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3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A.悄.(qiǎo)然锃.亮(zèng)怅惘百手起家
B.镌.(juān)刻蛮横.(hèng)粗糙不屑置辨
C.归省.(shěng)稽.首(qǐ)濡养信手拈来
D.瞥.(piē)见拘泥.(nì)箴言矫揉造作
2.(3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
...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B.他妄自菲薄
....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
为人知
...。

D.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4.(3分)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黄衣使者白衫儿”中的“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C.“世有伯乐”中的“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D.“都护在燕然”中的“都护”是官名,汉代始置。

宋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

句中指前线统帅。

5.(8分)请以“双晒”活动为话题,完成下面问题。

(1)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赏美景,愉悦身心
栏目二:
栏目三:
(2)请你为“双晒”活动积极建言,拟写至少两条措施。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6.(10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人的体质指数(BMI)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

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的划分是:正常范围为18.5﹣24.9,<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29.9.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

肥胖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摘自《百科知识》,有修改)
【材料二】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另外10%来源于食物。

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D分为两类,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

人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需要经过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维生素D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因此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你就要有意识的吃以下几种食物:1.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鱼肉或鱼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虹鳟鱼;2.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3.鸡蛋:鸡蛋的蛋黄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4.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肝、羊肝等次之;5.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等方面的疾病。

人体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正常成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5﹣15微克的维生素D,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求量应翻倍。

(摘自石星亮《什么是维生素D》,有删改)【材料三】下面是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一)生活习惯
上午7:40﹣12:20,上5节课,课间较少出教室。

中午12:20﹣13:00,用午餐;13:00﹣14:30,在教室休息。

下午14:30﹣17:45,上4节课,课间几乎都在教室做作业。

周末及寒暑假:不喜欢出门,除了上补习班,基本都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

(二)饮食习惯
早餐:一般是包子、馒头、油条、豆浆和鸡蛋(不喜欢吃蛋黄)。

中餐和晚餐:主要是米饭、猪肉、牛肉和蔬菜。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肥胖、血钙降低、骨骼软化和牙齿容易脱落。

B.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划分的正常范围为18.5﹣24.9。

C.肥胖人中有90%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D.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骼和牙齿方面的疾病。

(2)请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给成人的“肥胖”下定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一】,请在这幅“维生素D控制肥胖流程图”中的序号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王鹏是否有可能患肥胖症。

7.(9分)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

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

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
创新设想。

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

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

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

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

”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

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并不这么看。

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

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

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

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的意见。

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

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1)下列对“头脑风暴”的理解,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由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的,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B.“头脑风暴”一词是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C.研究者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

D.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这与研究者认知大相径庭。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与它最初的意义完全是两码事。

B.不少人喜欢头脑风暴,是因为可以借此逃避责任。

C.科学研究表明,并非人多就力量大,个人的力量反而比集体的力量大得多。

D.从选文的观点来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是错误的。

(3)下列对文章的说理、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选文用疑问句作标题起到了引出论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B.第①段以单位最近开展的一次探讨赚钱新方法“头脑风暴”说起,提出了头脑风暴可以让大家都很愉悦的中心论点。

C.第⑥段列举《红楼梦》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的事实,论证了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是:即便把件事办砸了,但因为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

D.第⑧段列举“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的事例,论证了独自思考比一大群人在一起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更好。

8.(18分)
火车上的见闻
许锋
①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后,浑身竟有些燥热。

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

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

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②我们往西去。

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

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

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摇欲坠,我也摇摇欲坠。

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

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

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③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

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

我也替他着急。

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

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

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

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④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

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

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

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⑤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

做餐饮,熬人。

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二点,只能等。

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

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⑥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

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

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
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⑦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好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

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

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⑧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

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干着脏、累、苦的工作。

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⑨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

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

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⑪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涌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B.车站进站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C.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仨,上来俩……”。

D.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2)根据下面这段话,根据要求填空。

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

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

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①写法:
②表现男青年的个性。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

(赏析加点词语)
②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赏析句子)
(4)请从两个层面各举文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文末“冬日的温暖”的深层含意。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9.(15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齐)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④鸟而亡之公怒诏⑤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⑥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注释】①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

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

②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此处指捕鸟。

③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④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

⑤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

这里指下令。

⑥闻命:接受教导。

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美:美丽
B.皆朝.于齐朝:朝廷
C.数烛邹罪已毕.毕:完毕
D.汝.为吾君主鸟汝:他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B.而.形貌昳丽召而.数之公前
C.欲有求于.我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请杀之.无丝竹之.乱耳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