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第一章会计总论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会计学第一章会计总论复习
第一章:总论(会计理论:会计的含义,智能与目标。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方法)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原理(会计等式及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及账户,借贷记账法),会计核算依据——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核算载体——账簿(总账,明细账),会计核算结果——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与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产的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比如融资租赁),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按流动性分
1. 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票据),预付账款,存
货。

2. 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按照有无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负债按流动性分类
1.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
股利,其他应付款。

2.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所有者权益:资产扣除负债以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来源:1)所有者投入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必须是企业正常性经常性的活动才能称作收入,比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得成为利得)
影响: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包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必须是企业经常性的活动,如固定资产清理损失成为损失)影响: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包括:直接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其他间接费用)——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公式: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利得——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润的内容: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第三节:会计假设和准则
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是时间,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包括: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法人必定是主体,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在某一期间的确认标志不是以在该期内是否收付而是以是否归属该期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承担来确定)/现金收付制(以实际收到或付出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8个):真实性(首要特征),次要特征有清晰性,可比性,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等。

2确认,计量要求原则:
确认是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及要素加以记录或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计量是为了在账户计量和财务报表中确认,记录有关财务报表要素,而已货币或其他度量单位确定其货币金额或其他数量的过程。

(包括历史成本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1)历史成本原则是资产和负债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量(据以入账),是以后摊提费用
的基础。

除了特殊规定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等进行计量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基于持续经营和货币计价的假设
2)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
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包括直接配比,间接配比,期间配比)——基于权责发生制假设
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为取得本期收益所发生的支出,其收益期在本期,如销售成本等等。

资本性性支出是指为取得收益期在一年以上的财产而发生的支出,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出,开办费。

——基于持续经营及会计分期假设
第四节: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是实现会计职能发挥会计作用和达到会计目的的手段和措施。

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基础),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会计决策。

会计核算是指以统一的货币单位为度量标注,连续,系统,完整的对会计对象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和核算的方法。

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分析是依据会计核算提供的各项资料及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是会计预测,考核,决策的前奏。

会计考核是依据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提供的资料与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检测经营过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会计预测是依据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提供的各项资料与市场环境因素的相关性,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指标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测算,预计和估价,为会计决策提供选择方案
会计决策: 会计除完成会计核算与监督外,依据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选择经济效益较好的方案,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总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