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全诗及赏析(通用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通用15篇)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1
蝶恋花·窗外绿阴添几许
窗外绿阴添几许。

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

老尽莺雏无一语。

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画梁双燕乳。

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

自是思量渠不与。

人间总被思量误。

翻译
当日的雏莺已经长成,它悄悄地飞来,衔了颗樱桃又飞去了。

看那窗外的绿树,又添了多少浓阴,只剩下红艳艳的樱桃,似乎要把残春留住。

独自坐着,静看那画梁上双燕在乳雏。

燕语呢喃,像在惋惜我已年华迟暮。

我自个儿在想念着他,燕子自然是不懂得的。

唉,人间总被相思所误。

注释
朱樱:深红色的樱桃。

古代视为珍果。

左思《蜀都赋》:“朱樱春熟。


莺雏:幼莺。

画梁:雕花绘画的梁柱。

双燕乳,双燕在哺育幼燕。

迟暮:比喻衰老。

渠不与:谓心中人不能与共晨夕。

渠:俗称他人曰渠。

思量:相思。

赏析
这首《蝶恋花》是王国维的代表作之一,全词抒写伤春怨别之情,寄寓对于人生的看法,其哲理意味并不很浓烈,而细加吟绎,仍可见它与传统的伤春怨别词有所不同。

词的上片侧重描写伤春情绪。

“窗外绿阴添几许”起拍设问。

一开始便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住。

因为绿阴增添,意味着春色衰减;经此一问不能不跟着察看窗外景象的变化。

“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

接着回答设问。

如此一问一答,即勾画出一幅绿肥红瘦的暮春景象图。

原来词人关心的不是绿阴添加了多少而是还有几许春意。

这时剩下的只有樱桃,抓住春天的裙角,不肯放春归去。

词人无一字提及惜春,但惜春之意已现。

“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而结拍又在这图中添上一笔,谓春天已是如此凋残,黄莺儿还要将此唯一为春天留下标志的樱桃衔走,表现出其对于春天的怜惜情状。

以上所写,虽为一般自然物象,看似与社会人生无关,而自然物象的变化,却处处牵动人心。

下片由伤春转入怨别,专讲社会人生。

“坐看画梁双燕乳。

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

点出了上片之景全是词人在室内所见,窗外已无春意。

词人将目光移及画梁双燕,希望能获取一些安慰,却见画梁间小燕子,呢喃细语,像是为人们失去美好的春天感到惋惜。

而小燕子之成双成对,相亲相爱,同样也引起了主人公的怨别情绪。

眼中所见乃心中所想,这一句反衬出词人的孤寂和凄凉。

因为此时的主人公正是独自一人“坐看画梁双燕”。

这是由眼前物景所触动的无端烦恼。

此时此刻,主人公多么希望能够像画梁双燕那样,与自己所思的人在一起。

“自是思量渠不与。

人间总被思量误。

”这是词人的感叹。

由此将词人带回现实中来,先前所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莺莺燕燕飞来飞去,欢欣鼓舞,是因为他们从不“思量”的缘故,世间之人之所以有迟暮之感,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是被“思量”所误呀!这里,主人公埋怨自己的“思量”不为对方所理解。

在现实面前,经过再三“思量”,终于有所觉悟,认识到:“思量”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这就是全词所写惜春怨别情状所要说明的道理。

所谓“思量”,可以解作相思,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对于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社会人生变化的一种“忧患意识”。

当然,词作所写伤春怨别情绪,都是“思量”的具体内容。

如果从字面上看,这首词所写伤春怨别情绪,似乎人皆有之,不见得有何特别之处,但是,如果联系作者的人生观及其对于世界的.看法,就可发现这首词所写的情绪,内容很不一般。

王国维对于人生怀有“极深之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缚于生活之欲,只是痛苦而已。

所谓伤春怨别情绪,实际上也是生活之欲的体现。

他主张文字及美术,应当遗弃一切“关系”与“限制”才能得到解脱。

因此,这首词对于“思量”的看法。

当与这种在生活之欲中求解脱的思想有关。

这就是说他已经认识到,对于自然物象变化的伤感情绪,对于悲欢离合的怨恨情绪,一切“思量”都将带来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又是很难解脱的。

他把这一人生体验,即人生哲理,写到词中来,指出“人间总被思量误”,这却是前人所未曾道及的。

创作背景
此词为词人于1907年春作于海宁。

当时词人刚刚入京,历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局编译、名词馆协修。

词人怀着哀怨无奈的情绪写下了这首词,这其中也包含了个人的心曲和时代的苦闷。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2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翻译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

但好景不长,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

久处异乡,又是一年清明节。

黄昏坐在小院思念亲人。

可是,在遍地落花时偏偏遇到伯劳鸟。

亲人所处之地与这里仅隔咫尺江山,却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而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

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

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而且让人梦中惊醒的又是刺耳的角声。

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注释
阑珊:衰败、将尽之意。

芳草歇:香草将凋萎,不再芬芳。

客里:离乡在外期间。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习俗或活动。

落红:落花。

啼鴂:又名伯劳鸟,类似杜鹃的一种鸟,鸣声悲凄,古人认为是不祥之鸟。

咫尺:形容距离近。

楚越:春秋战国时两个诸侯国名。

目断:犹望断。

一直望到看不见。

魂销:谓灵魂离体而消失。

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

音尘绝:音讯断绝。

音尘,音信,消息。

梦破:梦醒。

心欲折:形容伤心欲绝。

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赏析
这是苏东坡写的近十首《蝶恋花》的一首。

从词面上看,显然是一首于暮春时缅怀亲友之作。

词中没有说明所怀念之人是谁。

从所表达的情感来看,他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亲友,而是关系比较密切而又常常为他所想念的人。

词的上片抒写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作者与亲人的互相思念之情。

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苏东坡举目所见,确实“春事阑珊芳草歇”。

这是他对暮春景的概括。

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

“又”过清明。

按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茔墓的节日,但是他乡作客,先茔不在此地,无从祭扫。

落红处处,入耳之声,偏偏是鴂鸟啼鸣。

这是他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又是“春事阑珊”的形色补充。

词的下片,作者继续表述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亲人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

天不作美,不如人愿。

“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
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奏的进军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

这里的“梅花”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声,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东坡此词,如单纯把它看作怀人之作,调子似乎低沉一些。

但情感真挚,婉转曲折,感人至深,但为了进一步领会它所含的真情实意,应从东坡的政治生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加以探索。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

当年暮春,苏轼在镇江一带办理赈饥事,已将近半年未能回家,因作此词以表达对杭州家人的思念。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3
蝶恋花·旅月怀人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注释
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

生憎:生,语助辞。

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 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重头六十字,仄韵。

“乌鹊”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诗意。

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

李白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

一名《梅花引》。

生憎:生,语助辞。

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鉴赏
词的第一句“月去疏帘才数尺”句面上讲的是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异常的明亮皎洁,能见度高。

作者起笔含蓄,浓重细密的心思积而不发,这也多与作者在长年艰辛苦难的生活中所养成的隐忍低敛的性格相关。

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伤心旧事啊,以致于作者都不忍久视。

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在古时又称之为“揭帘法”写的是帘,目的却是帘后的人,揭开帘子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第二句“乌鹊惊飞”源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南飞的乌鹊它不是本地的乌鹊,绕树三匝,为何迟迟不肯落羽?真的是没有树枝可以留驻吗?其实不然,既然有树,枝桠总是有的,只是境迁物非,草木殊类,异地险境让乌鹊感到犹豫,不安和惊虑,没有了归属感。

这与作者后半生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是何其地相似。

作者月夜吟诗,念到伤心处,情难以堪,一片伤心白既照应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阕词的基调。

第三句“万里故人关塞隔”很多砖家认为这里的故人是指远谪边境的孙启或丁澎等挚友,我不能苟同这种说法。

孙启和丁澎等人同样也遭流放,作者如果客寓他乡,在寂寞的深夜里,最能勾起作者怀念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家,故乡,和故乡的故人,这是常情。

所以这里的故人不会是同病相怜的那些好友。

这位故乡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让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记得个中韵律,以致于在异乡的深夜,幽闻南楼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家乡的.他在万里之外,这又是谁在吹弄如此熟悉的笛声...说到底其实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声,作者是太想家了。

后半阕第一句把作者和读者神游在外的思绪拉近到“灯前”,也就是作者这位“病客”的跟前。

作者行家里手,行文思路相当清晰,文章结构也井井有条。

前半阕寄情于景,后半阕移情于人。

刘熙载的《艺概。

词曲概》有言:“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简单而言就是写词不能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词写的再华丽也是下品,写的差的那就是恶俗
了。

现在有很多写“新词”的作者,自诩文采高古,填出来的词就跟叙事散文一样,还网上报上到处贴,就跟电线杆上的“狗皮膏”一样了,都懒的撕你。

第二句“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孤单的影子,在房间里来回踱两步,想睡那由得自己啊。

词面上作者自己的意思是蟋蟀的吟叫搅扰地自己无法入睡,其实还是因感慨为自己的伤心的旧事和凄凉的当下而无法入眠。

末句这位辛苦的诗人终于在“墙角芭蕉”的僻护下获得了暂时的宁静,芭蕉叶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挡住了在多数人眼里是美好圆满象征的那轮明月,把作者伤痕累累,不忍卒视的内心静静地掩藏起来。

同时芭蕉伊遮掩窗儿黑也与前文的伤心白形成了呼应。

《二乡亭词》评论道:“感得芭蕉遮掩,为‘一片伤心白’也,细不可言。

”至此完美收笔,妙不可言。

创作背景
莱阳宋氏在明末与入扰山东的清军作战中,曾有大伤亡,宋琬父兄辈中殉难多人。

公元1645年乙酉之初,琬南奔流亡在吴中一带,后虽出仕新朝,一生处于坎坷逆境。

此词写旅途月夜怀人,从“万里故人关塞隔”句看,似怀遣戍塞外之故友。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4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翻译
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

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

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

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注释
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

青螺髻: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

真个:真的,的确。

个,助词。

拚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赏析
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

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

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

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

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

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词人的家人急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

家人盼归,可是作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愁面对东风抛洒热泪了,所以结句说“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最后这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是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

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邮,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苏轼在润州京口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这首词。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5
蝶恋花·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翻译
夜间在亭台上闲适的踱着步子,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渐渐逝去的气息。

夜里飘落了几点雨滴后又停住,积云遮挡的月亮朦胧不明,云层也随着风移动。

桃花、杏花在暗夜中散发着幽幽香气,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小小的心田里积聚着千丝万缕的相思意,辽阔的天地间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排这些愁绪。

注释
遥夜:长夜。

亭皋:水边的平地。

闲:吴本《二主词》误作“闭”。

信:吴讷本、吕远本、侯文灿本《南唐二主词》作“倒”。

杏:《尊前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作“杏”。

一寸:指心,喻其小。

绪:连绵不断的情丝。

“千万绪”有千丝万缕的意思。

安排:安置,安放。

赏析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

词人“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

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春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上片最后两句是词人耳目所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春风挡住而听不到了。

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胧不明。

这两句写景,清
新淡雅而又流转自然。

过片谓这时虽说已过了桃杏盛开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闻。

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

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

下片二、三句词意陡转。

词人遐想联翩之际,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她们说些什么听不清楚,但不断传来的莺语,对他来说是一番诱惑。

结尾两句,写词人因意中人不身边,以致常常魂牵梦萦。

今夜出来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

举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绪,由此可见其徬徨、感伤与苦闷的程度之深。

简评
时节已过清明,桃杏芳香依然。

小雨之后,淡月朦胧。

信步亭皋,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思。

诗人把惜春、伤春与怀人的思绪,融为一体。

全词写得轻柔纤巧,婉丽多姿。

此词通过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时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起伏扬抑的伤春、相思情怀。

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

写景鲜明,抒情真挚,语言浅近,读来委婉动人,艺术上确有不凡之处。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6
天淡云闲晴昼永。

庭户深沈,满地梧桐影。

骨冷魂清如梦醒。

梦回犹是前时景。

取次杯盘催酩酊。

醉帽频欹,又被风吹正。

踏月归来人已静。

恍疑身在蓬莱顶。

赏析
词至南宋始多运典,有“掉书袋”之习。

而北宋词坛,一般仍以白描精绘、直抒胸臆为主,与唐五代词相去不甚远。

李之仪的词大致亦多如此。

此词上阕主要写作者白昼酣睡和初醒之状。

前三句都写作者昼眠初醒时所见之景。

“天淡云闲”,括写此日好天气,而“晴昼永”三字,表面似写昼长,实际上却暗写作者昼眠时间之长。

“庭户深沉”,
既交代了作者的昼眠地点,又说明作者是闭门独眠。

而“满地梧桐影”,则点缀了庭内的幽静气氛。

“骨冷魂清”四字,固然可能是昼梦所致,但从全词的纵酒豪放的落拓不羁来看,作者很可能就是躺在梧桐树下的阴影中昼眠的。

“梦醒”、“梦回”,说明作者是睡了又睡、一梦连一梦。

而所梦者,则皆是生平所感之人事。

于是,作者因梦而感慨,索性爬将起来,到外面去喝酒排遣了。

下阕即由酣睡而转到了对自己醉酒情景的描写。

此处的“催”字用得好,表明作者是催促自己赶快醉去,这与杜牧的诗句“但将酩酊酬佳节”同妙。

而“醉帽频倚,又被风吹正”之句,虽纯从杜甫的.诗句“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中化出,但却活画出作者从酒肆出来,巾帽歪戴,一个人在风中醉步踉跄、摇摇摆摆的醉酒情景。

“踏月”二字,则说明作者归来已经天黑,暗透出其饮酒时间之长,与上阕之“晴昼”恰成反笔。

“人已静”,则已夜深矣。

而作者却仍然恍恍忽忽,怀疑自己是否身在“蓬莱顶”上。

这不仅说明此时作者酒意尚未全醒,又反映了词人豁达开朗、怡然自乐的情怀,与“醉帽频倚”数句,都可说是“酩酊”二字的具体写照。

总之,此词上阕写白昼独眠,下阕写夜半醉归,表现了作者对酒当歌、行乐及时的人生态度和宽敞胸怀。

而其对人生的感叹之意,则均在酣睡与醉酒之后深藏着,让人们自己去领会。

这可以说是此词的基本构思。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7
蝶恋花·和漱玉词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

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注释
花漏:镂花的铜漏。

欹枕:斜靠在枕上。

窗罅:窗户的缝隙。

桐花凤:鸟名,羽毛五色,暮春采集桐花而得名。

连珠弄:古曲名。

注释
漱玉词: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集。

花漏:镂花的铜漏。

欹枕:斜靠在枕上。

窗罅(xià):窗户的缝隙。

桐花凤:鸟名,羽毛五色,暮春采集桐花而得名。

连珠弄:古曲名。

赏析
这是《衍波词》中的名作。

“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的'比喻清新尖利,以致词人被称做“王桐花”。

细绎词意,此词恐亦有寄托,“往事迢迢”二句,或与其早岁《秋柳》诗一样,表现出对南明王朝的眷念。

此词为和李清照《蝶恋花》词。

李作如下:“暖雨和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再三味之,似终不及和作之雍容深婉。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8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柳永全诗翻译: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
无意味。

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蝶恋花柳永赏析:
伫倚危楼风细细。

说登楼引起了春愁。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

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

春愁,又点明了时令。

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

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

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

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

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

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

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柳永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