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式改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创办于1999年。十几年来,如何办出中职专业的特色一直是我们专业建设和创新的核心,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力争把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办成省级示范专业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受“假日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我国的旅游业表现出了强劲发展的势头.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8500万人次,旅游业总体产出为7500亿元,相当于国民GDP的5。8%;到202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到1。35亿-1。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近年来,出境旅游发展迅速,正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长,到2010年,将有5000万人出国旅游,到2020年,将有1亿人出国旅游.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增长为旅游酒店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呼唤旅游酒店业上水平、上档次,普通百姓余暇时间的增多要求旅游酒店业满足其消费需求。全社会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工作和闲暇时间,扩大服务供给,鼓励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21世纪旅游业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朝阳”产业必将蒸蒸日上,一派生机。2001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加旅游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一百万人,而我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十万名毕业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
业人才紧缺。这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进行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动力。
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
如果说20世纪最后20年是中国旅游业的起步阶段,那么21世纪就是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改革开放几十年里,中国旅游业完成了由外事接待型向服务产业型、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在新的世纪里,各级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但是,目前我省旅游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普遍偏低,缺乏高素质人才,存在着“人力资源供过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从业人员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服务意识、管理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缺陷,严重影响着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的声誉和创新发展。有关资料表明,全省旅游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共111526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者共6500人,占5.8%,具有大专学历者20438人,占18%,中专以下学历者86624人,占76%。由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力资源需求上有其特殊性.大学生虽然理论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但很难适应酒店的高强度劳动,思想不稳定,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普通服务员虽然掌握一定的服务技能,但综合素质相对偏低,酒店培养起来费时费力,难见成效。而中职学生备受酒店欢迎。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对客服务技能,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进入酒店能够正确定位,很快适应环境,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独立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旅游服务与管理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最先接近国际水准的行业之一。只有一定理论或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学生已远远不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旅游
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业输送高规格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新世纪旅游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
二、中职教育的创新首先是办学理念和思路的创新
所谓创新与特色,必须是“人无我有,人有我高"。中职教育的创新与特色首先是办学理念和思路的创新与特色。那么,我们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应如何创新、应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就在于,普通教育强调有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培养的是学术型、工程型人才,而中职教育强调要有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教育既有教育的共性,更有职业教育的个性特色。这种特色首先表现为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在这方面,德国的“双重职业训练制度”、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尤其是瑞士的“洛桑模式",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我们的办学理念和思路与同类中职专业办学理念和思路的不同应在于,目前各类中职专业办学一般都注重了产学研结合和教学的实践环节,满足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引进、建构以及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意识即“职业灵魂"的塑造.当今的企业管理已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新时代,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为什么?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的信仰.象一个人的信仰一样,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就是一个企业的力量源泉。象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不可能打胜仗一样,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只有成功建构起独特的先进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吸收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了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
意识即“职业灵魂"的学生,才更能适应未来行业迅速发展的要求,在波涛汹涌的商海里乘风破浪,才能真正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在中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上,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上,我们不仅应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更要强调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打造中职专业“准企业文化",锻造学生的“职业灵魂".
三、坚持产学研结合,突出中职办学特色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中职教育的任务是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中职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根据本专业的办学特点,聘请与专业有关的领导、经验丰富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家和学者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家共同探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改;进行教学研讨,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参与指导实习等;利用企业专家到校招聘、选人的机会,座谈沟通,征求专家意见,使学校教学与社会用人的现实需要紧紧连在一起。同时,利用这种天然的联系纽带,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试点,主动根据用人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实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等各方面的调整,以适应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岗位工作,这种订单培养方式方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