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 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不怕远征难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该诗描绘的是()
A.红军长征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A.江西瑞金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
宣告红军两万五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是()
A.渡过金沙江
B.遵义会议
C.吴起镇会师
D.甘肃会宁会师
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①遵义②吴起镇③武汉④会宁。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以下对这一“传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该老师讲解的主题是()
A.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B.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
C.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
D.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7.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强渡大渡河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8.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1933年10月,井冈山
B.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
C.1935年10月,陕北
D.1936年10月,会宁
9.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对中国革命进程影响深远。
长征的历程说明()
①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②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制定革命路线必须从国情出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0.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
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北伐战争
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D.南昌起义
11.如果我们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下列地点中我们可以选择的是()
①遵义
②瑞金
③会宁
④南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
B.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C.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13.1935年2月,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忆秦娥》.其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体现了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词的重要背景是()
A.红军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C.遵义会议召开,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4.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
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先选择一处目的地。
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上海
B.南昌
C.南京
D.遵义
15.毛泽东说:“历史上见过这样的长征吗?几十架敌机在天上盘旋,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
”红军长征过程中摆脱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包围)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度过大渡河
C.四渡赤水
D.渡过金沙江
16.震撼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B.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D.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7.红军三大主力是指红一、红二、红三方面军。
______ 。
(判断对错)
18.1935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______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9.材料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同志们!我们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进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在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胡锦涛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答在横线上):(1)现在不少人受长征精神的鼓舞,重走长征路。
小红同学利用暑假参加该项活动,并在回校后作了报告。
请你根据她说的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的地图中找到并在括号内填入相关数字号码。
她首先从江西瑞金(______ )出发开始长征,由于时间有限,接着她重点考察了遵义会议会址(______ ),三军会师地点甘肃会宁(______ ).
(2)材料二诗歌的作者是谁?______ 。
诗中“红军”为何要“远征”?______ 。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是指______ 。
(3)材料二中提到了红军远征过程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至少举出两项)______ 。
(4)材料三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0月22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______ 周年的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什么精神?______ 。
2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诗中的“远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3)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4)你认为今天的我们应当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答案】
1. C
2. D
3. D
4. B
5. C
6. D
7. D
8. B
9. C
10. C
11. A 12. D 13. C 14. D
15. D
16. C
17. ×
18. ×
19. ①;②;④;毛泽东;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一、红二、红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70;不怕牺牲的精神
20. (1)这首诗是毛泽东所作的《七律•长征》.
(2)诗中的“远征”是从1934年10月开始的,当时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3)红军这次“远征”的结果是取得了胜利;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学习的长征精神有: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故答案为:
(1)毛泽东.
(2)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解析】
1.
据题干“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可知是对遵义会议的描述.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故选C.
本题一诗歌“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为切入点考查遵义会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2.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D.
本题考查长征胜利的标志.
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3.
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故选D.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
掌握长征的相关知识,重点熟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4.
此题的关键词,考查红军长征的足迹,选择红军长征所走过的地方.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转战贵州,攻占遵义,
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武汉不在长征路线上.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路线的相关史实.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5.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选项指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最终胜利.
故选C.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长征的历史意义.
6.
本题四副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过程,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红军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随后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实现了战略转移,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故选D.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7.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故选D.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8.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进攻,1934年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瑞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故选B.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以瑞金为中心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掌握红军长征的时间、路线、重要会议和意义.
9.
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不断胜利的基础.红军长征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革命长期在胜利和失败相互交织中发展的徘徊局面,开创了中国革命进入不断胜利的新起点.所以长征的历程说明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制定革命路线必须从国情出发.所以③④正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在国民革命失败之后,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中共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中共又发动了秋收起义.两次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
形势,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以排除①②.
故选C.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明,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10.
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命令红军主力同数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打阵地战、消耗战、结果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因此题干中“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故选C.
本题以美国学者对长征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长征的原因.
本题以长征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1.
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瑞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占领遵义后,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故选A.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瑞金出发,占领遵义后,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路线,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2.
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故选D.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原因.
要注意理解长征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13.
1930年至1931年底,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经过一年奋战,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红军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结合题目1935年2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说明了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可知应该选择C.
故选C.
红军长征的基础知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本题掌握长征的相关知识.
14.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故选D.
本题考查遵义会议.
重点识记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与意义.
15.
据所学知,在长征途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故选D.
本题考查长征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长征中的主要事件及长征的历史意义.
16.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具体经过为: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放弃去湘西--进军贵州--渡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掌握长征的相关知识,重点熟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17.
依据所学知识,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故答案为:
×.
本题考的是查红军长征的知识.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8.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相关史实.
19.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红军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过半,随后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故瑞金在图片中①的位置;遵义会址在图片中②的位置,甘肃会宁在图片⑤的位置.
(2)材料二诗歌的作者是毛泽东所作的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
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据所学可知三军指的是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到达甘肃会宁会师.
(3)据材料“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知,该诗中,提到的红军长征的行动有: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从此敌人跳出了包围圈;此外还有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军事行动.
(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两万五千里长征结束,2006减去1936年,正好是70周年.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不怕牺牲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1)江西瑞金(①);遵义会议会址(②);甘肃会宁(④).
(2)毛泽东;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3)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答出其中的两例以上即可)
(4)70;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不怕牺牲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1)本题主要考查长征途中所经过的一些重要地方.
(2)本题考查长征的原因.
(3)本题考查红军远征过程中的重大军事行动.
(4)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精神.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0.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长征以及长征精神.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