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与智慧作业设计研究(全文)
小学数学教学与智慧作业设计研究(全文) 小学数学教学与智慧作业设计研究(全文)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作业”;设计策略科学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平台设计“智慧作业”,将小学数学教育与互联网资科学的小学数学“智慧作业”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二)重视个性化设计二、小学数学“智慧作业”的设计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互联网信息与资源设计“智慧作业”,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纸质作业枯燥乏味的缺点,拓展作业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将“微课”融入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预习全靠学生自觉,教师难以把握每个学生的预习状况。
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微课”融入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微课进行预习。
这种预习作业灵活性很强,能本刊策划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并且教师还可以实时把控、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前,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微课预习作业,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生活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对“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形成初步的认识。
和传统的预习作业相比,微课更具有科技性和新鲜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并且微课视频可以多次播放,这让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次观看微课,辅助知识理解。
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微课视频也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趣味游戏”推荐整合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合“趣味游戏”,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
因此,教师在利用智慧平台设计作业时,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场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完成不同的任务。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随机三角形”的游戏,让学生拼一拼,探究“什么样的三条边才能拼成三角形”。
春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共5页
最新电大《小学数学教课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经过考试说明:《小学数学教课研究》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 1、任务 2、任务 3是主观题,任务 4和任务5是客观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重点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便可快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余教课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察。
01任务100分。
)一、作品题(共2道试题,共1.说明:事例剖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达成。
(80分)①事例剖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修业生达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察看(要修业生达成许多于800字临床察看报告)。
学生下载对应的附件达成作业,上传提交任务。
答案:事例剖析:现实数学观所对应的是理论数学观;生活数学观所对应的是科学数学观。
小学数学拥有抽象性、逻辑谨慎性和运用宽泛性三个主要的性质特点。
小学数学学习应是小孩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让数学学习与小孩自己的生活充足交融起来,将学习归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再让他们自己找寻、发现、研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小孩的数学学习的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先生,即数学学习活动存在于小孩与外面世界的交流与交流的过程中。
数学学习应当作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识题解决的一种活动,让学生经过自己去认真地察看,大略地发现和简单地证明。
小孩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开始认识数学的,数学看法常常就是源于一般的知识。
所以,教师能够设计多样化和丰富的情境,激倡始学生的研究欲,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察看、辨析、操作等活动,逐渐从对象中抽取本质属性,成立数学看法。
在本例中,教师设计了本质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察看、辨析并实验、操作,使数学看法的形成过程变成在问题情境的试试操作下的思虑和剖析过程,这类融生活化策略和操作性策略为一体的教课方案,充足考虑了小孩数学学习的特点,表现了现实数学观和生活数学观。
可是,数学看法的学习和表示数学看法的语言学习上不一样的。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
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至第三章之后完成。
选择以下三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文本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20分)第一章文本论述主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去积极构建普遍知识与特殊情境的联系。
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第三章学习文本论述:请用实例分析我国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基本要求。
答: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设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社会进步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等的理解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
如对股市中的各类“趋势统计图表”掌握与理解。
最后,生活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
如报纸、杂志中随处可见的统计图表、比例、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符号的理解、识别与阅读。
二、数学自身发展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随着经典数学的繁荣和统一,许多数学应用方法的产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科学自身的发展必然对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课程目标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做数学来学数学,体会观察、尝试、合情推理、猜想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与解题技能的培养目标削弱,判断、优化的能力目标需要加强。
三、儿童的发展观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新的儿童发展观关注儿童的发展,从关注精英数学转向关注大众数学,强调学习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数学,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升公民的素质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说明: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
(80分)①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观察(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800字临床观察报告)。
上述一2案例分析、一2临床学习在本文件的同文件夹下学生下载对应的附件完成作业,上传提交任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研究作业
教学课例研究作业模板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化成小数比较简便)( 2 )让学生尝试把化成小数。
老师提问:分母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该怎样化成小数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两种方法:①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
= = =0.28①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
=7÷25=0.28(1) 在让学生将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看看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母45 不能转化成10 , 100 , 1000 ……作分母。
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出现了除不尽。
)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化成小数时,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几位小数。
这道题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1÷45≈0.24( 4 )现在,你能把这6 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吗?学生独立完成。
( 5 )小结:分数化成小数时有几种方法?引导学生概括出,一般方法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特殊方法:①分母是10 , 100 , 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
②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 6 )完成教材第98 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哪几个分数只能用一般方法。
然后独立完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
《平行与垂直》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研究作业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小学数学
教学课例名称:
பைடு நூலகம்《平行与垂直》
一、教材分析
《平行与垂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P56-57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以后学习几何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载体。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
让学生不仅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通过对直线与角的认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且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其已有许多表象认识。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和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故而其对垂直与平行中所研究的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还未能建立表象,不能完全理解"同一平面"与"永不相交"的本质。为此,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2022年东师小学数学教学论春在线作业
秋春小学数学教学论春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4 道试题,共35 分。
)1. 年颁布并开始实验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原则(实验稿)》中规定旳国内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构造将原大纲旳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增长了()内容。
A. 数与代数B. 实践与综合应用C. 空间与图形D. 记录与概率对旳答案:2. 第()学段旳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注意(1)注重平常教学过程中旳实践活动(2)注重学生间旳合伙与交流A. 四B. 三C. 二D. 一对旳答案:3. ()表白旳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旳行为体现,而不是解释体现旳因素。
A. 客观性试题B. 主观性试题C. 数学测验分数或级别D. 百分制对旳答案:4. 根据建构主义旳观点,学生学习中旳交流就应当是()旳A. .单一B. 单向C. .多向D. 双向对旳答案:5. ()能为学生提供充足旳思考问题空间。
A. 解题方略和计算措施多样化B. 数旳计算C. 数感旳培养D. 档案袋评价对旳答案:6. 数学课程目旳可以分为实用知识、学科知识和()三类。
A. 文化素养B. 技能知识C. 实践能力D. 解决问题知识对旳答案:7. “()”提出旳“经历观测、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并不是专项旳单独活动,而是融合于各个领域旳学习内容之中。
A. 实践活动B. 动手操作C. 计算活动D. 推理活动对旳答案:8. ()从狭义上讲,就是我们一般所觉得旳所谓解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旳问题A. 情境性问题B. 开放性问题C. .实践性问题D. 活动性问题对旳答案:9. 下列不属于评价方式旳是()A. 作业分析B. 课后访谈C. 口试D. 小组活动对旳答案:10. 数学教育现代化旳突出标志是()与教学内容旳现代化A. 教学手段B. 组织形式C. 课程目旳D. 课程实行对旳答案:11. ()指一种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旳一堂课是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旳学生上课旳教学组织形式A. 小班教学B. 复式教学C. 班级授课D. 小组教学对旳答案:12. ()是考核学生数学学习旳措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育学研究》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道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
A抽象性B严谨性C客观性D应用广泛性正确答案是:客观性2. 下列不属于生活数学特征的是( )。
A经验符号B非形式化C实践活动D逻辑和推理正确答案是:逻辑和推理3. “算法化”是以( )为价值取向的。
A功利B数学素养C数学家 D逻辑思维正确答案是:功利4. 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 )A大众化B公理化C逻辑化D算法化正确答案是:大众化5. 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 )。
A大众化B形式化C算法化D公理化正确答案是:算法化6. 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 )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
A目标 B内容C学具D环境正确答案是:环境7.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 )等等的特征。
A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B多元化的学习评价C多样化的课程内容D发展性的课程目标。
正确答案是: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8. 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 )。
A基础性B普及性C科学性D发展性正确答案是:科学性9.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 ) 等。
A学生的需要观B国家的需要观C生活的需要观D儿童的发展观正确答案是:儿童的发展观10.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
A注重问题解决B注重数学应用C注重逻辑推理D注重数学交流正确答案是:注重逻辑推理11.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 )等四个纬度。
A数与代数B统计与概率C空间观念D情感与态度正确答案是:情感与态度12.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的是( )。
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五次形考任务。
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考任务一(1)题目1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至第三章之后完成。
选择以下三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文本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20分)第一章文本论述主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去积极构建普遍知识与特殊情境的联系。
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第三章学习文本论述:请用实例分析我国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基本要求。
答案: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另一方面,课程目标的确定也应当体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要使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更好的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
首先,随着科学及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具有更高数学素养。
如:怎样面对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数学,如:与经济活动的有关的比和比例。
最后,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音,如:分数、小数到处可见。
2、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
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新的应用数学方法的产生,如:计算机。
带有新特点的独立的应用数学的形式,如:信息论这些发展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它不再是绝对真理,它也具有可误性。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word版本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一(1)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至第三章之后完成。
选择以下三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文本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20分)第一章文本论述主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去积极构建普遍知识与特殊情境的联系。
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第三章学习文本论述:请用实例分析我国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基本要求。
答: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设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社会进步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等的理解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
如对股市中的各类“趋势统计图表”掌握与理解。
最后,生活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
如报纸、杂志中随处可见的统计图表、比例、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符号的理解、识别与阅读。
二、数学自身发展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随着经典数学的繁荣和统一,许多数学应用方法的产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科学自身的发展必然对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课程目标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做数学来学数学,体会观察、尝试、合情推理、猜想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与解题技能的培养目标削弱,判断、优化的能力目标需要加强。
三、儿童的发展观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新的儿童发展观关注儿童的发展,从关注精英数学转向关注大众数学,强调学习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数学,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升公民的素质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一(2)说明: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
(80分)①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观察(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800字临床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一、单选题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既强调了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表示、推理、证明、交流等过程,也提出了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不列不属于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是:()A.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B.直观与抽象之间的关系。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D.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D2.以下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的学习评价观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以便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B.在评价内容方面,要辩证地处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C.评价内容主要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D.评价方法一定要多样化。
正确答案: C3.以下关于创新意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创新意识要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B.创新的基础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C.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与学。
D.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
正确答案: D4.以下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总体目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双基”。
B.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C.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正确答案: A5.以下关于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发展规律表述错误的是:()A.从以获得并建立初级概念为主发展到逐步能理解并建立二级概念。
B.对概念的获得从以具体或直观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抽象或推理为主。
C.从孤立地认识概念逐步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
D.从数、形结合的发展到数、形的分离。
正确答案: D6.以下关于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表述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为推理能力的形成阶段。
《小数乘分数》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研究作业
1、准备好PPT多媒体课件。课前要注重及时唤起学生对新授课内容相联系的相关知识,课前安排对相关知识提前巩固练习,课堂能达到熟练应用。
2、要备好教学内容的同时,别忽视备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每位学生可以同步进行,但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因此这也是每位老师应下功夫思考的教学环节。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小数和分母约分:(分米)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国开作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二(2)参考174
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现实数学观,书上的概念如是说“现实数学是依靠‘局部组织’来支撑的,它往往是依赖于人的经验的,是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的。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他们加强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和交互,从而获得高质量生存并推进社会进步的-些必要的知识,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他们对现实数学的理解也会有差异。
”比如,-年级学生计算26+9,有的学生说,“把26看成20和6,先用6+9等于15,再用15+20=35, 有的学生说,“把9看成4和5,先用26+4等于30,再用30+5等于35.有的学生说,“把26看成25和1,先用1+9等于10,再用10+25等于3.....同样的题目,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
当然,不可避免,有时还会出现自己的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但这种从自己经验出发的数学,就是现实数学。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如果想要体现出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这样的学科性质特征,我们就-定要正视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数学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让我们的数学课考虑儿童需要直观操作的心理特征,让我们的数学课考虑到每个学生经验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实引导。
具体来说,可以这样操作:首先,创设源于生活的情境,回归儿童生活。
我们既然已经关注到,儿童诗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开始认识数学的,我们就应当让儿童的数学学习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
创设情境时首先考虑,儿童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将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再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替换》- -课中,可以先播放《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曹冲是将大象替换成了什么解决了难题?这样替换有什么好处?这样,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中迅速唤起了学生经验中关于替换的已有认知。
其次,关注个体认识差异,正确引导现实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的- -个重要特点就是沟通抽象的数学与现实实践的联系,强化数学的产生与运用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现实。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作业保定(直属班)1013001261397 程伟英:一、形考作业有四个任务1、学习总结。
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某一章书写自己的学习总结,字数不少于800字。
2、学习总结。
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某一章书写自己的学习总结,字数不少于800字。
3、请分析表内乘除法的教学要点.(教材第五章)。
4、举例说明,怎样引导学生结合使用直观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论证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教材第六章)。
1、《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学习总结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着学生能否主动地、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学习。
让教材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学习材料。
在几年来的摸索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合理地开发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产生较大的变化。
接下来我就以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选取富有现实性与趣味性的素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感受与兴趣,而对素材的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学习活动能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展开。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故事出发,选择那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密切相关的学习素材来构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体系。
2、扩大教材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原有教材上我们应当十分注意给学生多提供些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探索的机会,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在教材中创设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数学在教材设计时,我们应多提供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自我反思与修正的机会。
《相交与垂直》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研究作业
教学课例研究作业模板课题研修人教学课例名称:一、教材分析《相交与垂直》任教学科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地位作用:编排意图是通过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地位及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展开的,以引出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难点: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获得垂线的探索过程,能借助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积累操作的活动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学生的认知背景分析:《相交与垂直》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也觉得比较陌生,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技能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手、口、脑、眼并用,善于通过有序观察、归纳、总结理解新知的方法。
(3)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使用的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抽象数学形象化、简单化。
2、教学环节中如何使用教学技术:导入时,课件出示剪刀、红“十”字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相交”;新授时,课件出示一组相交成直角的直线,直观理解“垂直”的意义;实践探究中,课件出示纸折垂线图和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方法图。
3、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垂线,并学会画垂线的方法,而且使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激情,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导入:认识“相交”。
出示4组图形,你们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吗?(平行、相交)二、新课:认识“互相垂直”1、两根小棒相交可以得出4个角,大家想动手玩玩吗?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摆好后观察两根小棒相交得出的角,有什么关系?2、汇报。
国开作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二(2)参考99
临床分析:儿童的数学认知学习是以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为起点的,他们常常是通过探索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来了解并获得数学学习的,是通过自己的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的,是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来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的。
儿童认识数学的起点往往并不是由符号所组成逻辑公理,而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所形成的经验。
也就是说儿童的数学活动是从观察日常现象开始,用特征归纳来进行的。
儿童的数学认知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知识的识记过程,而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常识出发,在自己的"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了解、体验和掌握数学,去认识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特性、总结数学规律,去的学会用数学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因此,儿童对数学的认知学习,需要在他们的生活常识、经验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构建一个桥梁,让他们从生活常识和经验出发,不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并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探索和反思达到"普通常识"的数学化。
1、生活经验的再现首先,学生的几何知识来自丰富的显示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
例如三角形稳定性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称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画家、建筑师、飞机制造工程师)其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几何图形,这是他们理解几何图形、发展其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首先是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也可以从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中选材,通过观察、触摸、分类,找出这些实物的主要的外形特征,形成对一些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为进一步认识图形打下基础。
联系生活中实际事物的过程使几何表象更加清楚,有利于建立相应的几何概念。
2、观察活动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它在几何学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以理解现实的三维世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观察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国开作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四70参考(含答案)
题目: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选项A:客观性
选项B:应用广泛性
选项C:抽象性
选项D:严谨性
答案:客观性
题目: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等这样三个特征。
选项A:论述体系的归纳式
选项B:训练体系的网络式
选项C: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选项D:以计算为主线
答案: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题目: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等四个纬度。
选项A:数与代数
选项B:情感与态度
选项C:统计与概率
选项D:空间观念
答案:情感与态度
题目: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选项A:理解结构阶段
选项B:符号运算阶段
选项C:学会解题阶段
选项D:语言表述阶段
答案:学会解题阶段
题目: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等两个方面。
选项A:空间描述障碍
选项B:性质理解障碍
选项C:视觉知觉障碍
选项D:空间想象障碍
答案:视觉知觉障碍
题目: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theme/image.php/boost/core/1617692741/s/egg三种。
选项A:概括型
选项B:调和型
选项C:具体型
选项D:计算型
答案:调和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4《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404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1. 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A. 抽象性B. 严谨性C. 客观性D. 应用广泛性满分:4 分2.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A. 注重问题解决B. 注重数学应用C. 注重解题能力D. 注重数学交流满分:4 分3.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等四个纬度。
A. 数与代数B. 统计与概率C. 空间观念D. 情感与态度满分:4 分4. 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A. 语言表述阶段B. 理解结构阶段C. 学会解题阶段D. 符号运算阶段满分:4 分5. 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A. 问题的起始状态B. 问题空间C. 问题的目标状态D. 问题的中间状态满分:4 分6. 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
A. 导向价值B. 甄别价值C. 反馈价值D. 诊断价值满分:4 分7. 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等一些内容。
A. 数的认识B. 运算方法C. 简便运算D. 理解算理满分:4 分8. 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等两个方面。
A. 空间想象障碍B. 性质理解障碍C. 视觉知觉障碍D. 空间描述障碍满分:4 分9.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和“评价结果” 。
A. 填补认知空隙B. 执行方案C. 反思修正D. 调查资料满分:4 分10. 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顿悟”和()等。
A. 探究启发式B. 尝试错误法C. 逆推法D. 逼近法满分:4 分11.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阶段。
A. 映象式阶段B. 动作式阶段C. 符号式阶段D. 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满分:4 分12. 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
A. 运算规则B. 数的概念C. 图形分解的思路D. 不同量之间的关系满分:4 分13.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等这样三个特征。
A. 论述体系的归纳式B. 以计算为主线C. 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D. 训练体系的网络式满分:4 分14. 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三种。
A. 计算型B. 具体型C. 调和型D. 概括型满分:4 分15. 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
A. 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B. 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C. 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D. 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满分:4 分16. 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
A. 操作材料B. 辅助学具C. 音像资料D. 计算机技术满分:4 分17. 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
A. 多例比较策略B. 生活化策略C. 操作分类策略D. 表象过渡策略满分:4 分18. 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和()等。
A. 练习导入B. 问题导入C. 经验导入D. 算理导入满分:4 分19. 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A. 水平0B. 水平1C. 水平2D. 水平满分:4 分20. 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A. 问题表征阶段B. 明确条件阶段C. 感觉阶段D. 理解联想阶段满分:4 分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20 分。
)1.文本论述: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十章至第十一章之后完成。
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第十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十一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分析在小学空间几何教学中,可以如何落实注意儿童生活经验的策略小学空间几何学习的操作性策略关于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点主要有:①对直观的依赖较大;②用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③(空间观念的形成)依靠渐进的过程;④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⑤对图形性质间关系有一个逐渐理解的过程;⑥对图形的识别依赖标准形式;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如下阶段性的特征:①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②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从本质特征的把握;③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的;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是:①方位感是逐步建立地;②空间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从本质特征的把握;③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地;义务教育《大纲》中指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因此,我们应依据大纲的精神,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注意促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在具体操作中感知,以形成清晰、正确的表象,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要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获得清晰、深刻的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如在学习长方形的认识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来。
学生可以列举出桌面、玻璃板、书面、黑板面等。
此后,再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找出长方形的特征。
然后教育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将长方形的特征描述出来。
接着,再用纸、笔画出一个长方形来。
二、在观察中比较、想象,培养空间观念。
想象是学生依靠大量感性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
在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
如讲圆锥体时,圆锥的高线学生看不见,摸不着,较难掌握,教师就要用模型演示,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细致观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抽象出圆锥高这一概念。
教师可以用圆锥教具沿底面圆直径到圆锥顶点切开,让学生观察到切开后的横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边正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可让学生去量一量圆锥的高,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草图标出圆锥的高,这样,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了,便于学生理解,空间想象力就会初步形成。
三、在实际运用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如向学生出示这样一题: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最多增加()平方厘米。
最少增加()平方厘米。
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首先在头脑中要想象这样一个长方体。
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是由5×4、5×3、4×3组成,沿上下两个面平均分,将会增加两个上下面(5×4面)。
沿左右两个面平均分将会增加两个左右面(4×3面)。
学生有一定空间想象力,在头脑中就容易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头脑中有了这样的依托,再去想它的变化,按照长、宽、高位置关系去理解平均分的方法,即沿大面平均分可多出两个大面积。
沿小面平均分可多出两个小面积。
同时也可以理解到若不平均分同样可多出两个面积。
论11.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12.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语言能力13.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14.情景(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15.认知、联结、自动化二、判断题(共17 道试题,共34 分。
)1. 作为小学课程的数学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叙述式讲解法”就是指教师将知识讲给学生听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1. 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2.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3. 小学数学知识包含“客观性知识” 和“主观性知识”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4. 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5.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是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之一B. 正确满分:2 分16. 概念是儿童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起点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7.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三、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20 分。
)1.文本论述: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之后完成。
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第十二章文本论述主题:举例解释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三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统计教学中运用“游戏引导”的策略。
在统计教学中运用游戏策略1对孩子而言,「熟练原则」相当重要,但不是要让孩子在不会的部分一再重复写、重复练习,这样孩子会很快感到厌烦,也会相当挫折。
身为老师、家长的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游戏教学形态及策略,来引导孩子进行同一个学习目的,在做中学习,会比较快达到学习的成效。
例如统计教学中:长短、高矮、多少比一比练习「长、短」,可以找铅笔或是长短绳,让孩子帮忙排队,长的排在一起,短的排在一起,再依照长短做排列;也可以运用蒙特梭利教具的圆柱体,做高矮、粗细的比较练习。
要练习「多、少」,先在篮子内放置孩子喜欢的物品,并分置在两边,让孩子选择最多或是最少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