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名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4.2.2《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

人教版4.2.2《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 请1-4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一进行 实验
• 请5-8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二进行 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
试管
1
2
3
现象
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皿 1
2
3
现象
结论
得出结论
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馒头变甜 与_唾___液__的__分__泌____、_牙__齿__的__咀__嚼___、__舌__头__的___搅__拌__有关。
唾液是一个变量。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唾液/清水
牙齿的咀嚼与
舌头的搅拌
试管
1
2
探究牙齿咀嚼与舌头的搅拌
唾液/清水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牙齿的咀嚼与 舌头的搅拌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试管
1
2
唾液/清 清水 唾液

牙齿的 馒头碎 馒头碎
咀嚼与 屑

舌搅头拌一的个变量搅:拌唾液 搅拌
唾液/清 唾液 水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共15张PPT)(共1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共15张PPT)(共15张PPT)
常温1 常温2 低温1
试管① 纯净水+捏碎 变蓝 变蓝 变蓝
低温2
变蓝
体温1
变蓝
体温2
变蓝
试管② 唾液+捏碎
变蓝 但比较淡
变蓝 但比较 淡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
不变
试管③ 唾液+整个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但不明显
变蓝 但不明显
(四)讨论、发现

1、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唾液。 2、什么温度条件下淀粉容易分解? 37℃。体温条件下消化酶才能发挥作用。 3、什么状态下的馒头分解得更彻底? 被捏碎的状态下。(咀嚼后)
纯净水+滴管6组,大烧杯6个。

学生准备:计时器、标记笔。
五、实验过程



(一)实验导入 (二)分组探究 (三)展示交流 (四)讨论、发现 (五)进一步猜测 (六)小结提升
(一)实验导入

从“米面在口腔咀嚼时间久一点会感 觉到甜味”这一生活体验开始,引导学 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甜味?”,激起学 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带着问题着手开始 进行探究活动。
(五)进一步猜测

馒头在口腔中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六)小结提升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37℃条件、被捏 碎的馒头更容易被分解了。根据这一发 现,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应用到具体的生 活实践中去呢? 引导学生: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谢谢您的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分组探究

说课-PPT模板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说课-PPT模板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唾液/清 水
现象
2ml唾液 不变蓝
2ml唾液 变蓝
2ml清水 变蓝
变量温度:1号和2号对照 变量唾液:1号和3号对照
第四小组实验过程及现象 (玉米面)
10分钟
15分钟
第五组实验探究设计
说教学过程
土豆在口腔中的变化
试管
1号
2号
3号
4号
土豆状况 土豆块 是否搅拌 搅拌 温度(水浴) 37℃
碎屑 搅拌 37℃
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 内含食物(话梅果脯等)和一吸 管另一端放入小烧杯中收取唾液。
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提出假设,食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对咀嚼馒头的感受进行交流
食物中淀粉在
引出课题 口腔中发生了
(2)玉米种子胚乳含有什么成分
什么变化?
说教学过程
2、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1)、 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提出问题,并做出假 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 的分泌有关。)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讨论并制定本组实验方 案,可以分别以唾液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 变量来设计实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描述淀粉在 口腔中的变 化说出口腔 内唾液牙齿 和舌对食物 消化的作用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 方案形成合作 意识养成严谨 的科学态度
学会合作 学会反思 培养良好的 饮食习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唾液对淀 粉的消化作用 对照实验的设 计规范操作实 验器材

小学科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质课件
10
舌 唾液
切割 咀嚼
撕碎
臼齿 犬齿 门齿
变碎
变软
消化 变潮湿 牙齿11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12
随堂训练 二、选择题。
13
随堂训练
1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 呢?
15
谢谢观看 !
2021/10/19
16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重视新课导入,实现完美开端 俗话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环节可以称得上是整体过程的开端, 并且这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在导入环节,快速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饱满的情感状态。新课 导入方式有很多种,针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导入方式一定是能够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并且是他们 所感兴趣的。例如在学习云和雨这一课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利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这种方 式更能够体现出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我利用课件,展示出以云和雨为主要内容的图片,比如 说蓝天白云、毛毛细雨等等。然后我问学生: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用自己的话来 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现象。紧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讨论天气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学生 与我的互动下,已经对天气有了想要了解的欲望。随后我让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观察天气情况,引导学 生体会观察天气变化要从观察云开始。比如说天空中万里无云,就说明是晴天;乌云密布,就说明可 能要下雨了;白云片片,则是多云天气。谈话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对云和雨有了简单的认知,对这 节课也有了探究的兴趣。通过对导入环节教学方法的优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进入状态, 从而省去一些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导入环节的工作做得好,就相当于为接下来的教学,顺利地 拉开了帷幕,并引导学生去迎接新的知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4.2.2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2.2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淀粉纸碎 搅拌
折叠淀粉纸 块 不搅拌
实施计划
• 请1-4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一进行 实验
• 请5-8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二进行 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
试管 现象 结论
1
2
3
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皿 现象 结论
1
2
3
得出结论
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馒头变甜
唾液的分泌 、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 牙齿的咀嚼 、_____________ 舌头的搅拌 有关。
一个变量: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唾液/清 唾液 水 牙齿的咀 馒头碎屑 嚼与舌头 搅拌 的搅拌
制订计划
试管 唾液/清 水 牙齿的 馒头碎 馒头碎 1 清水 2 唾液 试管 3 4
唾液/ 清水
唾液
唾液
咀嚼与
舌头的

搅拌

搅拌
一个变量:唾液
牙齿的 馒头碎 馒头块 咀嚼与 屑 不搅拌 舌头的 搅拌 一个变量:牙齿的咀 搅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想一想
主要成分:淀粉
淀粉遇碘液能 够变蓝色
馒头
尝一尝
要求:
第一块:快速吃完(咀嚼5次后吞咽)
第二块:细细品尝(咀嚼20次后吞咽)
提出问题
馒头为什么会 变甜 ?
哇~,有点
甜呢!
作出假设
不甜(淀粉) 甜(另一种物质)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有关系
制订计划
思考:1、实验能在口腔中进行吗?为什么?
嚼和舌头的搅拌
制订计划
试管 唾液/清 水 1 清水 2 唾液 3 唾液 4 唾液
牙齿的 咀嚼与 舌头的 搅拌

最新人教版七下生物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下生物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温馨提醒:离开时请把凳 子放回试验台内。
第9页
AB C
• 假如不放在温水中加热会如何?
第7页
滴加碘液
A
唾液
B
清水
C
唾液
从恒温箱中取出,分别在3根试
管中滴加碘液,观测现象并统计在试 验册P13上。观测完请清理试验仪器,
举手等待教师检查,并填写试验统计 册。
第8页
试验册请完毕P12-13内 容,明天早上收齐。试验册 完毕情况作为本学期试验成 绩,请认真看待并完毕。
单行用A管,双行用C管。请按 照老师所教办法取唾液1毫升。
第4页
A
唾液
B
清水
C
唾液
单行同窗
参考
双行同窗
在A管中加入A馒头块。依次类 推。
第5页
37℃温水 A B C
把3根试管放在烧杯中,加入37 ℃ 温水,再放入恒温箱中5-10分钟。
第6页
试验讨论
• A、B管形成对照试验吗? • 能阐明什么问题? • A、C管形成对照试验吗? • 能阐明什么问题? • B、C管呢?
试验:馒头在口腔中改变
第1页
一、提出问题
• 馒头在口腔中为何会感觉甜?
二、作出假设
• 馒头本来就有甜味 • 是唾液把馒头给消化分解了 • 牙齿和舌使馒头变甜。
第2页
三、制定计划
• 把试管分为A、B、C三管 • 把馒头分为A、B、C三份
A管
B管
C管捏碎捏碎大块第3页AB
C
1毫升
单行同窗
参考
双行同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视频:取唾液
制订计划----创新方案设计
馒头碎 馒头块 唾液中
淀粉纸碎 折叠淀粉块 含在口中
请结合传统实验方案完成创新实验设计,找出 对照组。
制订计划----创新方案设计
唾液/清水
1 清水
2 唾液
3 唾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牙齿的咀嚼 淀粉纸碎 与舌头的搅 搅拌

淀粉纸碎 折叠淀粉纸
搅拌

不搅拌
实施计划 • 请1-4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一进行实验 • 请5-8组同学按实验方案二进行实验
唾液淀粉酶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
分析实验现象
试管
1
2
3
现象
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皿 1
2
3
现象
结论
得出结论
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馒头变甜 与_唾___液__的__分__泌____、_牙__齿__的__咀__嚼___、__舌__头__的___搅__拌__有关。
淀粉在口腔中转化成了什么物质呢? 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转化呢?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唾液/清水 清水
唾液
牙齿的咀 嚼与舌头
的搅拌
馒头碎屑 搅拌
馒头碎屑 搅拌
3
4
唾液
唾液
馒头碎屑 馒头块 搅拌 不搅拌
制订计划
试管 唾液/清水
1 清水
2 唾液
3 唾液
牙齿的咀嚼与 搅拌馒头
舌头的搅拌
碎屑
馒头碎屑 搅拌
馒头块 不搅拌
两个变量
制订计划
观看视频:量筒滴管温度计的使用
制订计划
不能,因为在口腔中进行不方便观察,也不好控制。
2、那如何进行模拟呢?
牙齿的咀嚼----用小刀将馒头切碎或将馒头撕碎
舌 的 搅 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或将试管进行震荡

液----直接进行收集(课前已经完成)
制订计划
实验变量的控制: 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相互配合作用的。因此看 做一个整体,即是一个变量。
牙齿的咀嚼 与舌头的搅

馒头碎屑 搅拌
馒头块 不搅拌
一个变量: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唾液/清水 清水
唾液
牙齿的咀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嚼与舌头 的搅拌
搅拌
搅拌
一个变量:唾液
试管
3
4
唾液/清 水
唾液
唾液
牙齿的咀 馒头碎屑 馒头块
嚼与舌头 搅拌 的搅拌
不搅拌
一个变量:牙齿的咀 嚼和舌头的搅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想一想
主要成分:淀粉
淀粉遇碘液能
够变蓝色
馒头
尝一尝
要求:
第一块:快速吃完(咀嚼5次后吞咽) 第二块:细细品尝(咀嚼20次后吞咽)
提出问题
馒头为什么会
变甜 ?
甜 哇~,有点 呢!
作出假设
不甜(淀粉)
甜(另一种物质)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有关系
制订计划
思考:1、实验能在口腔中进行吗?为什么?
唾液是一个变量。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唾液/清水
牙齿的咀嚼与
舌头的搅拌
试管
1
2
探究牙齿咀嚼与舌头的搅拌
唾液/清水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牙齿的咀嚼与 舌头的搅拌
制订计划
试管
1
2
试管
1
2
唾液/清水 清水
唾液
唾液/清水
唾液
唾液
牙齿的咀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嚼与舌头 的搅拌
搅拌
搅拌
一个变量:唾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