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蜘蛛织网》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合集下载

《蜘蛛织网》 教案

《蜘蛛织网》 教案

《蜘蛛织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蜘蛛织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蜘蛛织网的技巧和原理。

(2)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蜘蛛织网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

(2)准备实验材料,如蜘蛛、网等。

2. 学生准备:(1)观察身边的蜘蛛和蜘蛛网。

(2)收集有关蜘蛛织网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蜘蛛和蜘蛛网。

(2)展示蜘蛛织网的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2)学生自主总结蜘蛛织网的技巧和原理。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收集到的蜘蛛织网资料。

(2)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4. 实践活动:(1)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

(2)观察记录:学生记录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2)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蜘蛛和蜘蛛网,记录蜘蛛织网的过程。

2. 查阅资料,了解蜘蛛织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蜘蛛织网,让学生了解了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共享资源,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语文A版一年级(上)语文第一册 蜘蛛织网 第一课时 课件

语文A版一年级(上)语文第一册 蜘蛛织网 第一课时 课件
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
第一课时
执教:温州财税希望小学 林甲坚
20 蜘蛛织网
课文 自学要求 课外知识
Zhī
20.蜘
Zhū

织Zhī

一只蜘蛛在织网。它刚织了几下,
一Z阵hèn大风吹来,把丝sī
guā

duàn
断了。
chóng
蜘蛛重新织起来。它刚织了一半,

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蜘蛛不泄xiè气,再从头织。织啊,织
蜘蛛怎样结网呢?
蜘蛛就是用这种蛛丝来结得网。蜘蛛 结网时,先吐出几根细长的丝,借住风 力,将这些长丝固定在另外一点上,结 成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轮廓,再由中心 点向四周结辐射状的线,然后由中心向 外结成圆形骨架,这些线没有粘性;骨 架构成后,蜘蛛再由外向中心反方向结 网,这些线具有粘性,是捕虫用的。
2.思考填(tián)空: 蜘蛛一共织了( 4)次网,第一次丝(刮断了), 蜘蛛(重新织 );第二次网(打破了),蜘蛛(从头织); 第三次网(砸破了),蜘蛛(又重新织);最后蜘蛛 (终于)织成了一张网。
你看,蜘蛛捕获了一只蚊子,又可以美餐 一顿了,蜘蛛怎么捕捉这些昆虫呢?
蜘蛛肚子里不断的产生粘液,这种粘液 遇到空气,就变成一种具有很强粘性的丝, 蜘蛛就用这种丝织出很大的蜘蛛网来,蜘 蛛网就是蜘蛛的狩猎场 ,用来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bīng báo
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阵冰 雹打来,

又把网砸破了。
huī
蜘蛛不灰心,又重新织。织啊,织
zhōng yú
shí
啊,终 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

《蜘蛛织网》的教案

《蜘蛛织网》的教案

《蜘蛛织网》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蜘蛛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织网方式。

2. 蜘蛛织网的过程及所用技巧。

3. 蜘蛛网的特点和功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蜘蛛织网的过程、特点和功能。

2. 教学难点:蜘蛛织网的技巧和原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提高观察力。

2. 讲解法:教师讲解蜘蛛织网的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蜘蛛网模型,增强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蜘蛛网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蜘蛛织网的图片和视频。

2. 准备蜘蛛网模型制作材料,如细线、胶水等。

3. 准备蜘蛛标本或图片,方便学生观察。

4. 划分学习小组,确保合作、交流的顺利进行。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蜘蛛织网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蜘蛛为什么要织网。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蜘蛛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织网方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及所用技巧,解答学生疑问。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制作蜘蛛网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蜘蛛网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蜘蛛属于____纲,____目,____科。

2. 选择题:蜘蛛织网的主要目的是____。

A. 捕食B. 防御C. 繁殖D. 取暖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蜘蛛网,记录其特点和功能。

2. 调查蜘蛛在不同环境下的织网方式,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蜘蛛织网》的教案

《蜘蛛织网》的教案

《蜘蛛织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蜘蛛的种类和特点2. 蜘蛛织网的原理和过程3. 蜘蛛网的结构和功能4. 观察蜘蛛织网,分析其技巧和策略5. 探讨蜘蛛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蜘蛛织网的过程、蜘蛛网的结构和功能、蜘蛛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蜘蛛织网的原理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蜘蛛织网的奥秘。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蜘蛛织网的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4. 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蜘蛛网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蜘蛛织网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蜘蛛和蜘蛛网,准备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蜘蛛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蜘蛛网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蜘蛛的种类和特点,蜘蛛织网的原理和过程,蜘蛛网的结构和功能。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蜘蛛织网的原理和过程,蜘蛛网的结构和功能,蜘蛛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观察实践:学生分组观察蜘蛛织网,分析蜘蛛的织网技巧和策略,讨论蜘蛛网的美丽和智慧。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蜘蛛网在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蜘蛛网的价值。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蜘蛛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蜘蛛和蜘蛛网。

7. 分享交流: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讨论和案例分析成果。

8.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蜘蛛织网的奥秘和价值。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蜘蛛和蜘蛛网,记录蜘蛛的种类和特点。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蜘蛛织网》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安排:每课时约40分钟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和织网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界中蜘蛛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蜘蛛织网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蜘蛛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美的眼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和织网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界中蜘蛛的能力。

难点:1. 让学生理解蜘蛛织网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蜘蛛织网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蜘蛛织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蜘蛛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蜘蛛的基本知识,如生活习性、种类等。

2. 蜘蛛织网的过程:(1)教师展示蜘蛛织网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讨论蜘蛛织网的技巧和原理。

3. 学生实践:(1)分组让学生动手模拟蜘蛛织网,可以使用丝线、棒冰棒等材料。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蜘蛛织网的原理和技巧。

(2)拓展学生对蜘蛛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认识。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蜘蛛,记录蜘蛛的生活习性和织网过程。

(2)绘制一幅蜘蛛织网的图画,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六、课程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蜘蛛的生活习性和织网过程。

2. 学生能够解释蜘蛛织网的基本原理。

3. 学生能够观察自然界中的蜘蛛,并记录其生活习性和织网过程。

4.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形式展示蜘蛛织网的场景。

七、教学资源1. 蜘蛛织网的图片或视频。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蜘蛛织网》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蜘蛛织网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蜘蛛织网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基本过程;(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蜘蛛织网的特点;(3)运用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让学生探讨蜘蛛织网的优点和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蜘蛛织网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蜘蛛织网的优点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视频:蜘蛛织网的过程;2. 图片:蜘蛛织网的实物图片;3. 材料:蜘蛛织网的模型或实物;4. 小组合作工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蜘蛛织网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蜘蛛织网的过程;(2)邀请学生分享对蜘蛛织网的观察和感受。

2. 新课导入:(1)介绍蜘蛛织网的基本过程和特点;(2)讲解蜘蛛织网的优点和应用。

3. 小组合作:(1)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观察并描述蜘蛛织网的特点;(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探讨蜘蛛织网的优点和应用。

4. 展示与分享:(1)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观察和分析的结果;(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对蜘蛛织网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蜘蛛织网的特点和优点;(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描述和分析蜘蛛织网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观察身边的蜘蛛织网,并记录下来;2. 思考蜘蛛织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保护蜘蛛和生态环境;3. 完成一份关于蜘蛛织网的手抄报或绘画作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蜘蛛织网》教案

《蜘蛛织网》教案

《蜘蛛织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界中生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蜘蛛织网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技巧和过程;(2)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界中生物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蜘蛛织网的视频或图片;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蜘蛛织网的视频或展示图片;(2)学生观察并描述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2. 探究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观察蜘蛛织网的现象;(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蜘蛛织网的技巧和过程;(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与操作:(1)教师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并记录;(2)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观察记录本上的观察任务;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观察记录本的记录和蜘蛛织网观察报告的质量。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学习。

七、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掌握了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2.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是否得到提升?3. 教学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八、拓展活动:1. 邀请生物学家或环境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蜘蛛织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进行蜘蛛织网的自然观察实践活动,如户外考察或校园观察。

一年级上册 蜘蛛织网教案 语文A版

一年级上册 蜘蛛织网教案 语文A版

一年级上册《蜘蛛织网》教案(语文A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蜘蛛织网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蜘蛛织网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教育学生勤奋、自律,像蜘蛛一样努力织好自己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3)朗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蜘蛛织网过程的细节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3. 作业准备:课后练习册、写字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蜘蛛织网的过程。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蜘蛛织网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2)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

(3)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教读生字词。

(3)书写练习,巩固生字词记忆。

4. 朗读与表达(1)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2)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课文情节,培养表演能力。

(3)小组讨论:如果你们是小蜘蛛,你们会怎么织网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蜘蛛织网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

2. 写字本:抄写今天学习的生字词。

3. 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观察大自然中的蜘蛛织网,并分享观察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教案(5篇材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教案(5篇材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教案教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蜘蛛、抽、散、鹰;认识反文旁,回忆三个带有反文旁的字。

掌握抽的笔顺。

识记抽、散、岩、滚、逮;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蜘、蛛、鹰。

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散步、逮住的意思。

3、正确书写把、岩、抽、散4个字。

4、分角色读一读小牛、小羊、小狗、小鸭和小猫的说话段落,做到正确、通顺。

5、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

教学准备:媒体动物头饰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蜘蛛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2、出示课题。

3、学习生字:蜘蛛4、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只小小的蜘蛛,看看它是如何织网的?5、齐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师:那大家想不想去认识一下这只会织网的小蜘蛛呢?那好,让我们一起去找他吧!那它在哪里呢?请大家打开书本找一找。

2、学生交流。

3、出示第一小节。

4、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5、学习生字:抽(至于蜘蛛是从哪里把丝抽出来的呢,我们一会儿再交流)6、指导书写:抽把7、指导朗读。

8、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蜘蛛?(勤劳:一清早)三、学习第27小节。

1、师:天终于亮了,小动物们都纷纷出来了,读读他们的叫声,猜猜它们是谁?出示词语卡片:哞哞咩咩汪汪喵喵嘎嘎(小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鸭)2、学生一一对应。

3、师:它们看见小蜘蛛在织网后,都对小蜘蛛说了些什么?用划出,并学学其中的生字。

4、反馈交流。

出示:哞,哞。

小牛对它说,到湖边散散步吧!咩,咩。

小羊对它说:到岩石上跳跳吧!小狗对它说:汪,汪。

到草地上打个滚吧!小猫对它说:喵,喵。

去睡一会儿吧!小鸭对它说:嘎,嘎。

去游泳吧!5、学生字。

要点指导:【生字:散认识反文旁书空描一个指导读:散散步轻声】【生字:岩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指导书写,描一个。

】【生字:滚找找好朋友,尝试写写笔顺】6、师:小动物们招呼小蜘蛛去玩耍,去休息,那小蜘蛛是如何回答他们的呢?找一找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一年级上册 蜘蛛织网教案 语文A版

一年级上册 蜘蛛织网教案 语文A版

一年级上册《蜘蛛织网》教案(语文A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及蜘蛛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蜘蛛织网的特点和过程。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蜘蛛织网的过程。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及生活习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小组讨论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蜘蛛和织网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蜘蛛的生活习性,引出本课课题《蜘蛛织网》。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蜘蛛是如何织网的?蜘蛛网有什么特点?(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练习(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个人朗读,给予评价和建议。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庭作业:观察大自然中的蜘蛛和织网,下周分享观察心得。

六、教学拓展1. 故事续编:请学生想象蜘蛛织网后的情景,为故事编写一个续集。

2. 蜘蛛网手工制作: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蜘蛛网模型,增强动手能力。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蜘蛛织网》公开课教案

《蜘蛛织网》公开课教案

《蜘蛛织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蜘蛛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织网方式。

2. 蜘蛛织网的过程及其中的科学原理。

3. 蜘蛛织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蜘蛛织网的过程、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蜘蛛织网的科学原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蜘蛛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织网方式。

2. 演示法:展示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科学原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蜘蛛织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蜘蛛网模型。

五、教学准备:1. 课件:蜘蛛图片、蜘蛛织网过程动画等。

2. 实验材料:蜘蛛网模型制作材料。

3. 参考资料:关于蜘蛛的书籍、论文等。

4.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蜘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蜘蛛及其织网行为。

2. 讲解:介绍蜘蛛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织网方式,讲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及其中的科学原理。

3. 演示:展示蜘蛛织网的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蜘蛛织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蜘蛛网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蜘蛛织网的特点、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蜘蛛的其他生活习性。

2. 观察身边的蜘蛛网,记录其特点和作用。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蜘蛛织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实践活动。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优质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优质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优质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优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音节认读7个生字“织、晨、抽、丝、散、岩、害”,积累7个词语;认识部首绞丝旁。

2、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句子,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3、能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

学习重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音节认读7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认识部首绞丝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区分“丝”和“绞丝旁”的写法。

2、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句子,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

学习过程:一、猜谜语,引入课题。

1、看图,谁在干什么?(1)引入形声字:蜘蛛学习生字“织”,认识“绞丝旁”。

(2)引读句子。

作为课题,要注意什么?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中的人物。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读懂句子的意思。

1、出示课文描写蜘蛛织网的句子:清晨,蜘蛛从身上抽出银闪闪的丝,在农庄的篱笆上织起网来。

(1)拼音节请生字连词语,特别区分“丝”和“绞丝旁”的写法。

(2)交流反馈,师随机指导读准字音,读好词语。

(3)指名读句子2、借助停顿读懂句子意思。

(1)师范读,生模仿读。

(2)指名一生读,思考:读懂了什么?(3)交流,随机出示关键部分。

①蜘蛛在清晨织网。

(师讲解板演:清晨)②蜘蛛的丝是银闪闪的/是从自己身上抽出丝织网。

③蜘蛛是在农庄的篱笆上织网。

(4)小结,再按停顿提示读好句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人物。

1、生自读课文,师述自学要求:(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读准字音,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想想蜘蛛织网时遇到了哪些朋友,把它们的名字用括号括出来。

2、交流(1)课文小节,用手势表示。

(2)蜘蛛遇到了哪些朋友?根据生答出示板书:(小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大公鸡,猫头鹰)(3)这些朋友出现在哪几小节?三、再读课文,读懂蜘蛛和朋友们之间发生的事。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蜘蛛织网》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蜘蛛的种类和特点2. 蜘蛛织网的材料和过程3. 蜘蛛织网的功能和作用4. 蜘蛛织网的智能特点5. 人类对蜘蛛织网的利用和研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蜘蛛织网的过程、功能和作用,蜘蛛织网的智能特点。

2. 教学难点:蜘蛛织网的材料和过程,蜘蛛织网的智能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蜘蛛织网的奥秘。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蜘蛛织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蜘蛛织网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蜘蛛的种类和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蜘蛛织网的材料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蜘蛛织网的功能和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蜘蛛织网的智能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5. 案例分析:介绍蜘蛛织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蜘蛛丝的仿生学应用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意识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蜘蛛织网,亲身体验蜘蛛织网的奇妙。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蜘蛛织网的科学研究和应用。

3. 开展蜘蛛织网主题的科学展览,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蜘蛛的知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蜘蛛织网》相关章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蜘蛛织网》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蜘蛛织》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蜘蛛织》教案 第⼀课时 教学⽬标: 1、学会本课12个⽣字,能够给多⾳字“结”据词定义。

2、理解本课的词语:蜘蛛⾬点结实终于。

3、能够流利的朗读本课课⽂。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课的⽣字 课前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1、揭⽰课题:⼩朋友,你看见过蜘蛛吗?那他们有那些本领呢? 2、我们都知道蜘蛛的本领可⼤了,今天我们就来⼀块学学这篇课⽂《蜘蛛织》 3、教学⽣字:蜘蛛织三个⽣字 4、⾃学⽣字读通课⽂ A、轻轻的朗读课⽂,给⽂章标上⼩节号,遇到⽣字多读⼏遍 B、出⽰课⽂的⽣字,进⾏重点正⾳:砸重终和多⾳字:结 C、给充分的时间⾃由朗读分段朗读课⽂ D、指名朗读进⾏评议 5、你读了课⽂你知道这篇课⽂写了⼀件什么事? 6、学习课⽂中的其余的⽣字 7、⼝头组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8、抄写⽣字,完成课堂作业1 9、先完成的同学朗读课⽂。

第⼆课时 教学⽬标: 1、继续巩固⽣字,理解词语“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学习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3、学习课⽂的2、3、4、段课⽂,明⽩课⽂告诉我们的⼀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决⼼,碰到困难⼤的不灰⼼,肯下⼯夫,就⼀定能把事做好。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读⽣字和⼝头组词 2、听写课⽂⾥⾯的词语 3、蜘蛛在织遇到了什么困难?读课⽂第⼀段板书:⼤风刮断 4、学习第⼆段:蜘蛛灰⼼了,放弃了吗?没有是的。

他重新开始织,理解词语:重新?(以前织的⼀点都不剩下了) 5、再读读她遇到了什么困难?看看这时候它织了多少?(⼀半) 6、可是他还是不灰⼼,从头开始织,读课⽂第三⾃然段 7、练习说话:蜘蛛重新织,⼀阵⾬点打来,把() 8、⼝头练习:蜘蛛被()可是蜘蛛⼀点都没有灰⼼他()终于() 9、你猜想结果会怎么样?读课⽂的第四⾃然段 10、连起来读读课⽂的1-3段找找蜘蛛的被破坏了⼏次?找出动词刮——打——砸说明了什么? 你对这只蜘蛛有什么想法? 11、他有没有在困难⾯前灰⼼?对没有理解词语“不泄⽓”也就是不灰⼼的意思。

教案:《蜘蛛织网》的教学设计精髓

教案:《蜘蛛织网》的教学设计精髓

优秀教案:《蜘蛛织网》的教学设计精髓一、教材分析《蜘蛛织网》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篇小说。

该文主要讲述了小蜘蛛为了建立自己的家园而努力不懈地织网的故事。

学生一定要在阅读过程中明确地感受到蜘蛛所表现出的踏实、执着、聪慧、善于思考的精神,并从中领悟到蜘蛛精神所倡导的做人之道。

二、教学目标1.导入课题:通过图画导入“蜘蛛织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反思能力奠定基础。

2.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熟读文章,尝试理解蜘蛛精神中的诸多元素,逐渐理解蜘蛛织网的含义。

基础上,从课文选择中、主旨把控、深度阅读等范围内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多元思考,用自己的声音、手势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蜘蛛织网的理解和感受。

3.追踪反思: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反思出来,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也为下次教学更好地开展做准备。

三、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在一些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学方法来展示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引导学生理解蜘蛛精神,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2.情景模拟:通过将课文情景所描写的环境创构出来,并将学生融入其中,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及领悟文章。

3.多元思考:通过提出问题、举出例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从不同角度理解蜘蛛织网的含义及蜘蛛精神。

四、教学手段1.PPT演示:可用来带领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主旨把控及三大板块的核心讲解。

2.谈话互动:通过谈话互动,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粉饰课文时有更多挖发创造性地思考机会。

3.数码设备:可以使用电脑、iPad等设备,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有备查资料、留下思考笔记,便于后期总结与整理。

五、评价策略1.课堂互动: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需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2.英雄模型:在评价时,可将蜘蛛作为英雄模型,引导学生吸纳蜘蛛精神,以此来评价、印证学生们的未来行为和思维。

3.思维挑战: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深度,可在评价环节中提出具有启示性的思维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给出相应答案。

教学设计1:蜘蛛织网(第1课时)

教学设计1:蜘蛛织网(第1课时)

第19课《蜘蛛织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蜘蛛、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4.注意学生耐挫心理的培养。

【教学重点】体会蜘蛛织成大网的艰难历程。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并将领悟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

因为从现象抽象出本质是一次飞跃,从思想转化为自觉行为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更高层次的飞跃。

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此飞跃的过程。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第1段,学会“蜘、蛛、织、阵、丝、断”6个生字,理解“蜘蛛”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把字句”的特点。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蜘蛛织网的情况。

2.收集有关蜘蛛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观察过蜘蛛的同学有哪些你能说说蜘蛛结网的情况吗2.你还收集了有关蜘蛛的什么信息能与大家共享吗3.出示课题。

正音:蜘蛛hīhǖ、织hī。

这三个字可以怎么记——教师补充有关蜘蛛的知识。

二、听录音朗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三、听后交流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

四、学习课文第1段1.自由读第1段,用数字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齐读第1句,想想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3.教师范读第2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怎么读会更好4.学生仿读,在仿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描绘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6.找出文中的“把”字句,学着说一句“把”字句。

7.欣赏课文第一段录音范读。

听后仿读。

五、巩固练习1.随堂练习。

1 看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 口头扩词比赛:织——织网、织布、织衣……丝——丝线、吐丝、丝绸……断——刮断、打断、折断……3 把文中的“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一年级上册蜘蛛织网教案语文A版

一年级上册蜘蛛织网教案语文A版

蜘蛛织网⊙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像蜘蛛一样,不气馁,不灰心,勇敢地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按笔顺规则书写4个字。

2。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蜘蛛在困难面前的勇敢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词语卡、朗读音带、蜘蛛织网的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谜语:有个姑娘,事儿真忙,又是纺线,又是织网。

织了网儿不捉鱼,捉些小虫当口粮.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2.(示蜘蛛图片)师:哪位小博士能向大家介绍一些蜘蛛的本领?3.师:原来这只小蜘蛛织网是为了帮我们捉害虫啊!它多能干。

那我们快去看看它是怎么把网织好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受。

2。

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画上记号,再反复练习,读准字音.(三)创设情境、认读生字1。

读准字音。

师:小蜘蛛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字宝宝,谁有胆量摘下小蜘蛛,和后面的字宝宝交上朋友?(小蜘蛛上标有序号,学生指定序号摘下小蜘蛛后必须大声正确读出后面的生字来)指名摘小蜘蛛读生字。

师:不错,声音都很响亮.瞧,把字宝宝都吵醒了。

咱们请它们作个自我介绍。

字宝宝:我叫“织zhī”,请大家跟我读一读。

(织、网、刚、丝、新、雨、破、再、冰、坐、虫)2。

记住字形。

(1)出示“织、刚、新"字,启发交流:这些字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引导学生认识绞丝旁、立刀旁。

(2)出示“网、丝、破、冰”字。

师:小朋友你看这是什么字?对,是“网”字。

大家都认识这个字。

现在我们试着换一种眼光来看这个字,睁大眼睛,用“心"慢慢去看,把它当作画来看,把感觉告诉我。

启发交流:通过学习你对汉字有怎样的感觉?(启发学生感受到汉字就像一幅画,“网”字就像一张网。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蜘蛛织网》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2.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蜘蛛织网的技巧和原理。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学生准备:1. 观察蜘蛛织网的经历。

2. 记录蜘蛛织网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蜘蛛织网的经历。

2. 展示蜘蛛织网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15分钟)1. 讲解蜘蛛织网的过程,包括选址、织网、捕食等。

2. 分析蜘蛛织网的特点,如丝的强度、网的形状等。

三、实践活动:观察蜘蛛织网(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蜘蛛网进行观察。

2. 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四、总结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总结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

五、讲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5分钟)1. 讲解蜘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捕食害虫等。

2. 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实践活动:保护生态环境(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2. 学生展示活动设计,互相交流、学习。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成果、学生互评等。

评价内容:1. 学生对蜘蛛织网的过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蜘蛛织网》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词,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织网的艰难历程,从而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从朗读中感受蜘蛛织网的艰辛,并能联想到自己。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课
1.
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有这样一
只动物,很少有人喜欢它,它就是——(出示蜘蛛图片),你喜欢蜘蛛吗?你认识这两个字吗?(出示卡片相机渗透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学习《蜘蛛织网》,请伸出小手跟老师写课题,(相机指导网的识字方法——想象画面。

)齐读课题。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
(一)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小蜘蛛在课文中等着我们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请看小提示,可要仔细听呦!
1.一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书,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2.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出示生字“网、刚、刮、断、半、灰、再、终、张、实、捕、捉”,了解学情。

3.指导读句,学习字词。

(生字变红)
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1.请看!(出示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一只”、“一阵”把话说的更完整吗?)出示卡片:(一阵大风刮断)
3.小蜘蛛是怎样做的?请读第二段。

(出示)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4.板书(重新),重新是什么意思?你能重新把这个词语读一遍吗?(读得真不错!请你领着大家把这个词语重新再读一遍。


5.练习说话。

谁能用上“重新”说一句话?(相机评价指导)
设计意图:重在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培养说话能力。

学习第二次困难。

1.可是,刚织好一半又发生什么事?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板书:一阵雨点打破)
2.体会蜘蛛心理。

当一阵雨点把网打破的时候,蜘蛛心里会怎样想呢?
3.它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板书:不泄气从头)
蜘蛛不泄气,又从头织。

织啊,织啊,眼看网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①理解“不泄气”的意思,通过读,体会蜘蛛的不泄气、不放弃。

(“不泄气”是什么意思呢?谁能不泄气地读一读?)
②理解“织啊,织啊”
A.指名读。

(你把小逗号读的很有感觉,让大家一听就体会到好像蜘蛛织了好长一段时间。


B.再试着读。

C.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通过 “织啊,织啊”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D.带着这样的感受谁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读、想、说、悟,学会体会人物心理。

3、练习
抄写生字,完成课堂作业1。

4、总结
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蜘蛛终于成功了,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不灰心、不泄气;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替蜘蛛高兴吧,因为它的不灰心、不泄气,感动了你我;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灰心、不泄气。

5、作业
你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板书
蜘蛛织网
一阵大风刮断重新
一阵雨点打破不泄气,从头
一阵冰雹砸破不灰心,再重新
终于又大又结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