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上11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二生台前板书,其余同学继续自读查字典。
3.交流学习收获。
4.再次回顾课题。
通过猜想,意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鲜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课题中三角形符号的质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指出课文独特的课型:独立阅读课文。
让学生陈述平时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在同学的回答和教师的讲解中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板书:危害)
7.除了你们刚才所讲的内容,文章还写了什么?认真看第一自然段。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给拦路虎这个词下了定义。(板书:定义)
1.刚才通过关键词句我们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再次阅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重点研究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遇到拦路虎绕着走有什么危害?
2.我们要养成怎样的读书习惯?
《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案
课型
新 授
课 时
第一课时
执教
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张文彬
理论支持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课是独立阅读课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自读中,教师要参与阅读活动,要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实践,并发挥合作的功能,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合作,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笑里藏刀的人是什么人?
根据身边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观点的人是什么人?
称霸一方的人是什么人?
铁面无私的人叫——?
在道路上拦路打劫的人是什么人?
(随答板书:拦路虎)
2.中国的语言文字常常会发生变迁,拦路虎这个词在现代词典里又有了新的含义。它现在的意思是什么呢?
(随答对黑板上的“拦路虎”这个词进行扩充。前面加上“读书莫放”)
1.同学们,勤查字典是我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下面我们把语文书翻到98页,一起自读18课《莫高窟》。看看有没有遇到拦路虎。如果遇到的话,我们就请教身边无声的老师,并把你的收获写在书上。
2.学生自读18课,教师巡视并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板书找出的“拦路虎”。
3.交流汇报:先请两位板书的同学汇报,再请其余同学补充。
7.这个三角形代表什么含义呢?
(引导学生吧书翻到目录部分,寻找三角形的含义。)
小结:自读课文也就是独立阅读课文。
1.同学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你是怎样的学习的呢?
2.书海茫茫,我们要读的书太多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非常重要。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课题的意思。现在我们就运用刚才有同学所说的“根据课题猜测文中可能出现的内容”的方法想一想这篇课文可能写了些什么内容。
3.下面我们自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看看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同时拿起笔在文中做记号,看看文中的内容与你猜测的一样吗?
4.交流并点拨:读书时,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下面就采取这种方法,找找看,文章里还有哪些关键词、关键句。
5.出示文章中各段的中心句或关键句: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
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就去请教它。
我们把文中这些关键的句子一起读一读。
6.第2句的关键词是什么?
(板书:勤查)
第3句是告诉我们遇到拦路虎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我们应采取的——
(板书:方法)
是啊!读书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假如我们平时遇到生字,就连蒙带猜或嫌麻烦,干脆绕着,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的读书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将带来什么?
4.小结:看来查字典确实能为我们的学习扫除障碍,勤查字典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要多查字典,用我们的课文题目说,那就是——(引读课题)
消灭拦路虎,为我们的读书扫除障碍!
1.学生猜想。
2.交流词义。
3.理解课题中的引号。
4.齐读课题。
5.交流课题含义。
6.翻看目录查看题后三角形的解释。
7.回答问题。
1.自由发表意见,谈自己平时自己独立读书的方法。
2.猜想课文内容。
3.自主阅读课文。
4.交流文章内容,找出关键词、句。
5.齐读句子。
6.根据句子回答问题。
7.交流第一自然段内容。
1.学生根据要求再次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2.汇报交流研讨成果。
3.读句子。
1.实际演练,走进《莫高窟》,用笔标出拦路虎。在“拦路虎”旁边注上拼音,写出解释。
3.字要记得牢固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时间大约五分钟。)
2.各小组汇报。
3.小结:同学们,读书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要放一本词典,遇到不懂得字词要及时请教这位无声的老师。但人对知识的掌握总会产生遗忘,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遇到它,这时必须继续查。
引读——“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有效的办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 计 内 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读一读:认真练读《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文。
2.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 步 骤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设 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图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二、学法交流,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讨
四、拓展实践,培养习惯
1.同学们,社会上有这样一群人,我想请你们猜猜,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初步掌握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诵读,品析语言,通过讨论,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掌握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读书习惯。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准备好词典。
3.小结:过去,拦路虎是指拦路打劫的人,而在现在拦路虎是指学习生活中阻挡我们前进的人或事。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中,拦路虎特指学习中遇到的生字,所以我们在拦路虎这个词上要加上——(引答:双引号)
(板书:用红笔在拦路虎上加“”)
4.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5.谁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课题的意思?
6.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开到58页,看看这篇课文的题目除了含有双引号,与一般课题不同之外,还有哪儿与其他课题不一样?
3.交流学习收获。
4.再次回顾课题。
通过猜想,意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鲜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课题中三角形符号的质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指出课文独特的课型:独立阅读课文。
让学生陈述平时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在同学的回答和教师的讲解中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板书:危害)
7.除了你们刚才所讲的内容,文章还写了什么?认真看第一自然段。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给拦路虎这个词下了定义。(板书:定义)
1.刚才通过关键词句我们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再次阅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重点研究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遇到拦路虎绕着走有什么危害?
2.我们要养成怎样的读书习惯?
《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案
课型
新 授
课 时
第一课时
执教
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张文彬
理论支持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课是独立阅读课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自读中,教师要参与阅读活动,要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实践,并发挥合作的功能,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合作,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笑里藏刀的人是什么人?
根据身边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观点的人是什么人?
称霸一方的人是什么人?
铁面无私的人叫——?
在道路上拦路打劫的人是什么人?
(随答板书:拦路虎)
2.中国的语言文字常常会发生变迁,拦路虎这个词在现代词典里又有了新的含义。它现在的意思是什么呢?
(随答对黑板上的“拦路虎”这个词进行扩充。前面加上“读书莫放”)
1.同学们,勤查字典是我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下面我们把语文书翻到98页,一起自读18课《莫高窟》。看看有没有遇到拦路虎。如果遇到的话,我们就请教身边无声的老师,并把你的收获写在书上。
2.学生自读18课,教师巡视并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板书找出的“拦路虎”。
3.交流汇报:先请两位板书的同学汇报,再请其余同学补充。
7.这个三角形代表什么含义呢?
(引导学生吧书翻到目录部分,寻找三角形的含义。)
小结:自读课文也就是独立阅读课文。
1.同学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你是怎样的学习的呢?
2.书海茫茫,我们要读的书太多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非常重要。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课题的意思。现在我们就运用刚才有同学所说的“根据课题猜测文中可能出现的内容”的方法想一想这篇课文可能写了些什么内容。
3.下面我们自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看看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同时拿起笔在文中做记号,看看文中的内容与你猜测的一样吗?
4.交流并点拨:读书时,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下面就采取这种方法,找找看,文章里还有哪些关键词、关键句。
5.出示文章中各段的中心句或关键句: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
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就去请教它。
我们把文中这些关键的句子一起读一读。
6.第2句的关键词是什么?
(板书:勤查)
第3句是告诉我们遇到拦路虎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我们应采取的——
(板书:方法)
是啊!读书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假如我们平时遇到生字,就连蒙带猜或嫌麻烦,干脆绕着,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的读书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将带来什么?
4.小结:看来查字典确实能为我们的学习扫除障碍,勤查字典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要多查字典,用我们的课文题目说,那就是——(引读课题)
消灭拦路虎,为我们的读书扫除障碍!
1.学生猜想。
2.交流词义。
3.理解课题中的引号。
4.齐读课题。
5.交流课题含义。
6.翻看目录查看题后三角形的解释。
7.回答问题。
1.自由发表意见,谈自己平时自己独立读书的方法。
2.猜想课文内容。
3.自主阅读课文。
4.交流文章内容,找出关键词、句。
5.齐读句子。
6.根据句子回答问题。
7.交流第一自然段内容。
1.学生根据要求再次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2.汇报交流研讨成果。
3.读句子。
1.实际演练,走进《莫高窟》,用笔标出拦路虎。在“拦路虎”旁边注上拼音,写出解释。
3.字要记得牢固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时间大约五分钟。)
2.各小组汇报。
3.小结:同学们,读书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要放一本词典,遇到不懂得字词要及时请教这位无声的老师。但人对知识的掌握总会产生遗忘,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遇到它,这时必须继续查。
引读——“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有效的办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 计 内 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读一读:认真练读《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文。
2.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 步 骤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设 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图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二、学法交流,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讨
四、拓展实践,培养习惯
1.同学们,社会上有这样一群人,我想请你们猜猜,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初步掌握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诵读,品析语言,通过讨论,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掌握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读书习惯。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准备好词典。
3.小结:过去,拦路虎是指拦路打劫的人,而在现在拦路虎是指学习生活中阻挡我们前进的人或事。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中,拦路虎特指学习中遇到的生字,所以我们在拦路虎这个词上要加上——(引答:双引号)
(板书:用红笔在拦路虎上加“”)
4.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5.谁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课题的意思?
6.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开到58页,看看这篇课文的题目除了含有双引号,与一般课题不同之外,还有哪儿与其他课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