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
个蛋糕。
(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呢?(*均分)板书:*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
当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
(课件演示)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
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小结: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均分。
”“这个蛋糕*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
”“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
“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
”“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
“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
2、1/4、1/8,让学生读出各数。
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
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完成“想想做做”第
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4—3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课件,任意大小的圆一个。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
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生分析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
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的分数吗?通过学*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个分数?
(自由说出已知分数)
师:谁能给老师说说,1/2表示什么?
(1/2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同学们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
可是,老师还是想检验大家一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检验呢?
(愿意)
师:好,大家都同意,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2。
(动手折纸)
师:谁愿意将你折的展示给大家看呢?
(两名拿有不同大小圆片的同学展示)
师: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他们都正确的折出了自己图形的1/2,可为什么同样是1/2,折后图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的《分数的再认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
从折出圆片的1/2,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复*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活动一:拿水笔
师:这儿有三盒水笔,你们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
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把全部水笔*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动手拿,并将拿到的水笔展示给大家看)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三人拿出的枝数不一样。
师: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都认为每盒的总枝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水笔的枝数不同。
是不是这样呢?现在请3位同学把盒子里所有的水笔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水笔的总枝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
生A: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6支,全部水笔的1/2是3枝。
生B: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生C: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师板书:
6支1/23支
8支1/24支
8支1/24支
师:我们把水笔的总支数叫整体,将取出的1/2叫部分。
(补充板书)
师:水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不一样;水笔的总支数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一样。
师:假设共有10枝水笔,它的1/2是多少?100枝呢?
(集体回答)
小结:总支数相同,1/2所表示的支数相同;总支数不同,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__讨论__初步得出结论__验证__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
2、能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的结果;
3、会读、写几分之几,并能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
4、体会分数来自与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同样大小的圆形纸、长方形纸,绳子,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并情境导入几分之几
1、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了什么内容?你知道分数是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呢?
(师读几个分数,学生根据老师所读写出分数。
师请学生相互报几个分数,学生写出分数。
)
2、接着:大家还记得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西瓜的故事,如果把一个西瓜*均分成8份,猪八戒吃其中的两份,,那么,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呢?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同样大的8份,再把2份涂上颜色。
3、学生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我涂的是8份中的几份。
还剩下几份?你涂的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
5、光碟出示第101页的试一试,填上适当的分数。
二、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
1.请大家把长方形的纸拿出来,四人为一组,折成5份,
并涂一涂,比较一下:五分之三和五分之二哪个大?
2、在小组相互说的基础上,在班级里进行交流:我是看五分之三涂色部分大,五分之二的涂色部分小,所以五分之三大于五分之二。
学生也可以这样说: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均分成了五份,取的越多,表示的分数就越大,取的越少,表示的分数就越小。
3、光碟出示第103页第4题。
(1)先涂一涂,再比一比。
(2)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后全班交流评价。
4、用你准备的圆片或细绳,折一折。
同桌比一比,说一说。
你从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
三、巩固练*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题。
(一个蛋糕*均分成了8份,一个吃了1块,另1个吃了2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在每个图里涂上颜色表示所要求的分数。
学生先完成在书上。
再组织交流。
)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1)用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它的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五,并涂上颜色。
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2)进行展示交流、鼓励。
3、光碟出示第103页第5题。
(把1个西瓜*均分成8份,一个吃了这个西瓜的1份,另一个吃了这个西瓜的3份。
)
(1)用分数怎样表示?谁吃的更多一些?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四、学*阅读《你知道吗?》
1、自主阅读,思考
2、交流: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3、读了这些图文,你想到了什么?
五、质疑问难;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3.经历运用符号和图形描述二分之一的过程,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感知分数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
生:去了!
师:智慧老爷爷领淘气和笑笑也去旅游了。
路上,智慧老爷爷给淘气和笑笑买了四个桔子、两瓶可乐,还有一个比萨饼。
想想智慧老爷爷该怎样分才公*合理呢?
生:分一样多,才公*。
生:*均分。
师:对。
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均分。
下面我们就用*均分的方法来帮他们分一分吧。
(板书课题:分一分、*均分。
)
师:(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头像,取出四个苹果、两瓶可乐)谁愿意到前面帮他们分一下,请举手。
(一名学生到前面分苹果和可乐。
)
师:比萨饼怎样*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师:谁来分一分。
(指名学生分比萨饼。
)
师:让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结果,都该用数字
几表示呢?
生:苹果每个人分2个,(板书2)可乐1瓶。
(板书1。
)
师:每人分一半比萨饼,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写出来吗?
师:(指1/2)这个数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请不认识的同学别急。
这个数谁知道,怎样读?
生:它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说对了,这个数正是老师要介绍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它是一个分数。
(板书:1/2。
)
师:读分数时要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半个比萨饼)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表示。
师:这个比萨饼中有几个1/2?
生:2个1/2。
师:2个1/2合起来就是。
生:1/2,就是整个一张饼。
(师补充:用1表示。
)
二、探索新知
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页“涂一涂”)我们的新朋友1/2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
它想请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找到它并
用斜线把它涂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涂出它们的1/2 。
(师指名学生到前面的题卡上涂。
)
师:请其他的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涂一涂。
(生练*,师巡视。
)
师:请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他涂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的新朋友1/2看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气,给我们提一个问题。
师:(指投影上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看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能用1/2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这些图形的一半。
师:看来1/2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师:淘气、笑笑想和智慧老爷爷共同分享比萨饼,看来我们要重新分了。
师:(出示圆片)这回我们该把这个饼*均分成几份?
生:三份。
师:(将笑笑头像贴到其中一份里边)这块给笑笑的,同学们看笑笑得到比萨饼的几份?(生:1份。
)
师: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1/3 。
(师板书:1/3。
)
师:为什么用1/3表示?
生:因为比萨饼被*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师:(把淘气的头像贴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气两人得到这个饼的几份?
生:两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2/3。
(师板书:2/3。
)
师:(在剩余的一份中贴上智慧爷爷的头像)智慧老爷爷问:“我们三人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3/3,也就是1个饼。
师:吃完了比萨饼,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
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纸,现在我们把它*均分成四份。
怎么折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学生自由折,教师巡视。
)
(学生汇报展示折法。
)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师巡视。
)
生:我涂了一份,用1/4表示。
师:有没有和这位同学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涂了一份,共涂了两份,用2/4表示。
不过,我们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俩涂的正好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师:(惊喜地)真该为你们的发现鼓掌。
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我们都该感谢你们!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涂出了这张手工纸的三份,用3/4表示。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想像他这样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师:多么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让我们有了新收获,感谢你。
师:(指黑板)像1/3、2/4 、3/4、4/4。
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7/8 、1/10、3/9 、16/17。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得完吗?
生:不能。
师: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让我们更加接*了分数。
同学们,分数和我们身体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称。
如:(师用尺画横线写)3/4,写分数时我们要先写横线表示*均分,这条横线的名称是分数线。
然后写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均分的分数,名称是分母。
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子。
看3/4,谁能像我一样,介绍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
师:(把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队,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分数超市举办超市大赢家活动,答题赢购物卡。
比一比哪队赢的购物卡最多,哪队就是超市大赢家。
(一)课件出示各种水果按钮,由各队自由选择,每个水果按钮链接一道必答题。
必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两张购物卡。
1.教材5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
2.教材55页3题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要在*均分基础上产生。
3.教材55页第4题。
(二)课件出示蛋糕和果冻,后面链接抢答题。
抢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三张购物卡。
1.考考谁是火眼金睛?(下图中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
(两幅图通过移一移,都能转化成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对学生渗透数学中转繁为易的思想。
)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知道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我们今天对这个新朋友还只是刚认识,随着今后的学*我们会更加熟悉它,并熟练使用它。
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非常重要。
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起点远远高于我的预设,他们对分数并非一无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从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充分放手,所提的问题缺乏挑战性,空间不够大。
但也因为学生的起点高,节省了课堂时间,还使整个课堂生成了些许精彩。
2、折纸游戏认识1/4、2/4 、3/4、4/4。
这一环节将折纸游戏局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纸。
这样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也使教学的气氛不够轻松热烈,学生的兴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如果能够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更高涨,教学气氛会更活跃,生成的课程资源会更多,学生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总评:
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
”本课教师从
创设“旅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对“*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的过程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我们看到,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自由,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折纸,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了2/4=1/2,
4/4=1。
因为这种发现,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转化,从而形成新的主动的建构。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中,教师本着扎实、有效的教学原则,合理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件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还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
例如,课堂练*采用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的形式,进行深化练*和巩固。
在学生精神上已经有些疲乏的时候,练*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眼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兴趣。
教师设计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地深入,知识的后继性和连贯性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