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综合练习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物理课本的厚度约0.7(4)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23、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mm。
24、某人用力拉伸一皮尺来测某物体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25、如图所示,张晓用他自己的直尺(零刻线已磨损)测
一木块的长度,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该木块
的长度是cm,合μm.
26、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一乘客感觉车站逐渐远离而去,
他是选择为参照物的,若车速为10米/秒,那
么1小时后离车站的距离为千米。
27、“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歌词中“竹排
江中游”是以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照物.
A.关着的车门B.这列火车的机车
C.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D.从桌旁走过的列车员
3、图1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
B.参照物可能任意选取
C.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物体
D.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人类对客观粒子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深入,永无止境
19、以下估测接近事实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20dm B课桌的高度是75 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汽车每小时可行驶400km
2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程造成的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速度较大的物体的运动时间比速度较小的物体的运动时间()
A.一定长B.一定短C.一定相等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1)和(2)B.(2)和(3)C.(3)和(4)D.(1)和(4)
13、冬天冷的时候,我们反复搓手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10、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
二、填空题
2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75cm=m (2) 0.05m2=cm2(3) 360cm3=m3
(4) 18km/h=m/s (5) 20m/s=km/h
2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万里长城长6320(2)人的头发直径约70
A、内能转化成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化学能转化成内能;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你认为以下能源中不是由太阳能转化的是:()
A.煤B.石油C.天燃气D.核能
15、两辆汽车同向并排行驶时,甲车里的人觉得自己的车子在后退,乙车里的人觉得甲车里的人在后退,这表明()
A.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甲车为参照物B.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乙车为参照物
5、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上升,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来讲()
A下降B上升C静止D都沿平直轨道出站的火车B.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
C.匀速通过拱形桥的汽车D.放在传送带上被输送的货物
7、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精心设计了实验,找来精密计时器,一个可将小球以任意所需速度射出的弹射器,并将弹射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按
图B所示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的问题:
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
A. 40秒B. 50秒C. 60秒D. 80秒
28、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在边上的同学用
的方法比较哪位同学运动的快,计时的体育老师则是用的方法比较哪位同学运动的快。
29、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km/h,中间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km/h,后30 min的平均速度
C.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自己的车子为参照物
D.甲车里的人是以乙车为参照物,乙车里的人是以甲车为参照物
16、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机械运动是指物质的一切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与参照物的选取无关
A 20m/s B 10m/s C 5m/s D无法确定
8、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A2:9 B2:1 C 9:2 D 1:2
9、某人坐在飞速行驶的船内,若说它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B河水C船D岸边的树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为了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
(2)实验结论: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与有关。与无关。
17、下列几种情况,不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是()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B腌鸡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C黄土投入水中,搅拌一下,水变混了D在阴凉处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是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实验题
30、某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水平抛出的小球从抛出到落
地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图B
猜想1: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
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
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
课题
班级
二年班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B.铁水奔流
C.灯光闪闪D.万里雪飘
2、放在沿水平平直轨道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23、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mm。
24、某人用力拉伸一皮尺来测某物体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25、如图所示,张晓用他自己的直尺(零刻线已磨损)测
一木块的长度,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该木块
的长度是cm,合μm.
26、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一乘客感觉车站逐渐远离而去,
他是选择为参照物的,若车速为10米/秒,那
么1小时后离车站的距离为千米。
27、“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歌词中“竹排
江中游”是以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照物.
A.关着的车门B.这列火车的机车
C.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D.从桌旁走过的列车员
3、图1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
B.参照物可能任意选取
C.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物体
D.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人类对客观粒子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深入,永无止境
19、以下估测接近事实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20dm B课桌的高度是75 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汽车每小时可行驶400km
2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程造成的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速度较大的物体的运动时间比速度较小的物体的运动时间()
A.一定长B.一定短C.一定相等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1)和(2)B.(2)和(3)C.(3)和(4)D.(1)和(4)
13、冬天冷的时候,我们反复搓手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10、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
二、填空题
2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75cm=m (2) 0.05m2=cm2(3) 360cm3=m3
(4) 18km/h=m/s (5) 20m/s=km/h
2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万里长城长6320(2)人的头发直径约70
A、内能转化成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化学能转化成内能;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你认为以下能源中不是由太阳能转化的是:()
A.煤B.石油C.天燃气D.核能
15、两辆汽车同向并排行驶时,甲车里的人觉得自己的车子在后退,乙车里的人觉得甲车里的人在后退,这表明()
A.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甲车为参照物B.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乙车为参照物
5、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上升,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来讲()
A下降B上升C静止D都沿平直轨道出站的火车B.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
C.匀速通过拱形桥的汽车D.放在传送带上被输送的货物
7、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精心设计了实验,找来精密计时器,一个可将小球以任意所需速度射出的弹射器,并将弹射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按
图B所示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的问题:
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
A. 40秒B. 50秒C. 60秒D. 80秒
28、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在边上的同学用
的方法比较哪位同学运动的快,计时的体育老师则是用的方法比较哪位同学运动的快。
29、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km/h,中间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km/h,后30 min的平均速度
C.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自己的车子为参照物
D.甲车里的人是以乙车为参照物,乙车里的人是以甲车为参照物
16、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机械运动是指物质的一切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与参照物的选取无关
A 20m/s B 10m/s C 5m/s D无法确定
8、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A2:9 B2:1 C 9:2 D 1:2
9、某人坐在飞速行驶的船内,若说它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B河水C船D岸边的树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为了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
(2)实验结论: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与有关。与无关。
17、下列几种情况,不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是()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B腌鸡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C黄土投入水中,搅拌一下,水变混了D在阴凉处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是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实验题
30、某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水平抛出的小球从抛出到落
地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图B
猜想1: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
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
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
课题
班级
二年班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B.铁水奔流
C.灯光闪闪D.万里雪飘
2、放在沿水平平直轨道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