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的教案设计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课时
年级:八年级
教材:《现代诗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手法。
2. 培养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现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现代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手法。
2. 学会创作现代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向学生介绍现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诗歌,让学生思考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的区别。
二、新课导入
1. 介绍现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如徐志摩、郭沫若等。
2. 分析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自由、象征、隐喻等。
三、案例分析
1. 以《再别康桥》为例,分析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
四、课堂练习
1. 让学生阅读一首现代诗歌,尝试分析其创作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教师点评。
五、总结
1. 总结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手法。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作自己的现代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
二、新课导入
1. 介绍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如象征、隐喻、意象等。
2. 分析这些技巧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
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四、案例分析
1. 以学生创作的现代诗歌为例,分析其创作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五、总结
1. 总结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作更多优秀的现代诗歌。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创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