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点的总结。

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比如农民种地、工人生产零件等。

抽象劳动则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繁衍后代和接受教育训练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于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的来源。

二、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工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增加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实现。

剩余价值的分配也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被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以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瓜分。

三、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进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 c:v 来表示,其中 c 表示不变资本,v 表示可变资本。

随着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缩小,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失业的根源。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一方面导致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的集中,另一方面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要保持
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平衡。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等于第
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
加剩余价值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
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
值之和。

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键在于保持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
的供求平衡。

五、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
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
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浪费,但同时也
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地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调整。

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
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导致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
润率。

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
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

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商品的价值就
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

七、地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

马克思把地租分为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差异而产生的。

级差
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Ⅱ是
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而产生的不同生产率形成的。

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
须缴纳的地租。

绝对地租的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八、垄断理论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垄断
组织通过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

垄断与竞争并存,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些基本理论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它们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