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7课时传热比赛∣教科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传热比赛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锅柄用塑料或木头来做,这是因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将塑料勺、木勺、钢勺分别放人同一杯热水中,用手触摸勺柄,________是热的,导热性能较好,我们把这种材料称为________,而像塑料勺、勺的导热性能较差,我们把这样的材料称为________。
(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________ (填“一样”或“不一样”)
4.在铜、铝、钢这三种金属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最差的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5.能够传热的物体都叫做热的良导体。
()
6.材料不同的热的良导体,传热的快慢不同。
()
7.电饭锅全部都是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
8.热的良导体用途广泛,热的不良导体没什么用途。
()
三、选择题。
9.下列物体中最容易传热的是( )。
A. 陶瓷
B. 玻璃
C. 铝合金
10.厨房内的厨具中,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多用( )的材料制作。
A. 传热能力强
B. 金属
C. 传热能力弱
11.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比木头冷,这是因为( )。
A. 铁块比木块温度低
B. 铁块比木块的重量大
C. 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
D. 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
12.下面三种物质传热最慢的是( )。
A. 铜条
B. 木条
C. 玻璃
13.下面物体是热的良导体的是( )。
A. 塑料勺
B. 木勺
C. 钢勺
D. 陶瓷勺
14.如图所示,管道外面包裹着泡沫塑料保温层,因为泡沫塑料( )。
A. 美观
B. 干净
C. 轻便
D. 是热的不良导体
15.连线题。
不同的物体传热的快慢不一样,请用线连起来。
铁板
热的良导体木头
塑料
热的不良导体大理石
16.如图所示,运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铁片、木片、塑料片传热本领的不同,说说你的发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塑料和木头不容易传热【解析】锅柄是人手握的地方,因此选择不容易导热的木头和塑料,防止人手被烫伤。
2.钢勺;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
【解析】导热性好的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不好的是热的不良导体。
3.不一样【解析】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力不同,根据导热能力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4.铜;钢【解析】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二、判断题。
5.错误【解析】容易传热的物体都叫做热的良导体。
6.正确
7.错误【解析】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外壳都用塑料来做。
前者是为了利用热传递:后者是防止防止热传递
【分析】利用热传递:烫斗前面部分用金属制成,很多机器的散热器,锅具的加热部分用金属制成
防止热传递:锅柄用塑料制成,夏天停电可用棉被包裹冰箱,羽绒衣等。
8.错误【解析】利用热传递:烫斗前面部分用金属制成,很多机器的散热器,锅具的加热部分用金属制成,防止热传递:锅柄用塑料制成,夏天停电可用棉被包裹冰箱,羽绒衣等。
三、选择题。
9.C【解析】在三者当中金属最容易导热,C符合题意。
10.C 【解析】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多应该选择热的不良导体防止被烫伤,C符合题意。
11.C 【解析】铁是热的良导体,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和人接触铁辉迅速吸收大量的热,因此人感觉冷。
12.B【解析】三者导热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铜块、玻璃、木条。
B符合题意。
【分析】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13.C【解析】就厨房用具而言,金属的导热能力一般非常强,C符合题意。
【分析】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14.D【解析】泡沫塑料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管道内部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阻挡外面的冷空气吸收热量。
D符合题意。
15.
【解析】金属一般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大理石等是热的不良导体。
16.解:铁片上的黄豆最先掉下来,塑料片上的黄豆次之,木片上的最后掉下来。
说明铁片的传热速度最快,塑料片次之,木片传热速度最慢
【解析】导热性好的传热越快,导热性差的传热越慢。
1.8探索马铃薯的沉浮原因
二、判断题
6.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同。
()
7.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
8.能使马铃薯沉下去的液体不一定是清水,还有可能是酒精等比较轻的液体。
()
9.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体会下沉一些。
()
10.铜砝码可以浮在水银上。
()
11.我们熟悉的水、蜡烛、冰这些物品在相同的体积下,它们的质量是不一样的。
()
三、填空题
12.将同一钩码先后放人清水和盐水中,钩码都沉入水底,钩码在清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13.如图所示,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
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
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14.在一个实验中,软木塞浮在油上,塑料块浮在水上,葡萄在糖浆上,在相同体积下________最重,________最轻。
四、解答题
15.如下图所示,把橡皮泥与塑料笔帽粘在一起,使它能直立着漂浮在水里。
笔帽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做成我们的“潜艇”。
找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把我们“潜艇”放进瓶子,然后拧紧瓶盖。
用力挤压瓶子,“潜艇”会沉到瓶底。
松开双手,“艇”又会回到瓶子顶部。
请根据物体沉浮的有关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五、连线题
16.连线题。
请将事物和对应的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方法用线连起来。
答案解析部分
二、判断题
6.正确
【解析】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7.正确
【解析】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分析】比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物体浮在液面上平衡的条件制成的,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
8.正确
【解析】加酒精使液体密度减小,浮力减小,不会上浮。
【分析】用同一个马铃薯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液体有关。
马铃薯在清水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9.错误
【解析】船从江河进入大海后,受到的浮力不变。
而江河里面的水的密度比大海里面水的密度小,所以船在江河里面浸入的体积比大海多,因此,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体会上浮一些。
【分析】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浮力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小。
10. 正确
【解析】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相同体积的水银质量轻,所以铜砝码可以浮在水银上。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1. 正确
【解析】【解答】不同物体的密度不同,那么相同体积下,它们的质量也就不同。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填空题
12.不同
【解析】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同。
【分析】钩码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13. 上浮;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解析】物体在水中收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密度与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
14.糖浆;软木塞
【解析】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所以根据题意,所有物体的重力为:糖浆>葡萄>水>塑料>油>软木塞,因此同体积下最重的是糖浆,最轻的是软木塞。
四、解答题
15. 解:挤压瓶子,笔帽里的空气被压缩,一部分水进入笔帽,“潜艇”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减小,潜艇就下沉了|手松开后,水的压力减小,笔帽里的空气体积增大,水被挤了出来,“潜艇”排开水的体积随之增大,受到的浮力也增大,就浮起来了。
【解析】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储水仓中的含水量从而改变自身的重量,完成在水中的沉浮的。
五、连线题
16.
【解析】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排开水的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