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局部注入治疗重症肺炎临床观察杜正驰王姝张亮通讯作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局部注入治疗重症肺炎临床观察杜正驰王姝张亮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6-17T08:59:46.41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杜正驰王姝张亮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对重症肺炎患者经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入院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60例参照组与60例研究组,分别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

结果:关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对,研究组、参照组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关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对,研究组、参照组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研究组相比于参照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关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经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266100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患者经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入院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60例参照组与60例研究组,分别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

结果:关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对,研究组、参照组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关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对,研究组、参照组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研究组相比于参照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关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经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临床常见的一种肺部感染疾病为重症肺炎,发病原因与病毒、细菌入侵有关,发病后致使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更严重者出现多器官脏器衰竭,给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重症肺炎患者伴有营养不良、排痰能力较弱、呼吸道被黏稠痰液堵塞等,因此临床治疗以控制感染、维持患者气道通畅、将气道分泌物有效清除为原则。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作为治疗重症肺炎的常用方式,多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其能够将气道内分泌物有效清除,促进痰液排出,加快患者疾病恢复。

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与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效果更佳[1]。

本研究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采取不同方式予以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入院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60例参照组与60例研究组。

参照组34例男性,26例女性,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6岁,中位年龄(59.74±3.12)岁,最短病程2d,最长病程7d,中位病程(4.17±1.04)d,发病部位:13例右肺上叶,16例右肺下叶,15例左肺上叶,16例左肺下叶。

研究组36例男性,24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8岁,中位年龄(60.14±3.27)岁,最短病程2d,最长病程9d,中位病程(4.26±1.11)d,发病部位14例右肺上叶,17例右肺下叶,16例左肺上叶,13例左肺下叶。

纳入标准:①满足重症肺炎相关标准;②年龄超过18岁;③伴有明显肺部湿啰音、咳痰、咳嗽等症状;④经X线片检查提示肺部出现片状影,⑤各项临床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②严重呼吸道梗阻;③研究治疗方式禁忌证;④中途退出研究;⑤支气管哮喘;⑥先天性疾病。

研究内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患者签署知情书。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比对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予以营养支持、服用抗感染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机械通气治疗。

参照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日2次,每次0.5至1.0mg,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法:术前做好相关检查工作,准备好急救设备、药品,术前4至6h嘱咐患者禁饮禁食,局部麻醉,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石蜡液体涂于支气管镜远端,减轻气管阻力,避免黏膜损伤。

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缓慢进境经气管插管,术中对气管黏膜变化、气道形态及开口位置进行观察,将病变肺叶支气管开口位置分泌物吸净,当支气管镜到达病变肺叶时,灌洗肺泡用37℃0.9%氯化钠注射液,间隔4d灌洗1次,每次持续灌洗2至3次,灌洗量为20至40ml。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取3ml药物溶于2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局部注入,分2次局部注入,吸引后常规退镜。

1.3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

②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取患者3ml空腹静脉血,转速3000r/min下,离心10min,对IL-6(白细胞介素-6)及PCT水平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③治疗有效率:依据C T检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评定,治疗后经CT检查提示肺部表现及发热症状全部消失,偶尔咳嗽判定显效;治疗后经CT检查提示肺部表现基本消失,咳嗽及发热症状有所好转判定有效;治疗后经CT检查提示肺部无变化,咳嗽及发热症状均未改善判定无效。

有效例数和显效例数之和与总例数比值×100%为治疗有效率。

④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分析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咽痒、呕吐。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各项数据资料分析比对应用版本SPSS26.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比较均用t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比对用χ2检验,当P<0.05时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比对分析两组肺功能指标
就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于参照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对分析两组肺功能指标
组别


FEV1/FVC(%)FEV1(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照组6062.74±3.3272.34±3.22 1.80±0.26 2.46±0.37

究组6062.47±3.2184.33±3.27 1.79±0.28 2.95±0.46 t-0.45320.2370.203 6.429 P-0.6520.0000.8400.000 2.2 比对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
就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相比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对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
组别


IL=4TNF-α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照组6058.12±6.7533.96±5.1238.83±4.2128.93±4.82

究组6057.94±6.5230.41±4.7239.45±4.4824.71±4.92
t-0.149 3.9490.781 4.746
P-0.8820.0000.4360.000
2.3 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
就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6.67%相比于参照组80.00%有效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n(%)]
组别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
效率

照组60
21
(35.00)
27
(45.00)
12
(20.00)
48
(80.00)

究组60
40
(66.67)
18
(30.00)
2
(3.33)
58
(96.67)
χ2----11.321
P----0.000
2.4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8.33%相比于参照组1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发生
率2

照组60
2
(3.33)
3
(5.00)
4
(6.67)
9
(15.00)

究组60
1
(1.67)
2
(3.33)
2
(3.33)
5
(8.33)
χ2---- 2.920 P----0.081
3 讨论
重症肺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血压降低、尿量减少、嗜睡、呼吸衰竭等,少数患者伴有泌尿、循环及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

临床多采取常规治疗方式治疗重症肺炎,基于常规治疗方法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维持患者气道通畅,将气道分泌物清除,促进患者临床疗效提升[3]。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能够变换方向以直视病灶,有利于快速将气道内分泌物清除,改善患者肺通气,预防肺部感染。

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给患者气道黏膜带来创伤较小[4]。

灌洗时应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灌洗液,可见分泌物清除,不会给气道黏膜造成较大刺激[5]。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治疗可对呼吸道炎症反应进行抑制,减轻呼吸道痉挛,可起到较好治疗效果[6]。

然而,两药物联合治疗过程中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给口腔黏膜造成损伤,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期间注入黏液溶解剂,可促进临床疗效提升[7]。

乙酰半胱氨酸作为黏液溶解剂的一种,可加快黏液蛋白分解,稀释痰液黏稠度,有利于痰液可出,促进支气管黏膜纤毛活性提升。

同时,乙酰半胱氨酸可对细菌繁殖进行抑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8]。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参照组和研究组炎症因子指标比对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低。

提示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对机体炎症反应进行抑制。

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强氧化剂的一种可减轻气道黏膜及肺泡细胞脂质损伤,预防肺部感染,促进肺功能提升[9]。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肺功能指标于治疗前比对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

提示两药物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可直达病灶,避免药物沉积,加快痰液排出,促进临床疗效提升[10]。

本研究结果表明,组间治疗有效率比对,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参照组高。

提示两药物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组间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患者经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国,柯其胜.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1):29-31+50.
[2]王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2,46(12):1434-1436.
[3]牛侠,陈秀梅,郑艳会.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06):950-955.
[4]段乃颖.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4):99-100.
[5]宋超,李涛,王妍,王鹏志,于红蕾,李霞,王秋艳.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局部注入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误诊误治,2021,34(06):80-85.
[6]李丽娜.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02):118.
[7]刘晅,杜娟,荆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J].北方药
学,2020,17(02):136-137.
[8]朱建凤,王红娟.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01):82-87.
[9]刘永生.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06):80-82.
[10]姚晓燕,丁武君,杨戎威,朱玲仙.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及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2):9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