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文化知识课件-20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1
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的第一 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2
方法二 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知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 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 许多知识。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5
二、依托教材广泛积累文化知识 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 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 以下两种:
方法一 分类串记法
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 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 古典文学(文学流派、 作家、 作品)、 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 (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 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 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 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 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 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 称解元。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3
谢谢!!!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4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8
(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 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 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 “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 和德才来评定。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 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3
在本节中“导学”部分专门提供了七类文化知识, 理 解熟记这部分内容,必定有所突破。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4
一、研透高考真题,知道文化知识考哪些 古文化知识题是 2014 年大纲卷新出现的题型,2015 年全国卷开始采用,并沿用至今。随着 2017 年《考试大 纲》 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 文化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涉猎面和 综合素养的题型将会越来越受到推崇。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
学案 2 文化知识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2
从 2015 年开始,全国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出现了 新的变化,即由对文言实词的专门考查,转为对古代文化 知识的考查,这就为学生指出了备考方向。古代文化知识 主要涉及到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 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0
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 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 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 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 ,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 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就像一个 鼎的三只足,所以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 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6
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 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通过查找资料 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知识。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7
[示例] 串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征辟制。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和 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地方长官(多为郡守)在他们各 自管辖的地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征辟, 主要包括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征辟一 般对被辟除者的资历不限制,只看才学,是当时一种比 较自由的仕宦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