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解除权行使期限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典的解除权⾏使期限有哪些
合同成⽴后,在⼀定的情形下合同可以解除的。
合同⼀⽅当事⼈解除合同时,要在⼀定的期限内⾏使解除权,超过期限未⾏使的,解除权就会消灭,那么民法典的解除权⾏使期限有哪些?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的解除权⾏使期限有哪些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约定解除权⾏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不⾏使的,该权利消灭。
⽽合同解除权⾏使的期限⼀般是⼀年。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四条【解除权⾏使期限】法律规定或者当事⼈约定解除权⾏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不⾏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没有约定解除权⾏使期限,⾃解除权⼈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起⼀年内不⾏使,或者经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使的,该权利消灭。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1、因不可抗⼒不能实现合同⽬的的。
不可抗⼒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事件的发⽣,只有其致使合同⽬的完全不能实现时,则任何⼀⽅当事⼈均享有合同解除权。
2、因拒绝履⾏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的的。
这是指在履⾏期限届满之前,当事⼈⼀⽅明确表⽰或者以⾃⼰的⾏为表明不履⾏主要债务。
对于这种情况,另⼀⽅可不进⾏履⾏催告,径直⾏使解除权。
3、因迟延履⾏主要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的。
债务⼈⽆正当理由,若对于未约定履⾏期限,在债权⼈催告后仍未履⾏的,债权⼈便可享有合同解除权;若在合同履⾏期间届满,仍未履⾏合同主要债务,则债权⼈可不进⾏催告即享有解除权。
4、因迟延履⾏或有其他违约情形不能实现合同⽬的的。
致使合同⽬的⽆法实现的违约形态有多种,包括迟延履⾏、不完全履⾏,以及履⾏地点不符合合同约定等。
在此情况下,债权⼈可不经催告⽽直接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这是⼀个概括性的规定,当以上情形都没有出现,⽽法律规定其他情形合同也应该解除时,合同就解除。
这实际为将来法律的发展留⾜了空间,同时也防⽌法律出现漏洞。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合同解除权的期限⼀般是⼀年。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约定解除权⾏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不⾏使的,该权利消灭。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