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考察下列两组集合: (1)A={1,3,5},B={1,2,3,4},
C={1,2,3,4,5};
(2)A= xx是有 ,理 B= xx 数 是无 理 C= xx是实 数
思考1:上述两组集合中,集合A,B与集合C的 关系如何? 思考2:我们把上述集合C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一般地,如何定义集合A与B的并集?
思考2:我们把上述集合C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 一般地,如何定义集合A与B的交集?
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 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 用描述法表示为:
A B { x |x A , 且 x B }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设平面内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L1,直线l2上点 的集合为L2 , 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l1 , l2的位 置关系.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问题1
1.对于两个集合A、B,二者之间一定具有包 含关系吗?试举例说明. [来源:学科网ZXXK]
2.两个实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 算,那么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进行某种 运算呢?
则A∩B= {x|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既参加 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设A={x|x是等腰三角形}, B={x|x是直角三角形},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集合A={x|-2<x<2},B={x|-1<x<5}, 求A∪B,A∩B;
解:A∪B ={x|-2<x<5}, A∩B ={x|-1<x<2}.
(2)A={x|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女同学},
B={x|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同学},
C={x|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同学}. 思考1:上述两组集合中,集合A,B与集合C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的关系如何?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集 合 A = {1,2,6} , B = {2,4} , C={x∈R|2≤x≤
5},
{2,6}
则(A∪B) ∩C=__________.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例2 设集合A x 1 x 2 ,集合B x 1 x 3 ,
求A∪B.
解: A∪B = x 1x3 ,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考察下列两组集合: (1)A={1,3,5},B={1,3,4},C={1, 3};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设A={4,5,6,8},B={3,5,7,8},
C= {x | x是小于7的正整数},求A∩B,A∪B,
A∩(B∪C), A∪(B∩C)
解:A∩B ={5,8},
A={x|-1<x<2},B={x|x≤1或x>3}, 求A∪B,A∩B; 解:A∪B ={x|x<2,或x>3},
A∩B ={x|-1<x≤1}.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解:平面内直线l1,l2可能有三种位置关系, 即相交于一点、平行或重合.
(1)直线l1,l2相交于一点P可表示为 L1∩L2={点P};
(2)直线l1,l2平行可表示为 L1∩L2=∅; (3)直线l1,l2重合可表示为L1∩L2= L1= L2.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则 P∪Q=__{_x_∈__R__|2_≤_x_≤_5__,或__x_=__1_}_,___, P∩Q=__{_2_,3_,_4_,_5_}___.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设A={x|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 B={x|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用描述法表示为:
A B { x |x A , 或 x B }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1. 已知集合M={-1,0,1},N={0,1,2},
则M∪N=__{_-__1_,_0_,1_,___2_}. M∩N=__{_0_,_1_}___.
2.__{_0_,2_}____.
3. 设集合P={1,2,3,4,5},集合Q={x∈R|2≤x≤5},
A∪B ={3,4,5,6,7,8}
A∩(B∪C) ={4,5,6, 8}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A∪(B∩C) ={3,4,5,6, 8}.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交集和并集【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 学必修 第一册 课件
例1 设A= { 4, 5, 6, 8 }, B= { 3, 5, 7, 8 },求A∪B.
解:A∪B= { 3 , 4 , 5 , 6 , 7 , 8 }
练习:已知集合M={-1,0,1},N={0,1,2},求M∪N.
解: M∪N= {-1,0,1,2 }
则A∩B= {等腰直角三角形}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1交.1集.3和并交集集【和新并教集材-【】新人教教材A版】高人中教数A版学(必2修01 第9)一高册中课数件学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16 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