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词作中的情感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词作中的情感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李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君王诗人,李煜诗词与精神世界都有其独特性,这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和李煜本人亡国之君的悲惨命运息息相关。

本文分析了李煜词作在亡国前后二个不同时期的截然不同情感特征和在词作中的体现,前期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后期词风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多抒发了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恰恰真实地反应出一个真实李后主的赤子纯真之情。

关键词:李煜;情感;词作;
一.引言
在古代文学传统词作的发展历程里,李煜词作已然成为不朽的丰碑。

李煜的词总是泛着浪漫与悲苦并具的情感,南唐经济高度繁荣,文风相对开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李煜等诗人情感意识开始苏醒,李煜以自己真淳的性情,高超的艺术功力,把自己一生所历,凝铸成动人的词章,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李煜之词,比之前人之作,实现了重大突破。


温庭筠作为第一个文人专力作词以来,词人为词多离不开女人的影子,夸饰女子的用具之工,描摹女子的娇媚之态,叙写与她们的情事,表达恋别相思绮怨之情,即使韦庄、冯延巳、李璟也概莫能外,只不过是程度浓淡而已[1]。

而当词作历史到了李煜手中,才渐转闺情绮怨而为士大夫的人生感遇。

李煜年轻时贵为公子,其词作多写宫廷欢娱和男女情爱,入宋后所作的亡国悲恨词,完全抛弃了女人的影子,抒写的正是他的家国之悲和身世之感,使词承载了更其广泛的内容,从而扩大了词表现生活、抒写性灵的范围,士大夫所怀有的种种情感,无不借词记传出来。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词让人们接受和崇拜,作为一个象征,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

他的天真、他的浪漫、他的悲伤,无一不体现出其作为文人的“真”,正是他的“真”成就了其在中国诗词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一)李煜生活经历
李煜(937-938),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锋居士[1]。

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其上有五兄、下有五弟。

李煜自幼受身边众多的文人学士熏陶,勤奋好学、风度高秀,才学在诸兄之上。

他酷爱歌诗,但文章诗词无不通晓、书法绘画也无所不能,还能识
音律,精鉴赏,可谓全才同,风流才子的称号可谓非他莫属,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谙世事的年轻李煜是一个多么的意气风发,心中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的少年。

无忧无虑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儒家教育,造成了他对于生活一直有一种纯真的向往。

少年李煜沉浸于贵族王子的奢侈生活中,此时的作品多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

李煜的父亲李璟性情温厚,其“天生儒懦,素昧威武”,便其父也属多才多艺,好读书者,李煜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这一面。

但从另一方面王子的身份给他带来了不幸,虽然他生长在锦衣玉食的家族里,但失去了寻常百姓人家的手足相亲之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便笼罩上了兄弟互相残杀的可怕阴影。

长兄弘翼把他看作是未来争夺皇位的劲敌,从而使他遭到无端的冷漠和猜忌。

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再加上长兄的狂忌,小李煜成天生活于不安之中,造就了他懦弱仁厚的性格。

他自少年时代起,就自甘寂寞,将功名利禄视为身外之物,遇有政事,退避三舍,然而天不遂人愿,弘翼不久暴病而死,多种宫廷变故使李煜深受刺激和震动,从此更是厌恶政治斗争。

然而诸兄的相继亡故将李煜强行推上了皇位。

可想而知他在治国上是昏庸无能的,根本无力支撑摇摇欲坠的南唐江山,后唐只
能偏安一隅,奉宋正朔。

而后金陵城破,他为保全一城生聚,被迫降南唐,寄人篱下,从此受尽阶下囚的屈辱。

李煜是个昏君,是一个只知赏花弄月、懦弱无能的君主,但正是他的文人性情加上他末代君王的特殊身份,成就了他这位中国历史上独特且出众的伟大词人。

此时的李煜写出了许多名篇,反映出他曲折的人生。

他以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再加上他凝聚血泪的人生经历为后世熔铸了一篇篇千古传诵的作品。

最后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由上可知,李煜的生活经历可以明显的分为亡国前后两个阶段。

作为一个国君,他无力扛起南唐的江山,然而作为一个词人,他抗起了那个时代的词作大旗。

这并不是偶然的,天真浪漫、率真的性情再遇上命运不堪,造就了他词作上质的飞跃,文学创作乃是由感而发,李煜不同的作品反映了他不同时期的生活和情感。

也正是由于他的“真”,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李煜,他让我们如实看到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二)李煜词作简介
李煜率真纵情的个性特征,李煜一生从君王到俘虏的人生惨变,从作家创作的内容与用词的两个层面去分析,他词作中情感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嬗变是非常明显的。

李煜早期的宫廷生活与后期的亡国生涯对其
创作影响极深,也造成其作品前后期截然不同的内容与风格[2],他的词作随着他的实际情境、生活方式及思想感情的转变,体现了初期描写豪华生活和宫廷生活、中期描写别离怀抱和其他伤感情调,到后期描写囚徒生活和哀痛心情的不同情感内容的作品;从自然的、时空的意象到追忆的、伤感的意象,其艺术风格嬗变,有词格的改变、情态语调的应用、真率的表达意向及抒情的意向改变,但不论如何,作者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都突破了花间派的词风,对词有所创新,使词趋于成熟时期,而开了南唐词大发展的先河,影响深远。

二.李煜的前期词作和情感
李煜亡国前是一个醉生梦死的小皇帝,虽说南唐国力日衰,成为大宋的附庸。

但他仍为一国之君,仍旧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其前期词作较多描写他帝王的享乐生活和男女情爱[3]及他安于奢华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

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打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清风月。

”无数装扮的很美的宫女,在宫廷之中整齐的奏乐歌唱,而后踏月归去。

写得如此俊逸神飞,李后主确实最懂生活情趣并充分的享受这种生活带给
他的快乐,可以说他本质上一直是个享乐主义者。

再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弟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李后主前期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其奢华绮丽的华丽生活。

上片真实的描写了帝王奢华生活和耽于享乐。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更立体地展现了作者作为统治者追求奢华享乐的态度和精神世界,歌舞通宵达旦,器具奢丽浮华,宫廷生活放浪不拘,在作者眼里是如此的和谐唯美。

这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下片,首句写词人眼中的佳人舞姿,发散钗落,歌舞未休。

“酒恶”一句,表明词人已微醉,却仍旧以花解酒,试图继续饮宴。

最后一句跳开场面描写,从侧面反映出这时的活动是如何的喧闹。

词中反映的生活完全是空虚腐朽的,但作者对此种生活始终抱着的是一种怡然自得、欣赏的态度,此词结构严谨,技巧娴熟,语言华丽,喻象生动,人物描绘栩栩如生。

充分展现了李煜安于享乐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乐于别人知道他的这种生活,可以看出李后主对奢华享乐生活的自我陶醉的心情。

试问谁人本质上不是贪图享乐呢,我们天天地追求不就是为了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吗!作者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奢华的生活方式和安于享乐
的生活态度展现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后主纯真性情。

除了描写豪华生活以外,对于恋爱男女的情感表达的词作在这个时期也有很多。

大周后(名宪,字娥皇)是李煜最为喜爱的女子,李煜不少词名乃是为他而作,例如“变易讹缪,颇去洼淫,繁手新声,清越可听。

”这句便是写在宫廷之中周后反复演奏此曲的欢乐情景,这首词便是李后主早年声色豪奢,风情旖旎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还有李煜初期的作品《一斛珠》:“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个儿,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裹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香闺韵事、夫妻打闹,儿女柔情均跃然纸上。

周后如此多情,激发了后主的写作灵感,留下了许多为后事瞻仰的婉约诗句。

感谢李煜,文学是情感的交流,他的真赋予了他的词无穷魅力,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他的经历,他的感受。

即为风流皇子,那自然不能指望他对爱情能够专一。

但作为一个具有天真浪漫、内心纯净的文人,他虽安于声色享乐,但并未滥施淫威,在大周后死后,他又爱上了小周后并为他作了《菩萨蛮》:
“花明月暗茏清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划袜步香阶,
手提金绣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该词用逼真、细腻的口吻,描绘出二人婚前约会的情景和心态,写得非常大胆,将其荒淫的一面展现出来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煜对于声色享乐的耽溺。

在南唐江山大厦将倾,李煜即将投降的时期,李煜的性格和气质以及他对于声色享乐的沉迷决定了他不可能是一个力挽狂澜的名君,在宋朝军队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继续花天酒地来麻醉自己,逃避残酷的现实。

严峻的形势让他产生了无尽的哀愁,此时离愁别恨开始出现在他的词作中,此时的代表作有《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是李煜离情词的代表作之一,“别来春半”直扑主题,统摄全篇。

“触目愁肠断”直诉离愁。

然后是情景结合,充分展现词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下片情感进一步升华,感情进一步加重。

接下来这一句“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再次寓情于景,创造一幅凄美的意境。

最后一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是将词人挥之不去的哀愁,永绕心头的离恨表现出来
了。

三.李煜的后期词和情感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形容李煜再适合不过了。

李煜是一位失败的帝王,却是一名成功的词人。

作为帝王的失败成就了他词作上的成功。

当了囚徒之后,李煜的生活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天以泪洗脸,生活剧变,各种复杂的心情在他的心灵碰撞,体现在他的词作中,由此我们才能看到中国词作史上最为感人,最为真挚,最为凄美的作品[4]。

李煜被俘不久,便作了《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风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梦,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俘,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被俘之后追忆往事,上片描写南唐故国风光,回忆当初皇帝时的奢侈生活,并对亡国进行反思,下片对自己命运进行假想,还回忆起被虏时的仓皇辞庙的幕幕惨状。

采用白描手法,将小进行覆灭的亲身经历真实的表现出来了。

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虽然前后期的词作基调有所不同,但李煜还是那个李煜,他并没有对自己的情感
进行节制,而是任其自由宣泄,他快乐就写词抒发出来,让世看到一个多么意气风发的纨绔帝王,当他伤心他也毫不保留的用词表达出来,任其悲痛的情感进行宣泄。

李煜信佛,被俘时仍在庙里听和尚念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煜的孱弱,崇尚佛教,不识人间烟火,当亡国奴也是早晚的事。

但他艺术上的造诣和他内心的那份纯真,着实让我们为他同情。

此外他还作了一首《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恨!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经历了大苦大悲,李后主的词可谓是以血泪铸成的[6]。

此词描写作者梦归故国,却发现只是一场空,字字滴血[7]。

后主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国,连梦中也是故国,他相信故国的奢侈生活,想念故国的美酒佳人。

梦中的他是一国之君,傲视一切,多么潇洒、多么尊贵;醒来却已物是人非,敌国之囚,多么卑微、耻辱。

昔日和今日、梦中和现实的鲜明对比始终是他词作的一个主题。

又如这首千古绝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致死的直接原因,什么雕栏玉砌,什么春花秋月,再美好的事物,在此时的李后主的眼里都是悲凉的[8]。

他无法压抑自己的感情,所以他要爆发,他要发泄!所以他选择触犯宋帝的逆鳞。

虽然李煜懦弱,但当他已经对人生绝望了,不再对美好的事物有任何兴趣,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想起当年故国的美好,加剧他内心的伤痛。

夜深人静,囚禁在小楼之中,凭栏眺望,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萦绕心头,往事多么不堪回首,不忍回首[9]。

他也没有什么情感好隐藏。

最后一句,词人为表明自己的愁深、怨广、恨深,用一江春水作比[5],如此写将他的愁写的是何等的气势汹涌,这句将愁抽象的具体化成就了他的千古传诵。

李煜的真,还在于他并不屈服于强势,而是依照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无限哀愁尽情挥洒在他的词作中,博得一代代人的同情,但同时也夺走了他的性命。

作为一国之君,跌落为阶下囚,这样的特殊身份和身残经历,再加上李煜敏感的内心和高超的才华,还有他对自己情感的毫无保留充分的展现,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李煜还是那个李煜,感情真挚,这成就了他独特的李煜风格。

他的词大意境、大感慨、充沛的力量,强大的感染力和无法言状的悲情,成就了词作史上难以启及的丰碑!四.结论
李煜词作在南唐文学史上伟大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他的特殊的身份再加上特殊的遭遇,再由他那无比的才华将他的词引上了一个巅峰。

李煜的真性情也为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词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的浪漫主义洒脱气质在前期词中表现一览无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风流倜傥的贵族才子[10]以及作者对于奢华享乐生活的喜爱,后期生活的剧变,李煜孱弱的性格再加上压抑的生活,他只有用自己的词来舒发对人生的感情,任由悲伤情感在自己的词作中随意抒发。

作者压抑的凄苦人生正是其创作源泉,太多精神上痛苦,真诚深挚情感,只能通过自己诗词来宣泄,抒写自己心灵世界。

感谢李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洒脱而又纯净的心灵,正是他的真性情让他的词作带着浓浓的情感,永远地闪耀在文学史的天空,照亮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