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自然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该派的代表作家是左拉。

2、“忤悔贵族”: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中。

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但由于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就会做下一恶事,伤害了别人。

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即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变立场,批判本阶级的罪恶本质。

3、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4、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海明威为代表的一群作家、记者流落巴黎,他们在战争中断饱受创作,失去了理想和生活目标,找江到生命的意义,精神抑郁,心灵空虚,消极苦闷,常常在醉生梦死中消磨日子。

法国作家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于是这个名称流传于文坛。

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扉页上引斯泰因之语作为题辞,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

5、迷惘的一代(文学团体):一战之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派别,名称源出于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后由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引用,遂成为一个文学派别的名称。

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团体。

其共同特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因而思想消沉颓丧,对人生感到迷惘。

他们讲究艺术表现方法,文体含蓄简约,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6、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7、自然派: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自然派”——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派别,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

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

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

体裁以小说为主。

“自然派”本是俄国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称,别林斯基则通过理论上的阐述,赋予其新的含义。

8、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拯救俄国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

它的基本内容是“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全人类的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

托尔斯泰的上述主张在青年时代已有萌芽,世界观激变后正式形成。

“托尔斯泰主义”是作家精神探索的结果,有其合理的部分。

但是,其基本面是空想的,与时代脱节的,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消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

在俄国民主主义革命日益高涨。

人民日益觉醒的时代,托尔斯泰主义所起的是麻醉人民的作用。

9、“含泪的笑”: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

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10、“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分析特点的理论概括。

托尔斯泰的创作一向以精湛的心理分析著称于世,他根据心理描写的动态表现原则,特别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

11、社会问题剧: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
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群鬼》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12、圣诞精神:基督教所倡导的博爱、饶恕、奉献精神借圣诞这一节日集中表现出来,在这一天人们扶老助弱、愿意与人分享快乐。

“圣诞精神”,是陌生人之间友善的微笑、旋律,是熟悉的赞美诗歌,是包装精美的礼物和璀璨闪烁的圣诞树。

狄更斯的名著《圣诞颂歌》,充分表达圣诞精神,就是分享,而不是孤寒财主的斤斤计较与吝啬。

故事主角商良和团契的圣诞精神通过世俗的行为表明了自己的存在,同时也赢得了世俗的回报。

狄更斯认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进一步发展了他在前期作品中所宣扬的以仁慈为核心的圣诞精神。

他要人们“勿以暴抗恶”,用仁爱、宽恕的精神来对待敌对的阶级。

凡是“以暴抗暴”,违反这种基督教仁慈精神的必然会自食其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