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答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5_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精读训练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5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精读训练卷
现代文阅读
1. 课内阅读
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
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 )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___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 )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1)用“持”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2)文中标下划线的“只有”一词突出了这株柳树和其他柳树相比,________。
(3)文中的“奇迹”指的是________
(4)从选文中,我们了解到柳树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困难是________和________。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__。
2. 课内阅读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
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
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艰苦卓绝”的意思。
________
(2)课文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呢?
________
(3)“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________和________同是一种柳树,它们的生活道路和命运的最大差距表现在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5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精读训练卷
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1)持续持久
(2)生命力更加顽强
(3)这株柳树在条件恶劣的高原上生长并壮大起来。
形成了高原如此壮观的一处独立的风景。
(4)干旱寒冷反映出这一株柳树长成两合抱粗的大树,这真是不可恩议的奇迹【考点】
现代文阅读
青海高原一株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略
(2)略
(3)略
(4)略
2.
【答案】
(1)(在艰难困苦中)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2)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起衬托、对比的作用,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在艰苦的环境下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3)高原柳灞河柳一个生活在荒无人烟的高寒地带,一个生活在气候温润的平原地带
【考点】
现代文阅读
青海高原一株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略
(2)略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