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北京大学孟津县育才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华师大)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伽利略;实验加推理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气压3. 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4.mg ;竖直向下;重心5.弹性;弹6.外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7.物体的稳定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其它合理答案均可)二、三、16.如答案图1所示 17.如答案图2所示答案图1 答案图2四、18.(1)海绵凹陷程度;(2)甲和丙(或甲、丙)(3)不正确;丁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是甲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的2倍,但受力面积也变为2倍,在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时,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这个结论不正确。
(没有控制变量等,只要合理即可得分)19.(1)方法与步骤:①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提起,在弹簧末端所指的位置标上零;(1分) ②将几个已知重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弹簧末端所指出的位置分别 标上所挂钩码重,然后将每一大格平均分成5等份(或10等份均可)。
(1分)(2)①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有偏差,必须校正,这一步骤叫校零;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③测量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使用前应估测拉力的大小)④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⑤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等。
(每条1 分,其它叙述只要合理也可给分,但最多只给4分)20.(1)匀速直线;(2)压力;(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2∶1;0五、21.解:(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乙图中凹进得更多;液体内部的压强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就越大。
(2)p =ρgh =103kg/m 3×10N/kg ×5×10-2m =500Pa 。
(3)橡皮膜凹陷程度变小。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届中考政治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届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中考二模)政治试题(扫描版)2014中招备考第二次质量检测思想品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20分)▲单项选择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三、请你观察与思考(16题10分,17题10分,共20分)10.(1)①我国经济不断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⑤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的消费等。
(4分)(2)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排队,折损花草树木等。
(2分)(3)国家:完善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文明道德素质;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管理条例;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游客的监督;新闻媒体:多制作、播放一些倡导文明旅游的公益广告;公民:提高自身的文明道德素质;遵守景区管理条例,文明出游;发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进行劝阻等。
(4分)评分建议:第一问至少答出两方面,每方面2分,最高给4分。
第二问每方面1分,注意不得与材料中重复,最高给2分。
第三问每方面2分,最高给4分。
11.(1)①爸爸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永恒的、无微不至的、不求回报的。
②爸爸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4分) (2)①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遵守校规校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③勇于克服困难,学会调控情绪,培养自立自强品质。
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⑤立志成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⑥学习英雄人物事迹,增强抗挫折能力。
⑦乐观向上,奋发有为。
⑧增强辨别是非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6分)评分建议:第⑴点每方面2分,最高给4分。
第⑵点每方面2分,最高给6分。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14题10分,15题10分,共20分)。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北大育才实验中学2014_2015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苏教版
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北大育才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答案写入下列表格中)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2.某果园的苹果树品质差、产量低,果农想尽快更换为优质高产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A.种子繁殖 B.幼苗换栽 C.果枝扦插 D.果枝嫁接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能体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特点的是()A.能够培育出新品种 B.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C.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行繁殖4.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什么部分要紧密结合()A.树皮 B.木质部 C.形成层 D.输导组织5.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A.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株B.向日葵通过种植繁殖后代C.月季可用枝条扦插繁殖D.苹果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6.果农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结果率.授粉时,应将花粉涂抹在()A.柱头 B.花瓣 C.花药 D.花丝7.“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是描述花生的谜语.其中“白胖子”是指() A.果皮 B.种皮 C.种子 D.胚8.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苹果食用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成B.花生的外壳由珠被发育而成C.大豆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D.西瓜籽由子房壁发育而成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①家蚕②蝗虫③蜜蜂④蟋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唐朝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指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哪个阶段()A.成虫、(受精)卵 B.(受精)卵、幼虫 C.幼虫、蛹 D.蛹、成虫11.下列昆虫中,其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组是()A.蝗虫、菜粉蝶、跳蚤 B.螳螂、家蚕、蚊C.蝼蛄、蝗虫、蟋蟀 D.苍蝇、蝗虫、蝴蝶12.“金蝉脱壳”的壳是指()A.皮肤 B.甲壳 C.外骨骼 D.鳞片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所有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B.黑猩猩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C.染色体越多生物越高等D.人类卵细胞有23条染色体14.下列各种动物,不属于两栖类动物的是()A.蛇 B.蟾蜍 C.大鲵 D.蝾螈15.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A.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B.体外受精、卵生、不完全变态发育C.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D.体外受精、胎生、变态发育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A.求偶 B.报警 C.呼吸 D.戏水17.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鸟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产卵、孵卵C.产卵、筑巢、育雏 D.筑巢、交配、产卵18.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它的生殖特点是()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19.鸡受精卵发育成刚出壳的雏鸡,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A.母鸡 B.食物 C.卵黄 D.外界环境20.组成染色体的物质主要是()A. DNA和脂质 B. DNA和蛋白质 C. RNA和蛋白质 D. RNA和脂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21.不经过的结合,由直接产生的生殖方式是生物的无性生殖.22.常见的营养生殖方式有和.23.果实包括和两部分.24.家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和上有明显的差异.像家蚕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发育.25.蝗虫的发育过程必须经历、、三个时期.26.两栖动物如蛙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四个阶段,其中蛙的幼体为这个阶段.27.细胞中的DNA大多位于细胞核的上,具有结构.28.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中.29.鸟类的受精方式为.三、识图作答(每空1分,共50分)30.如图是鸡卵的结构图,请回答问题.(1)先选择鸡卵比较的一端,用小镊子轻轻敲裂该端[ ] ,然后用小镊子小心的将其夹开,剪开外层卵壳膜,这时观察到的是[ ] ,它是在两层[ ] 之间.坚硬的卵壳有利于保护卵细胞和胚胎发育,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卵壳有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2)在鸡卵的侧面夹去的卵壳和卵壳膜,能观察到的是[ ] 和[ ] ,它们可以提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3)图中[3]是,它是卵细胞的主要部分,外面包裹着[ ] ,[3]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4],里面含有,将发育成.(4)图中[5]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和,还具有作用.(5)图中[8]是,具有胚胎位置的作用.31.请写出图中昆虫发育的时期写出有关名称:A ,B ,C ,D .32.如图是花的受精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1)对花的繁衍来说,其最重要的结构是和,前者包括,后者包括.(2)图一,传粉是[ ] 从[ ] 中散发出来,落到[ ] 上的过程.传粉完成后,花粉粒在粘液的刺激下萌发形成[ ] .(3)当花粉管不断伸长通过珠孔,到达[ ] 的内部后,其末端破裂,释放精子与[9]结合形成,将来发育成.(4)图二,受精结束后[ ] 最终发育成A部分,[ ] 最终发育成B部分.四、连线题(每空1分,共9分)33.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北大育才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答案写入下列表格中)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植物的无性生殖.分析: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据此作答.解答: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键是了解扦插的知识,掌握常见的适合用扦插技术繁殖的植物的例子,分析诗句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2.某果园的苹果树品质差、产量低,果农想尽快更换为优质高产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A.种子繁殖 B.幼苗换栽 C.果枝扦插 D.果枝嫁接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据此作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嫁接分枝接和芽接两大类.因此,果农想尽快更换为优质高产桔子树,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见D正确.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嫁接的知识,最好既能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题目,又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能体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特点的是()A.能够培育出新品种 B.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C.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行繁殖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组织培养的技术特点,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解答:解: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利用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所以成本不高.这种方法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所以繁殖周期不长.由于植物的生长点细胞分裂速度快,很少感染病毒.所以不容易出现病虫害.由于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培育吃新品种.故选:A.点评: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科技含量高,繁殖速度快,在农林业生产中已获得广泛应用.组织培养的相关内容虽然出现在课后的小阅读中,但也很重要,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4.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什么部分要紧密结合()A.树皮 B.木质部 C.形成层 D.输导组织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思考解答即可.解答:解: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故选:C.点评:了解嫁接的知识,理解形成层的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答案.5.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A.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株B.向日葵通过种植繁殖后代C.月季可用枝条扦插繁殖D.苹果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分析: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答题解答:解:A、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株,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繁殖.B、向日葵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属于有性生殖.C、用枝条进行扦插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生殖.D、苹果可以用嫁接来繁殖优良品种,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生殖.故选:B点评:判断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主要看是否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6.果农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结果率.授粉时,应将花粉涂抹在()A.柱头 B.花瓣 C.花药 D.花丝考点:传粉和受精.分析:本题考查人工辅助授粉的操作.解决此类题目要明确人工辅助授粉的操作过程.考查的重点还是在于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解答:解: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人工辅助授粉的具体方法,在不同作物不完全一样,果农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是先从雄蕊上采集花粉,然后应将花粉涂抹在雌蕊柱头上.故选A.点评:理解花粉萌发的条件和传粉的概念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7.“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是描述花生的谜语.其中“白胖子”是指() A.果皮 B.种皮 C.种子 D.胚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分析: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与对果实种子的认识.可结合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果实与果实实物图对比记忆.解答:解:描述花生谜语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从图中我们可知: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胚,有受精卵发育而来.故选:D点评:记清果实的组成,分清各部分的结构,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8.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苹果食用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成B.花生的外壳由珠被发育而成C.大豆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D.西瓜籽由子房壁发育而成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分析:植物开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花萼、花冠、花蕊等结构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具体发育情况为:解答:解:A、苹果的食用部分属于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A错误.B、花生的外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B错误.C、大豆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C正确.D、西瓜籽是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D错误.故选:C点评:明确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是考试的重点.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①家蚕②蝗虫③蜜蜂④蟋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昆虫有两种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如蚊、蝇、菜粉蝶、蜜蜂、苍蝇、蚂蚁、家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不同﹣﹣它是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若虫通过蜕皮发育为成虫,每次蜕皮称为一个龄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解答:解:“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蝴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蜜蜂同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然而蝗虫、蟋蟀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点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一样,完全变态发育在发育时期要经过蛹.10.唐朝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指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哪个阶段()A.成虫、(受精)卵 B.(受精)卵、幼虫 C.幼虫、蛹 D.蛹、成虫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解答:解: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指春蚕幼虫吐丝化蛹,蛹不食不动.因此春蚕吐丝尽了,并没有死,而是化为蛹.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蚕的发育过程.11.下列昆虫中,其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组是()A.蝗虫、菜粉蝶、跳蚤 B.螳螂、家蚕、蚊C.蝼蛄、蝗虫、蟋蟀 D.苍蝇、蝗虫、蝴蝶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解答:解:选项中的菜粉蝶、跳蚤、家蚕、蚊、苍蝇、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蟋蟀、螳螂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C.点评:判断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主要看有没有蛹期.12.“金蝉脱壳”的壳是指()A.皮肤 B.甲壳 C.外骨骼 D.鳞片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分析: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据此答题.解答:解: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的壳是外骨骼.故选:C.点评: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所有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B.黑猩猩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C.染色体越多生物越高等D.人类卵细胞有23条染色体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分析: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1)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三者的包含关系,如图:据此解答.解答:解: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人类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对,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23条.A不正确.B.黑猩猩等类人猿同人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B不正确.C.不是染色体越多生物越高等,C不正确.D.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人类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对,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23条.人类卵细胞是生殖细胞有23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的理解.属于基础题.14.下列各种动物,不属于两栖类动物的是()A.蛇 B.蟾蜍 C.大鲵 D.蝾螈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解答: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蟾蜍、大鲵、蝾螈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因此属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蛇属于爬行动物.故选:A点评:了解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5.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A.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B.体外受精、卵生、不完全变态发育C.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D.体外受精、胎生、变态发育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解答:解:我们知道青蛙是典型的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选:C点评:注意区分水陆两栖生活与两栖动物的不同.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A.求偶 B.报警 C.呼吸 D.戏水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繁殖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繁殖行为的概念、种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17.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鸟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产卵、孵卵C.产卵、筑巢、育雏 D.筑巢、交配、产卵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本题考查与鸟的生殖发育有关的动物行为,可以从鸟的生殖发育的特点来解答.解答: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有这些繁殖行为,例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但鸟类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鸟类的生殖过程,考查注重基础,题目较易.18.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它的生殖特点是()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解答:解: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然后求偶,求偶成功,雌雄鸟进行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鸟的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要由亲鸟或是其它鸟类孵化才能继续发育.所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卵生.故选:A.点评: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19.鸡受精卵发育成刚出壳的雏鸡,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A.母鸡 B.食物 C.卵黄 D.外界环境考点:鸟卵的结构.分析:本题考查鸟卵的结构.根据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卵壳膜②气室③卵壳④胚盘⑤卵黄膜⑥卵黄系带⑦卵黄⑧卵白进行解答.解答:解:鸡卵各部分的名称为:1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2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3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4卵黄:为卵细胞的发育提供主要营养.5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6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7外层卵壳膜和内层卵壳膜.其中: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位于卵细胞的中央,色黄,外面包着卵黄膜.一般分层,由黄卵黄与白卵黄以同心圆形成相间排列组成,中间有卵黄心,以卵黄心颈与胚盘相连,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鸟卵的结构和功能.20.组成染色体的物质主要是()A. DNA和脂质 B. DNA和蛋白质 C. RNA和蛋白质 D. RNA和脂质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分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分子组成,DNA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DNA和蛋白质.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组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2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生物的无性生殖.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解答: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生物的无性生殖.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故答案为:两性生殖细胞;母体;新个体.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22.常见的营养生殖方式有嫁接和扦插.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1—5:DBCAA 6—10:CABDA
11—16:DCDDD 16—20:CCCDC
第二部分:
21.(1)陈镜开 (2)郑凤荣 (3)容国团 (4)许海峰 (5)刘翔
(6)脱离贫困、解决温饱、小康、文化生活。
22.(1)《共同纲领》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1954年制定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3)《刑法》《刑事诉讼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或《义务教育法》。
(5)邓稼先(6)王进喜(7)焦裕禄
23. (1)外国的侵占。
第一次郑成功收复,第二次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
第三次因内战分离。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海基会和海协会,“都承认一个中国”。
(4)国家强大,两岸交流增多,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等。
24. (1)开国大典。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
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1978年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上海举行APEC会议。
中共“十三大”。
神舟飞船。
(4)国家独立,实施改革开放。
【初中物理】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人教版
孟津县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试卷计算中用到g ,均取10N/kg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发现的基础。
众多科学家能从简单的现象中受到启发,从中发现重要的规律,如 通过观察和分析,利用实验测得了大气压的数值。
在粗略的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 Pa 。
2.如下左图所示,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 ;而车座都作得较大,这样可以减小它对人的 。
3.如下中图所示,健身员向下摆动脚踝使细绳拉着物体缓慢提升,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使用它的目的是 。
4.潜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对潜艇的作用,它的方向是 。
5.上右图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观察木块滑动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
其中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比较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
6.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 (填“会”或“不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
理由是: 。
7.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我们身边的情景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情景。
情景一: ; 情景二: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得分 评卷人8.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A.牛顿B.瓦特C.焦耳D.帕斯卡9.如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A.探究浮力与液体质量的关系B.探究浮力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探究浮力与液体深度的关系10.下列关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量B.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其动能一定越大C.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说明它正在做功D.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量11.下列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核桃夹B.钢丝钳C.筷子D.起子12.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如图所示。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2)
问题 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 溢水杯的水量不足 没有多次实验
修正 测空小桶的重力 G桶 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 换用不同液体进行实验
评分标准: 第( 1)问表格中若没有第四行的不扣分;实验次数少于三次的扣
1 分。
所测的物理量每少 2 个扣 1 分,没有单位的扣 1 分;第( 2)问任选两
组,每格 1 分,共 4 分,其它说法正确均给分
(5) 2.25 ;变大;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因此作用力将变大)
评分标准: 最后一空 2 分,其它每空 1 分,共 8 分 20.( 1)见下表
次 物体所受的
数
重力/ N
1
2
3
…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 计的读数/ N
浮力 /N
小桶和排开水所受 的总重力/ N
小桶所受的 重力/ N
排开水所受的 重力/ N
五、 21.( 1)连通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每空 2 分,共 4 分) (2)解:由题意知:水的深度为 h= 60m,则坝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 gh= 1.0 × 103kg /m3× 10N/ kg× 60m= 6× 105Pa;(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虽然大 笛克桑斯大坝比葛洲坝拦河坝高,但我们并不知道水库中水量的多少,所以不 能简单地得出结论。( 2 分)
t
15s
(4)从图乙可看出,此滑轮为动滑轮,当重物升高
h,钢绳升高 s′= 2h,则:
( W有= Gh, W总 =F′ s= F′× 2h= 2Fh)
η = W有用 W总
=
Gh = Fs
G 2F
=
2
6 10 4 N 3.6 104 N
= 83.33%。( 3 分)
初中数学 孟津育才学校八年级数学下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D.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试题2:如图1所示 ,在□ABCD中, ∠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 则∠E+∠F=()(A)110°(B)30°(C)50°(D)70°试题3:如图2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DE⊥AB于E,DF⊥BC于F,若的周长为48,DE=5,DF=10,则的面积等于 ( )评卷人得分A.87.5B.80C.75D.72.5 试题4:在ABCD中,点E在AD上,以BE为折痕,将△ABE向上翻折,点A正好落在CD上的点F.若△FDE的周长为8,△FCB 的周长为22,则FC的长.为()A.6B.8C.7D.9试题5:如图3所示,在ABCD中,E是BC边上的三分之一点,则:的值为( )A. B. C. D.试题6:如图4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的顶点P的坐标是(3,4),则顶点M、N的坐标分别是()A.M(5,0),N(8,4) B.M(4,0),N(8,4)C.M(5,0),N(7,4) D.M(4,0),N(7,4)试题7:菱形的周长为4,两个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为()A.2 B. C.1 D.试题8: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若AB=2,AD=4,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 ( ) A.8 B.6 C.4 D.3试题9:如图5所示,有一个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的菱形晾衣架.已知其中每个菱形的边长为20cm,墙上悬挂晾衣架的两个铁钉A、B之间的距离为20cm,则∠1等于( )A.90°B.60°C.45°D.30°试题10:如图6所示,E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BC,P为CE上任意一点,PQ⊥BC于点Q,PR⊥BE 于点R,则PQ+PR的值是()(A)(B)(C)(D)试题1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16cm,高为2cm,且它的两邻边长度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试题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试题13:如图7,在□ABCD中, DB=DC, ∠C=70°, AE⊥BD于E,则∠DAE=_____度.图7 图8试题14:如图8,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丄AB,垂足为H,则点0到边AB的距离OH=________.试题1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之比为3:4,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试题16: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 .试题17:已知矩形ABCD,作CE⊥BD于点E。
孟津育才学校2014-2015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脍(huì)炙人口瞬(shǔn)息万变相形见绌(zhuó)B. 安然无恙(yànɡ)风调(diào)雨顺焕(huàn)然一新C. 稍纵即逝(shì)情郁(yù)于中文质彬(shān)彬D. 惨绝人寰(huán) 骇(hài)人听闻义愤填膺(yīng)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3. 修改病句。
(可用修改符号直接改)(2分)(1)两个报社的记者昨天采访了校长。
(2)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4. 名著导读(3分)(1)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
(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从《》的故事中演绎出来的。
5. 文学常识填空(8分)(1)。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坐看云起时。
(3)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视觉直接描写洞庭湖景色的是:,。
(4)《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6. 仿写句子(2分)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以“希望”开头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理解是心灵的纽带,连接了多少真诚的友谊。
希望7. 某班为教育同学们,开展了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4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发现的基础.众多科学家能从简单的现象中受到启发,从中发现重要的规律,如托里拆利通过观察和分析,利用实验测得了大气压的数值.在粗略的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 1.01×105Pa.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历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他借助水银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解答:解: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利用玻璃管和水银,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1标准大气压的具体数值,1标准大气压是的值是1.01×105Pa.故答案为:托里拆利;105.点评:要熟记选项中各个实验的意义,还要了解一些物理学史,这也是我们必须识记的内容.2.(4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如图所示,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而车座都作得较大,这样可以减小它对人的压强.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车座都做得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答案为:摩擦;压强.点评:本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方法,压强和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3.(4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如图所示,健身员向下摆动脚踝使细绳拉着物体缓慢提升,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它的目的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随物体一起升降的物体是动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解答:解:由图知,图中用的滑轮轴固定不动,因此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故答案为: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点评:此题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关键是看滑轮是否随物体一起升降,同时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4.(4分)(2011•内江)潜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水对潜艇的作用,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上.考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利用.专题:简答题.分析: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据此回答.解答:解:潜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水对潜艇的作用,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故答案为:水,竖直向上.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定义及方向,属于基础题目.5.(4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如图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观察木块滑动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其中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比较动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物体动能的多少是通过它能够对外做功的多少来确定的.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处滚下,控制了质量相同,速度不同.通过观察木块移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因此能否比较木块在水平面光滑移动的距离的长度是能否得出结论的关键.解答:解:钢球在对木块做功,木块移动距离的长度体现了钢球动能的大小.若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无论钢球给木块一个多大的初速度,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所以,木块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从而,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无法确定,即钢球动能的大小就无法比较.故答案为:动能的大小;不能.点评:本题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明确钢球的动能的多少是由木块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是此题的突破点.6.(4分)(2015•葫芦岛二模)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考点:惯性现象.专题:简答题;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解答:答: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从车厢地板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7.(4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我们身边的情景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情景.情景一:圆珠笔无法写字;情景二:橡皮无法使用.考点:摩擦力的大小.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摩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摩擦,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有摩擦,汽车行驶时与地面有摩擦.解答:解:摩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摩擦,如果没有摩擦力:①圆珠笔无法写字,因为没有摩擦,笔内的滚珠不转动;②眼镜会从鼻梁上滑下来;③橡皮无法使用;④粉笔无法写字;⑤倾斜放置的东西都会滑下;⑥天花板上吊灯会因螺丝滑脱而掉落等故答案为:(1)圆珠笔无法写字;(2)橡皮无法使用.点评:本题为开放型题,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8.(3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A.瓦特B.牛顿C.焦耳D.帕斯卡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专用的单位,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解答:解:A、瓦特(W)是功率的单位,由功率的定义式P=可知,功率的单位为J/s,物理上用W取代J/s;故A正确;B、牛顿(N)是力的专用单位;故B错误;C、焦耳(J)是功、能量或热量的单位,故C错误;D、帕斯卡(Pa)是压强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9.(3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如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A.探究浮力与液体质量的关系B.探究浮力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探究浮力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专题:浮力.分析: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它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通过图,利用控制变量法,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即可知道研究的目的.解答:解:根据图示可以知道两图中两物的体积相同,两物体都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所以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而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是酒精,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它们所受的浮力不同,所以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同量和不同量.10.(3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下列关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量B.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其动能一定越大C.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说明它正在做功D.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量考点:功;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①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②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解答:解:A、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可能具有能量.例如:静止在高处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此选项错误;B、物体能够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做功越多,说明该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并不一定是动能越大,也有可能是重力势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此选项错误;C、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说明它具有做功本领,但物体不一定做功.此选项错误;D、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具有做功的本领,说明它一定具有能.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必然伴随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反之转化了多少能量必定同时做了多少功.11.(3分)(2014•海南)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核桃夹B.羊角锤C.筷子D.起子考点:杠杆的分类.专题:简单机械.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C.点评: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12.(3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A .鸡蛋的重力减小,重力小于浮力B .鸡蛋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大于重力C .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大于重力D .液体密度增大,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根据F 浮=ρ水gV 排从盐水的密度变化中可知鸡蛋所受浮力的变化,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鸡蛋上升的原因.解答:解:鸡蛋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一定的,加盐后盐水的密度增大,由F 浮=ρ水gV 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增大;由于鸡蛋的重力不变,当浮力增大到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会上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是注意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不变的,盐水的密度是变化的.13.(3分)(2015•呼和浩特一模)用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 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A .B .C .D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求出四个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出用力最大的装置.解答:解:由题知,不计摩擦,A 、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F 1<G ;B 、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F 2>G ;C 、使用定滑轮,F 3=G ;D 、使用动滑轮,F 4=G ;由以上分析可知,B 选项中用力最大.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确定力臂大小关系是关键.14.(3分)(2011•株洲)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分析图象,取相同的距离s,得出两个力做功的大小关系,再根据W=Fs分析两个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如图,当移动距离为s时,两个力做的功:W甲>W乙,∵W=Fs,∴两个力:F甲>F乙.故选A.点评:本题为很好的图象和控制变量法相结合的题目,类似图象:s﹣v图象、m﹣v图象、U﹣I图象等,属于中考常见题型.15.(3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在实验的基础上借助科学推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如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在教材中如下四个科学探究内容里,也采用到这一方法的是()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B.探究牛顿第一定律C.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本题主要是对物理学方法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了解真空不能传声结论的得出过程,然后回忆各个实验当时的过程情景,并与此实验相对比,从而找到最佳答案.解答:解: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是建立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向外抽气体,只是越来越少,不可能抽成真空)形成结论,该实验是运用了实验推理法.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了牛顿第一定律.此选项符合题意;C、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先了解真空不能传声现象的实验过程,然后逐个实验进行回忆,寻找其相似性.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16.(3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物,如果要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最省力的效果,绳子应该怎样绕?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也就是看有几段绳子连着动滑轮,段数越多越省力.解答:解: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最后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这就是最省力的绕法.如图所示.点评:在滑轮组中,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越多会越省力,即F=G.17.(3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请画出木块在水平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因为向右运动,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解答:解:重心在物体的中心,过重心沿竖直向上、竖直向下以及水平向左的方向分别表示出支持力F、重力G和摩擦力f;如图所示:点评: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0分)18.(4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AB运动;若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1)实验中磁铁的作用是给钢球施力;(2)此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且知道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2)在不受磁铁吸引力时,铁球应沿直线运动,若受磁铁的引力,则运动方向改变,所以在实验中应该将磁体放在与其运动方向垂直的地方;(3)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的变化都是运动状态的变化.解答:解:(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实验中利用磁铁对钢珠施加力的作用;(2)钢珠做曲线运动是因为钢珠受到了磁铁的吸引力,力改变了钢珠球的运动状态而导致的,因此,本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答案为:(1)给钢球施力;(2)方向.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19.(8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小明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填“右”或“左”).(2)调节平衡后,他们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次数F1/N l1/cm F2/N l2/cm11102522101203215310①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②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小明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你将看到的现象是左侧下降.(5)小明利用图丙进行实验时,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 2.25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变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3)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4)用杠杆平衡条件可对两侧的力的力臂的乘积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5)钩码在支点的左侧,要使杠杆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将已知条件代入便可求出F1的大小;从图中直接读出力的大小,然后根据力臂的变化分析原因.解答:解:(1)杠杆左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2)①实验过程中,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应通过调节钩码的位置及数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臂恰好沿着杆的方向;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②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排除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4)设一个钩码的重力G,一格的长度为L,则当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2G×2L=4GL>右边=G×3L=3GL;故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侧会下降.(5)设一格的长度为L,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应竖直向上,由F1L1=F2L2得,0.5N×3×3L=F1×2L,解得,F1=2.25N;从c图中可以看出,弹簧秤的作用力最长的力臂为2L,即杠杆的长度,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因此作用力将变大.故答案为:(1)右;(2)便于测量力臂;多次测量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F1L1=F2L2;(4)左侧下降;(5)2.25;变大;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点评: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从杠杆的调平、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分析、结论的得出等方面进行了考查.20.(8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图甲);②将水倒入溢水杯中(图乙);③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图丙);④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图丁);⑤记录并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1)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图戊的虚线框内.(2)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问题修正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那么我们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就需要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和铁块排开水的重力.而要测铁块排开水的重力,就必须先让杯子成为溢水杯;要测铁块排开水的重力,还必须要测出空小桶的重力;据此设计实验表格和找出问题并修正.解答:解:(1)本实验需要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和铁块排开水的重力.需要记录的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浮力、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小桶所受的重力、排开水所受的重力,设计表格如下:次数物体所受的重力/N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N浮力/N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N小桶所受的重力/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123…(2)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①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所以也就不能测量出排开水的重力;②溢水杯的水量不足,这样小桶中所接的水小于铁块的排水量;③没有多次实验.改正:①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②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③换用不同液体进行实验.存在的问题及修正如下:问题修正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溢水杯的水量不足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没有多次实验换用不同液体进行实验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这个实验过程的掌握,本题中小明出现的两个问题也恰恰是在做该实验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共22分)21.(10分)(2015春•孟津县期末)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综合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工程,具有发电、航运、泄洪、灌溉等综合效益.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提高水的重力势能,水从大坝的上游流下时冲击水轮机发电,水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电能.(1)为了航运和发电互不影响,人们在葛洲坝上修建了船闸完成航运.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水从大坝的上游流下时冲击水轮机发电的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过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小明要到葛洲坝去旅游,于是提前从资料中获知,葛洲坝水电站拦河坝高70m,上游水位60m,则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多大?(3)瑞士的大笛克桑斯大坝(如图)高285m,对比我国葛洲坝水电站的拦河坝高.有人说前者水的重力势能比后者的大,能够这样简单地得出结论吗?说出你的理由.。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部分共6小题,共60分)21(6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22.(12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分)(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分)(3)中共“十三大”;(3分)(4) 中共“十五大”;(3分)23.(19分)(1)图一是邓稼先,“两弹元勋”;(3分)图二是焦裕禄,“党的好干部”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3分)图三是王进喜,“铁人”。
(3分)(2)图四和图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图六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经济成就。
(6分)(3)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写出两条即可)(4分)24.(13分)⑴ 30年(2分)⑵做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分)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⑷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分)。
25.(10分)(1)1951年。
(2分)(2)民族区域自治。
(2分)(3)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3分)(4)逆历史潮流而行事不得人心的,必将失败。
(3分)。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
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二、
(一)
15.不能,因为西华·莱德的事例从期望的角度证明中心论点,而朱成的例子是从目标的角度证明。
(2分)理由如下:例如: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就是1000个剧本,他也会退避三舍。
”这就说明目标太高,期望太大就会让人望而生畏,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人要有
明确可靠的目标,真实适度的期望。
(1分)
又如:事例中广告商没有明确给他提出要求,这样他就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阶段完成目标。
这与观点明确而可行的目标,真实适度的期望能引领人朝前走是一致的。
(如从反面回答,自圆其说也可。
)。
2020-2021学年河南北大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数学卷
4.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并得到关系式:BC+AB+CF=22,DA+DF=8,两式相减:AB+CF-DF=4,即CF+DF+CF-DF=14,2CF=14,∴CF=7.
考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及折叠知识.
5.C.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AC,△ABE的面积是△ABC面积的 ,△ABC的面积又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 ,∴△ABE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 ,故选C.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16cm,高为2cm,且它的两邻边长度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最大内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23.如图,正方形 的边 在正方形 的边 上,连结 、 .
(1)观察猜想 与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10分)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BD=40米,EF=30 米,求四边形BEDF的面积.
∴∠B=∠ADC,
∵∠EDF=∠ADC,
∴∠EDF=∠B,
∴EF180°﹣∠EDF=180°﹣∠B=180°﹣110=70°.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
3.B
【解析】
孟津育才学校2014-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物理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地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例如,托里拆利用实验测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在器材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你用水代替水银进行托里拆利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液柱下降的现象。
2.如下左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这说明力可以。
3.用下右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对着两纸片中间吹气是为了,你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纸片间压强大小变化的。
4.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物,在空气中称量时的示数如下左图甲所示,把重物浸在水中时的示数如上中图乙所示。
重物浸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N,此时浮力的方向。
5.为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小刚用两种规格的四个铅球在平整的沙地上方从静止开始释放(如下右图所示)。
本实验中,重力势能大小最大的是;若要使乙和丁的重力势能大小相同,合理的做法是:。
6.如图所示,茫茫白雪中的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个陷下去了,而另—个却没有,图中情景表明;右边的人把雪踩下去,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7.向地板上抛乒乓球时,为了使它弹跳到高于原来抛球的位置,应抛,这种抛法的理由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的.括号内...。
...题后...号填入...字母代8.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A.牛顿B.瓦特C.焦耳D.帕斯卡9.下列几种现象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10.物理学中的物理量和它的单位都有其对应的外文字母来表示,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认为外文符号“W”的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W表示物理量功的符号,W表示物理量功率的单位瓦B.W表示物理量功的单位焦,W表示物理量功的符号C.W表示物理量功率的符号,W表示物理量功的单位焦D.W表示物理量功率的单位瓦,W表示物理量功的符号11.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稍微下降一些D.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1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B.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C.用线悬挂着的静止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小球没有能D.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甲物体具有的动能不一定比乙物体大13.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A B C D14.如下左图所示,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语文版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藉陨拾惮2.B3.第③句: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的“不”字。
第④句:将“有效的”调到“寻找”后面。
4.B5. A.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B. 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
评分:每空2分。
A中答出“买车”得1分,答出“高兴”得1分;B中答出“虎妞难产而死”或“祥子卖车”得1分,答出“难过”得1分。
6.(1)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2)雉从梁上飞(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4)曲儿小腔儿大7.示例: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做太阳一样的人,不一定光芒四射,但必须和煦温暖。
做土地一样的人,不一定甘居人下,但定要踏实敦厚。
二、现代文阅读(一)8.真正的钦差大臣。
9.由于对假钦差大臣大献殷勤,丑态尽出。
(1分)等到真的钦差大臣来了后,他们畏惧、惊讶,不知所措,除了互相责骂、后悔之外,没有别的,他们一定还在想办法在真钦差大臣面前表演一番。
(1分)10.(适合人物身份即可。
)示例:钦差大人您长的真是一表人才啊,你的到来我代表我们全体欢迎您。
您到这儿的路途遥远,要不要写封信向家里报平安。
如果您要写信,告诉我,我用最好的信差帮您送。
11.沙俄的极度专制。
(2分)因为沙俄的专制制度使人们养成了惟命是从的奴性,以致不辩是非黑白。
(2分)(言之有理即可)12.留下无限的空间让大家去想像,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二)13.A.垂头丧气 B无地自容(每空1分,共2分)14.绝望自卑惊恐焦虑(每空1分,共2分。
意近即可)15.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的坦荡安然,(1分)让“我”内心不再羞愧,并走向健康纯净,(1分) 表现了父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给予我的积极影响。
(1分)16.“笑脸”表面是指父母在付赔偿款时的谈笑自若,并拒绝像别人那样惩罚孩子,(1分) 暗指父母在“我”处于精神危机时给予“我”内心的有力呵护和关爱,点明主旨。
孟津育才学校2014-2015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的值为 ( ) A. 1 B.
2
1 C. 1 D. 1
4
6
8
6.如图 4 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MNPO 的顶点 P 的坐标
是( 3,4),则顶点 M 、N 的坐标分别是(
)
A.M (5,0),N(8,4)
B.M (4,0),N(8,4)
C.M (5,0),N(7,4)
D.M (4,0),N(7,4)
又∵ EF 是 BD 的垂直平分线,
∴FD=FB ,
因此,四边形 BFDE 是菱形,
∴ S 菱形 BFDE =S△ DFB+S△DE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B?OF+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DB?O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EF?B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0×40=600(米 2).
25. 解:(1)经过 x 秒后,四边形 AQCP 是菱形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 BDBCC 二. 11.1500
14.
ACCBA 12. (2, 5) 15. 96cm2
13.20 16.2 或 6
17. 3:1
18. 10
19. 150°或 15°
20.22.5
三. 21.解:(1)∵ A( 0,4),B(﹣ 3,0),
∴OB=3,OA=4 ,∴ AB=5.
在△ BCE 和△ DCG 中,
BC DC
EC GC ∠BCE= ∠DCG=90 0 ∴ △ BCE ≌ △ DCG (SAS)
∴ BE DG .
(2)由( 1)证明过程知,存在,是 Rt△ BCE 和 Rt△ DCG . 将 Rt
△ BC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90 ,可与 Rt△ DCG 完全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
D.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2. 如图1所示,在□ABCD中, ∠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 则∠E+∠F=()
(A)110°(B)30°(C)50°(D)70°
图1 图2
3.如图2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DE⊥AB于E,DF⊥BC于F,若ABCD的周长为48,DE=5,DF=10,则ABCD的面积等于( )
A.87.5
B.80
C.75
D.72.5
4.在ABCD中,点E在AD上,以BE为折痕,将△ABE向上翻折,点A正好落在CD上的点F.若△FDE的周长为8,△FCB的周长为22,则FC的长.为()
A.6
B.8
C.7
D.9
)1C B A
5.如图3所示,在
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三分之一点,则ABE S
:ABCD
S 的值为( ) A.12 B.14 C.16 D.18
6.如图4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 的顶点P 的坐标
是(3,4),则顶点M 、N 的坐标分别是( )
A .M (5,0),N (8,4)
B .M (4,0),N (8,4)
C .M (5,0),N (7,4)
D .M (4,0),N (7,4
)
7.菱形的周长为4,两个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较短的对
角线长为(
)
A .2
B .
C .1
D .
8. 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AB 、BC 、CD 、DA 的
中点.若AB =2,AD =4,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 ( )
A .8
B .6
C .4
D .3 9 .如图5所示,有一个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的菱形晾衣架.已
知其中每个菱形的边长为20cm ,墙上悬挂晾衣架的两个铁钉A 、B
之间的距离为203cm ,则∠1等于( )
A.90° B.60° C.45° D.30°
E D C
B
A R Q P
图5 图6
10. 如图6所示,E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BC,P为CE上任意一点,PQ⊥BC于点Q,PR⊥BE于点R,则PQ+PR的值是()
(A)2
2(B)
2
1(C)3
2
(D)
2
3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16cm,高为2cm,且它的两邻边长度
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13.如图7,在□ABCD中, DB=DC, ∠C=70°, AE⊥BD于E,
则∠DAE=_____度.
图7 图8
14.如图8,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
BD=6,过点O作OH丄AB,垂足为H,则点0到边AB的距离OH=________.
15. 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之比为3:4,则菱形的面积
为________.
16.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 .
17.已知矩形ABCD,作CE⊥BD于点E。
若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之一是450,则∠BCE与∠DCE的比是________.
18.在矩形ABCD中,AB=16,BC=8,将矩形沿其对角线AC折叠,点D 落在点E处,且CE交AB于点F,则AF=_______.
19.以正方形ABCD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则∠AED的度数
为.
20. 延长正方形ABCD的边AB到点E,使BE=AC,则∠E=
_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
22.(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0,4),B(﹣3,0).(1)求点D的坐标
(2)求经过C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2.(8分)如图13 ,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23.(8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CD 在正方形ECGF 的边CE 上,连结BE 、DG .
(1)观察猜想BE 与DG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E
F G C B D
24.(10分)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BD=40米,EF=30 米,求四边形BEDF的面积.
25.(14分)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4cm,BC=8cm、点P
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运动,点P、Q的速度都是1cm/s.
(1)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QCP可能是菱形吗?如果可能,那么经过多少秒后,四边形AQCP是菱形?
(2)分别求出菱形AQCP的周长与面积.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BDBCC ACCBA
二.11.1500 12. (2, 5) 13. 20
14.15. 96cm2 16.2或6
17. 3:1 18. 10 19.150°或15°
20.22.5
三.21.解:(1)∵A(0,4),B(﹣3,0),
∴OB=3,OA=4,∴AB=5.
在菱形ABCD中,AD=AB=5,
∴OD=1,∴D(0,﹣1).
(2)∵BC∥AD,BC=AB=5,
∴C(﹣3,﹣5).
设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把(﹣3,﹣5)代入解析式得:k=15,
∴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AC=13cm,OB=OD.
∴AO=CO=
2
∵BD⊥AB,
∴在Rt △ABO中,AB=12cm,AO=13cm.
BO=5
2=
2
AO cm
-AB
∴BD=2B0=10cm.
∴在 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23.解∵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CGF 都是正方形, ∴B C D C =,E C G C =90BCE DCG ∠=∠=∴
在△BCE 和△DCG 中,
BC DC =
EC GC =
∠BCE=∠DCG=900
∴△BCE ≌△DCG (SAS)
BE DG =∴.
(2)由(1)证明过程知,存在,是Rt △BCE 和Rt △DCG .
将Rt △B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可与Rt △DCG 完全重合.
24. 解:
如图,连接DE 、BF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 ∥CD ∴∠ODF=∠OBE ,DF ∥BE
由EF 垂直平分BD 得
OD=OB ,∠DOF=∠BOE=90
又∵∠ODF=∠OBE ∴△DOF ≌△BOE (ASA ) 故DF=BE ,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又∵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
∴FD=FB,
因此,四边形BFDE是菱形,
∴S菱形BFDE=S△DFB+ S△DE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B•O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B•O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EF•B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0×40=600(米2).
25.解:(1)经过x秒后,四边形AQCP是菱形
由题意得PD=BQ=x AP=QC=8-x
∵四边形AQCP是菱形∴AQ=AP=8-x
在Rt ABQ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Q2=AQ2
即42+x2=(8﹣x)2,解得x=3
即经过3秒后四边形是菱形.
(2)由(1)得菱形的边长为5cm
∴菱形AQCP的周长=5×4=20(cm)
菱形AQCP的面积=Q C·AB=5×4=20(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