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2-05-08T15:58:00.636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9期作者:孙泽清[导读] 变电运维管理工作对于维持变电站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经常发生相关人员误操作事件,进而引发各类事故并危及财产及生命安全。

造成变电运维过程中发生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人员、设备、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方面,要从根本上杜绝变电运维中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就要加强建立完善的预防控制措施,特别是重视倒闸操作整个过程的控制,加强设备质量和运维人员业务技术的管
控,同时建立完善的变电运维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本文针对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对应的预控措施应对,改善后期变电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水平,优化变电运维质量。

孙泽清
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变电运维管理工作对于维持变电站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经常发生相关人员误操作事件,进而引发各类事故并危及财产及生命安全。

造成变电运维过程中发生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人员、设备、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方面,要从根本上杜绝变电运维中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就要加强建立完善的预防控制措施,特别是重视倒闸操作整个过程的控制,加强设备质量和运维人员业务技术的管控,同时建立完善的变电运维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本文针对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对应的预控措施应对,改善后期变电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水平,优化变电运维质量。

关键词: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改进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对各类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

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系统的变电运维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影响着工作安全性。

因此,当前必须要加强对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严密管制,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

1误操作事故的常见因素 1.1设备方面的因素
从误操作事故的产生原因角度来说,设备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质量因素和技术因素。

其中,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为关键因素。

目前来说,电网设备运行反映出设备质量设计方面有着相应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安装环节质量把控不到位。

由于技术问题引发的误操作事故,具体包括技术不完善或技术操作缺少规范性等[1]。

具体来说,开关设备设计存在质量问题,没有配置误操作闭锁装置。

1.2管理不到位
分析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产生的具体原因能够明确,具体操作实践期间,因为相关管理措施的落实不到位,极易引发操作问题。

究其原因,变电运维管控措施未能落实到位以及运维管理工作人员未能严格遵循制定的规范操作,养成了习惯最终出现违规操作。

从某些角度来说,因为管控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很容易造成误操作事故。

例如,倒闸作业前未遵循规定组织开展预演活动,或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操作,缺少专业的管护人员。

1.3人为因素
部分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产生,其和运维作业人员的思想重视度不够有极大关系。

从变电运维误操作实际来说,人为方面的因素主要如下:①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积极;②运维操作人员身体情况不佳;③家庭不和睦等,影响着操作人员的心理,极易分散其注意力,极易引发误操作。

其中,造成运维误操作行为中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占比30%;人员身体情况不佳占比60%;家庭因素占比10%。

2误操作事故的诱因
2.1操作票执行不规范
首先,部分电力单位因为电气操作较简单,便存有忽略操作票编制的情况,甚至在运维人员抵达现场,开始进行常规检测途中,单位也存在事后补票等情况,极易对运维人员的正常操作与检修流程带来影响;其次,变电运维期间,单位并未指派专业的监督人员进行指挥与监管,并且运维人员并未重视设备型号与参数,仅凭借自身经验盲目操作[2]。

2.2运维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操作人员素质偏低且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在变电运维系统中较常见,其主要原因便是变电单位在运维人员录用过程中,并未针对其专业素质与安全意识进行严格审核,并且并未在后续工作中提供专业培训工作,致使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3防误操作装置不完善
防误操作装置常被设置在易发生变电误操作的位置,以免运维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操作。

而在调查资料中显示,部分防误操作装置存在质量问题,在未锁死的状态下,极大增加了运维人员误操作的概率,导致误操作故障等恶性事件出现。

3防控策略
3.1重视人员素质与技能培训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对变电运维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其一定要让他们明确自身责任,要清楚提升倒闸操作效率的重要性,并明确操作流程。

第二,所开展的定期培训工作可以聘请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这可以通过组织理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其次,适当引入先进的操作工艺也是非常关键的,但必须要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

3.2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准备工作的地位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同时也是提升倒闸操作效率的重点内容,所以变电运维人员应该提高对倒闸操作准备的重视,要针对不同的准备工作来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进行五防系统运用准备工作时,其就需要制定设备维护与养修制;但在接地线装拆准备工作中,其就需要准备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作环节的合理与规范。

3.3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
变电设备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于,确保全部电路设备在使用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问题,要给出专门的管理办法和解决措施,下面列举几种比较常用的管理方法:第一,第三方远程设备监控法。

该种方法减少了人员投入,同时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对电力系统的使用状况进行监测和维护,便第一时间对故障位置进行判断。

第二,利用两级稳压隔离的方式,对故障点进行电力切断及位置找寻。

第三,利用直流电代替交流电的方式,让直流电通过变电设备,如果整体电压稳定而不出现明显的变化则可以继续供给交流电使用[3]。

3.4健全运行维护制度
完善设备运行维护的制度,需要重视相关工作内容的落实,保证工作人员完全熟知电气操作的制度,同时完全掌握各项操作的步骤,根据规定内容执行,在操作过程中,落实各项细节,主要自身的安全意识深化,保证操作时,严格按照规定管理条例操作设备,监护人员应该重视操作流程的监控,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及时调整操作的流程防止出现操作事故。

工作单位应该完善考核系统,形成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制度,保证对于员工的要求及约束,还可通过奖惩制度优化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3.5确保变压器在需要时能跳开开关
当用电线路在发生故障时,线路的瞬间电压会迅速升高,此时如果跳闸开关未及时跳开,整体设备会产生烧坏现象,严重者会对周围的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在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时,要清理好内部的灰尘和污垢,避免出现漏电风险。

进行电力维护时,企业要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投入,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到电力系统的故障监控网络中,及时找寻并解决故障。

3.6强化操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在实际的变电运维操作过程中,保证操作系统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可以说是保证倒闸操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且相关人员也应该严格规范倒闸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要明确相关的操作管理制度,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来展开,这样才能保证倒闸操作过程的规范,保证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实现变电运维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4结束语
总体来说,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各大企业的发展情况,电力变电运维工作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会涉及多个环节步骤,同时对相关操作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也有很严格的要求。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二次回流设备的操作以及对相关票据的评估,此项操作的实际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企业方面应该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使其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也更加有利于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兆祥,彭晶,安增军,等.基于层级设计的输变电工程数据存储架构[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9,41(6):601-605.
[2]韩文军,张梁,张兆虎,等.基于三维模型的输变电工程智能监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10):90-93,97.
[3]黄红,熊卓,王宇,等.基于大数据的变电设备状态多维感知及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9,22(10):5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