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困境及相关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e
金融视线
2019年9月
057
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17.057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困境及相关策略探讨
广州银行 龙鸣
摘 要: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

信息化时代,很多小微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整个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微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于综合竞争力以及资金实力不足,往往会遇到发展瓶颈。

小微企业需要通过融资途径才能突破上述发展瓶颈。

但从目前大环境来看,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困境,融资方式相对有限,甚至一些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基于此,本文对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困境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 困境 策略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9(a)-057-021 小微企业融资特点概述
与中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融资具有典型的特征,主要体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

目前对于小微企业并无官方认定标准,业内一般将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统称为小微企业,2018年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第一,在资产总额方面,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第二,在从业人数方面,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第三,在税收指标方面,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

2019年小微企业放宽后的条件为: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

换句话说,小微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较为有限,一般情况下贷款总额
不会超过1000万元[1]。

(2)担保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小微企业主要分布于餐饮、零售、传统加工制造业等,整体经营规模较小,自身固有资产有限,在市场环境当中处于弱势地位。

特别是一些处于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存在“捉襟见肘”的情况。

这也是导致小微企业无法获得商业银行贷款青睐的主要原
因之一[2]。

在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期间,若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是质押贷款服务,由于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质押物,很难获得有效的贷款。

(3)小微企业分布较为零散。

小微企业由于体量较小,分布在各行各业当中,分布地域较为分散。

如此一来很多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主动营销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确认目标客户群,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小微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对接。

(4)小微企业管理者综合素养有待加强。

部分小微企业管理者金融素养有所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且信用意识相对薄弱。

这些主观因素可能会阻碍小微企业融资。

2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来看,小微企业融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很多小微企业融
资并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即便获得融资贷款,也存在资金成本过高的情况。

与中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外部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还包括民间借贷、上下游融资以及政策融资等。

受制于规模以及硬实力,小微企业几乎无法做到资本市场融资。

在小微企业银行贷款过程中,主要方式包括信用以
及抵押[3]。

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成功率与企业所抵押资产的质量密切相关。

但小微企业能够进行抵押的资产十分有限,这给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带来了一定困境。

即便小微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并不会提供小微企业充足的贷款期限,所发放贷款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可能会高出一般企业贷款利
率,甚至高出小微企业正常经营的净利润率。

另外,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由于银行无法充分获得小微企业真实信息,可能会担心小微企业存在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这会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向小微企业放贷。

总体上来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较多,融资途径较为单一,能够获得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3 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主要又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3.1 内部因素
首先,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

部分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影响,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

从宏观环境来看,小微企业经营期限并不长,经营规模较小,原始积累不足,缺乏有效抵押物。

同时小微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以及产品相对单一,容易受行业市场波动影响。

一旦出现行业风险,由于资金不足,再加上技术落后,很有可能会让小微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后,并无明确的资金支付计划,容易出现“短融长贷”
的局面[4]。

其次,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能力较弱。

小微企业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开发及生产,无形资产在小微企业资产当中占比较大。

但无形资产无法进行准确估值,难以进行变现。

同时小微企业内部融资难度较大,这就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同时小微企业在融资贷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担保品,即便存在担保品,可能也无法达到准入标准。

小微企业资产少意味着融资额度不足。

另外,小微企业财务透明度相对较低。

一些小微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规范,且管理者金融素养、财务管理能力有所不足,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够严谨,部分财务报表存在信息失真的情况,整体财务透明度较低,无法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会影响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

3.2 外部因素
首先,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方面给予的融资产品相对较少,定价水平较高。

大部分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过程中要求其以不动产进行抵押。

然而很多小微企业缺乏土地、厂房、设备等不动产,无法获得商业银行青睐。

即便小微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但资金量也十分有限。

其次,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缺陷。

在很多地区,小微企业担保体系以政府财政担保为主导。

由政府为主导的信用担保体系已趋于成熟,但相关机制依然存在缺陷,担保覆盖面较小,且风险偏好度较低。

若出现代偿情况上升,有可
能造成政策暂停,对小微企业融资产生阻碍[5]。

从民营担保机构角
Finance
金融视线
058
2019年9月
度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担保公司设置了较高的标准,并且
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条件。

所有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担保公司需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否则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接受担保。

这种不对称的现象无疑会增加担保机构的整体成本以及风险,对相关担保业务产生极大程度的限制。

如此一来小微企业融资更显得“捉襟见肘”。

4 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策略
4.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在获得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能够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多的政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政府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扩充融资渠道。

地方政府可采取政策性担保、互助担保的方式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其中由政府分设的财政机构是政策性担保的主体;互助担保则起到配合作用。

在上述基础上,政府可适当引入民间资本,鼓励建设民营担保机构,并构建资本联营的综合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利用增加注册资
本的方式提升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6]。

当然,对于民营担保机构资质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担保机构能够保持长久稳定的发展态势,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可靠支持。

其次,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小微企业融资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可结合小微企业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层次划分,对于一些满足条件的小微企业或者信誉较优的企业制定优惠还款政策,如利息减免等;对于一些使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的绿色小微企业,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其发展,缓解其经营压力,增强其偿贷能力。

另外,政府要引导建立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包括担保公司、融资公司等,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建设,为小微企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基础融资环境。

中小金融机构可结合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对相关金融产品进行优化、创新、定制,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

政府应该鼓励现有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转型,为小微企业与小额贷款公司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尽可能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4.2 加快小微企业自身建设
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小微企业要加快自身建设步伐,增强市场适应能力、综合竞争力以及生存能力,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

首先,小微企业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素养,提高实际控制人的知识及开拓市场的能力,还要重视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培养,塑造一支可靠的人才队伍,增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

其次,小微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工作。

小微企业要从粗犷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将短期发展目标转变为中长期发展目标。

同时要加强风险控制,针对市场变化制订有效的应对方案,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让企业获得市场认可[7]。

再次,小微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合理利用政策避税,缓解企业运营压力。

最后,小微企业管理者要树立诚信意识。

在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要将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文化要素,并在商业活动当中保持良好的信誉以及良好的履约记录,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财务调查,不断提升信任度,让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保持良好的借贷关系。

4.3 借助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融资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

互联网金融平台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能够结合小微企业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

以P2P 融资模式为例,互联网金融平台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快速收集小微企业相关信息资料,包括企业基本状况、信用情况以及对外融资信息等。

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后,对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进行核定。

基于互联网信息的透明性,平台可快速获得信息,并明确借贷主题,并高效完成借贷手续、资金转划等,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同时,平台能够对小微企业外部信息变化进行动态监控,尽最大程度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降低融资风险,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5 结语
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小
微企业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新型融资途径,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满凤,赵珑.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破
解[J].管理评论,2019,31(3).
[2] 方颂.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政策建议[J].经济界,2019(2).[3] 姚丹.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淮北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19,18(1).
[4] 张嘉实.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基于辽宁省200
家小微企业的调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
[5] 黄革,王立,符洪瑞.当前小微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建议——
基于对海南省923户企业融资情况的问卷调查[J].海南金融, 2019(2).
[6] 刘万圣.浅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路径[J].中小企业管
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
[7] 邱荣智,周莉娜,胡燕.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研究[J].产业
与科技论坛,2019,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