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思想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思想先行:提出三民主义
材料一:……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还我主权驱除
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 参政权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民权主义 材料三: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 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 民生主义 为国民所共享。 讨论: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三民主义的哪项内容? 怎样评价三民主义?
材料一:
材料二:
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纷 纷成立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迅速传播 群众基础:《辛丑条约》签订 后,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材料三: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先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
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 仙者,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传承精神 发奋学习
1.孙中山先生一生从事诸多革命活动,被誉为( D ) A.反清能手 B.中山樵 C.三民主义缔造者 D.革命先行者
2.孙中山(1866-1925)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 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推翻清王朝。” 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是(B ) A.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B.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 C.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光复会 D.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革命实践探索——吾将上下而求索
实践先行:行革命路
《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是一套实行经 济改革的方案,主张发展民族企业,抵御列强体兴中会创立
广州起义
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探究:依据材料思考,同盟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戏院的演说》
思考: 甲午中日战争后,孙中山的救国思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弃改革求革命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 • • • • • • • • 1、同盟会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基础: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领导机构: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机关报:《民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 2、三民主义的提出 •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 地位: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领导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党
实践先行:革命政党同盟会创立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 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 “三民主义”。
探究: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 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1.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
2.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3.有了公认的革命领袖。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 1、1894年,上书李鸿章,结果遭到拒绝。 • 2、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 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3、1895年,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开展筹 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 4、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 续革命作准备。
弃医从政
革命思想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思想先行: 经甲午之醒——弃改革求革命
材料一:……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
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
结合材料思考,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革命?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 , 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猛回头》
革命思想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思想先行: 听故事之想——立革命志向
孙中山自命洪秀全第二
革命思想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思想先行: 目行刑之悟——弃医从政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 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 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探究:孙中山在目睹刽子手行刑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革命思想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思想先行:提出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 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 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 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三民主义的补充: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突出反帝、联俄联共;反满→民族平等
⑴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积极: ①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 ②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 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③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革命斗争的理论 旗帜。 ⑶局限:(这是由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③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总结认识
思 立 想 志 实 践
改 良
改 革
成 立 兴 中 会
革 命 建 立 同 盟 会
三 民 主 义
领 导 辛 亥 革 命
革 命 先 行 者
孙中山精神
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与时俱进 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为中华民族作出 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 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思考: 生活在美好时代的我们怎样传承先烈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