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 对子歌二首-“十校联赛”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子歌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 个生字,会写5 个字。

朗读课文,注意对子的读法。

2、发现对子的规律和特点。

3、理解文中生词的含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

发现对子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
介绍对子,指导发现对子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最近老师发现我们班有一种好的风气在悄然形成。

那就是:入
校慢步又轻声,进班朗朗读书声,早起晨来做什么?诵读古诗
好学风。

2、为了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老师想考考你们。

我说古诗的
上句,你们来对古诗的下句。

有信心吗?
3、看到大家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的样子。

我送大家一副对联来夸
夸你们:行如轻风文思敏捷读书郎
坐如苍松遵纪守礼好学生
4、各位读书郎,各位好学生,刚才在我们一连串的表达中,我们
主要采取了什么学习方法?(对偶)
5、今人采用对偶的方法写了一篇又篇好文章,古人用对偶的方法
写了一首又一首好诗。

清代人车万育又主要运用了对偶的方法编著了一本好书,那就是《声律启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对子歌二首2》,就节选自《声律启蒙》上卷(二)冬。

二、介绍《声律启蒙》这本书。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师范读对子歌(一)。

2.学生自由朗读
3.扫清字词障碍。

4.指名读,齐读,上下联接读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这多遍的读,你们能准确找出文中相
对的字或词或句子吗?
6.重点理解:冯妇虎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锋。

四、合作交流。

1..同学们谁能用自己的话逐句翻译一下这两首古文。

4..介绍对子,发现对子规律和特点。

四、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采用诵读方式来记忆《对子歌》。

2.采用节奏读的方式来记忆《对子歌》。

3、赏析音乐《声律启蒙》(二冬)
五、完成课后练习
六、扩展练习你能否也说几个对子?小组合作创作对子。

七、《声律启蒙》是国学经典之作,但它只是国学宝典中的沧海一粟。

老师真心希望你们能多读《三字经》《山海经》《四书五经》成博学多才之士。

老师更希望你梦能人厚道懂孝道尊师重道作厚德载物之君。

七、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

2.背诵对子歌两首。

板书设计
对子歌二首2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威锋
《对子歌二首》选自《中国蒙学精选赏析》中的“声律启蒙”,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风霜雨雪、春夏秋冬、莺歌燕舞、绿竹苍松……情境极其优美,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利于学生了解对子,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我在朗读指导时注意把握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强调相对的两个词语,并且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对仗的感觉。

同时让学生多读,可以采取学生自己练习读,同桌对读,全班男生、女生对读,教师与全班学生对读等方式,让学生在饶有兴味的朗读中熟读本课教学,我将课文的学习与课后活动有机整合起来。

首先由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时搜集的对联引入新课。

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对照认字表、文中的注音把课文读顺,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停顿,并且可以通过“我说上联,你对下联”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接下来结合课后活动中“思考与交流”第1小题,引导学生读对子歌,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然后结合书中给出的注释,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从意思到意境都是对称和谐的。

继而结合课后活动“思考与交流”第2小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对对子的规律,并恰当链接课后活动的“小链接”,使学生了解对联这种汉语特有文学形式的规律、特点。

而后结合课后活动“拓展与运用”,训练学生填字组对。

结合课后活动“积累”,指导学生通过“教师引读”“学生接龙读”等各种方式朗读两首对子歌,熟读成诵,并且积累两副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

由于《对子歌二首》选自《中国蒙学精选赏析》中的“声律启蒙”,属文言文,语言不像现代的白话文那样浅易,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书中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句。

同时又不应仅仅局限于词句的疏通,作为对子歌,嵌在其中的对子从音韵、平仄到意思、意境都是和谐对称的,所以我又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境,体会对子的特点。

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