏与露的关系,按照其划分空间的作用和艺术效果分为障景、隔景
●障景:凡是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都可称为障景
●隔景:根据一定的构景意图,借助分割空间的多种手段,将园景分割成不同的景区和功能区,使景观各
具特色,避免相互间的视线干扰和人流干扰
●急转:两种不同空间组织中用很实的物体,如密林、山丘、建筑实墙
●缓转:变画自然,给人感觉平静,如疏林、空廊、漏窗、水面分隔或在两空间中设置过渡空间
●框景:利用类似画框的门框、窗框、洞框及一些树木的枝条,有选择地摄取一定的另一空间的景色。

●夹景:运用透视消失与背景的构图处理,在人的活动游览两侧,设抑制视线引导行进方向的景象,把
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观方向,产生两侧约束力的景观。

●假山:园林中以造景或登高游览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置石: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特置(孤置):以单块石头或多块拼合为一个总体的独立性石景
●对置:两石沿建筑中轴线的两侧作对称布置的山石布置,两石对置互相之间有呼应。

两石顾盼有情,
疏密有致.
●散置:“攢三聚五”的设置方法,对石材要求相对低,要组合好,“散漫理之”
●理水:对水的形态、状态(势态)总体的布局安排。

●水池:指人造的蓄水容器,其池边缘条状,开阔分明,池的外形属于几何形,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
方形的组合。

●河流,溪流:被限制在有坡度的渠道中,由重力作用而产生自流的水,流水可表现具有运动性,方向性和
生动活泼的室外环境
●瀑布:流水从高处突然下落,观赏效果丰富多彩,常作为室内外环境,布局的视线焦点,分三类:自由
落瀑布,叠落瀑布,滑落瀑布
●泉:地下水的露头,根据出水姿态不同,可分为山泉,涌泉,喷泉,壁泉以及间歇泉
●喷泉:利用压力使水从喷嘴喷向空中,到一定高度后落下,富有装饰感
●园路:在园林绿地中修筑各种道路以供游人、车辆通行或游览。

园路是园林的脉络,联系各个风景点
的纽带,构成园景的重要因素
●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使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设有
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特色,讲究适得其所
●园林意境:是通过设计者构思创作所表现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
想意蕴。

重点题目
●园林的分类、园林的五大要素
●中国传统美学(儒、道、释)
●园林美主要内容、特征
●形式美的表现形式
●园林布置的艺术规律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1)统一与变化;2)均衡与稳定;3)比例和尺度;4)比拟和联想;5)空间的组织●中西方审美观的不同表现
●园林景观处理手法
1)主配手法:主景升高,轴线与风景视线、动势法、面向朝阳法
2)层次手法:前景、中景、背景
3)借景手法:直接借景、间接借景
4)抑扬手法:障景、隔景
5) 前景处理手法:框景、漏景、添景、夹景
●园林地形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假山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置石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各种置石方式)
●水景的艺术形态、形态组合、设计要点
●园路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园桥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小品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配置方式
●园林色彩构图的处理方法
●园林意境表达方式
第一章
1.园林的五大要素:山(即地形地貌)水、植物、建筑、道路广场、园林小品
2.造园的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3.园林的三大功能:游乐休憩、美化环境(景观)、改善生态(生态)
4.园林设计原则:实用、经济、美观
5.园林的类别:(照片、笔记)
6.园林的最初概念: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7.园林(garden and park)的定义: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
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汪菊渊的笔记)
8. 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A.传统园林学
B.城市绿化
C.大地景观规划
补充:
1.“园林”最早出现在中国文字:西晋的文字中。

最初概念(发展照片)
2. 在城市建设中,凡是依靠植物改善环境的地方一律成为园林。

3. 园林学的性质: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第二章园林美概论
第一节园林美
一.古典美学:研究审美规律的科学
1.中国传统美学:儒、道、禅宗(释)
(1)儒家美学以仁学为基础,建立“中庸”的美学
视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世”的功利思想是其实用价值的特点
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比德说”(君子比德思想),将道德(善)与审美(美)结合在一起
代表:孔子(一个基础两个特点)
(2)道家美学以自然之道为基础,“天人合一”思想是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非功利性哲学思想,推进发现纯粹美学形式(基础,最高境界,意义)(3)禅宗美学“神仙思想”
提出“悟”,推进了中国式的“韵”与“意境”的发展。

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从求实转向空灵,
中国传统美学最核心范畴的“意境(境界)”由此而生
(4)汉代董仲舒美学观
对“天地之美”的看法:天地之美在于“和”,由于阴阳二气协调统一,天地产生出奉养人的各种
美好事物
重点:影响我国古典园林一开始就向着风景式园林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天人合
一”、“君子比德”和神仙思想。

2.外国古典美学观点
●毕达哥拉斯:美体现着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本质是和谐
●苏格拉底:美与善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美与善既统一又有不同,秩序、均衡、准确
3.美的定义: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叫“美”
美的三层含义: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
4.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马克思、车尔尼雪夫斯基、鲁迅、毛泽东(照片)
二.园林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融合(含义体会照片)
自然美是园林美表现的主题
园林美是三度—五维的范围(长、宽、高、时间空间、联想空间(即意境))
1.园林美的定义: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体(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
三度空间的风景美。

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园林美(广义):园林是塑造风景的艺术,园林美是经过人类艺术创造或改造的具有三度空间的风景美。

A.园林是介于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之间的艺术形式
B.园林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照片)
表现艺术: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形式,如模纹花坛
再现艺术:再现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美
2.园林美的属性:多元性、多样性(照片)
3.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1)山水地形美;2)借用天象美;3)再现生境美;4)建筑艺术美;5)工程设施美
6)文化景观美;7)色彩音响美;8)造型艺术美;9)旅行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第二节中西方不同的园林审美观(古典园林)
一、中西方审美观的不同表现(笔记P4)
审美观:审美理想和情趣的物化形式,受传统文化及民族审美心理影响
1.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不同:西方以人为中心;中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2.园林美的显现形式不同
3.形式美和意境美:西方:物镜、情境;中国:意境
第三节园林美的特性
一.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主要造景材料的多样性及表现的风景美的变化多样。

园林景色表现了自然关系的美,园林景素的布置。

组合符合自然状态状态的自然关系。

风景空间充满活力、生气,是活的艺术
二.空间性:园林美是真实的空间美
1)所有美是客观存在的(可触、可感)
2)所有游览活动要在真实的空间中体会
3)园林的空间自由多变
三.时间性
●欣赏、审美活动的完成需要一定时间
●创造园林美离不开时间,审美者的思维需要时间
●风景主题展现需要时间
杭州“满陇桂雨”;大观园“凹晶馆”——皓月清波,“凸晶堂”——山高月小
四.综合性
●园林是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的统一
●反映在表现符号的综合性
A.人为符号:语言、楹联、园名(如个园、耦园)
B.自然符号:直观自然材料;景素的线条、形状、色彩
●五官的综合感受:形、声、香、味身体感受
主要:视觉、听觉(松竹、鸟语)、嗅觉(花香)、味觉(品茗)、触觉(石、水、柳絮吹拂)五.固定性和易变性
●园林本身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受到地点不可移动的限制,融合了综合现状
●园林美还具易变性:景观随时间而变、空间易变
第三章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笔记P5-6)
第四章园林景观艺术
第一节景与景的欣赏
一、景观与视觉感知
1.景观认知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

认知:个体理解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意象、记忆、想象、推理、判断和概念形成等。

知觉:对事物的个别感觉和综合成事物整体关系的心理过程,客观对象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知途径:第一信号系统:1. 视觉线索(联想)2 .听觉(表象回忆)
3 . 嗅觉(表象联想)4.触/味觉(综合)
第二信号系统:诗词、楹联、匾额(对人的感知觉回忆产生联想)
2.景观欣赏
根据人的行为形式可分为:动态欣赏(人在运动中欣赏景观——动态景观)
静态欣赏(人在相对静态中欣赏景观——静态景观)
A 动态景观:步移景异、移步换景、以景观连续变化为主(点.线.面)
B 静态景观:定点欣赏
3.景观的视觉条件
(1)水平和垂直的视野范围:正常眼睛总视场:垂直视角130度,水平160度。

视域超过60度:模糊。

透视图不画超过60度视域景。

正常平视,不需转动头:垂直26—30度,水平45度:能看清景物整体(2)视距、景物高度、视觉(观赏)效果(共五个)
D/H<1 能看清景物细部,景观对观赏者有局促感
D/H=1 近赏景物的界限,恰好看到景物全高α= 45度
D/H=2 获得紧凑的景观,是最好的观赏点
α= 27
D/H=3 能看清景物的整体,视觉空间舒展开阔α= 18
D/H>=4 景物逐渐疏远,淡薄
一般广场是道路宽度的三倍,英国汉普顿宫花卉欣赏多视距,一般花卉观赏不超过4m,苏州园子建筑出挑平台常5-6m,前后建筑均可观。

一般封闭广场,广场中心纪念物及四周建筑物高度与广场直径之比为1∶3—1∶6,合适视距。

视距与视力的关系(共五个):D=20—30米,可清晰看清细部、质感
D=30—100米,可清晰看清体量、全貌
D=100—600米,可清晰看清整体层次、轮廓
D=600—1200米,可看清景物和人的存在
D>1200米,景物模糊、渺小
4.不同视角的风景感染力(视点位置高低不同)(问法注意)
(1)平视:对空间深度感染力特别强。

平静、安宁、深远(远、中、近景)
(2)仰视:对景物高度感染力特别强。

雄伟庄严、紧张气氛,可使主景有伟大气魄(虫览)。

(3)俯视:给人感染力攀登惊险高峰后征服了自然的“登太山而远天下”的英雄气概和喜悦(垂直深度)二.外部空间景观的特征
可感知性(能真实亲身感受)
易识别性(容易被认知)
整体性(环境与景观之间统一)
制约性(受场地条件、人力、物力影响、受人的认识水平、设计老水平登影响)
地物性(景观在一定空间中形成,在特定场地中才能形成,不可移动)
社会性(离不开人的创造、欣赏)
时空性(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
第二节园林布置的艺术规律
园林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才能产生园林的美感。

园林布置的艺术规律有:统一和变化,均衡和稳定,比例和尺度,比拟和联想,空间的组织。

○自然界以其形式美取胜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各种景物都是由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的,外形式由景物的材料、质地、线条、体态、光泽、色彩和声响等因素;内形式是上述因素按不同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所构成。

○为何形式美具有变异性、相对性和差异性。

P99
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
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线条美、图形美、体型美、光影色彩美、朦胧美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
2. 图形美 图形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规则式和自然式
规则式图形特征是庄重、稳定、有序、有明显规律变化、有一定轴线
不规则式图形表达人们对自然的向往,特征是自然,流动
3. 体形美 体形是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风景园林中饱含着绚丽多彩的体形美要素,表现于建筑、植物造型、雕塑、山石、水景等 不同类型景物有不同体形美,同一类型景物也具有多种状态的体形美
4. 光影色彩美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通过光反射,色彩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
广阔、宁静
阻断停顿 流动延续
上升、挺拔
升落、速度
滑动、危机
抛物线—动势
蛇形—自由 螺旋线—飞舞、欢快
从而获得美感,色彩表现的基本要求是对比与和谐。

5.朦胧美形式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产生于自然界,如雾中景、雨中花、云间佛光、烟云细柳,给
游人以留有较大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常利用烟雨条件或半隐半现的手法给人以朦胧隐约的美感。

(笔记P9)
二.园林布置的艺术规律
(一)统一和变化统一就是把许多复杂事物以一个共同点贯穿全部整体,使零散变整体,有变化又要统一是所有艺术作品表现形式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法:对比和调和、韵律和节奏的手法等。

1.对比和调和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

调和: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主要通过形与色彩进行调和。

形体组合的方式:同质要素的结合(基本简单统一,一般化)
类似要素的结合(易产生变化的美)大王椰子散尾葵
异质要素的结合(如无计划安排,会散乱)乔木灌木
对比,使两种不同的形体各自的特性得到强化,园林构成四要素之间存在对比。

对比有形状、体量、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空间开合等对比(7个),对比关系其实是主从关系,一方优,一方劣,忌两对比要素完全等量。

(1)形状的对比方和圆、直线和曲线、规则形和不规则形都是形状上互相对比的可以比较的因素,通过对比可以取得构图上的变化以及突出某一特征。

(2)体量的对比用小体量的景物烘托大体量的主景,使主景更加高大突出,大小对比易产生错觉。

园林中还利用近视点的物体大,远视点的物体小的透视规律,用体量比常见小的建筑
与本来不太大,不太远的景物布置在一起进行对比,结果使本来不太大的景物和空间
看起来更大更远。

(3)明暗对比光线的强弱能造成景物与环境的明暗,景物明暗给人不同感觉。

明给人开朗、活泼感觉;暗给人幽静,柔和。

明朗空间→供人活动幽暗树木→休息
明暗对比强烈:轻快、振奋;明暗对比弱:柔和、沉郁
(4)虚实对比虚(空虚、虚无、没有任何实物的空间);实(有实物存在,占有一定空间)虚给人轻松感,但风景单调;实,厚重但景物丰富。

(5)空间开合对比开放空间与闭锁空间的对比可以使人豁然开朗,产生兴奋,突出变化效果。

(6)色彩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杂树映朱栏)
(7)质感对比粗:稳重,古朴;细:感觉轻松,可丰富景观。

2.韵律和节奏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
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重复是获得韵律和节奏的必要条件。

园林中造成韵律和节奏的手法有五种:
(1)简单的韵律:单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台阶、行道树等
(2)交替的韵律:二种以上的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方形花坛与长方形花坛的等距离交替排列,或行道树等距交替种植。

(3)渐变的韵律:连续重复的组成部分(要素)按一定规律逐渐变化(在某一方面作规则的逐渐增加或减少)如塔从上而下的变化,面积和层间距。

(4)起伏曲折的韵律:一种或几种因素在形象上出现较有规律的起伏变化所产生的韵律,如起伏曲折的道路、花径、云墙、绿篱、起伏的林冠线。

(5)拟态的韵律: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漏景的框窗(注意),而花饰又各不相同,云墙。

韵律和节奏手法既有变化,又易获得统一。

但要注意,整齐规则的景物表现出的韵律,游人一
目了然,虽然明显但乏味,自然景物表现出的韵律,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比较含蓄。

(二)均衡和稳定给人以安全感,追求均衡稳定
1. 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
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

制约关系没有对称那么明显,是对称的天然形式。

○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

如纪念性(岳飞庙)、理解性场合(雨花台)、建筑前庭、主要出入口(天安门)。

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

(颐和园廓如亭)
○获得不对称均衡的方法有:
(1)以对称均衡为基础,改变整个画面中某个部分的构成。

(2)不对称均衡更强调均衡重心,故应确定主体位置后再确定次要位置(书法、插花、国画等艺术),假山“先立宾主之位,后定远近之形”,尤其是单体建筑群。

2.稳定 :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来取得景物的稳定感。

(三)比例和尺度
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产生联系的手段,主要表现为各部分数量关系之比,
强调事物的长宽高尺度是否最理想。

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 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习见)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

园林设计(布置)首先要根据目的考虑主要景物和空间的尺度:
① 若景物超过的人习见尺度,使人感到雄伟壮观(夸张尺度)
② 若景物符合人的习见尺度,使人产生亲切感。

(自然/习见尺度)
③ 若体量小于习惯尺度,使人感到小巧、紧凑、倍加亲切(亲切尺度) △其他一些细部的尺度如台阶、座椅等,更应该根据人体的平均尺度或习见尺度来确定(功能) △满足功能要求的尺度:
月洞门高度最小2.0米,坐凳高40厘米,课桌70到85厘米,儿童蘑菇坐凳高30厘米,台阶高15厘米,宽30厘米。

(一些不可变尺度)
可变尺度如雕塑,园林中要反常规:佛香阁、智慧海台阶30到40厘米高。

△主要景物尺度确定后,其他景物要和主要景物保持良好比例关系才能产生园林的美感。

黄金比a ∶b=1.4——1.6 近黄金比1.618
△材料、结构、功能也会影响比例,不同的文化创造独特的比例形式。

△良好的比例不只是直觉,更要合理性
(四)比拟和联想
R
踏面T 2R+T=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