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整理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力量,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1
在设计上太注意老师的引导,不敢放手让同学去实施,层次不分明。
在同学把握了8的组成后,对于9的组成我完全放手,并进行了分层教学,详细设计如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习9的组成吗?会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填写,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来分一分,说一说,在填写。
同学在老师的要求下,依据自身对学问的把握分层进行学习,并逐步把握了9的组成的学问。
经过这一环节的转变,同学作为课堂的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胜利。
本节课的几个可取之处:
1、复习部分的“静静算”嬉戏对一年级孩子具有集中留意力,激
起孩子学习爱好的作用。
2、把扑克引入课堂,并做到一牌多用:先用扑克牌进行了8的
组成的分一分活动,再进行了“我翻牌你出牌”嬉戏,还利用扑克进行了找朋友嬉戏,活跃了课堂,同学爱好昂然。
3、嬉戏形式多样,如对口令嬉戏、拍手嬉戏、静静算嬉戏、我
翻牌你出牌、找朋友嬉戏等等,嬉戏活动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并在嬉戏中把握学问。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2
今日我上了《8、9的组成》这一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面对同学收获胜利的笑容,回顾从研读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实践,让我对今日的教学有了更深的感悟。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个地球”,备课就是为了给同学找出一个学习的支点,从而实现同学的全面地提升。
课前细心的备课,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时时有亮点,到处有新意,并且将这种亮点变为了高效,同学就会轻松得到一份厚重学问。
通过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本节课的胜利之处。
1、充分让同学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让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开展看一看、说一说、嬉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好玩的活动,注意同学主动参加,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索,在数学活动中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激发对数学的爱好,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教育心理学讨论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同学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剧烈的爱好,而爱好是同学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爱好,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爱好,同学才会去乐观探究,才能乐观地提出问题,才能制造性地运用学问,变苦为乐。
要激发同学对数学的爱好,就要让数学教学布满魅力,就要求我们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同学创设乐观思维的情景,这
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同学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
从同学们在课堂上爱好盎然、乐观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爱这样的课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事,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
为此我在课一开头就设计了“只要小朋友能学会8和9
的组成,歌星小企鹅就会为大家唱一首悦耳的歌曲!“这样一个好玩、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同学的心,调动了他们剧烈的学习爱好。
3、通过竞赛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同学直接猎取阅历学问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同学乐观参加思索,激发对数学的爱好与探究欲望。
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同学拿出8根小棒,把8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6人一组合作进行,小组长按号进行,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
通过操作、合作沟通活动,使同学亲身经受学问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欢乐,同时力量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
敢于放手让同学进行操作。
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同学太乱而不让同学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同学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
这样做的效果只是熬炼了好同学,而大多数的同学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学问不扎实,有些同学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习慢慢也失去了爱好。
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加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学问就会比较扎实,同学的爱好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同学摆小棒之前,我虽然有肯定的示范但同学自己摆和说
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
这就说明我们在平常的常态课教学中对同学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同学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2、在处理个人说和集体沟通说的挨次上存在问题,应先让每个同学有一个自己独自思索的过程,在指名同学回答订正,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先指名说再自己说说,这样处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好同学或个别人有练习的机会,而大多数同学只是学别人说,自己没有思索。
3、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培育,如听讲、说话,尤其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去听,去思索,回答问题说完整话,声音嘹亮。
四、改进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备好每一节课。
多向同年级的老师请教,尽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反复推敲练习题。
2、课前做好分析工作,找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和训练点。
做到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
3、培育同学的力量从平常的点点滴滴入手。
4、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深化讨论,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3
为使本节课更有层次性,预想将“8的组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得更能凸显老师的指导性,而在“9的组成”这一部分给予同学更多的主动性。
通过对比,体现老师指导后同学自主运用所学方法连续学习的过程和力量。
因此,“8的组成”这一部分第一次设计为:
【设计一】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
(同学每人动手分。
师巡察,看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有序。
)
①.分完以后在黑板展现“ 8” 的7种组成。
师板书: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①. 完整地读一遍。
2、师:这么多种组成,怎么记会更快、更便利呢?
①. 同学争论。
小结出:只需记前4种,就能想出后3种。
……
①. 记背这4种。
①. 巩固记忆:对口令,找朋友……
【反思一】
试教中,发觉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当,但课堂气氛也很沉闷。
究其缘由,我想是由于前面在学习2---7的组成时,始终要求同学有序地分出全部组成,所以第一个要求对同学来说实在是简洁得没有任何新意。
而且老师的教学过程、同学的学习方式几乎都是前一次课(“6和7的组成”)的翻版,因此同学才学得了无生趣。
不禁问自己:这种顺当而沉闷,顺当得没有一点思维“撞击”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同学在这节课中能学到什么与前一节课不同的'东西?又能在哪些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呢?
因此,重新对“8的组成”这一部分进行了设计。
不仅转变了学习方式,还考虑了同学已有的学问基础和阅历,以及不同层次同学的力量与需求。
其次次设计如下:
【设计二】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你能把全部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地都摆出来吗?
2、小组合作操作:有人摆,有人记录。
3、展现分法:
①、记录了7种的:(观看是否是有规律地记录的)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①、只记录了4种的:
8 8 8 8
/ / / /
1 7
2 6
3 5
4 4
提问:你们(他们)为什么只记录4种?
可以通过你(他)们记录的这4种想出8的全部7种分成吗?怎样想?
4. 记8的组成。
(略)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4
原以为有了几年教学经受了,上教研课不会紧急的,可是随着上课铃响起,我还是心怦怦直跳。
或许是我太在乎了。
为了上好《8和9的组成》,我做了细心的预备。
在课堂教学中,我由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新学问,还设计了生动、活泼的竞猜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同学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同学得到鼓舞,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培育同学乐观学习的情感。
课堂40分钟完成了课时方案的任务,同学也始终坚持到了最终。
相对于试教的效果,好多了。
即使自我感觉良好,问题还是存在一些。
例如:留给同学进行思索、探究、沟通的时间太少。
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怕没有充分的时间做习题,同学摆小棒探究9的组成都特别仓促,另一方面的缘由更是担忧驾驭不好课堂,怕同学沉于玩小棒不再跟着一起思索;作为
数学老师,语言不够精炼,也担忧自己表达的意思同学不能立刻接受,喜爱重复;课堂设计的内容就是8和9的组成,显得单调,容量太小。
就当自己觉得可以略微松懈一下的时候,我们数学组的其他3个老师挤出时间为我的课进行了讲评,我的心又悬了起来。
现实终究是要面对的,我也虚心的登记了她们提出的一些珍贵意见:
1.我们从数字3开头,3的组成就是利用摆小棒找出来的。
再到4、5、6、7的组成,也无非是利用分圆片或者小花。
现在已经到了8和9的组成,同学完全可以依据组成的规律,脱离实物找出8和9的组成。
问题在就于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数学建模的渗透,没有把教学提升到这个层面上来。
也就是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
2.嬉戏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充分,不能顾此失彼。
我在嬉戏环节中为同学预备的是他们喜爱吃的糖果,当然能吸引同学的留意力,但是不便于同学观看。
在新课引入阶段,我扮演小兔子猜想盒子里还剩下糖果的个数,没有让同学一探毕竟地检验盒子的糖果的个数。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当然;
3.预备的练习缺乏层次,也就说明白我对同学的学情了解不够。
事实虽不容乐观,但是我并不气馁。
假如没有这样机会,我就发觉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也听不到其他老师的指教。
我的学习历程中有这么多乐于助人同事的关心,我的明天会更好。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5
爱好是同学最好的老师,是开启学问大门的金钥匙。
学校生假如对数学有深厚的爱好,就会产生剧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别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下面,我谈谈在教学8和9的组成时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爱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而且“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这节课,我依据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同学的共性特点,大胆地制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识的“分家”这一生活情景动身引入课题,吸引了同学的留意,使同学一开头就处于乐观状态中,激发同学的思维,激起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自学互学,在合作沟通中感受欢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上同学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我采纳"当小老师"的形式,“闯关大比拼”的形式,让同学在奇怪中思索,在思索中得到逐步提高。
如在教学时,我让同学上台展现,把苹果宝宝分家。
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同学就在"分家"中把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加深了对数的熟悉。
三、在竞赛中增长信念,培育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常常制造机会让同学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意,要不断鼓舞他们树立信念,增加士气,胜不骄,败不馁。
如在教学中我时刻激励孩子们,同学纪律好、回答问题好等都可以得到一个拼过宝宝,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育同学的竞争意识。
四、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同学的思维是敏捷的,关键是老师怎么调动。
本课教学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练习,让同学“活”起来,师生一起进行闯关,感觉数学的乐趣和无穷魅力。
例如:教8和9的组成时,在讲完后,我请9个同学上台,每人发一个数字,老师说组成8的两人是好朋友,同学就
两人手牵手的成为了好朋友,也可以组成9的两人是好朋友,这样不仅让同学很快把握8、9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友爱。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