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
一、校舍加固的目的、目标、概念
2009 年4 月,(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决定启动中 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中小学校舍综合防灾能力,把 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根据国务院、省 政府统一部署,我省已对中小学校舍建筑进行了全面排 查、鉴定,制定了实施规划,对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的 工程,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或避 险迁移等措施,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
目标
抗震加固后,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现有建筑 (C类建筑),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 50011相同的设防目标,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后续使用年限少于50年的现有建筑【30年(A 类)、40年(B类)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 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 50年的建筑。
大(1000万工程平均每天现场施工人员需达到200人); 4、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5、受天气影响作用明显(如连续降雨,连续高温等); 6、恢复工程易存在质量通病; 7、原有建筑结构未预知性大。
四、拆除施工注意事项
1、拆除顺序相对整体建筑结构而言,拆除施工 应遵循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2、相对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而言,拆除施工 应按照先非结构构件后结构构件的拆除顺序; 3、相对结构传力顺序而言,拆除施工应按照先 次受力构件后主受力构件,先水平受力构件后竖 向受力构件的拆除顺序。
拆除施工注意事项
4、拆除施工应采取必要的施工临时支撑,以保 证保留构件的结构安全和稳定,不得损伤原结构, 并对周围构件做强度和稳定分析,必要时对保留 构件进行加固。 5、拆除施工对保留构件的任何损伤均应及时修 补恢复。并对凿除后的构件进行相应处理: 6、采用高压水冲刷干净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面, 在混凝土充分湿润后,用水泥净浆或专业界面剂 涂刷一层,最后再按图纸要求浇筑混凝土。
相关施工规范: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16-2009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146: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苏省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则(试行)
施工图集: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09SG619-1
《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构造图》
13SG311-1
三、校舍加固加固专业特点
校舍加固工程特点: 1、施工专业性要求较高(粘钢、碳纤维、植筋施工等); 2、工期紧,任务重(大多安排在暑假期间大约仅60天); 3、现场劳动力密集,多工序同时施工,现场管理难度较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 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 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 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 震作用。
3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 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 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 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五、加固工程主要形式内容及方法
加固工程分类:
多层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空旷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装配式楼屋盖抗震加固工程 校舍结构减震、隔震工程
1、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涉及到如下加固施工内 容:
1)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施工。 2)水泥砂浆面层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施工。 3)板墙加固施工。 4)增设抗震墙加固施工。 5)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施工。 6)钢(钢绞线)拉杆加固施工。 7)墙体裂缝修补施工。
其含义:不论抗震设计、抗震鉴定还是抗震加 固,重点设防类建筑抗震措施和抗震验算应符 合下列要求:6-8度时,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 度提高一度要求其抗震措施,9度时,应适当 提高要求(30年→40年,40年→50年);
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 用。
概念三、后续使用年限
1、有正规设计图纸,按原设计时依据的规范确定; 2、无正规设计图纸,按建造年代确定: 1)70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校舍
拆除施工注意事项
7、在拆除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施工单位应立刻通 知设计师,待设计师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1)现有结构变形; 2)现有结构钢筋锈蚀; 3)现有结构出现裂缝。 8、被拆除构件未设置临时支撑进行拆除则必须经过计 算复核,保证不影响安全后方可进行。 9、应特别注意承重墙及非承重墙的分别,确保分辨清 楚并确认其分割线后,方可进行施工,确保结构安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 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 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概念二、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6.0.8条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 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 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
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不应少于30年; 2)80年代建造的校舍建筑,宜采用40年或更长,且
不得少于30年; 3)90年代建造的校舍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
40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50年; 4)2001年以后建造的校舍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宜采
用50年。
二、施工规范和施工图集
国家和省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建筑抗震鉴定标 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江苏省 学校校舍、医院建筑抗震安全隐患排查技术导 则(试行)》等技术标准,对保证中小学校舍 校舍安全工程学校舍安全工程质量起到重要作 用。
概念一、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校舍所在地区,按照国家现行《中国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和《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有关规定: 镇江市辖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
概念二、抗震设防类别
1)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 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 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 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 其地震作用。
——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
一、校舍加固的目的、目标、概念
2009 年4 月,(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决定启动中 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中小学校舍综合防灾能力,把 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根据国务院、省 政府统一部署,我省已对中小学校舍建筑进行了全面排 查、鉴定,制定了实施规划,对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的 工程,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或避 险迁移等措施,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
目标
抗震加固后,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现有建筑 (C类建筑),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 50011相同的设防目标,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后续使用年限少于50年的现有建筑【30年(A 类)、40年(B类)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 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 50年的建筑。
大(1000万工程平均每天现场施工人员需达到200人); 4、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5、受天气影响作用明显(如连续降雨,连续高温等); 6、恢复工程易存在质量通病; 7、原有建筑结构未预知性大。
四、拆除施工注意事项
1、拆除顺序相对整体建筑结构而言,拆除施工 应遵循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2、相对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而言,拆除施工 应按照先非结构构件后结构构件的拆除顺序; 3、相对结构传力顺序而言,拆除施工应按照先 次受力构件后主受力构件,先水平受力构件后竖 向受力构件的拆除顺序。
拆除施工注意事项
4、拆除施工应采取必要的施工临时支撑,以保 证保留构件的结构安全和稳定,不得损伤原结构, 并对周围构件做强度和稳定分析,必要时对保留 构件进行加固。 5、拆除施工对保留构件的任何损伤均应及时修 补恢复。并对凿除后的构件进行相应处理: 6、采用高压水冲刷干净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面, 在混凝土充分湿润后,用水泥净浆或专业界面剂 涂刷一层,最后再按图纸要求浇筑混凝土。
相关施工规范: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16-2009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146: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苏省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则(试行)
施工图集: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09SG619-1
《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构造图》
13SG311-1
三、校舍加固加固专业特点
校舍加固工程特点: 1、施工专业性要求较高(粘钢、碳纤维、植筋施工等); 2、工期紧,任务重(大多安排在暑假期间大约仅60天); 3、现场劳动力密集,多工序同时施工,现场管理难度较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 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 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 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 震作用。
3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 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 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 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五、加固工程主要形式内容及方法
加固工程分类:
多层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空旷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装配式楼屋盖抗震加固工程 校舍结构减震、隔震工程
1、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涉及到如下加固施工内 容:
1)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施工。 2)水泥砂浆面层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施工。 3)板墙加固施工。 4)增设抗震墙加固施工。 5)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施工。 6)钢(钢绞线)拉杆加固施工。 7)墙体裂缝修补施工。
其含义:不论抗震设计、抗震鉴定还是抗震加 固,重点设防类建筑抗震措施和抗震验算应符 合下列要求:6-8度时,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 度提高一度要求其抗震措施,9度时,应适当 提高要求(30年→40年,40年→50年);
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采 用。
概念三、后续使用年限
1、有正规设计图纸,按原设计时依据的规范确定; 2、无正规设计图纸,按建造年代确定: 1)70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校舍
拆除施工注意事项
7、在拆除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施工单位应立刻通 知设计师,待设计师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1)现有结构变形; 2)现有结构钢筋锈蚀; 3)现有结构出现裂缝。 8、被拆除构件未设置临时支撑进行拆除则必须经过计 算复核,保证不影响安全后方可进行。 9、应特别注意承重墙及非承重墙的分别,确保分辨清 楚并确认其分割线后,方可进行施工,确保结构安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 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 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概念二、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6.0.8条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 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 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
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不应少于30年; 2)80年代建造的校舍建筑,宜采用40年或更长,且
不得少于30年; 3)90年代建造的校舍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
40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50年; 4)2001年以后建造的校舍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宜采
用50年。
二、施工规范和施工图集
国家和省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建筑抗震鉴定标 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江苏省 学校校舍、医院建筑抗震安全隐患排查技术导 则(试行)》等技术标准,对保证中小学校舍 校舍安全工程学校舍安全工程质量起到重要作 用。
概念一、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校舍所在地区,按照国家现行《中国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和《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有关规定: 镇江市辖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
概念二、抗震设防类别
1)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 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 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 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 其地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