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汉英翻译对文化的传播作用——对比分析《四世同堂》及其英译本TheYellowStor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GLISH ON CAMPUS2018年01期总第389期浅析成语汉英翻译对文化的传播作用
——对比分析《四世同堂》及其英译本The Yellow Storm
文/李杨惠子
【摘要】成语,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文化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显得绚烂多姿,光彩夺目。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认识成语翻译的重要性,通过成语的汉译英来对比分析其与中华文化传播的相互包容、共存和互动的关系。
主要以《四世同堂》英译本The Yellow Storm(《黄色风暴》)中的翻译为例进行中英对比分析。
从对成语翻译进行直译和意译的技巧处理,以及文化差异产生的成语“误译”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成语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关键词】成语翻译;文化传播;《四世同堂》;《黄色风暴》
【作者简介】李杨惠子(1988.07- ), 女,汉族,陕西宝鸡人,贵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笔译。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翻译中的社会学研究——以《四世同堂》英译本为例”(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15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成语,凝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厚的含义,是汉语中最具有代表特色的语言词汇。
不计其数的名家名篇中都擅长引用成语来为其增添文学色彩,可见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对于文章中所出现成语的翻译采取直译、意译得翻译技巧,以及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误译”,笔者将简单的做一些分析。
而这些成语翻译以后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是否能够让读者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笔者想要简单进行探究的。
一、成语的定义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成语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色,发展至今,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因为成语概括性强、比喻生动形象、意义含蓄,其内涵实为其附加或隐含意义,所以不能仅对成语各部分单词意义的叠加,还需结合上下文、融会贯通地对成语意义进行解释。
成语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本文中的成语主要是以四字成语为代表来进行分析。
二、成语与文化传播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下来的产物,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现状。
而语言是工具,是文化的产物。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
这样的文化传播不仅仅止步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需要依靠语言的力量将文化发扬光大。
而成语作为民族语言的凝练和结晶,是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中体现了民族语言的文化,全方位反映民族的文化特色,生活习惯,社会结构,风土人情等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
成语翻译背后所体现的的文化传播更能突出体现我国语言文化的特色。
三、《四世同堂》简介及其英译本The Yellow Storm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其创意来自一种特殊的启发,是根据其夫人胡絜青生活在陷落数年的北平的真实经历改编完成的,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四世同堂》的英文节译版The Yellow Storm与原著最为贴切,是最为大家熟知,且是迄今为止唯一由老舍先生亲自指导翻译的版本。
此英译本被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评价为二战以来中国最好的小说,还誉为当时美国出版的最佳译作。
这个评价不仅是对老舍深厚艺术创作实力的肯定,也是在中国生长的译者浦爱德对 “母国”的眷恋以及对文化霸权的批判。
他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直译,让作品显示出诸多另类和奇异的成分,这是因为蒲爱德将原著作者的生命体验也融入了其中,使得汉语的特色也尽量的保留了,同时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原著想要表达的思想。
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不是简单的语言变换,而是文化内涵的跨文化转移。
同样,《四世同堂》的英译也是一次关系到文化、历史以及民族特色的跨文化旅行。
四、英译本中的成语翻译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从这样的故事或者典故中给予人们以启发和告诫。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些成语直译并不会影响成语原意的表达,一些成语意译出其深层含义会更贴切,可是有一些成语翻译的不恰当会产生错误的意思,影响读者对原作的理解。
但本文中的“误译”取恰恰体现了中国时代的特色文化。
1.直译。
这里所谓的直译是指将意思直白的成语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这样不仅能够保留其原本的语言形式,还能准确表达出其确切的内容。
直译法生动质朴,可保留汉语成语本意、模式及其蕴含的浓厚中华文化色彩。
216
ENGLISH ON CAMPUS 2018年01期总第389期
例1. 他在午前十点便到戏园外去等,他的嘴张着,心跳的很快,两眼东张西望。
译:Rey Feng was outside the theatre by ten in the morning. His mouth hung open and his heart beat fast. His two eyes searched east and searched west.
东张西望,指向四处张望。
形容心神不安地到处看。
这里对于人物瑞丰的动作描述是非常形象的,描写出了瑞丰激动地去戏园子听戏的神态。
那么要突出人物此时的心情,对于这一句的动作描述需要生动质朴。
蒲爱德将“东张西望”选择直译的翻译手法,恰恰突出了人物的生动质朴,更加保留了原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底蕴。
例2. “我就看不下去!”老人斩钉截铁的说。
译:“I cannot consider that to be right.” The old man to “cut a nail in two or to split iron” said.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蒲爱德对于这个成语的处理还原了其字面的意思,保留了文化底蕴,同时用引号表示强调,用这种形式示意读者此处的文化差异,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种呼唤性更加深了文化对读者的吸引力。
2.意译。
这里的意译指成语翻译时留存源语言的意义而非强调形式表现的翻译方法。
翻译的重点则放在成语的内涵,即引申义上。
例3. 就不如干脆一刀两断,省得将来再出麻烦。
译:If that is so it would be better to separate at once and cut yourselves clearly apart and so avoid troubles in the future.一刀两断,指一刀斩为两段。
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句子中的“一刀两断”是指要切断小说中瑞丰与其妻子的婚姻关系。
由于其妻子红杏出墙,所以瑞丰的大哥劝其要斩断过去重新开始。
而蒲爱德很形象的翻译出这个成语的引申义,为读者更好的解释了这个成语自带的文化内涵。
例4. 咱们慢慢想十全十美的办法吧!
译:Together we must think up the best thing to do.十全十美,指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可世人皆知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事物,更不存在完美的办法。
原文中的十全十美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若用the perfect thing来形容,会给读者一种牵强的感觉。
原句中想要表明的是找到一种恰当方法,如若过于追求字面意思,反而会适得其反,背离了原意。
所以蒲爱德做出了十分贴切的翻译,用最高级来表示,一方面不会以偏概全的生搬硬套,一方面更加贴合当时的场景。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直译与意译之间本就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只是两者之间恰当的转化会使得翻译更加贴切。
而恰当的转换使得翻译不仅能够传达原作者的思想,更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文化的传播。
3.中国特色的“误译”。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对于成语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会有一些误译存在的。
而本文中所探讨的误译,却是看似翻译错误,其实更加贴近文化的翻译。
例5. 她是咱们明媒正娶的媳妇,活着是祁家的人,死了是祁家的鬼!
译:She was brought a bride to this house. As long she lives she is a member of the Chi family.
明媒正娶,指正式通过媒妁之言、纳聘赢取而得到妻子。
此处的明媒正娶也是指正式结婚的意思。
这里的她指的是瑞丰之妻。
此处蒲爱德翻译为was brought(“被带来的”的妻子),虽然初看似是对原意的翻译有所曲解,但其实不然。
根据原著中的描述,当年瑞丰之妻被瑞丰直接带回家,碍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为保全彼此二人的名声,不得已做出了“明媒正娶”之姿态。
因此蒲爱德这样的翻译却是更加贴切,用明媒正娶这个成语暗讽当时的婚姻制度。
例6. 假若母女之间为桐芳而发生了冲突,女儿一气而嫁个不三不四的,长相漂亮而家里没有一斗白米的兔蛋,岂不是自己打碎了自己的玛瑙盘子翡翠碗么?
译:If there should be fighting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over Peach Blossom, and the daughter should marry some person of no special account—a handsome rabbit with not a catty of rice in the house—would Big Red Pepper not have broken her own agate plate and jade cup?
不三不四,指不伦不类,不像样子的。
也指行为不端,不正派。
这句话是“妈妈”想通过嫁“女儿”而攀上高枝。
蒲爱德在这里翻译为一些没有特定收入的人。
笔者认为这里的“不三不四”主要是用来形容那些即没有一官半职的人,也没有丰厚资产的人。
如此择婿的双重标准若是不满足,就是“妈妈”所谓“不三不四”的人。
笔者觉得这里的翻译贴切原文,对原作者的意思理解充分,把此类势利眼的人刻画的很传神。
因此,看似错误、偏颇的翻译,也需要仔细研读,切不可第一印象就妄下判断。
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看似错误矛盾,实则更加地道的传达了当时社会的风气、民俗、环境以及文化。
五、结语
回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各个民族文化,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形成了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
而文化在统一的过程中将其精华凝练融入到成语中,使成语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中流砥柱。
中华文化历史来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正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厚重,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成语的翻译与文化传播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存在着包容、共存和互动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才能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中进一步的交流和传播。
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中华文化的丢失是译者们的期望,最大程度上将中华文化原汁原味的呈现出来是译者们的努力,让世界都能被中华文化所吸引则是译者们终身为之而奋斗的。
那么我们需要向更高的层次出发,从更广的文化层面来进行思考和翻译研究,使翻译在中华文化传播中扮演好这不可或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Pruitt,Ida.The Yellow Storm[M].Harcourt,Brace&Co.However, 1951.
[2]老舍.四世同堂[M].北京出版社,1980.
[3]邓睿.小说《四世同堂》英译本研究[J].评说作家与作品,2014.
[4]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J].中国外语,2008.7.
[5]解宏乾.《四世同堂》得坎坷命运[J].读书文摘,2014.5.
[6]郭倩倩.汉英成语文化差异及翻译应对方法探究[D].苏州大学, 2015.5.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