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九 课时一 美苏争锋活页规范训练 人民版必修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时一美苏争锋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是 ( )。
A.三国鼎立 B.美苏均势 C.多极格局 D.单极格局
解析题干所述反映了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二战后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2.下边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来吧,小鱼!”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可能包括 (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苏联
答案 D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解题关键是明确冷战的含义及表现。
二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旨在遏制共产主义的霸权政策,具体表现包括“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组织的建立、德国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
③是“热战”的表现。
答案 C
4.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下列一组图片中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事实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③④都是冷战局面的结果,而②则是“热战”的表现,故B为正确选项。
答案 B
5.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是 ( )。
①两强相争避免了局部战争②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③两强不敢轻易动武,一定程度
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美苏两极格局之下的国际关系特点是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因此排除含有①的选项。
答案 B
6.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解析丘吉尔“铁幕演说”对冷战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D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B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A项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答案 C
B组(能力题)
7.“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
”这段话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建立欧洲共同体 D.推行杜鲁门主义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军事上”“统一的西欧”“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等,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这段话旨在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B
8.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停战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面包和选票”代表经济,“子弹”代表武力,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是用经济手段遏制共产主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 )。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解析A项发生在五六十年代,南北对话不符合史实;C项,现代社会依然如此;D项,宗教矛盾只限于局部国家或地区。
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0.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
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
”这一事件是( )。
A.柏林事件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基地,并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
被美国发现后(“一旦被发现”),美国发出战争威胁,苏联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奔逃回安全的地方”)。
这一事件表明美苏争霸的优势在美国。
答案 C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
材料二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说:“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
”
(1)材料一中“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对欧洲“慷慨”的实质是什么?(3分)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两极对峙格局下美苏对抗的表现有哪些?(4分)
答案(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国公开反苏、反共,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2)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利用西欧遏制苏联,同时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控制,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
(3)①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互会成立、华约成立。
②“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