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 培优同步练习试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培优同步练习试题(2)
一、选择题
1.小军在操场。

上测量了一位同学沿直线骑车的路程和时间,获得如下图数据,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车的运动先快后慢B.车的运动先慢后快
C.车的运动先变慢后变快D.车的运动快慢始终不变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
B.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
C.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
D.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
3.蹦极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
D.跳台
4.如下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
5.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

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6m/s B.大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
6.由如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
A.靠近码头B.可能静止
C.远离码头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瞬时速度相等
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两物体在0~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v <甲乙
B .两物体在15~2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v <甲乙
C .两物体在15 s 相遇,且0~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 .两物体在20 s 相遇,且0~20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9.小明和宁宁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明都比宁宁提前10 m 到达终点。

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将小明的起跑线向后移动10 m ,宁宁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 )
A .两人同时到终点
B .小明先到达终点
C .宁宁先到达终点
D .无法确定谁先到
10.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某一乘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该乘客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乘客坐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
B .与乘客并排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
C .一定有一辆列车开始运动
D .两辆列车一定都开始运动 11.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13
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40km/h ,则v 1的值为( )。

A .32 km/h
B .50 km/h
C .60 km/h
D .80 km/h 12.A 、B 、C 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 、b 、c 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 、c 之间的距离为80m ,a 、b 之间的距离为30m 。

其中B 、C 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 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 ~t 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 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 运动的v ~t 图如图丙所示,前2s 物体C 通过的路程为3m ,从开始计时10s 后,A 、C 相距67m ,A 、B 相距20m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
B 向右运动,速度为2m/s
B.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
C.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
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
13.甲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速度之比2:3,通过路程之比3:1,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是()
A.2:9 B.2:1 C.9:2 D.1:2
14.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4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6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A.24m/s B.48m/s C.50m/s D.100m/s
15.学校操场的跑道周长为200m,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沿同方向在跑道上绕行,他们的速度v甲=4m/s、v乙=3m/s,当他们在同一地点再次相遇时,乙跑的路程至少为()
A.300m B.700m C.600m D.800m
16.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
..的是
A.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B.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D.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二、选择题
17.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丙图,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推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8.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B.图乙: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要低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20.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的音调相同B.甲、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的音色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
21.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③
2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
23.如图所示,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四周覆盖隔声材料,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需要控制许多变量,以下给出的控制变量,不合理的是()
A.闹钟响铃的时间B.听者到声源距离
C.所用材料的厚度D.声源发声的响度
2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
B.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C.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m/s
D.我们能分辨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25.若人耳要将两声音区分开来,两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至少要相差秒,常温下声音在
空气、水、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为、、,这样根据公式计算出来要区分从空气与水中传播过来的声音则要求距离达到约,若要区分从铁管与水中传播过来的声音则要求距离达到约.那么,甲同这把耳朵贴在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铁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只能听到一次声响
B.甲若听到两次声响,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播过来,第二次是由水和空气传播过来的C.甲若听到两次声响,第一次是由铁管和水传播过来,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播过来的D.甲一定会听到三次声响
26.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下面说法中的“高”所描述的声音特性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男高音歌唱家B.引吭高歌
C.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7.为了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小明将机械闹钟作为声源放入鞋盒内,并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测量人到鞋盒距离,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2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29.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如图乙所示,A、B、C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D.用嘴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dou(1)音阶与乙图B位置对应
30.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唢呐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通过音色来分辨锣、鼓、唢呐的声音
C.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锣、鼓、唢呐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1.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32.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

三、选择题
33.下列物质中,更加适合用来冷却和加热的是()
A.0℃的冷水和100℃的水蒸气B.0℃的冰和100℃的水蒸气
C.0℃的冷水和100℃的沸水D.0℃的冰和100℃的沸水
34.表格中列出了标准大气压下3种气体的沸点,现用液化后再逐渐提高温度的方法把这三种气体从混合状态分离出来,则得到气体的顺序是()
气体种类氮氦氢
沸点/℃-196-268-253
35.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采用相同的装置同时开始加热,但所用的导热介质分别为水、油、细沙,加热一段时间后,三种导热介质的温度先后达到一个稳定值(水温100°C、油温180°C、沙温250°C),又经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乙小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烧杯中水均在沸腾
B.甲、丙小烧杯中水均不在沸腾
C.三个小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
D.三个小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
36.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37.利用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却没有燃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B.水沸腾后,水不再吸热
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D.在加热过程中,只有水吸热,纸锅不吸热
38.以下温度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太阳表面温度约为 600℃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 100°C
C.让人感到舒适的室内温度约 22°C 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 15°C
39.在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由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
酒精-11778
水银-39357
铅3281740
A.温度达到-118℃时,酒精是固态,水银是液态
B.温度达到-38℃时,水银是固态,酒精是液态
C.温度达到356℃时,水银和铅都是液态
40.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C.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
41.如图所示,温度计A、B、C三次测得液体温度分别是32℃、37℃和33℃,则液体较准确的温度是()
A.34℃B.32℃C.37℃D.33℃
42.如图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25℃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

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A.开水、自来水、冰水B.自来水、开水、冰水
C.冰水、自来水、开水D.开水、冰水、自来水
43.已知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碘的熔点是113.5C︒、沸点是
184.4C︒,如图所示,在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碘锤”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主要原因是()
A.使“碘锤”中的碘受热均匀
B.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汽化
C.使实验中产生的碘蒸气更多
D.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
44.关于水的三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温度很高,小心烫伤
B.极寒地区,水只能是固态
C.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凝固形成的
D.0℃时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45.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47.下表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物质水汞酒精乙醚
熔点/℃0-39-117-114
沸点/℃1003577835
A.水温度计B.汞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48.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气态,a处较浓B.它是气态,b处较浓
C.它是液态,a处较浓D.它是液态,b处较浓
四、选择题
49.如图,在一台物理科学晚会上,一个女老师站在屏幕后面,表演组在屏幕后面通过灯光,让屏幕前面的观众看到女老师美丽的“剪影”和头顶划过的一道“彩虹”。

下列关于“剪影”和彩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剪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造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屏幕前的观众看到“剪影”是由于“剪影”反射光的缘故
D.会场所有观众都能看到彩虹是因为光透过屏幕时发生了漫反射
50.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51.下列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如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B.如图:牛顿受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及其他研究启发得出了惯性定律
C.如图: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D.如图:太阳光的色散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
52.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树在水中的“倒影”B.水面处于“折断”的铅笔C.阳光下树的影子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53.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再让同学向碗里缓缓倒水,直到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图乙中反映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是()
A.B.C.D.
5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
A.凿壁借光
B.水中折筷
C.手影游戏
D.水中倒影
55.下列光学图示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
56.如图所示,从长方体水槽右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水槽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下列操作可使光斑O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和射入角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射入角度不变,缓缓放出一些水
C.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5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太阳”取暖,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热效应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
C.适当的紫外线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D.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屏幕是光源
5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
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④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A.只有②可行B.只有④可行C.②和③都可行D.都不可行
59.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在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
C.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D.光斑跳到O点左侧某一点后保持不动60.如图所示,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则反射光消失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笔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 0°
61.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C.即便镜子长度小于身高1
2
,也能看得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62.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鱼和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
C.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实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63.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6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水池底部有一射灯S,当水面在a处时,光从水中射向池内壁,在P处有一个光斑。

现将池内的水放掉一部分,则当水面由a处降到b的过程中,池壁上的光斑将()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静止不动D.向上向下都有可能五、选择题
65.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如图所示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66.如图,该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折射到点()
A.左侧f 处B.左侧 2f 处C.右侧f 处D.右侧 2f 处
67.如图所示,装香水玻璃瓶的透明瓶盖,设计有多种形状,其中阳光透过瓶盖会导致香水温度较快升高的是()
A.B.
C.D.
68.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6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7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距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13cm B.8cm
C.25cm D.35cm
7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 A、B、C 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处于 AB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 BC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 C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将蜡烛从 B 移动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7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73.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玻砖,在它内部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气泡,当一束平行光垂直
于玻砖向下照射时(中心位置切面如图所示),在地面MN区域内可能会看到
A.矩形亮斑
B.矩形暗斑
C.矩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矩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74.照相时,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

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量保持一定而得到好照片,表中列出了照相机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

在“快门”一行中,“25”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
是1
25
秒。

在“光圈”一行中,“12”表示镜头通光部分的直径等于镜头焦距的
1
12。

那么快门
“16”对应的“光圈”应该是( )
光圈20128.5632
快门9162550100400900
A.18 B.17 C.15 D.14
75.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依次得到倒立的放大的像和倒立的缩小的像,测得像距分别为26厘米和16厘米,则该透镜的焦距f为()
A.6厘米<f<10厘米B.8厘米<f<13厘米
C.13厘米<f<16厘米D.16厘米<f<26厘米
76.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此时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该透镜的焦距是15cm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60cm时,调节光屏,屏上可得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5cm时,调节光屏,屏上可得放大的像
77.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同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