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第一篇: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根据《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确定的桥边至拉塘至塘边河道整治拟定范围,本次设计的工程起点为桥边组便桥处,桩号为K0+000,工程终点塘边处,桩号为K1+200。
二、设防标准
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分等指标的总体要求,工程河段满足Ⅳ级防护标准要求,确定本次河道改造工程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三、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
四、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洪标准》(GB50210—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五、工程设计
1、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中河道改造工程范围从桥边至拉塘至
塘边河道全
长估计1300m。
对该河段进行局部截弯取直整治后河长1200m。
河床纵坡为按照原河床设臵。
河道断面形式设计为梯形,河道底宽统一最小宽度为3m,河道底开挖完成后埋臵压脚,压脚尺寸为0.5m深。
河道堤型采用浆砌块石结构,在堤顶设臵1m宽人行道,土方开挖坡比为1:1.5。
2、下河通道工程:每隔200m~250m新建一处下河梯步,便于河道清淤及居
民亲水;下河通道的具体位臵可由业主和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通行要求设臵。
率。
(2)混凝土中砂、碎石、水泥、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
(3)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
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
六、设计荷载及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
七、主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本工程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强度等级为P·O 32.5或P·O 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砌筑石料:原则就近购买,石料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石质为较坚固的砂岩,标号不低于MU30的条(块)石。
3、砂子: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4、砂浆
(1)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的河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2)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以5-7cm为宜。
(3)砂浆宜随拌随用,一般1小时内使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宜在半小时内使用完。
砂浆运输及储存中应避免离析、泌水,已
凝结或初凝的失效砂浆不得再使用。
5、砼材料
(1)拌制砼所用各项材料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JTJ053-83)有关规定。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不低于85%的保证
八、施工技术要点:
1、土石方开挖
(1)河床土石方开挖
河床水下土石方主要由杂石层和粉质粘土层构成,开挖时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联合作业。
水下土石方表层及淤污物,开挖后装车外运至弃渣场填埋;下层粘土料开挖后就近用于堤身填筑土料,及堤后场镇规划用地陆域回填。
为减少河床开挖带来河道的回淤量,河床整治工程应以自上游逐渐向下游开挖为宜。
(2)河岸土石方开挖
凡河道水上土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料采取分类装运:表层杂填料、驳岸弃渣料及风化基岩开挖料车运至建设区作场地建设土方填筑;驳岸块石料清理后就近堆放用于堤岸砌石工程;粘土料开挖后车运至临时堆土场中转用于堤身填筑土料,也可部分采用人工挖装胶轮车推运上堤填筑。
填筑堤身背填料须分层铺填逐层夯实,堤防填筑土料尽可能利用河道开挖土方中的粘土料。
河堤沿程尽可能挖填调节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和取土量。
对于挖方中的弃方和需二次倒运的河段填筑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联合作业。
多余挖方分类后,外运填埋或低洼建设地填筑。
2、土方填筑
台锥坡、护坡等各项回填,用开挖出来的渣料进行回填碾压,但回填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植物的土。
填筑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每层压实厚度20-30cm,密实度应达到92%以上。
4、砼工艺要求
(1)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水泥、
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砼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
(3)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保持连续性,如因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
(4)本工程中混凝土基础、维修步道、堤顶通道每10m或变坡处设臵沉降缝,缝内采用橡胶带止水。
(5)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
5、浆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
石料为块石。
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
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2)胶凝材料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
于32.5R,原则采用32.5R以上水泥和购买河沙,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
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379—2007)办理。
(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
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
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
(8)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9)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每10~15m应设温度沉降缝,缝宽一般为2cm。
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
砌体勾缝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九、工程量应以实际收方为准。
十、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现行堤防施工规范执行。
第二篇: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
地理位臵介于东经106°18′14″~106°56′ 53″、北纬29°39′10″~10°3′53″。
东接渝北区,南连沙坪坝区,西接壁山县,北邻合川区。
天府矿区位于重庆市北郊,地跨重庆市北碚区、渝北区和合川区三个区。
矿区南起北碚嘉陵江边的白庙子,北至渝北区华蓥山脉的宝顶矿区,全长37km,东西宽2.8km,平均倾斜宽3.5km2,面积103.4 km2。
公司本部所在地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后丰岩,距北碚城区公路里程11km,距重庆市区约48km。
矿区分为南北两个大片区,相距约26km,南片区包括后丰岩、代家沟、磨心坡、黄桷地区,北片区包括三汇一矿、三汇二矿和三汇三矿等。
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系指天府矿业公司在北碚区境内的煤矿职工集中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天府镇(代家沟社区、后丰社区、文星社区)、东阳街道(黄桷社区、磨心坡社区、嘉陵一、二矿社区)和龙凤街道白庙社区。
总户数9184户,总人口29007人,棚户区总建筑面积50.82万m2。
本次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位于东阳街道磨心坡社区焦家沟安臵区。
根据《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焦家沟片区车盘溪河道整治拟定范围,本次设计的工程起点为车盘溪三洞桥下游100m处,桩号为K0+000,工程终点新铺子上游45m 处,桩号为K1+656,原河道长约1833m,整治后河道缩短177m。
二、设防标准
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属于就地与异地新建安臵,规划安臵居民总户数9701户,总人口30823人。
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分等指标以及《重庆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工程河段满足Ⅳ级防护标准要求。
根据《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北碚城区主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工程措施可按20年一遇执行的有关规定,结合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定位和现状地形,确定本次河道改造工程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三、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
拟建场地位于北碚向斜东翼,场地及周围无断层通过。
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倾向300°,倾角60 。
J1:100°∠60~65°,裂隙间距1~2m,隙面较平直,未充填,延伸3~4m,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差;
J2:200°∠70°~75°,裂隙间距3~5m,隙面平直,未充填。
延伸2~6m。
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一般。
J3:140°∠10°~15°,裂隙间距1~3m,隙面平直,未充填。
延伸3~5m。
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差。
岩层面较平直,在砂、泥岩界面,局部有夹泥现象,结合情况差。
经地面地质调查和钻孔揭示,场地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拟建场地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根据室内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frk,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6条计算: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140kp。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书》《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关于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碚水…2010‟237号
四、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⑧《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2006.6;
⑨《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3.4。
《防洪标准》(GB50210—94)
五、工程设计
1、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范围从三洞桥下游100m至新铺子上游45m处,全长1833m。
对该河段进行局部截弯取直整治后河长1656m。
工程河段进口底高程204.10m,出口点底高程197.98m,河床纵坡为3.69‰。
河道断面形式设计为梯形,河道底宽统一最小宽度为4m,河道底开挖完成后,在两岸坡脚采用格宾压脚,压脚尺寸为0.5m×0.5m。
河道堤型采用土堤结构,在两岸土堤中 2 间高程处设臵一宽为1m的马道,上下两段边坡坡比均为1:2。
土堤表面采用生态格宾护坡,护坡厚度为0.3m。
在堤顶设臵1m宽人行道。
堤顶以上岩石边坡开挖坡比为1:1.2,土方开挖坡比为1:1.5,并在高于8米的高边坡设臵一宽为1m的马道。
起点和终点处河道,在前段和后段设臵弧形土护岸坡(为喇叭状)与原始河岸相应等高线相交(进口要超出公路桥),并且禁止在洪水线马道以内架设桥墩。
2、下河通道工程:每隔100m~150m新建一处下河梯步,便于河道清淤及居民亲水;下河通道的具体位臵可由业主和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通行要求设臵。
3、本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其中主体工程施工期4个月,准备工期1个月,3、砂子: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4、砂浆
(1)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的河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2)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
表示,以5-7cm为宜。
(3)砂浆宜随拌随用,一般1小时内使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宜在半小时内使用完。
砂浆运输及储存中应避免离析、泌水,已凝结或初凝的失效砂浆不得再使用。
完建期1个月。
5、砼材料
4、工程批复总投资554.1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437.67万元,临时工程16万元,独立费用64.56万元,基本预备费25.91万元,环境水保工程投资10万元。
资金来源为项目法人自筹。
(1)拌制砼所用各项材料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JTJ053-83)有关规定。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不低于85%的保证率。
(2)混凝土中砂、碎石、水泥、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
(3)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
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
六、设计荷载及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
七、主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本工程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强度等级为P·O 32.5或P·O 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砌筑石料:原则就近购买,石料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石质为较坚固的砂岩,标号不低于MU30的条(块)石。
6、格宾网
(1)格宾护垫,格宾网箱的材料为异形截面的热镀锌低碳钢丝,外涂树脂保护膜。
钢丝材质必须符合GBT700-1988标准规定。
热镀锌必须符合GBT15393-1994中的3.2条和3.3条规定。
(2)格宾网必须为由专用机械编织成的热镀锌低碳钢丝格宾(六边)形格网能挖填调节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和取土量。
对于挖方中的弃方和需二次倒运的河片组装而成。
双股钢丝必须三绞达到1080度
的旋转,确保稳固性和抗拉性。
段填筑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联合作业。
多余挖方分类后,外运填埋
(3)格宾网片的抗压、抗剪强度及有关力学指标、耐腐蚀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钢丝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GBT343-1994中的5.2条关于镀锌钢丝的规定。
(4)钢丝与树脂膜必须紧密结合,去5cm长度以手指扭转,不可有转动现象。
外涂树脂膜热镀锌低碳钢丝的网片,涂膜质量、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涂膜材料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5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18%。
(5)格宾必须有质量证书。
或低洼建设地填筑。
2、土方填筑
台锥坡、护坡等各项回填,用开挖出来的渣料进行回填碾压,但回填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植物的土。
填筑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每层压实厚度20-30cm,密实度应达到92%以上。
4、砼工艺要求
(1)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砼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
(3)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保持连续性,如因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
(4)本工程中混凝土基础、维修步道、堤顶通道每8m或变坡处设臵沉降缝,缝内采用橡胶带止水。
(5)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
5、浆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
剥落层和裂纹。
石料为块石。
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八、施工技术要点:
1、土石方开挖
(1)河床土石方开挖
河床水下土石方主要由杂石层和粉质粘土层构成,开挖时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联合作业。
水下土石方表层及淤污物,开挖后装车外运至弃渣场填埋;下层粘土料开挖后就近用于堤身填筑土料,及堤后场镇规划用地陆域回填。
为减少河床开挖带来河道的回淤量,河床整治工程应以自上游逐渐向下游开挖为宜。
(2)河岸土石方开挖
凡河道水上土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料采取分类装运:表层杂填料、驳岸弃渣料及风化基岩开挖料车运至建设区作场地建设土方填筑;驳岸块石料清理后就近堆放用于堤岸砌石工程;粘土料开挖后车运至临时堆土场中转用于堤身填筑土料,也可部分采用人工挖装胶轮车推运上堤填筑。
填筑堤身背填料须分层铺填逐层夯实,堤防填筑土料尽可能利用河道开挖土方中的粘土料。
河堤沿程尽可 4 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
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2)胶凝材料
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于32.5R,原则采用32.5R以上水泥和购买河沙,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
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
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
(8)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9)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每10~15m应设温度沉降缝,缝宽一般为2cm。
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
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
砌体勾缝完成后,应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
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
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6、格宾施工
(1)格宾护脚首先按设计要求平整铺设面,基地面应平整、密实、无杂质;(2)现场如遇较差的地基土质时(如遇流、沙淤泥等),应另作地基处理后再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办理。
铺设护垫。
(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
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
(3)格宾墙墙后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墙后还土宜分层夯实,每层还土厚度宜控制在20cm左右;
(4)格宾箱间隔网与网身应成90°相交,经绑扎形成长方形网箱组或网箱;绑扎线必须是与网线同材质的钢丝;每一道绑扎必须是双
股线并绞紧。
(5)格宾网箱内填充料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同时均匀地向同层的各箱格内投料,严禁将单格网箱一次性投满。
填料施工中,应控制每层投料厚 5
度在30cm以下,一般一米高网箱分四层投料为宜。
顶面填充石料宜适当高出网箱,且必须密实,空隙处宜以小碎石填塞。
7、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执行。
九、工程量应以实际收方为准。
十、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现行堤防施工规范执行。
6
第三篇: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佛山市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勘察设计任务书》
2.《佛山市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3.招标人提供的其他资料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252-2005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8.《汽车库、修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0.《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11.《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
13.《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修订版_》
现行所有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及佛山市地方基本建设规定
二.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部,禅城区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的中心城区,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为佛山政治、金融、文
化、交通、信息中心。
到达禅城区中心繁华地带。
项目用地位于原佛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区域内,毗临普君北路地铁站和多条城市交通主干道,东面文华北路,南面同济东路,西面岭南大道北,北面普君北路, 交通便利,出行便捷。
项目规划用地8477㎡,建成后总面积33996㎡,其中:保留原有建筑8438㎡,新建计容建筑面积21212㎡,建筑层数12层,不计容建筑面积(地下车库)4346㎡。
三,项目背景
佛山市目前有残疾人102960人,占人口总数的3.12%。
为做好残疾人工作,市政府于1989年12月成立了佛山市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和佛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位于新风路的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十项民心工程”中济困助贫的标志性建筑该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假肢安装、脑瘫和智障儿童康复、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盲人图书馆和电脑培训、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安置服务、残疾人体育和文艺训练场地等,是集残疾人康复就业、文化体育于一身的多功能、多方位综合性服务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对残疾人及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原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之上完善建设的新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弥补佛山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不足,从重度残疾儿童康复教养,重度残疾人职业康复,残疾人早期干预研究及应用,残疾人文体活动,残疾人就业培训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设施,为全市残疾人提供更为贴心全面的康复服务。
四,设计理念
1,以“乐活”的理念,打造现代自然的康复中心
设计始终贯穿“乐活”的设计理念,在传承与创新,效率与人本,科技与生态之间寻求平衡,力求创造一个让残疾人群体建立自信生活,快乐态度的精神场所。
“生命阳光”的情感延续——回忆过去,佛山残联自1989年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残疾人新希望康复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残疾人服务设施。
这些建筑无不承载着社会对每一个残疾儿女的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