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意象的构建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景观意象的构建途径
程梓易1,孙春红2*
(1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永川402160;2重庆文理学院山地城乡绿化建设研究所,
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当前,庭院植物景观普遍偏重视觉效果的营造,高密植、团式图案、线形色带等种植形式似乎成为主流,而意象与情感表达
则相对薄弱,使得人对植物景观的感知及情感互动微乎其微,
庭院也因此少了应有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基于此,通过对经典唐诗进行梳理、古今对比,归纳提炼出直接运用、要素移植、基调转换、感官投射4种植物景观意象构建途径,并对4种途径分别进行阐述与诗例列举,以期为现代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及意境营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唐诗;植物景观意象;
构建途径可以按“诗”索骥,直接运用于现代城镇庭院,抒发与原
作相同的情感,具体途径包括比德、
置闲、共情及反衬。

2.1.1比德。

将自然界植物的某种特性与人的品性结
合起来,赋予植物相应的人格属性,
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审美思想,比如梅具有凌寒傲骨之气,
荷具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洁,兰具有清幽素淡之雅。

唐诗中的植景意
象通过“比德”运用到现代庭院,
或励志、或励德、或祈福。

如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根据诗中植景意象,将小松孤植或丛植于庭院,并对其成长给予关注,感知小松“刺头”-“出蓬蒿”-“凌云”的生长过程,给人以陪伴、启迪。

2.1.2置闲。

植景或植景与其他造园要素相结合,营造出恬静、闲适的人居环境氛围,这是多数现代私家庭院
所追求的目标。

如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中“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
……”中描述的是山居环境,根据诗中植景意象,现代山居庭院建置时首先要借景“岭”与“壑”,绿化以岭、壑
为背景,孤植或丛植松树以生成松月、
松风,使庭院产生宁静、清幽的闲适之气。

2.1.3共情。

植景观赏形态或文化属性与人的情感互碰,产生共鸣,即景哀情哀、景乐情乐。

如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丹橘耐寒、常绿,本属佳果,却因重重艰阻而未能呈献嘉客,诗人自比丹橘,抒发自己仕途坎坷,才华难以施展的苦闷。

这种被现实打击或怀才不遇的况味,相信不少人都有所
体会,现代庭院选择适当的空间植橘,
重构此意象,使身处逆境的观赏者内心得到慰藉或激励。

2.1.4反衬。

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4],即将植景作为反面或次要形象来衬托主题的表达。

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作者将蝉作为主要吟咏对象,所栖之树成为反面形象,形容所处环境
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庭院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即小
尺度的私家庭院和中、大尺度的公共庭院,
无论尺度大小,都是人类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

庭院诸多造景要
素中,植物景观(以下简称植景)
最具生机与活力,不仅具有视觉之美,而且能够体现出园林的深邃意境、情境和韵味[1]。

当前,庭院植景营造偏重于视觉效果,高密植、团式图案、线形色带等种植形式似乎成为主流,
意象的营造普遍缺失,人对植景的感知与情感互动微乎其微,庭院植景少了应有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植景意象的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物的心境,中国人的任何情愫都能够在唐诗的抒情世界对号入座。

如何将这些植景意象运用到现代城镇庭院,对中国园林保持意境的涵蕴及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的独特性具有积极意义。

1
唐诗植景意象
意象是指在客观物象刺激下产生的寄托了思想感情的主观形象[2]。

植景意象可以理解为由植物景观引发的蕴涵着思想感情的主观形象。

唐诗是中国经典的
文化遗产,其中不乏以植景为依托进行写景、
抒情、言志,虽时久远,但对世人影响至深。

据翟琼慧[3]研究,全唐诗共涉及植物250余种,采用比喻、兴寄、联咏等手法,通过植景意象对高尚品德进行赞美,对爱情、离情、世情、乡情进行感叹,从而抒发喜、怒、忧、思、惊、恐、悲等多样的情感。

将这些丰富的植景意象与植景规划设计相结合,创设优美的、诗意的人居环境,不失为风景园林行业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2植景意象构建途径2.1直接运用
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唐代出现了诗与园林相互渗透的情形,唐诗中有很多植景意象无需修饰,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编号:KJQN202101341)。

第一作者:程梓易(1994-),女,重庆永川人,硕士,
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通信作者:孙春红(1983-),男,河南焦作人,硕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现代园艺2023年第11期
1
52〇
的冷漠,从而突出主体形象之高洁。

现代庭院中孤植或丛植梧桐、柳、杨等植物为蝉提供栖息环境,为庭院引入蝉鸣,构建诗中意象,激励现代职场打拼且与李商隐有着同样心境的逐梦者。

2.2要素移植
唐诗创作的地点、人物及事件与今世相比有着较大差异,但其植景意象经相应的要素移植亦可为当今庭院所运用,进而抒发与原作类似的情感,移植要素包括尺度、地点、人物和事件。

2.2.1尺度移植。

将唐诗中的图景进行尺度上的缩放,使之适合现代庭院的场地特征,其意象似古不变。

如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今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描绘的是桃花溪的山水风光,现代庭院可采用缩龙成寸的方式,将桃花溪的山水图景进行尺度缩小,“洞”“清溪”以假山、溪流配植桃树的方式呈现,“飞桥”“渔船”以预制配件的方式表达,同样能够展现《桃花源记》的意象。

2.2.2地点移植。

将唐诗植景的产生地点移植到现代庭院,抒发类似的情感。

如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中的梅生长于乡村路溪桥边,早春寒气依然袭人,其他植物还在眠睡之际,白梅悄然开放,让人产生疑似冬雪的错觉之美。

将这一植景移植到现代庭院完全可行,以园周其他植物为烘托背景,庭院溪边桥头孤植白花早梅,花开之时,不管入园观还是隔窗望,都将成为视觉焦点,不畏严寒的孤傲风姿令人起敬。

2.2.3人物移植。

将唐诗中人与植景之间的比喻、映衬、互动等关系移植到现代庭院,植景不变,人物移植为今世相关者。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述的是诗人都城南庄求饮时看到女子与桃花相映的美丽一幕。

次年重寻,人不在,但那动人的情景依然浮现。

现代庭院植桃,与桃花相映的人物,可以自设,用来抒发物是人非的追忆与惆怅。

2.2.4事件移植。

唐诗中有不少植景是为叙事而铺就,可将诗中的事件移植为今天的事件,事件虽变,但意象似古不变。

如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诗中描述的事件为历尽跋涉寻隐者而不遇,心有几许惆怅,但看到草色、茅屋、松声组成的幽居环境,心耳涤荡,怡然自得。

现代庭院植景可沿用诗中意象,不过,现代通讯技术发达,很少会出现寻人不遇的情况,“寻隐者”事件可以移植为“游园”“赴约”等其他事件,毕竟“草色”“松声”“荡心耳”“清净理”才是意象所在。

2.3基调转换
唐诗植景意象所折射的情感对于作者来说,其基
调是定向的,但对于读者,基调的指向则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往往“择其好者而从之”,即以自己的角度感知诗作意象。

根据这一审美倾向,可以将唐诗情感基调进行转换,构建现代庭院植景新意象。

转换方式包括“愁”转“喜”“隐”转“趣”“情”转“景”。

2.3.1“愁”转“喜”。

唐诗中不乏以乐景写哀情的诗作,即植景的意象是欢快的,情感基调却是悲忧与哀愁,现代庭院可通过扬“喜”抑“愁”的方式转换情感基调。

如杜甫《曲江二首·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诗人放荡不羁的酒态下隐藏着不得志的悲愁,但是“穿花蛱蝶,点水蜻蜓”的春景令人愉悦。

现代庭院可以水池结合花境的方式引来蛱蝶与蜻蜓,撇开悲愁,营造春景之烂漫与悦人。

2.3.2“隐”转“趣”。

唐诗有不少描写隐士耕种的作品,隐士与植景的互动为其带来了身份上的“隐”和生活上的“趣”,现代庭院则更强调后者。

比如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诗中隐士陆羽在园中栽桑麻、种菊花,高致地过着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

现代社会,真正选择做隐士的不多,庭院可开辟适宜的DIY花蔬种植空间来突出“趣”,可将“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或空间氛围。

2.3.3“情”转“景”。

以情驭景是唐诗普遍的创作手法,植景的情感寓意往往讳莫如深。

抛开复杂的情感寓意,纯享植景的自然魅力,不失为现代人领略唐诗的新途径。

如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描述的是诗人错过与妙龄女子的婚约(女子已婚育子)之后的痛悔与怅惘。

现代人将其作为没有情感寄托的咏物诗[5],在庭院中构建“植物芳期虽过,但绿叶成荫,果枝丰硕”的初夏之景亦颇动人。

2.4感官投射
感官投射即通感,在审美过程中,把不同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印象拿来挪移借用[6]。

植景的感官投射是指观景主体对景物客体的某一感官感知经“移觉”,投射到其他感官。

如现代庭院植景的“视觉之美”根据唐诗意象,经感官投射引起“听觉之美”“嗅觉之美”及“触觉之美”,感官之间亦可逆向投射。

2.4.1视觉与听觉。

植景的视与听,最容易引起感官投射,将唐诗中以声类形或以形类声的植景意象应用到现代庭院,可以增强庭院植景的多维感知。

如郎士元《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描写的是笙乐的美妙,如若朵朵桃花盛开,属听觉向视觉的投射。

根据此诗意象,现代庭院可将这种通感进行逆向投射,即庭

2023年第11期现代园艺
153〇
(上接第151页)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宏大而均衡的建筑组群。

古人认为祠堂是人杰地灵,要求文运亨达,人丁兴旺,所以大宗祠在选址时也一定程度地避开了居住区、书院、商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

4结语
本研究运用空间句法对流坑村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村落空间形态中蕴含的重要信息要素。

各个空间要素都拥有其特定的空间地位,祠堂、店铺等空间要素占据的是可达性较高的空间位置,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而大宗祠则处于相对可达性较低的位置,表现为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宗族礼制空间:龙湖作为村落最具特征性的空间要素,因其对居民生活、村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占据村落中心的有利位置,并且形成了一个拥有良好可达性和理解性的村落空间核心。

流坑村特有的空间形态背后其实蕴藏着与其相对应的影响因素,作用着流坑村近千年来的村落布局规划的发展。

在流坑村落空间要素基本形成后的很长时间,村落的空间形态都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且一直维持至今。

这充分表明,流坑村的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都得到了很好保存。

希望通过本文所探究的村落空间形成影响要素,对流坑村今后的保护策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并且将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控制性要素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探究在新时代下特色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是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收稿:2022-08-12)参考文献:
[1]许飞进,刘强.乐安流坑村传统聚落形成与演变的特色探讨[J].农业考古,2008(03):236-238.
[2]姚妍.江西乐安流坑村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文化解析[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姚妍,沈守云,廖秋林.江西流坑村传统乡村聚落文化的研究[J].吉林农业,2012(09):225-226.
[4]闵忠荣,黄萍,段亚鹏.传统村落理水智慧浅析——
—以江西省流坑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1):7-11.
[5]张晓瑞,程志刚,白艳.空间句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03):82-87.
[6]王浩锋.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规划——
—公共建筑的聚集现象[J].建筑学报,2008(04):81-84.
[7]周景崇.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D].苏州:苏州大学,2007.
[8]王忙忙,王瑞.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
—以江西钓源古村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06):71-77.
群植桃树,春日其花灼灼,明媚暖响,视其景,犹如听到欢快、愉悦的春天交响曲。

2.4.2视觉与触觉。

植景的颜色、肌理、形态、动静往往可以与触觉的冷暖、质感、干湿、轻重实现感官投射。

如李贺《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描写的是庭院春日柳絮飞扬,扑至女子帐中的视觉景象,飘舞的柳絮让人联想到和煦的春风与暖热的春云,增加了画面的温度感。

现代庭院中植柳,并设置与之相呼应的观景点如亭、廊、轩、榭之类,形成杨花“扑帐”的视觉形象,为“春云热”这一庭院触觉感知做好铺垫。

2.4.3视觉与嗅觉。

花是植景重要的观赏对象,且普遍带有香味,这很天然地沟通了视觉与嗅觉,将唐诗中关于花与香的植景意象应用到现代庭院,使庭院植景视嗅相通,园林层次得以丰富。

如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中的“雪花”虽是描写五云裘上的针织素花,以形类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香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现代庭院植梨,待春风将梨花片片吹落之时,既有雪花数千点的视景,又有春风香的嗅景,使庭院充满浪漫的诗意。

3结语
唐诗植景意象万千,蕴涵的意境及寓意的情感虽经千年,今世犹为之陶醉、与之共鸣,非常值得今人珍视与传承。

笔者对经典唐诗进行了浅显的梳理,其植景意象可通过直接运用、要素移植、基调转换、感官投射等构建途径运用于现代庭院,指导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或沿袭诗中原有意象或构建新的意象。

这4种途径不是孤立的,可单独运用,亦可交叉联合运用。

其中,直接运用属最直接的继承方式,植景作为媒介写意或抒情的同时,直接联通了古与今,原诗作植景意象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要素移植属于比较灵活的继承方式,在原诗作的植景意象框架下,结合现今生活特点,对有关植景意象的发生地、尺度、人物、事件进行移植,营设类似的意境,抒发相似的情感。

基调转换则打破了诗作原有的情感基调,对植景意象进行了二次创作,形成别于原诗的新意境,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的园居精神需求。

感官投射强调基于诗中的植景意象,增加庭院的视、听、嗅、触、味等感官的多维感知,从而增强人与植景的互动。

不过,唐诗植景意象虽然博而精,限于创作的时代性、地域性及主体性,现代城镇庭院植景意象的构建不能食古不化地照搬,应根据场地特征及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特点因势利导地统筹安排,赋予庭院中国情。

(收稿:2022-08-12)参考文献:
[1]陈进勇.博古融今——
—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的继承和创新[J].中国园林,2016(12):5-9.
[2]朱建宁.“立象以尽意,重画以尽情”——
—试论意境理论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方法[J].中国园林,2016(5):86-91.
[3]翟琼慧.《全唐诗》植物及植物景观意象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5.
[4]李喜平.浅谈反衬[J].陕西教育,2009(5):90.
[5]文思.唐诗三百首全解[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6]任秀芹.通感艺术在李贺诗歌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34(3):74-77

现代园艺2023年第11期154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