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个⼈收⼊的分配》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政治必修⼀《个⼈收⼊的分配》教案,欢迎参考!
⾼⼀政治必修⼀《个⼈收⼊的分配》教案
(⼀)知识⽬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按⽣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前存在的多种分配⽅式,并确认按⽣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能⼒⽬标
培养学⽣全⾯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活中的收⼊分配差距,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收⼊分配的主体
多种分配⽅式并存
第七课:个⼈收⼊的分配
第⼀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
导⼊:利⽤MTV动画《1234567多劳多得》歌曲以及卡通⼈物猪太的动画将课题展⽰出来,并在播放动画前提⽰:请留意歌词,猪太告诉我们什么呢?猪太的收⼊⽅式是属于哪种分配⽅式呢?(学⽣都可以指出猪太告诉我们要多劳才能多得,要勤劳致富,但是有少数学⽣把多劳多得等同于按劳分配,及时发现学⽣的思维误区并给予指正。

)
(本框题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所谓经济制度是⼀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产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的分配⽅式。

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

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便是经济制度中的分配制度。

)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分析点拨:为什么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产决定分配。

(这种分配⽅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的发展⽔平相适应。

根据⽣产关系⼀定要适应⽣产⼒发展的规律,⽣产⼒的发展状况最终决定分配⽅式。

我国现阶段⽣产⼒总体⽔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单⼀的分配⽅式,必然存在包括按劳分配在内的多种分配⽅式。

)
②⽣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种分配⽅式,尤其是确⽴让⽣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的⽣产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按⽣产要素分配是对各种⽣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让⼀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竞相迸发,让⼀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

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产要素分配。

)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分配的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
分配的依据:以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
分配的内容:个⼈消费品
分配的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形式的有D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资收⼊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作获得的⼯资收⼊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合作探究:
*⽬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产⼒总体⽔平还不够⾼,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地丰富。

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式中,应该实⾏哪种分配⽅式?说出你的答案,并陈述理由。

(按劳分配,理由略) *⽬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段。

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式中,哪⼀种更合理、更能促进⽣产的发展?说出你的答案,并陈述理由。

(按劳分配,理由略)
②个⼈消费品实⾏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产资料公有制是实⾏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式);
第⼆、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产⼒的发展⽔平是实⾏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决定分配);
产品采取何种⽅式分配同⽣产⼒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产⼒没有实现⾼度发达,劳动产品还没有达到极⼤丰富的程度,不具备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

当然,⽣产⼒也已经有了⼀定的发展,也不必实⾏平均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们谋⽣的⼿段,还没有成为⼈们⽣活的第⼀需要,因此,个⼈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们劳动的差距,不能搞平均分配,这是实⾏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个⼈消费品实⾏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收⼊与⾃⼰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学习科学技术,提⾼劳动技能,从⽽促进社会⽣产⼒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千年来不劳⽽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第⼀,从整个社会收⼊分配结构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式,但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第⼆,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结构看,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收⼊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重。

第三,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平的参照标准。

如我国规定的⾏业最低⼯资标准,就是以公有制企业中确保劳动者的基本⽣活⽔平⽽制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