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2017·北区模拟)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 .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 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 . 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 .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2.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粗盐
B . 烧碱
C . 生铁
D . 空气
3. (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右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 . 23.g
B . 27.4g
C . 32.3g
D . 32.6g
4. (2分) (2018九上·道里期末) 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海洋中含有80多种物质
B . 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其中铜、金、银等金属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 .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开发氢能、电能等新能源
D . 我们周围的空气在工农业生产中可以用于化肥,炼钢,石油加工等
5. (2分)(2018·黄冈模拟)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B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可以分解成原子
D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7. (2分) (2019·淮南模拟) 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 . 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 . 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 . 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8. (2分)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称量固体
C . 检验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9. (2分) (2018九上·宿州月考) 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检查气密性
C . 收集气体
D . 滴加少量液体
10. (2分) (2019八上·泰安月考) 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锥形瓶;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
A . ①⑥⑦
B . ①⑤⑦
C . ①④⑤⑥⑦
D . ②③⑤⑥⑦
11. (2分) (2018九上·顺义期末) Zn和F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 电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质子数不同
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2. (2分) (2018九上·辽阳期末)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碳酸钠NaCO3
B . 氢氧化钠Na(OH)2
C . 氧化铁O3Fe2
D . 高锰酸钾 KMnO4
1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了氖原子
B . 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
C . 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一定是金属元素
14. (2分)(2017·路南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 . 2N2﹣﹣4个氮原子
B . ﹣﹣氧原子
C . 2Fe2+﹣﹣2个铁离子
D . Ag﹣﹣金属银
15. (2分) (2015九上·甘井子期末)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
B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该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C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D . 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16. (2分)(2018·东城模拟) 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打开K,使过氧化氢溶液流入烧瓶中。
下列对实验中部分现象的预测中,一定正确的是()
A . 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
B . 装置②中会有液面下降,溶液颜色不变
C . 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溶液颜色不变
D . 装置③中会有液面上升,溶液变为无色
17. (2分) (2016九上·益阳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液体加热
D . 量取9.5mL液体
18. (2分) (2018九上·门头沟期末)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钠
C .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D .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19. (2分)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B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
C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20. (2分) (2015九上·惠州期中) R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粒子容易得电子
B . 该粒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 R元素为金属元素
D . R元素的原子有11个电子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
21. (4分) (2018九上·南充月考)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碳酸钠________;
(2) 2个锌离子________;
(3) 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和最高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22. (3分) (2019九上·西秀月考)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
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用化学符号填空;甲的单质是________;丙和丁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乙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3. (3分) (2017九上·扬州期中)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如水由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__构成,氦气由________构成.
24. (3分)(2012·丹东) 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1)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
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输送天然气之前管道内先充满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
天然气、沼气等气体燃料和煤相比较更清洁,理由是________.
25. (6分) (2017九上·鼎湖期中)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钾是由________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6. (3分) (2017九上·益阳期中) 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氦气________;
(2) 5个亚铁离子________;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三、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7. (4分)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固体B的俗称________ ;
(2)气体C的一种用途:________ ;
(3)固体F﹣→G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四、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28. (7分) (2015九上·硚口期中)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的研究.
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__电子;
(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化学式)为________.
(3)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4)为了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即可)
(5)某同学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容积为100mL)
组别123456
202119202218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mL)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五、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29. (5分) (2017九上·纳雍期中) 已知钾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是3.25倍。
求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无计算过程不得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3-1、
24-1、
24-2、
24-3、
25-1、
25-2、
26-1、
26-2、
26-3、
三、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7-1、
四、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28-1、
28-2、
28-3、
28-4、
28-5、
五、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29-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