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托育服务价格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托育服务价格调查报告
一、研究设计
为真实了解苏州市区的托育机构的状况,给地方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支持,笔者对苏州市区的托育机构展开了调查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法,围绕托育机构的性质、选址、经营等问题,使用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
调查对象为托育机构负责人或教师,一家机构仅填写一份问卷,总计收到有效问卷43份。
在问卷调查的
基础上,围绕托育机构的运营以及政策需求开展了座谈会,以补充了解问卷未涉及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调查,苏州市区(姑苏区、工业园区、新区、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托育机构基本状况如下:
(一)托育机构的類型
本次调查的43所托育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托幼
一体化幼儿园、兼营性托育机构、独立托育机构。
它们的具体数量和占比见下表。
1.托幼一体化幼儿园
这类机构的母体是幼儿园,但开设2~3岁的托班,又称小小班。
在2012年以前,苏州绝大多数公办园都设有托班,主要目的是托幼
衔接,让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由于3~6岁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日渐突出,从2012年起,苏州公办幼儿园全面停招托班,将所有的幼教资源全部用来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现存的托育一体化幼儿园基本为民办幼儿园,他们开设托班的主要目的是提前争取生源。
2.兼营性托育机构
为了查找相关的托育机构,研究者使用工商信息查询工具“企查查”搜索,键入“托育”,未能查到经营范围为“托育”的相关企业;键入“婴幼儿早期教育”,共搜索到19家相关企业,经营范围中包含“婴幼儿早期教育咨询服务”“婴幼儿智力开发及信息咨询”;键入“儿童看护”,搜索到10家相关企业,经营范围有“3岁以下幼儿看护服务”。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者找到当前处于经营状态的托育机构20家,其中由早教、培训机构兼营托育共13家。
这些托育机构已获得工商部门的证照,但经营范围均不是“托育”,而是“儿童看护”“艺术培训”“教育培训”“育儿指导”“早教”等。
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些机构中有12家是主营亲子早教服务、教育培训类业务,托育只是基于市场需求开设的兼营项目。
3.独立托育机构
独立托育机构在苏州市区较少,笔者总共调查到7所。
它们均为民办机构,其中有5所经营不足1年,所持工商部门证照范围也并非“托育”。
【分析】
1.民办营利性托育机构占市场主导。
在本次调查的43家机构中,营利性机构占79.07%,民办机构占93.0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大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目前苏州社会力量
已经积极投入托育市场,但因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整体上还是以营利性机构为主。
2.托育机构申办经营管理不规范。
经由访谈了解,所有的民办托育机构申办仅需工商部门审批即可,但经营范围项目中没有“托育服务”项目。
“早教”“看护”“教育培训”机构开办托育机构,也没有相关的质量评估和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可循,以至于有些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想开办托育,便申报“托育服务”营业执照,但因没有“托育服务”项目存在,也没管理部门分管,只得以其他证照采取“擦边球”式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