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社会保障与拉动内需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 -
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李迎生、袁小平 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为了克服传统的城镇化固有缺陷的。 而新型的城镇化的全面推进需要一系列的支撑条件,其中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推进农民的市民化与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者大多数是从定性 的视角对城镇化、社会保障与拉动内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 定量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是比较少的。同时,将三者结 合起来考虑的文章也是不多见的。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在动态 的视角下,运用 VAR 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社会保障与拉动 内需的关系。
通过协整检验可知,城镇化、社会保障与拉动内需之间存 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需要进一 步的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 需要确定滞后的期数,检验结果显示滞后期为 3。
(三)VAR 模型设定。根据前面所述,确定的滞后期为 3。由 于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直接建立无约束的 VAR 模型如 下:LNCON=1.14伊LNCON(-1)-0.42伊LNCON(-2)-0.13伊LNSEC (-1)+0.09伊LNSEC(-2)-0.133伊LNURB(-1)+0.03伊LNURB(-2) -0.45。同时,由于调整后的 R2 为 0.96,说明方程的总体解释能 力较好,由此可以断定建立的 VAR 模型是有效的。对回归结果 进行方差分解,得到的结果见表 1。(表 1)
2、协整检验。由于三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因此它们之间 可能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此处,运用 Johansen (1988) 与 Juselius (1990) 年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运用 E原 views7.2 进行检验。原假设 R=0 时,特征值为 0.67,最大特征值 统计量为 22.12,P 值为 0.04;R臆1 时,特征值为 0.54,最大特 征值统计量为 15.59,P 值为 0.03;R臆2 时,特征值为 0.13,最 大特征值统计量为 2.74,P 值为 0.09。根据协整检验的特征根 迹检验结果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可知,在 5%的显著水平下 存在协整关系,城镇化、居民消费和拉动内需三者之间存在长 期均衡关系。
经济 / 产业
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
No.5s 圆园17
城镇化、社会保障与拉动内需实证分析
□文 / 白秋苹
(石河子大文基于 1990~2013 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 VAR 模型,对城镇化、社会保障以及拉动内需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 过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可以知道:城镇化、社会保障以及拉动内需之间存在长 期的协整关系,社会保障率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三者相 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
(2)通过对三个时间序列变量二阶差分,结果表明:LNCON(2)、LNSEC(-2)、LNURB(-2)在 99%的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稳 的。单位根检验的具体结果:LNCON(-2)的 ADF 值为-5.71,P 值为 0.00,检验结果平稳;LNSEC(-2)的 ADF 值为-4.99,P 值 为 0.00,检验结果平稳;LNURB(-2)的 ADF 值为-5.84,P 值为 0.00,检验结果平稳。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本文选取居民消费率(House原 hold consumption rate 简称 CON) 的对数 LNCON 为被解释变 量,以城镇化(The urbanization rate 简称 URB)的对数 LNURB、 社会保障率(Social security rate 简称 SEC)的对数 LNSEC 为解 释变量。其中,CON=居民消费水平/GDP、URB=城镇人口/总人 口、SEC=社会保障支出/GDP 等指标,主要是考虑到基础数据的 易得性以及构建模型的结构稳定性。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 鉴 2014》,时间跨度为 1990耀2013 年。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VAR 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是模 型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是平稳的,进行单位根检验,即平稳性检 验。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我们就需要通过差分处理,以使得变 量趋于平稳。当所有的变量是同阶单整的情况时,才可以对其 进行协整检验,即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1、单位根检验。根据单位根的分析结果可以知道:(1)在 1%、5%、10%的显著水平上,各变量均接受存在一个单位根(非 平稳)的原假设,说明 LNCON、LNSEC、LNURB 都是非平稳的;
关键词:内需;城镇化;社会保障;VAR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 年 3 月 9 日
一、前言 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而现如今,虽然说中国的投资额只占美国的 1/10、俄国的 1/3, 但是还是由于国家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增幅过高,以及世界性 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出现了严重的挫折,使得中国的经济 出现了不稳定与不健康的因素。这就从本质上说明了一个国家 经济的长期增长不能只依靠投资去拉动,同时从侧面也警示人 们,当外部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 的重要一个方面也就变得不是那么可靠了。同时,我们也清楚 地看到,我国的投资型和外需型的经济增长是有着明显缺陷 的。首先,它会带来我国整个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使得经济过 热或者过冷;其次,这也会给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脆弱性。 2013 年 12 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 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不能够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城镇化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要落实到老百姓本身。在过去的几十 年里,我国实行的城乡有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在相当大的 程度上不仅体现了分配的不公平,也严重压制了城乡之间要素 的流动性,从而延缓了城镇化的进程,使得城镇化、信息化、工 业化、农业现代化“四化”不能够协同发展,不能够为扩大内需 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充分排除农村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种种限制,两者相辅相 成、相互促进,才能不断地为扩大内需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力量。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镇化能够扩大内需已然成为了 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对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是太多,国内 的学者主要是选取其中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城镇化与社会 保障的关系、社会保障与拉动内需的关系或者城镇化与拉动内 需的关系。张雷通过对我国 31 个省份的数据分析,认为人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