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200种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药.买傣药买西双版纳药材,请到傣药网(),联系电话,.
1 盾翅藤
利尿排石,清热消炎,用于治疗肾,膀胱,输尿管结石,水肿,急慢性尿路感染等病症,长期饮用可以预防结石病和尿路感染,并可以减肥消脂降压等作用。

2 美登木,抗癌防癌尤其是对消化道癌,白血病,乳腺癌等有好的效果。

【产品名称】:美登木。

本品为美登木的干燥茎叶,富含美登新、卫茅酸、琥珀、丁香酸、羟基曲酸等成份。

【性味功能】:辛、苦、温,入肝经。

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抗癌等功效。

【主治】:肉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癌、鼻咽癌、骨髓癌、消化道癌、皮间膜癌、慢性烂细胞、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每次6-9克。

用冷水浸泡10分钟后煮泡饮用,每天1-3次。

【重量】:每包100克
【产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对于癌症,由于极度恐惧的心理,许多人已是“谈癌色变”。

在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癌症不知夺去了多少人宝贵的生命。

当今医学界在治疗癌
症方面虽时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出,但似乎并没有阻止住癌症这只“猛虎”对
人类的疯狂肆虐。

攻克癌症,这是无数的医学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历史年鉴中,为降服癌症这只“猛虎”,曾
写下过光辉的一页!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从非洲一种名为齿叶美登木植物身上找到了一种抗癌物质,这信息深深触动了植物园的科技工作者。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证实
了西双版纳也生长有近缘植物。

正当此时,卫生部通过电话也传来了中央的指
示,要查一查中国是否有非洲的那种美登木,而且很快派专人来到植物园。


贵的信息,中央的指示,犹如给植物园的科技工作者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肩负
着神圣的使命,艰苦的查找工作在密林之中拉开。

科技工作者终于在河谷两岸
密林的下层找到了美登木。

实际上,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人们很早以前就用
其根、茎、叶捣碎泡酒治疗跌打损伤。

美登木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卫矛科美登木属植物。

全球共有美登木属植物225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热带。

我国云南省有7种之多。


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地州境内,海拔400—1300米的热带河谷两侧,山地
常绿林下,石山丛林中,河流小溪沿崖均有多处发现。

美登木比较喜欢荫湿的
环境,在阳坡无荫蔽处很少生长,但在雨林密闭,不见天日之地也很难见到。

美登木化学提取有效部位及中草药复方水煎剂对若干实验动物及人体恶性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临床验证几十例癌症病人中,多数病例均显示出
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如肿块缩小、症状减轻、食欲增进、体重增加等。

3 萝芙木,降血压,活血止痛,高血脂,胆囊炎等,都有好的效果。

【产品名称】:萝芙木,民间称为“矮陀陀”,以根茎入药。

【性味功能】:味苦,性寒。

有镇静、降压、凉血、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

【主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症、脂肪肝、头疼、失眠,眩晕,高热、疟疾、胆囊炎、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痧症、外感湿热、癫痫、蛇伤、疮疥等。

【用法用量】:每次10-12克,用冷水浸泡10分钟后煮泡饮用(可煮泡到药无苦味),每天1—3次。

【重量】:每包100克
萝芙木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分布广西、广东、台湾、云南、贵州等地。

萝芙木是生产利血平和降压灵的植物原料,含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其中所含的利血平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基本药物,具有降压作用,能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云南萝芙木相对于其他产地的萝芙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特点为作用快而持久。

萝芙木自20世纪60年代提取总生物碱研制成治疗高血压的药品“降压灵”,代替印度进口的“寿比南”和“利血平”,应用于临床后,获得良效,且毒副作用小。

药理试验表明,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镇静、止痒作用。

由于连年大量采挖,资源日渐减少,药用部分由根扩展到全株。

4 猫须草,主要是养肾。

5 辣叶木,
辣木叶粉由神奇的热带植物辣木叶加工而成,营养丰富而全面,钙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是牛奶的4倍和2倍,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4倍,维生素E分别是螺旋藻和黄豆粉的70倍和40倍。

辣木在国外有“神奇树”、“母亲最好的朋友”和“医药百宝箱”之称,在我国台湾称作“21世纪人体保镖”。

辣木叶粉有降血压、降脂、降压、抗肿瘤、抗氧化、通便、利尿、驱虫、改善睡眠等功效,长期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印度草医认为辣木可预防300种疾病。

使用方法:
1)拌入面粉或馅制作面包、馒头、饺子。

2)调入鸡蛋蒸熟或炒熟。

3)加入牛奶或汤内煮熟。

4)调入蜂蜜直接口服。

5)用量一般3克左右,便秘者可增大食量一倍。

注意事项:
1)辣木叶粉直接口服,最好在开饭前,用菜汤调服,忌空腹;
2)糖尿病患者不能调蜂蜜服用;
3)过敏体质人群和孕妇初期禁用。

适用人群:
1)需补充维生素A、E、B和钙、铁等矿物质的人群;
2)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和便秘等患者;
3)长期使用电脑者。

执行标准:Q/RZJ02-2007
生产日期:见封口处
保持期:6个月
保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避光保存
净含量:100克
辣木,白花菜目辣木科,原产于印度,又称为鼓槌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较常食用的品种有以下三种:印度传统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印度改良种辣木(印度T.N.农业大学的改良种,早生且具高豆荚产量)和非洲辣木(原只产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亚西南部)。

辣木树龄约可达20年,树高可达7~12公尺(但可修剪成1至1.5公尺,以利家用式盆栽的栽种),树干直径可达20~40公分,树皮为软木质,根有辛辣味,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

小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卵型,无毛。

花为圆锥形花序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状(萼杯状),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
花瓣有五,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

果荚长20~60公分,每荚含种子12~35粒,表面有纵型条纹,呈束状垂下。

每树每年可生产一万五千至二万五千粒种子。

树干直立,达到1.5~2公尺时才开始萌生主枝,主枝的延伸并无一定的规律,树形像一把伞,十分优美。

种子为褐色,其上有三个纸质白翼,3片裂,可榨油,含油约30%。

辣木广泛种植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土壤条件和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

最初认为辣木生长在热带年降雨量250~1,500 毫米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发现在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的热带湿润环境也能适应良好。

辣木能适应砂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中也能生长。

辣木喜光照,主根很长,因此能耐长期干旱。

它的适宜生长温度是摄氏25~35度,在有遮荫的情况下能忍受摄氏48度的高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

严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严寒过后,新芽仍可重新萌发长成植株。

辣木通过种子或扦插繁殖,生长很快,幼苗期若不进行剪枝,则第一年就可以长到四公尺的高度,树干直径可达30公分。

辣木的种子和叶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晴林孙(L.S. Ching)等人于二○○一年发表,100克印度传统辣木的新鲜叶片中的维他命E含量约为9毫克,干燥叶片中的含量约为16.2毫克。

根据计算,只要三汤匙(约25克)的辣木叶干粉就含有幼儿每日所需270%的维生素A,42%的蛋白质,125%的钙,70%的铁及22%的维生素C。

对怀孕和哺
乳中的女性而言,辣木叶片和豆荚亦可帮助本人及胎儿或婴儿维持健康,供给大量的铁质、蛋白质、铜、硫和维他命B。

不过,由于辣木本身含有植物碱,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最好经医师指示后酌量食用,避免中毒。

印度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木,鲜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嫩叶类似菠菜,可以作汤或沙拉。

嫩果荚也可以食用,干种子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味料,幼苗的根干燥后也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味料,有辣味。

辣木的花在略微变白之后也可以加入沙拉中食用。

一九九七年,美国基督教世界救济会开始与塞内加尔组织合作推动一项计画,他们将辣木加入当地人民的饮食中,用以对抗营养失调及预防疾病,有显著的成果。

这种耐干旱且成长快速的树木也因此被称为「奇迹之树」,而渐为人所熟知。

在丰衣足食的中国或许无营养不良的问题,但对各种文明病的预防,及因追求健康而逐渐被重视的素食环境,辣木均可在不同层次提供帮助。

6 叶下珠
【产品名称】:叶下珠。

别名珍珠草、叶后珠、龙珠草、珠仔草、夜合草、假油甘等。

【性味功能】:味微苦甘,性凉,入脾肺经,无毒。

有清肝明目、渗湿利水、清热解毒、散气去积、清热利尿等功效。

【主治】:黄疸型肝炎、赤白痢疾、暑热痢疾、伤暑发热、目赤肿痛、肾积水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肠炎腹泻、小儿疳积、小儿暑疖、眼角膜炎、夜盲等。

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及提高细胞免疫力功能作用。

叶下珠属大戟科双子叶植物药,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含有没食子酸等20多种有效成份,没食子酸为主要活性成分,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及提高细胞免疫力功能作用,用以治疗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疾病。

云南产叶下珠不论是有效成分含量和药效作用都比其他地区强。

叶下珠根茎外表浅棕色,有髓;主根不发达,须根多数,浅灰棕色。

茎粗约2-3毫米,老茎基部灰褐色;茎枝有纵皱,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红色;质脆易断,断面中空。

分枝有纵皱及不甚明显的膜翅状脊线。

叶片薄而小,灰绿色,皱缩,易脱落。

花细小,腋生于叶背之下,多巳干缩。

有的带有扁圆形赤褐色的果实。

气微香,叶味微苦。

是国家特级稀有药用植物,因其夏天开花后结扁圆形绿色小果,这些小果整齐地排列在叶背附近的小枝上,远看好象串串珍珠一样,所以叫做珍珠草。

分类:学习笔记
1.黄蜀葵 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 (锦葵科)
〔傣〕文波,不来俄(西傣),水海郎扭日(德傣):种子补血,消
肿;根外敷治无名肿
毒,乳腺炎《滇药录》。

烘董(德傣):根外用于乳腺炎,无名肿毒;
郭波(西傣):根皮外
用治疮疖《滇省志》。

2.黄葵 Abelmoschus moschatus Medic. (锦葵科)
〔傣〕滑木董,ngei jyak ding(介伽丁):种籽退热《滇药录》。


董籽主沼退烧《民族药志二》。

3.磨盘草 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锦葵科)
〔傣〕玛喝堵夕(德傣):全草用于头晕,神经衰弱《滇药录》。


何赌夕(德傣):全草用于头晕,神经衰弱《滇省志》。

4.儿茶 Acacia catechu (L. f.) Willd.(豆科)
〔傣〕哥西泻:皮、枝条治疗刀枪伤,外伤出血,皮肤溃烂,痢疾,
腹泻,湿疹《滇药录》;树脂治刀枪伤,外伤出血,烫烧伤,皮肤溃
烂,痢疾,腹泻《版纳傣药》;干枝水煎干膏治刀枪伤,外伤出血,
皮肤溃烂,痢疾,腹泻,湿疹,烫烧伤《滇省志》。

哥浠泻:治溃烂,
湿疹,痢疾,腹泻《傣医药》。

哥西泻,染牙树:皮、儿茶膏用于刀
枪伤,外伤出血,皮肤溃烂,痢疾,腹泻,湿疹《傣医药》。

5.臭菜寄生草 Acacia intsia (L.) Willd.(豆科)
〔傣〕法帕拉,臭菜,哈帕拉:治游走性风湿痛,脑膜炎《傣医药》。

6.蛇藤 Acacia pennata (L.) Willd. (豆科)
〔傣〕宋拜:茎皮治手脚酸痛,疲乏无力,安胎保产,高热抽搐,外
伤,风湿关节炎《滇药录》、《版纳傣药》。

宋败:茎、果、叶用于
脚手酸痛,疲乏无力,安胎保产,产热抽搐,乳腺炎《傣医药》。


皮毒鱼藤,宋拜(西傣):藤茎用于脚手酸痛,疲乏无力,安胎,高
热抽搐,外伤,风湿关节炎《滇省志》。

7.铁苋菜 Acalypha australis L. (大戟科)
〔土家〕席蚌:全草治痢疾,痔出血,青水疮,皮肤瘙痒《土家药》8.五加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五加科)〔傣〕五加风(德傣):茎皮用于风湿跌打《滇药录》、《滇省志》。

〔土家〕五加根皮或茎皮治湿气关节痛,腰痛,全身痛,跌打损伤《土家药》
9.白勒(勒上面有竹字头,该字打不出)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inn.) Merr.(五加科)
〔傣〕当介,哈扁(西傣):根、全株用于喉炎,腮腺炎,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滇药录》。

当介:全株治喉炎,腮腺炎《傣药志》。

哥扁:用于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傣医药》。

根及全株:用于喉炎,腮腺炎《傣医药》
〔土家〕三杆风:根皮或茎皮治湿气关节痛,全身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痈疽,流痰《土家药》。

三加皮:根用于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胃痛,白带,肺痈;叶用于外伤肿痛。

10.茴香砂仁 Achasma yunnanense T. L. Wu et Senjen (姜科)〔傣〕麻亮不,麻亮聋:根茎用于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全身酸痛,手足麻木,行动困难,防暑消食。

麻亮布,哥哈龙:根茎用于不思饮食,胸腹疼痛,暑食夹杂,周身麻木,行动困难。

《版纳傣药》、《滇省志》、《傣医药》
11.蓍 Achillea alpina L.(A sibirica Ledeb.) (菊科)
〔土家〕一支蒿:全草治头痛头风,身痛,跌打损伤,发热咳喘,毒蛇咬伤《土家药》。

12.土牛膝 Achyranthes aspera L.(苋科)
〔土家〕牛克西:根或全草治腰腿痛,关节痛,蛾子(扁桃体炎)《土家药》
13.牛膝 Achyranthes biddentata Blume (苋科)
〔傣〕坏累,怪俄囡(西傣):根用于风湿关节炎《滇省志》
14.短柄乌头 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毛茛科)
〔傣〕相球(德傣):块根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骨折,扭伤《德宏药录》
15.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科)
〔土家〕五秦:块根治湿气骨关节痛,半身不遂,麻木,心腹冷痛;外用捣烂戒磨水涂患部疗冷气流痰,各种疼痛《土家药》
16.瓜叶乌头 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 毛茛科)
〔土家〕藤乌:根治风湿疼痛,外用治疮疖,无名肿毒。

块根用于腰背疼痛,风湿麻木,四肢冷痛,跌打损伤,劳伤身痛,牙痛。

17.川鄂乌头 Aconitum henryi Pritz. (毛茛科)
〔土家〕藤乌:根治风湿疼痛,外用治疮疖,无名肿毒。

块根用于腰背疼痛,风湿麻木,四肢冷痛,跌打损伤,劳伤身痛,牙痛。

18.展毛川鄂乌头 Aconitum henryi Pritz. Var. villosum W.T. Wang (毛茛科)
〔土家〕藤乌:根治风湿疼痛,外用治疮疖,无名肿毒。

块根用于腰背疼痛,风湿麻木,四肢冷痛,跌打损伤,劳伤身痛,牙痛。

19.花茎乌头 Aconitum scaposum Franch. (毛茛科)
〔土家〕三变脸,碎骨还阳:根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胃痛。

20.叶花茎乌头 Aconitum scaposum Franch. Var. hupehanum Rapaics (毛茛科)
〔土家〕功用同花茎乌头
21.聚叶花茎乌头 Aconitum scaposum Franch. Var. vaginatum (Pritz.) Rapaics(毛茛科)
〔土家〕功用同花茎乌头
22.高乌头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毛茛科)
〔土家〕麻布七:根磨酒服或泡酒服治跌打损伤,劳伤《土家药》。

麻布七,破胃还阳:根治四肢沲肿,腹泻痢疾。

口袋七:根用于风湿麻木,关节疼痛,心胃气痛,跌打损伤,四肢浮肿,腹泻痢疾
23.水菖蒲 Acorus calamus L.(天南星科)
〔傣〕沙布南(西傣):根茎治肚腹胀痛;沙布蒲(德傣):根茎治感冒,咳嗽,腹胀,腹痛,胃痛《滇药录》。

含毫(西傣),沙布蒲(德傣):功用同《滇药录》;《民族药志三》
〔土家〕大胀膨:全草用于腹痛,心口痛,风火牙痛《土家药》24.菖蒲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天南星科)
〔傣〕沙木补帕,外三补:全草治皮肤瘙痒《滇药录》。

含毫:根茎治水泻,哮喘,脱肛,腹痛《傣医药》
〔土家〕水蜡烛:根茎治湿气骨节痛,跌打损伤,腹痛,腹胀《土家药》
25.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天南星科)
〔傣〕含毫:根茎治水泻,哮喘,脱肛,腹痛,气胀《版纳傣药》、《滇省志》。

格密亲,含毫(西傣):根茎治水泻,哮喘,腹痛,气胀《滇药录》。

26.降真香 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芸香科)
〔傣〕难晚囡(西傣):根、心材、叶治风湿性腰腿痛,跌打肿痛,支气管炎,胃痛,疝气痛;果实治消化不良《滇省志》。

难晚囡:用于行气活血,健脾,止咳《傣医药》
27.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猕猴桃科)
〔土家〕根或根皮治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乳汁不足,淋浊,带下,疮疖,瘰疬。

28.葛枣猕猴桃 Actinidia polygama (Sieb.et Zucc.) Miq. (猕猴桃科)
〔土家〕布得卡葛可(Puf lix kar mongr kor):全株或果实主治腹部准痛,虚痨,皮风;果实治白带多,月经不调《土家药》
29.小籽海红豆 Adenanthera pavonina L. var> microsperma (Teijsm et Binnend.) Nielsen (豆科)
〔傣〕糯埋蓬蝶,埋麻响(西傣):种子治过敏性皮炎;根催吐,泻下;叶用于收敛《滇省志》
30.海红豆 Adenanthera pavonina L. (豆科)
〔傣〕糯埋鹏爹:种子治麻疹,过敏性皮炎;根用于催吐《傣医药》糯埋蓬蝶;种子、根、叶治麻疹,过敏性皮炎《傣医药》
31.沙参 Adenophora aurita Franch. (A. axilliflora Borb.) (桔
梗科)
〔土家〕奶浆参:根和全草治久咳,痨病,虚热咳嗽《土家药》32.下田菊 Adenostemma lavenia (L.) O. Ktze. (菊科)
〔傣〕牙桑西哈(西傣):全草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牙米戈(德傣):根茎治胃炎《滇药录》〔土家〕肿见消:全草治感冒发热,毒蛇咬伤,痈疮肿毒《土家药》33.鸭嘴花 Adhatoda vasica Nees (爵床科)
〔傣〕莫哈郎,黑绿花:嫩叶用于风湿关节炎,尿频,小便不通《傣医药》扎冷:治哮喘《德傣药》
扎勒配(德傣);叶治口眼歪斜《滇药录》莫哈朗:治月经不调,经痛《傣医药》
34.铁线蕨 Adiantum capillus- veneris L.(铁线蕨科)
〔土家〕猪鬃七,手掌还阳,铁线草,铁丝还阳,鸡骨草:根茎、叶柄或全草用于小儿高热
惊风,流感,痢疾,结石尿血,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
35.扇叶铁线蕨 Adiantum flabellulatum L. (铁线蕨科)
〔傣〕牙乎话(西傣):全草治湿疹瘙痒,疥疮,痢疾,发烧《版纳傣药》、《滇药录》全草
用于湿疹,疥疮,瘙痒,火烧《傣医药》
36.铁扇子 Adiantum myriosorum Bak. (铁线蕨科)
〔傣〕雅呼花:全草治烫火伤,跌打损伤,小便癃闭,凉疮《滇省志》
〔土家〕功用同
37.猪鬃草 Adiantum philippense L. (铁线蕨科)
〔傣〕牙乎话(德傣):全草用于利尿《滇药录》、《滇省志》
38.野菰 Aeginetia indica L. (列当科)
〔土家〕各停菌:全草主治热淋,咽痛,头眩晕《土家药》
39.印度枳 Aegle marmelos (Linn.) Corr. (芸香科)
〔傣〕麻比草:幼果治痢疾,腹泻,咽喉肿痛《滇药录》麻比罕:果实治痢疾腹泻,腹痛,
咽喉肿痛《版纳傣药》骂比罕:末成熟幼果治咽喉肿痛,腹泻,腹痛,痢疾《滇省志》
40.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Linnaeus) (鹰科)
〔傣〕lu hong :骨治风湿性关节炎
41.合萌 Aexchynomene indica L. (豆科)
〔土家〕田边豆:全草治热淋,火眼痈疮《土家药》
42.缅茄 Afzelia xylocarpa (Kurz) Craib(豆科)
〔傣〕麻嘎喝罕(西傣):种子、树皮治咽喉红肿,乳腺炎,食物中毒《滇省志》、《傣医药》
magahuohan(吗嘎褐汉):树皮、果荚、种子治疗乳腺炎肿痛,牙周炎,眼角膜炎,食物中
毒。

43.缅甸树萝卜 Agapetes burmanica W. E. Evans (杜鹃花科)
〔傣〕帕白爬:块根治咳嗽,肺结核,内出血《滇省志》、《傣医药》。

帕白帕:根治咳嗽,
肺结核《傣医药》
44.胜红蓟 Ageratum conyzoides L. (菊科)
〔傣〕牙货:根治急性肠胃炎《版纳傣药》牙闷喊: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胃肠
炎,肾,膀胱结石《德宏药录》。

45.越南万年青 Aglaonema pierreanum Engl.(天南星科)
〔傣〕哦囡:叶治风湿腰痛《版纳傣药》、《滇药录》、《滇省志》
46.筋骨草 Ainsliaea macrosperina Wall. ex Benth. (菊科)
〔傣〕牙音龙:全草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过敏性皮炎,刀伤《版纳傣药》
47.金疮小草 Ajuga decumbens Thunb. (唇形科)
〔土家〕苦尽忠:全草治疗伤风咳嗽,发热,痰多中央政治局气;外敷治流痰,疡子等《土
家药》
48.大籽筋骨草 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 (唇形科)
〔傣〕牙音龙:全草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过敏性皮炎,刀伤《滇省志》
49.木通 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 (木通科)
〔土家〕八月瓜:根、茎治疗风湿骨痛,腰痛;果实用于风热咳嗽。

50.伏毛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Lour.)Harms. Ssp. Strigosum Fang (八角枫科)
〔土家〕九胡子:须根用于风湿痹痛,风湿麻木,瘫痪,跌打损伤,急惊风,白带,胃痛,
鹤膝风;枝叶用于关节伸屈不便,荨麻疹,外伤出血。

51.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Lour.) Harms. (八角枫科)
〔傣〕买拉冷:根、叶治精神病《德宏药录》。

美腊令:根用治跌打《滇药录》。

哈埋波:
根用于祛风,通络,散瘀,镇痛《傣医药》
〔土家〕新姑姑:根皮或须根治关节痛,身痛,腰腿痛,肺痨,压痨《土家药》
52.瓜木 Alangium platanifolium (S. Z.) Harms. (八角枫科)
〔土家〕九胡子:须根用于风湿痹痛,风湿麻木,瘫痪,跌打损伤,急惊风,白带,胃痛,
鹤膝风;枝叶用于关节伸屈不便,荨麻疹,外伤出血。

53.合欢 Albizia julibrissin Dur. (豆科)
〔土家〕大夜关门:花、叶治月经不调,肾虚,人心不安,妇女不育《土家药》
54.肺筋草Aletris spicata (Thunb.) Franch. (百合科)
〔土家〕一窝蛆:全草主治水泻食积,蛔虫病,疳积,鹅口疮,慢性咳嗽
55.油桐 Aleurites fordii (Hemsl.) Airy Shaw (大戟科)
〔土家〕桐卡蒙花或种子榨油及桐树上蕈子:外用治疗疱疖肿痛,癞癣,烧烫伤
56.银粉背蕨 Aleuritopteris argentea (Gmel.) Fee. (中国蕨科)
〔土家〕岩飞蛾:全草治咳嗽,月经不调,摆红。

银耳还阳,卷白还阳,通经草,天青地白:
地上部分用于小儿惊风,烧烫伤,淋症,色疼(房事过度),妇女闭经,外伤出血等症
57.火葱 Allium ascalonicum L. (百合科)
〔傣〕喝欢娘(西傣):鳞茎配伍治湿疹《德傣药》
58.(*草头下有三个白字,该字打不出)头 Allium chinense G. Don (百合科)
〔傣〕喝顶(西傣):籽、鳞茎豁定咽《滇药录》
59.葱 Allium fistulosum L. (百合科)
〔傣〕喝帕格波累(西傣)。

折绑,帕波(西傣):鳞茎治久病不愈,鼻出血《滇省志》
60.大蒜 Allium sativum L. (百合科)
〔傣〕喝荒:全草治头晕头痛《版纳傣药》。

豁荒,烘母定母(西傣):鳞茎治头晕,头疼《滇
省志》
61.韭菜 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 (百合科)
〔傣〕啪扁(西傣):鲜根治眼疾《滇省志》
62.背暗异唇蚓 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Ant. Duges) (正蚓科)
〔傣〕地龙:治疗关节痛,喘息,鼻衄
63.长柄异木患 Allophylus longipes Radlk. (无患子科)
〔傣〕叫沙短:根用于外热内冷,痢疾腹泻尿道貌岸然炎,产后虚弱,恶露不净,跌打损伤
《版纳傣药》
64.旱冬瓜 Alnus nepalensis D. Don (桦木科)
〔傣〕埋歪,愈疮木:树皮治麻诊,刀伤出血,毒疮初起,感冒,头痛,风湿关节痛《版纳
傣药》。

65.尖尾芋 Alocasia cucullata (Lour.) Schott (天南星科)
〔傣〕治肺结核,支气管炎,蛇伤。

蛮被:块根治肺结核,支气管炎,毒蛇咬伤,毒蜂螫伤,
蜈蚣咬伤,蜂窝组织炎《傣医药》
66.中国芦荟 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 (Haw.) Berger (百合科)
〔傣〕雅郎:全草治胃痛,烧伤,烫伤《版纳傣药》。

牙郎:鲜叶治烧伤,烫伤
67.云南草蔻 Alpinia blepharocalyx K. Schum.(姜科)
〔傣〕哥嘎:根茎用于腹胀,腹痛,头晕;叶外治湿疹瘙痒。

68.节鞭山姜 Alpinia conchigera Griff.(姜科)
〔傣〕喝蛤囡(西傣):根状茎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腹痛《滇药录》
69.大高良姜 Alpinia galanga (L.) Willd (姜科)
〔傣〕哥哈:根茎治关节麻木,皮肤瘙痒,蛇虫,蝎子咬伤,腹部冷痛,发冷,发热《版纳
傣药》。

根茎用于发冷发热,腹痛,关节麻木,皮肤瘙痒,蛇虫,蝎子咬伤
70.山姜 Alpinia japonica (Thunb.) Miq. (姜科)
〔土家〕小杆子根茎或全草主治痨病,心口痛,腹冷痛,食积
71.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姜科)
〔傣〕喝咖(西傣):根茎治风湿引起的各种酸痛《滇省志》喝蛤囡:用于消食,风湿酸痛《傣医药》。

72.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姜科)
〔傣〕贺哈(西傣):功同拉祜族
73.绿苋 Alpinia viridis L. (姜科)
〔傣〕帕贺秀:治淋巴肿大《德宏药录》
74.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桫罗科)
〔傣〕国鼓拉:茎干治小儿疳积《滇省志》
75.灯台树 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 (夹竹桃科)
〔傣〕埋丁别:全株治百日咳,气管炎,哮喘,疮,疡,疖肿《版纳傣药》
荡钉别喊(德傣):树皮叶治妇女产后病,虚弱,咳嗽,喉痛《滇药录》
埋丁别(西傣),淡钉喊(德傣):百日咳,气管炎,哮喘,疮,疡,疖肿《滇省志》
埋丁别:用于镇定解毒,散瘀,消肿。

《傣医药》
埋丁别:叶主治百日咳,气管炎,哮喘,伤风咳嗽,小儿肺炎,疮,疡,疖肿
树皮叶治妇女产后病,虚弱,咳嗽,喉痛
76.莲子草 Alternanthera sessilis (L.) DC. (苋科)
〔傣〕帕嫩:全草治痢疾,腹泻《版纳傣药》。

是钳菜,帕嫩(西傣):全株治腹泻,痢疾
77.蜀葵 Althaea rosea (L.) Cav. (锦葵科)
〔土家〕一片红(yi pian gong ):花蕾治月经不调,经闭,月庭痨
78.白矾 Alumen
〔傣〕锌宋:用于消痰,燥湿,止泻止血,杀虫《傣医药》
79.链苹豆 Alysicarpus raginalia (L.) DC (豆科)
〔傣〕牙林币,哨片草:全草治黄疸身热,小便不利《版纳傣药》
80.毛车藤 Amalocalyx yunnanensis Tsiang (夹竹桃科)
〔傣〕嘛辛哈(西傣):根治产妇缺乳《滇省志》
81.刺苋菜 Amaranthus spinosus L. (苋科)
刺秫米(德):根配伍治浅淋巴肿大《德傣药》
帕轰波:根治痢疾,淋巴结肿大《德宏药录》
帕烘纳:清热解毒,清肿止血,肠炎《傣医药》
82.琥珀 Amber
〔傣〕秧麻更:镇静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傣医药》
83.米口袋 Amblytropis multiflora (Bge) Kitag (豆科)〔傣〕地丁草(德):全草治寒热往来《德宏药录》
84.红壳砂仁 Amomum aurantiacum H.T. Tsai et S. W. Zhao (姜科)
〔傣〕麻亮娘(西):干燥果实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滇省志》
85.九翅豆蔻 Amomum maximum Roxb. (姜科)
〔傣〕姑:根用于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傣医药》哥姑:全草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版
纳傣药》郭姑(西):根茎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86.瘤果豆蔻 Amomum muricarpum Elm. (姜科)
〔傣〕麻亮娘聋:果实用于暑食夹杂,头晕,胸腹痞闷
87.覆盖叶豆蔻 Amomum repoense Gagnep (姜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