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短语之中共领导人与爱泼斯坦的世纪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领导人与爱泼斯坦的世纪友谊
宋庆龄与爱泼斯坦近半个世纪的深交
宋庆龄同爱泼斯坦的交往更是成为佳话,宋庆龄称他为“我最信
任的朋友和同志”。
爱泼斯坦从23岁开始,即从1938年至1981年,与宋庆龄共同经历了许多历史风云,共同奋战了近半个世纪。
她对
他后来在中国的工作、生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交往近半个世纪后
爱泼斯坦对宋庆龄十分了解,晚年的他评价说:“她外表柔弱,内心
坚强。
她一是原则性很强,二是非常谦逊,即使是年轻人和地位不
高的人,同她在一起也不感到拘束;有的人第一次见她,有一点不
自然,什么话都不敢讲,但是五分钟过后,就放松了。
”据不完全统计,宋庆龄生前给友人的800多封信件中,写给爱泼斯坦的就有
200余封,足以证明其友谊之深厚。
爱泼斯坦与宋庆龄的结缘,始于斯诺,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
代初期。
他是从斯诺的新闻上知道驰名中外的宋庆龄这一大名鼎鼎
女性的。
斯诺有时会把宋庆龄在报纸上发表的讲话或者文章寄给天
津的爱泼斯坦。
当时,尽管两人未曾见过面,还没有真正的实际交往,彼此仅仅通过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对彼此的基本立场与
观点倾向却有了最初也是直观的印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
1938年6月,宋庆龄在香港出面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中国福利会前身),呼吁世界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
1938年,作为战地记者的爱泼斯坦,从天津、北京一直南下,到台
儿庄采访,经过武汉,在湖南采访报道了著名的常德之战。
他一直
这么走下去,走到了广州。
这年九、十月间,适值中华民族处于最
危急的关头,也正是在宋庆龄创办“保盟”的最初时期。
爱泼斯坦在
广州街头采访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而组织的声势浩
大的游行队伍时,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的人即孙中山夫人宋庆龄。
后来他总是这样描述对宋庆龄的第一印象:“她又勇敢、又漂亮。
”他清楚地记得,宋庆龄不顾日机袭击的
危险,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两人一见如故,一见面就好像
是老朋友一样亲切。
随即,爱泼斯坦陪同宋庆龄到广州码头一起去
迎接印度国大党派来的援华人员、支援抗日战争的八路军和延安的
医疗队。
她还建议让他在广州成立一个保卫中国同盟分部,由他负责。
不久,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
这时,爱泼斯坦工作的合众社以
他过于“亲华”而不适宜在日本占领区工作为由解雇了他。
这个变动
却成为爱泼斯坦一生当中的分水岭。
于是,应宋庆龄的热情邀请,
他辗转来到香港,参加了宋庆龄领导下的“保盟”总部的对外宣传工作,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并和新西兰记者贝特兰一起负责编辑英
文出版物《保盟新闻通讯》。
他是当时机构领导成员中年纪最小的
一位。
从此,爱泼斯坦跟随宋庆龄并在她领导与关怀下,在她创办
的机构里,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工作服务了
一辈子,直至他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
他是在此机构里从创建起就
参加且工作时间最久的人。
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爱泼斯坦还深入内地采访,此事也得
到宋庆龄的支持,如她在1940年5月31日曾写信介绍爱泼斯坦到
重庆等地采访。
1940年6月刊登的《突破封锁进入中国》等就是他
历尽艰辛到抗战前线与后方所采写的报道。
1941年,宋庆龄为时任
工合国际执委的爱泼斯坦到粤桂湘黔川等地调查工合运动,又专门
写了介绍信。
1942年初,爱泼斯坦辗转到达重庆,继续担任“保盟”中央委员,为“保盟”的宣传工作竭力付出;1944年,他赴延安采访时,代表宋
庆龄向毛泽东转达了她的问候,并且征求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延
安的意见,并带回了毛泽东开给宋庆龄的所需援助的物品清单;
1945年抗戰胜利后,他在美国编辑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报告《孙夫
人的报告》,努力为基金会筹款;1946年起,他多次协助宋庆龄应
对国外媒体的诽谤与中伤;1949年,当美国政府插手切断对中国福
利基金会的援助渠道时,他又积极筹备成立中国福利呼吁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向世界人民介绍并让外国、让世
界了解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真实情况,周总理向宋庆龄提议,应该
以她与各国人民建立友谊的长期经历和丰富经验,创办一本对外宣
传的刊物。
宋庆龄完全同意。
经过与周总理的反复商量,最终决定
先办一份英文刊物,主要针对美英等西方敌视新中国的国家。
因为
是一份针对西方世界的刊物,所有参加办刊的人员一定要具备对外
新闻宣传的经验,熟悉西方媒体,了解西方读者等。
为此,宋庆龄
想到了她很熟知的爱泼斯坦就是最佳人选之一。
1951年夏,应宋庆龄的邀请,爱泼斯坦与夫人邱茉莉克服重重
阻力,由美国绕道波兰等国到达北京。
并且被周总理邀请至家中,
共进晚餐。
而后他们立即赶去上海,看望宋庆龄。
久别重逢的老朋
友,热切交谈着眼前的重任。
爱泼斯坦全身心投入到我国对外传播
事业中,并参与创办了新中国对外宣传刊物、后来用8种语言全球
发行的《中国建设》(后改名为《今日中国》)杂志工作。
爱泼斯
坦担任杂志总编辑直到70岁,为办好《中国建设》杂志殚精竭虑、
呕心沥血、辛勤工作了半个世纪,培养了大批对外宣传人才。
1951年9月18日,爱泼斯坦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见证了宋庆
龄获得斯大林国际和平奖;宋庆龄当场宣布将全部奖金10万卢布捐出,用于妇幼福利事业,并请爱泼斯坦替她珍藏获奖仪式上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