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第5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第5周)第一套
最佳选择题
1.次生环境是指
A.无机物所形成的环境
B.有机物所形成的环境
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形成的环境
D.天然形成的环境
E.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
2.对生态系统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
B.使生物圈内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
C.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所连接的稳态系统
D.构成生物群落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E.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肺癌发生率一般较高发生在
A.乡村居民中
B.城市居民中
C.燃天然气的居民中
D.燃煤气的居民中
E.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较高的居民中
4.培养于44.5±0.2℃的温水浴内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称为
A.总大肠菌群
B.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
C.粪大肠菌群
D.大肠菌群
E.畜、禽粪便大肠菌群
5.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错误的是
A.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
B.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
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D.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发病者可终年不断
E.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难以得到控制
6.造成土壤污染后,可持续数十年而不易自净的污染物是
A.有机磷农药
B.化肥
C.重金属
D.除草剂
E.硫化物
7.地方性疾病主要是指
A.区域内的传染病
B.自然疫源性疾病
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D.环境公害病
E.种族遗传性疾病
8.关于宣威肺癌的流行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性别差异不明显
B.女性肺癌死亡率高
C.宣威地区周围区域发病最严重
D.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E.男、女性死亡率高峰年龄组均出现在“55~”年龄组
9.关于室内小气候的确切概念是
A.人体周围环境中的气温、气湿、气流辐射等所形成的气候
B.室外的气温、气湿、气流、辐射所形成的气候
C.大气的温度、湿度、气流、气压所形成的气候
D.局部环境气温、气湿、气流、气压所形成的气候
E.室内由于围护结构的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
10.《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规定,在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的细菌是
A.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B.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C.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
D.枯草杆菌和链球菌
E.所有致病菌
答案及解析
第1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和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

第2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物质、生产者、多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它的每一组成部分均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3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长期生活在含BaP的空气环境中,会造成慢性中毒,空气中的BaP 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4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培养于44.5±0.2℃的温水浴内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称为粪大肠菌群。

来自人及温血动物粪便内的大肠菌群主要属粪大肠菌群,而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大肠菌群在44.5℃培养时,则不再生长,故培养于37℃生长繁殖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称为总大肠菌群。

第5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发生介水传染病后,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第6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半减期为0.02~0.2年,除草剂类在土壤中的半减期也在1年左右(如三嗪类除草剂为1~2年,苯酸类除草剂为0.02~0.1年)。

化肥主要成分为氮、磷等元素,较易完成自净。

硫化物多为有机物,在土壤的各种生物净化作用下较易形成硫酸盐,完成净化。

上述物质在土壤中的自净速度虽不相同,但经历数十年均可完成净化。

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半减期为10~30年,因而在数十年内很难完成净化。

第7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地球的地质化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

如果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或称为地方病。

第8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宣威地区不同区域人群的肺癌死亡率分布也有所不同,周围区域发病较低而中部区域发病最严重,发病程度的区域分布与使用燃料的种类呈现明显相关,中部地区主要使用当地产烟煤作为生活燃料,而周边地区主要使用木材与无烟煤作为生活燃料。

第9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住宅的室内由于屋顶、地板、门窗和墙壁等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等综合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称为室内小气候。

室内小气候主要是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这四个气象因素组成。

第10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规定,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二套
1.以下哪项不是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形态指标
A.体重
B.身高
C.皮褶厚度
D.胸围
E.肺活量
2.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
A.0~20dB
B.20~40dB
C.40~60dB
D.60~80dB
E.80dB以上
3.6月龄暂不添加的辅食为
A.强化铁的米粉
B.蔬菜泥
C.水果泥
D.肉类
E.蛋类
4.小学生合理膳食的安排最好是
A.早餐和午餐应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食物
B.午餐应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食物
C.早餐应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食物
D.午餐和晚餐应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食物
E.晚餐应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食物
5.1个月的小儿应接种的疫苗是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
D.麻疹疫苗
E.百白破混合制剂
6.下列不属于躯体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是
A.慢性疾病的损伤
B.电击
C.噪音
D.火灾
E.高温
7.新生儿居室湿度宜保持在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E.70%以上
8.在月经期避免过度劳累是为了避免
A.疲劳过度
B.睡眠不安
C.食欲不振
D.腰酸腿疼
E.盆腔充血
9.导致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铁摄入量不足
B.先天储铁不足
C.铁吸收障碍
D.生长发育快
E.铁的丢失过多
10.关于儿童溺水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溺水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
B.可因口鼻吸入大量水分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反应
C.可因惊慌、骤然寒冷引起反射性喉头痉挛而导致窒息
D.急救处理时,应将患儿头部抬起,迅速清除口鼻污物
E.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配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答案及解析
第1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肺活量是测量人体机能的指标,不是形态指标。

第2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dB。

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dB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dB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dB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dB 以上为极重度听觉障碍。

第3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6月龄,蛋类暂不添加,肉类尝试添加。

第4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晚上一般吃完后就要睡觉休息了,此时胃的消化能力下降,蛋白质和脂肪不容易吸收和消化。

所以一般设置早餐和午餐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食物。

第5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为:0、1、6月龄;卡介苗接种时间为:出生时;脊灰疫苗接种时间为:2、3、4月龄,4周岁;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为:3、4、5月龄,18~24月龄;麻疹疫苗接种时间为:8月龄。

第6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躯体因素是指对儿童身体直接产生损害的因素,例如急慢性疾病的损伤、创伤、电击、噪音、高温等。

这些因素会使儿童产生心理行为问题。

火灾属于社会因素。

第7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保暖:产房室温可维持在25~28℃,新生儿居室温度宜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50%左右。

在母体内胎儿的体温非常稳定或稍高,出生后因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如果室温较低则体温会迅速下降,3~5小时可下降15~25℃;如室温高,又容易突然上升。

体温过低或过高都可能使新生儿生病,因此要重视保暖工作。

室温以21~25℃,相对湿度50%~60%为宜,并保持恒定,以维持小儿的正常体温。

居室最好向阳,易保持温暖。

夏季应避免室温过高,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有条件的家庭在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

第8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女性经期卫生:注意经期卫生是保持生殖健康的必要措施。

①月经期间要经常用温开水冲洗外阴,保持外阴部清洁;②使用清洁、吸水性强的卫生巾;③保持精神愉快;④适当参加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而引起的盆腔充血;
⑤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少吃辛辣生冷食物。

第9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因主要是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第10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救处理时,不应该将患儿头部抬起,这样不利于恢复呼吸道通畅,应将患者头部后仰,清除口鼻内污物。

第三套
最佳选择题
1.下列不符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是
A.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可以适当延长劳动时间
B.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C.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
D.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E.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不是儿童期发育特点的是
A.大约10年
B.身体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C.加强营养
D.生殖器官发育也最快
E.易发生外阴阴道炎
3.原发性闭经是指
A.女性年满18岁,月经尚未来潮
B.女性年满16岁,月经尚未来潮
C.女性年满16岁,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尚未来潮
D.女性年龄超过16岁,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岁。

二性征仍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
E.女性年龄超过18岁,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二性征仍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
4.哪一项不是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特点
A.乳房发育增大
B.乳晕增大、色素加深
C.月经来潮
D.腋毛发育
E.阴毛发育
5.不宜生育包括
A.严重遗传性疾病患者
B.患者全部或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
C.无有效治疗方法
D.子代再发风险高无法进行产前诊断
E.因之不宜生育医生提出建议患者采用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
6.艾滋病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属于
A.宫内传播
B.产程传播
C.产后传播
D.妊娠传播
E.分娩传播
7.一新婚女性将要去度蜜月,暂不希望怀孕,应该采取避孕措施是
A.短效口服避孕药
B.宫内节育器
C.长效避孕药
D.安全期避孕
E.皮下埋植避孕法
8.更年期妇女心理症状的特点哪项不正确
A.能力和精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B.情绪波动较大、紧张、抑郁、焦虑
C.有时伴有头痛、失眠、头晕、乏力等躯体症状
D.这些心理症状有特异性
E.更年期出现的心理症状比精神病患者轻,有波动性,不是持续存在
9.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个器官的衰老密切相关
A.子宫
B.卵巢
C.乳腺
D.下丘脑
E.垂体
10.关于生殖道感染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殖道感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较大
B.可以造成流产
C.生殖道感染不会有致命的后果
D.目前宫颈癌仍是女性生殖器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E.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大大增加了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答案及解析
第1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2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最快。

第3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龄超过16岁,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岁,二性征仍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D)。

因此其他答案显然是错误的。

第4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第二性征是与性别有关的外表特征。

月经来潮不是第二性征。

第5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母婴保健法》规定,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并提出医学意见:①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②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期避孕措施或施行结扎手术后可以结婚。

婚姻法规定禁止结婚的除外。

第6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宫内传播:妊娠期间,艾滋病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产程传播: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与带有艾滋病病毒的母血液或宫颈、阴道分泌物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产后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产后哺乳发生母婴传播。

妊娠传播和分娩传播是干扰选项,没有此种说法。

第7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新婚期可首选短效口服避孕药,待双方适应后再改用其他方法。

新婚期不宜使用宫内节育器,长效避孕药,因不易掌握排卵期,亦不宜使用安全期避孕。

第8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更年期妇女在更年期易在精神因素和躯体因素影响下出现各方面的失平衡,一部分人会出现好激动、烦躁不安、焦虑或抑郁、悲观、失眠,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性格、行为改变等。

另外会出现自主(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致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表现为潮热、出汗、心悸、眩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症状并无特异性。

第9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卵巢的衰老密切相关。

卵巢的衰老主要表现在卵泡减少和卵巢形态变化及卵巢功能衰退。

伴随着卵巢的衰老,更年期妇女会出现生殖、泌尿、心血管等多个相关系统与器官的变化。

第10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殖道感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较大,常见的不良结局有盆腔炎、女性不孕、异位妊娠以及流产、死胎等,严重者甚至有致命的后果,如宫颈癌和艾滋病。

第四套
最佳选择题
1.检查9个人的血型,其中A型2人,B型3人,O型3人,AB型1人。

其对应的变量类型是
A.数值变量
B.4项无序分类资料
C.4项有序分类资料
D.9项无序分类资料
E.9项有序分类资料
2.正态分布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σ的面积为
A.45%
B.47.5%
C.90%
D.95%
E.97.5%
3.下列关于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t分布为单峰分布
B.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
C.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D.自由度越大,t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E.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4.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若P≤a,则结论为
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各样本均数全不相等
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
D.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E.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5.甲县肺癌粗死亡率比乙县高,经标准化后甲县肺癌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高
B.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低
C.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差
D.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大
E.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小
6.配对资料符号秩和检验,若有两个差数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其前已排至第2秩次,则它们的秩次应编为
A.3和4
B.3.5和3.5
C.3和(-4)
D.(-3)和4
E.(-3.5)和3.5
7.若用图形表示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间关系,宜绘制
A.圆图
B.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8.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
A.调查研究以人为对象
B.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
C.调查研究不能随机分组
D.实验研究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给予干预措施
E.调查研究也可以给予干预措施
9.计算某年的婴儿死亡率,其分母为
A.年活产数
B.年初0岁组人口数
C.年中0岁组人口数
D.年末0岁组人口数
E.年任意时刻0岁组人口数
10.寿命表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A.死亡概率
B.尚存人数
C.死亡人数
D.年龄别死亡率
E.期望寿命
答案及解析
第1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型为分类资料,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类别,且为无序分类资料。

第2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态分布曲线下,在(μ-1.96σ,μ+1.96σ)范围内曲线下面积为95%,μ为正态曲线的对称抽,所以μ到μ-1.96σ的面积为95%/2=47.5%。

第3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t分布的特征为:①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单峰分布;②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其形态与自由度ν的大小有关。

自由度越小,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③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④当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第4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任何的假设检验都是推断总体,方差分析对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目的就是要推断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所代表总体均数的情况。

若P<α,即为小概率事件,有理由认为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第5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经标准化后甲县肺癌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说明甲县肺癌死亡水平比乙县低,但由于甲县中老年人所占比重比乙县大,导致了甲县肺癌粗死亡率比乙县高。

所以选项D正确。

第6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配对比较符号秩和检验时,若两个差数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则取平均秩次为(3+4)/2=3.5,且加以正负号。

第7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散点图可表示儿童的身高和年龄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8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实验研究可人为给予干预措施,而调查研究不能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控制,只能客观地观察。

所以答案选D。

第9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婴儿死亡率指某地未满1周岁的死亡数与全年的活产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婴儿死亡率=(同年内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数/某年的活产总数)×1000‰。

由于婴儿抵抗能力较差,易患传染病而导致死亡,故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文化水平的较敏感的指标。

所以,正确答案为A。

第10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死亡概率、尚存人数、死亡人数、期望寿命属于寿命表的主要指标。

所以答案选D。

第五套
最佳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现况研究的目的
A.掌握目标群体中某疾病的发病率及其分布状态
B.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
C.确定高危人群
D.对疾病进行监测
E.评价预防接种效果
2.下列有关现代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是
A.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是疾病
B.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是个人或人群
C.流行病学从疾病或健康事件的分布出发
D.流行病学用观察的研究方法揭示健康事件的人群特征
E.流行病学是一门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科学
3.疾病的流行是
A.罹患率大于10%
B.发病率以十万分率计算
C.某病的发病率虽低,但在该地区人群中却长年不断
D.某病的发病数明显超过往年同期发病数
E.某病的发病呈季节性升高
4.关于暴露人年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一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不满一年的为1人年
B.两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半年为1人年
C.一些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一年为1人年
D.用人年无法计算发病率
E.人年只能每个人单独计算,无可加性
5.暴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病死率
D.死亡率
E.罹患率
6.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血液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母婴传播
7.甲肝高发区年龄分布特征为
A.以胎儿为主
B.以少年为主
C.以青年为主
D.以中年为主
E.以老年为主
8.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是
A.牛型分枝杆菌
B.非洲型分枝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田鼠分枝杆菌
E.鸟型分枝杆菌
9.人类轮状病毒可分为7个组(A~G),被称为婴儿腹泻轮状病毒的是
A.A组
B.B组
C.C组
D.D组
E.E组
10.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医院护士在给患者护理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B.院内患者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
C.住院患者因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而被传染病毒性感冒
D.刚入院两天的外科患者被确诊患有甲型肝炎
E.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肠炎
答案及解析
第1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只能掌握目标群体的患病情况,不能得到发病情况。

B、C、D、E项正确。

第2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行病学研究范畴已扩大到全面的疾病与健康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与健康。

流行病学的研究角度是人群。

流行病学不仅运用观察法,还运用试验法进行研究。

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早已扩展到传染病之外。

所以只有C项正确。

第3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行: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第4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暴露人年:表示人口生存时间长度的复合单位,是人数同生存年数乘积的总和。

例如一个人生存一年是1人年,两个人各生存半年也等于1人年,这三个人共生存2人年。

第5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

第6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和血液感染、母婴传播3种。

第7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肝:在高度流行区,甲肝发病主要集中于低年龄人群,以婴幼儿为多;在低度流行区,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

第8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对人类的感染率和致病率最高,牛型较少。

C为正确答案。

第9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类轮状病毒为呼肠病毒科一个属,可分为7个组(A~G),其中A~C组轮状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

A组也称婴儿腹泻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B组轮状病毒在我国成人腹泻暴发或流行中发现,因此也称成人轮状病毒;C组引起的腹泻仅有个别报道。

第10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D是根据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刚入院两天的患者不可能是在院内获得的感染,故不属于医院感染。

A和C属于交叉感染,B为医源性感染,E属于内源性感染。

第六套
最佳选择题
1.在以下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油脂是
A.猪油
B.鱼油
C.牛油
D.羊油
E.胆固醇
2.关于蛋白质的特点,错误的是
A.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B.供给能量
C.是由碳、氢、氧组成
D.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E.体内蛋白质处于分解、合成的动态平衡之中
3.胚乳中含量最高的营养成分是
A.脂肪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
E.碳水化合物
4.婴幼儿缺锌可导致以下改变,但除外
A.异食癖或味觉异常
B.食欲不振
C.生长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