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 古诗二首 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游园不值》诗文的外在语言显得朴实无华,给人以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但在这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却饱含着作者那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诗中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的内在诗句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一.教学效果: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间接接触文本。

开始一组配有音乐的图片课件的运用有意识的让孩子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心里埋下对春天的喜爱的种子,为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与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产生共鸣埋下伏笔。

用课件中的朗读资料让学生听,会使学生在字音、节奏、韵味上有所感悟,对后面的品读打好基础。

充分利用课件的辅助作用,解决了诗中难解的字和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如“屐齿”“柴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读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诗的外在语言以后让学生诵读诗句达情、达意。

一是扣住“小扣”、“久不开”、“关不住”等诗语,让学生诵读。

二是扣住两次情感变化的诗句诵读。

三是整体引导诵读,这样采用先理解后诵读,边理解边诵读,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层层上升递进的诵读,多次进行。

达到当堂熟读成诵的积累运用效果。

,同时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成功之处:抓重点词,感受诗境。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等,采用图文对照读、回忆旧知想一想、出谋划策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变成具体的图景。

这样,学生体会了菜园的美丽、恬静,感受到孩童花丛追蝶的快乐;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解读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以读为本,增强教学效果。

我引导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感受美。

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意境,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不足之处:一节课上下来,其实我更是感觉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
感染力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引领着学生走入一种美好的境界,而我在这方面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就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有时感到自己都词穷,没法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

我想真正提高自己,是在“行动中”,而不是新在“口头上”。

四.改进措施:古诗,虽然写于一千多年前,可是它完全超越了时空,它象一颗璀灿多姿的明珠。

不论在一千多年前,还是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同样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成为千古绝唱。

而每一首古诗又是诗人对生活的体验、情感的抒发、志向的抒写。

因此,课中始终抓住诗人喜爱乡村田园春光的情感基调来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